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人力资源优势正在消弱 民工荒背后的真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51:14
打印版
亚洲开发银行的报告显示,中国的人力资源优势正在消弱,面临包括人口老龄化,熟练工人短缺等挑战。
亚洲开发银行日前公布的《2008年亚洲发展展望》显示,中国在劳动力方面面临着三大挑战,包括: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人口红利”消失,熟练和半熟练工人短缺制约了企业制造水平,以及结构调整等问题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北京出版的《中国青年报》的报道说,中国社科院2007年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青壮年劳动力短缺现象正由沿海向内地蔓延,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正逐步向供不应求转变。15岁到59岁的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供给增长率在2004年首次下降,预计到2011年左右,劳动年龄人口开始不再上升,到2013年中国的“人口红利”可能转变成“人口负债”。2021年开始中国人口将绝对减少。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学院社会学教授邓小刚对此评论说,
“现在中国经济发展出口贸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以后等人口结构完全变化了以后,整个经济结构就发生巨大的变化,就会发现劳动力不够。在那个时候,中国的经济结构很可能并没有能够在很短的十几年的时间里面转变过来,中国的前景就非常不乐观。”
文章说,中国的制造业密集地区珠江三角洲在2004年首次出现“民工荒”,随后,长三角地区也出现了“民工荒”。目前,这种现象已经从沿海波及到了内地,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等省份也陆续出现“民工荒”。据湖北省劳动保障厅调查测算,全省企业常年缺工约40万人,全省经济开发区缺工率约为38%。 总部设在法国的中国劳工通讯负责人蔡崇国认为,中国一些地区出现的“民工荒”并不意味着中国真的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现象,
“中国的劳动力短缺实际上是一个假象,在中国的南部和中部是劳动力短缺,但是缺的是16、7岁到25岁之间的。中国国内的农村和城市有大量35岁到50岁的人找不到工作。而在东部和中部的外资企业里面只要16岁到25岁之间的人,而这一阶段的年轻人,第一个是人数和过去比起来要少一些,因为计划生育政策,第二个是他们很多人不象他们上辈一样可以接受恶劣的劳动条件。”
文章认为,长期以来,中国受劳动力供大于求的不利影响,许多出口加工业的工人,特别是在沿海省份工作的农民工,不得不接受非常低的工资和非常差的工作条件。在制造业,我国大陆的劳动力成本约为香港的1/10、美国的1/20。目前的民工荒为提高中国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提供了可能。各级政府也应该在户籍制度、公平就业等方面作出更大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和杜绝拖欠农民工的现象,这样才有可能减缓日益逼近的劳动力短缺。
蔡崇国认为,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并不是决定农民工工资和权益的关键因素。很多发达国家也存在着劳动力过剩的现象,但那里的劳动者并没有像中国的农民工那样受到资方的随意压榨,这是因为他们有权组织工会,与资方进行集体谈判。他认为,中国的农民工只有联合起来,组织工会,跟资方进行集体谈判,才有可能有效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