出不了大师说明中国文化进步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12:58
出不了大师说明中国进步了
叮当猫
近几十年来,人们感慨:中国出不了大师了,文化衰落了。记得自己还是学生时,北京出版界就在争出大师丛书,刚开始的大师是只要读过几年书的中国人就知道的,后来重量级便有些减弱,再到后来,不好意思,别的专业的有我没听过的倒罢,就是自己专业的也有些晕乎,乃至没有印象,可他们的书脊上依然写的是大师。被列为大师级的,水平肯定不一般,然如果由此印证现在的学术水平都在这些大师之下,我却觉得很牵强。今人难以跻身大师系列,水平之外,以下因素的影响显而易见:
要求起点更高。
人们评判中国有无大师,主要参照对象是五四前后的学者。平心静气会发现,此时的大师们介绍性的东西更多,比如吴宓、梅光迪、陈寅恪等对白壁德新人文主义的介绍;胡适对实验主义和易卜生观念的介绍;陶行知等对杜威学说的介绍;郭秉文、陈鹤琴等对美国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介绍等,都在他们学说中占据骨干地位。不仅如此,清末民初众多学者,都或多或少有这种现象。而当今学者要如此,便只能成为译介者,没有人认为你是自立的学者专家。可见,清末民初文化大师产生的基本背景之一,是中国与西方的巨大文化差距在此时文化开放环境下得以凸显,即在中国现代文化的草创之际,他们所有的进步言行都是具有开创意义的贡献。而当今信息时代的国人接触西方文化的渠道那么多,有多少人会把别人的介绍当作新鲜到处介绍和传颂?译介者的声名无法得到传扬。即使创作方面,被我们几代人反复学习的如鲁迅的《一件小事》,与当今小学生扶盲人穿马路的文字有无区别?胡适的《两只黄蝴蝶》、《兰花草》那样的小诗,作为成人作品,当今还能见诸媒体吗?至于娜拉出走后的结局;基层不让阿Q造反的文字,现在不是很多吗?大师们的有些言论都让人觉得幼稚。比如前几年季羡林先生一篇文字谈到:解决中国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做到传统文化中的八个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够了。先生不愧为东方文化大师,八个字就能把中国搞定。
文化价值体系变了。
清末民初中国的时代精神是政治革命,社会科学领域的建树成为压倒一切的学术指标。同时,中国重形而上轻形而下的文化传统当时还基本未变,自然科学发展极其落后。比如,20世纪初年的上海,杂志上介绍地圆学说就算很先进;五四前后,灵学(鬼神之学)在那里竟能大行其道,道场所用秘方多为在法器和刀具上抹化学药品产生不同反应现象,而这些低等把戏竟无多少人可以戳穿;蔡元培长北大后办土木工程系就招不到学生;国内最著名的《科学》杂志,介绍和引进是基本工作,自然科学研究才处于起步阶段。而当今中国不仅需要社会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分支,知识分子至少一半以上致力于相关工作。学科研究的均衡和多元化,必然导致个人某方面的贡献更难引人注目。从这个意义上说,当时那么多大师都在人文社科领域,恰是的悲哀和学术发展畸形,那种大师现象不值得缅怀和标榜。
全民文化水平提高了。
大师们多有深厚的综合专业功底是事实,而且常常被说成是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结果。但人才的缺乏是不拘一格的基本前提。陈独秀当北大文科学长后委托小他10岁的胡适在美国物色人才;上世纪20年代中国教育改革和教科书编纂中,跨学科、跨专业参与很明显,主要原因也是缺少专业人士,只好由差不多的人充任。远的不说,建国初期中国文盲率达总人口的80%,以至于许多地方将小学生当成高级知识分子,或连会记账的人都找不到,这种环境当然更容易出大师。而当今绝非在这种起点选拔人才;国家的最高学府绝不用到满世界托亲访友招揽人才。如果当今各项学术和专业规划活动像当时那样,依然有许多外行或边缘人参与,我们会讥笑这样不自量力的大师。
之所以将那代人中的许多奉为大师,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看他们当时批评的社会现象和揭露的问题与当今有很高吻合度,从而便佩服其先见之明。实际上,这与他们的认识高度无太直接关系,而是中国社会思想领域变化太慢所致。五四前后,中国思想文化界第一次真正对外开放,在东西文化冲突和比较中,中国人认识到民族文化的众多弊端,于是便有众多新的建言立论。可是,他们所揭示的问题被种种原因、尤其是一系列战争所搁浅。建国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占据一切,改革开放以来五四时期的文化环境再度轮回,几千年的文化积弊原本再现。于是我们惊呼:这么多问题,原来近百年前就有先人提出了,评判了,他们真有先见之明,真是大师。实际上,如果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开放是第一次而不是继五四之后的第二次,大师们提出的问题会有更多人提出;当今的许多知识分子或许就是他们那样的大师。
崇拜大师,向往大师,是一种可敬的态度。确实,将大师和文化精英边缘化会导致一个社会的平庸。但念念不忘大师也是没有自信心的表现,还是文化专制思想下的一种奴性。任何知识分子都探讨各自感兴趣的问题,抒发不同见解,都是平等的。同一个阶层里不应人为树立大师和学生等级。
静心翻读当今许多学术著作,觉得有许多人的水平远在那代大师之上,而这些人的名字,即使本专业内的,我也从不知晓,他们与大师的称呼可能永远无关。出不了大师,说明中国进步了:知识分子多了,杰出言论屡见不鲜;国人鉴赏能力提高,盲从者减少,平等意识增强了。就像现在看春晚,节目未必比第一次差,而第一次人们像喝了兴奋剂,现在却骂声连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