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职责明确、科学有效的干部教育管理新机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4:06:44
干部的教育管理,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实现党对干部工作领导的体现。不断建立健全职责明确、科学有效的干部教育管理新机制,切实加强干部的教育管理工作,是组织部门的重要职责,是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加强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讲过:“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不熟悉、不了解、不懂得的东西很多。因此,全党同志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加强学习,而且必须有紧迫感,必须提高自觉性。我们的口号应该始终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胡锦涛同志对各级领导干部也提出了“加强学习,与时俱进”的要求。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必须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底,具有丰富的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业务知识、法律知识以及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科学判断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作出的科学结论,是对全党的学习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的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必须与之相适应,必须与时俱进。否则,就很难胜任新势下的工作任务。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和工作水平,增强驾驭市场经济和解决复杂矛盾的能力,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
(一)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品质。在新时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也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一方面围绕建立学习型社会的目标,以构建全民性的培训体系来强化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框架,另一方面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通过教育培训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巩固党的阶级基础。
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信息瞬息万变的21世纪,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正在导致一场新的学习革命,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适应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不抓紧学习,就赶不上时代潮流,就会被时代所淘汰。人在整个一生中所需要的知识从学校教育中获得的只是一部分,更多的知识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在工作和生活的实践中获得。从这个意义上讲,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又是当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一个特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当正确认识自己的学识和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孜孜不倦地学习、学习、再学习。
其次,必须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一些资产阶级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正在向我国渗透,一些消极颓废思想也有所蔓延,一些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有所表现。因此,新时期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教育,大力开展勤政廉政及思想作风建设,使我们的每一个干部都牢记宗旨意识,牢记“两个务必”,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诚实践者。当前,对于领导干部,必须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进行党的思想路线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教育、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和勤政廉政教育。必须全面、系统、深入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特别是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通过学习,自觉地把各级干部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来,统一到党的十六大精神上来,统一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思路、奋斗目标、工作重点和重大措施上来,始终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二)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注重实效。
首先要突出专业知识、业务知识的培训学习。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分工越来越细,一切先进的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都将竞相迸发,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都将充分涌流。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劳动都是知识化、技术化、服务型的劳动,也决定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必须把专业知识、业务知识的培训放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突出现化科技、现代管理、市场经济、WTO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使广大干部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本领。同时,也应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管理方式和发展经验,逐步实现干部培训由一般知识技能培训向综合素质的教育转变,促进各级干部向“专家型”、“思想型”和“管理型”发展,以适应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其次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学风不正,就不可能有好的学习效果。要做到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言论与行动相统一,必须善于学习,善于实践,坚决反对学而不用、学而不思、学用脱节的不良学风和照抄照搬、照本宣科的本本主义倾向。必须坚持纠正缺乏政治热情、缺乏学习兴趣和轻视教育培训的倾向。党校和干部教育管理部门,应认真研究加快发展对干部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联系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联系党建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正确回答现实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增强理论教育的说服力。
再次要增强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哪方面人才缺乏,就培养哪方面人才;哪方面知识缺乏,就加强哪方面学习的原则,做到重要干部重点培训,优秀干部加强培训,年轻干部经常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应以事业的需要、单位的需求和干部自身的要求为导向,合理设计培训班次和培训内容;以研究现实问题为重点,组织教学活动;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核心,考评学习质量;以取得实实在在的学习效果为目的,提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在方式方法上,应把读书学习与研讨问题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实践锻炼结合起来,把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在管理形式上,应坚持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统筹规划、宏观指导、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协作配合的工作格局,确保教育培训工作的质量。
(三)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狠抓落实。坚持着眼于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实践出真知,工作长才干。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培训锻炼干部的大课堂。我们应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发展,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虚心向实践学习,向历史学习,向群众学习。而对新环境、新情况和新问题,自加压力,知难而进,在艰苦的条件和复杂的环境中磨练意志,在实践中做事悟理,总结经验,增长才干,努力做学习型、知识型、实干型相统一的新一代领导干部。这就要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狠抓落实。党委应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解决干部教育培训中调训难、培训和使用结合不紧密、培训经费短缺等问题,加强领导,抓好宏观管理的协调指导工作。组织人事部门应从实际出发,认真贯彻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研究制定干部脱产进修计划,抓培训重点、抓培训效果、抓督促检查,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任前培训制度、理论学习考核制度、点名调训制度,采取硬性的规定和措施,确保把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落到实处。
二、认真落实《条例》,建立健全干部监督工作新机制
干部监督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完善和强化党内监督、行政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民主党派监督中,着力点应放在加强监督机制和体系建设上,广开监督渠道,以形成党内、行政、民主党派、广大群众、新闻舆论等多种监督形式并存、纪律的、法律的、经济的等多种约束机制交叉,党内党外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体系和良性运行机制。
(一)强化思想教育,提高对干部监督的认识。
一是领导干部要提高认识,自觉接受监督。针对一些领导干部不愿接受别人监督的问题,根本的方法是狠抓学习,强化教育,通过学习教育,使各级领导干部真正增强接受监督的自觉性。二是群众要提高认识,积极参与监督。人民享有依法对领导干部进行监督的权利,这是遏制腐败,保证党的权力不被滥用的重要保证。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群众的民主权利不受侵犯。对打击报复举报群众的领导干部,要严肃查处,使他们产生丢官、失位的危机。此外,还要重奖举报人员,对确为国家减少和挽回重大经济损失的,在精神鼓励的同时,在物质上也要给予重奖,这样就能进一步调动起群众参与监督、敢于监督的积极性。三是管理监督部门要提高认识,大胆实施监督。
(二)健全监督网络,完善干部监督体系。
一是强化上级组织的监督。上级党组织和行政主管部门对下级的管理监督负有主要责任。上级对下级要明确监督责任和主要监督责任人,建立上级组织定期听取下级班子主要领导的工作情况汇报制度,认真参加下级班子的民主生活会,定期与下级班子成员谈话,及时了解他们的政治思想、领导活动、工作作风等方面的表现。也可以通过深入基层、“微服暗访”等多种不同形式,按照有关监督制度的要求,有效地行使上级对下级的监督权力,使下级干部能够在上级的监督调控下正确行使权力。因监督失控,下级干部出现严重问题的,应追究上级有关领导人的连带责任。
二是强化同级的监督。各级领导班子必须继续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具体工作中认真实行表决制的决策方式,运用组织赋予的权力,按照有关组织程序和规定,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党内监督的有力武器,强化班子成员之间特别是班子成员与“班长”之间的相互监督,努力在领导班子中形成一种是非分明、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
三是强化人民群众的监督。要不断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如聘请各阶层、各行业、各社会团体中有责任心,有威望的群众担任监督员,形成一个跨地区、跨级、跨行业的监督网络。完善人民群众监督制度,并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和举报。同时,在任用干部时,要特别重视民主评议和民意测评情况,并在使用任命干部前实行任前公示制,对干部的前期政绩和个人情况预先交“底”亮“相”,出榜公布,让群众评说,从而确保任用干部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较高的群众公认度。
四是强化传播媒体的监督。传播媒体在遏制腐败、监督干部正确行使权力等方面,有着其他监督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充分发挥传播媒体的监督作用,就必须办好名牌舆论监督栏目,大胆、及时、深刻地揭露和抨击社会上的各种腐败现象和官僚主义行为,对党员干部中的一些不光彩行为及时“曝光”。同时要完善舆论监督的法律制度,一方面要制定法规保障舆论监督的法律地位,另一方面又要使舆论监督本身受到法律的约束,使舆论监督实事求是。
五是强化专门机构和执纪执法部门的监督。一要通过进一步加强人大的监督工作,完善和健全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充分发挥人大依法行使民主监督作用。二要进一步发挥政协的民主监督作用,让各界人士充分发表自已的意见,积极进言献策,并定期向他们通报情况,征求意见。三要进一步加强司法监督,发挥其在干部管理工作中独特的监督作用,要在公正、公开的基础上,保证其依法行事、执法监察不受干扰。四是进一步强化纪检、监察、司法等部门和离退休干部、党员代表及有威望的群众组成党务、政务综合监督小组,形成一种监督合力。也可通过举报箱和意见箱收集意见,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干部管理监督工作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三)把握关键环节,突出干部监督重点。
一是突出对选人用人的监督。要坚持摒弃“由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方式,寻求扩大民主的途径,改进听取公论的方法,把对干部监督的关口前移,超前到位,加大群众监督的力度。坚持按《条例》规定选拔任用干部不动摇,严格把握选拔任用的标准不走样,切实遵守选拔干部的程序不变通。
二是突出对领导干部思想作风监督。当前对领导干部思想作风监督的主要内容应该是:监督干部学习情况,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监督干部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监督干部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自觉维护中央的权威和领导干部班子的团结;监督干部摒弃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等不良风气,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监督干部廉洁自律,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当前,特别应把加强思想教育和完善管理监督制度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和认真实行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党的组织生活会制度、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党组织定期谈话制度、以及诫勉、经济审计等制度,使领导干部能够常处于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监督之中。
三是突出对各级党政一把手的监督。首先,加强对一把手权力运用的监督,即重大问题决策的监督。同时,要建立一把手定期向党委会(常委会、全委会)和权力机关报告个人重大事项和思想作风情况制度,接受质询和监督。其次,加强对一把手工作执行情况的监督,也就是“岗位”监督,从而使一把手在权力运作过程中最大程度地置于是上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控之下,提高权力运作过程的透明度,保证权力运作的规范性。第 三,加强对一把手工作效果的监督,即政绩的监督。重点是建立健全一把手个人述职制度、党员群众定期民主评议制度、谈话诫勉制度、离任审计、定期或不定期公布政绩制度等。对于工作成绩差,群众意见大,甚至存在违法违纪问题的一把手,要严肃查处,决不姑息。
三、健全职责,切实加强干部管理
(一)实行分类管理,切实抓好“三支队伍”建设。一是要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切实抓好党政干部队伍的管理。《国家公务员条例》和《干部任用条例》是目前管理党政干部队伍的基本规章,严格贯彻执行这两个规章,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根本保证,是实现党政干部队伍规范化管理的关键。按照这两个《条例》要求,党政干部宏观管理体系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干部人事管理机制。要实现这一目标,难点在于干部的能上能下与能进能出。目前,干部的“进”与“上”,是把握得较好的。公务员凡进必考、提拔任用领导干部严格贯彻执行《条例》,不断扩大群众对干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干部的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这些措施都在党政干部队伍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干部的“出”与“下”方面,措施仍较为薄弱。当务之急,是要抓住这一重点难点,积极探索制定干部不胜任现职的标准,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为干部的“出”与“下”提供可操作性的措施,畅通干部队伍出口,使党政干部队伍始终充满活力。加强党政干部队伍的管理工作,还要着眼于制度的健全和完善,要按照两个《条例》要求,不断完善出台配套性制度,确保两个基本《条例》的贯彻落实。二是要以产权关系为纽带、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为重点,切实抓好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的管理。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在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下,改进党管干部的方法,建立适合企业特点的人事管理体制。要按照管少、管好、管活的原则,坚持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理顺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体制,原则上由哪一级政府授权,就由哪一级党委管理,取消企业和企业领导人员的行政级别,根据产权关系、企业资产规模、业绩(效益)对企业和企业领导人员实行动态管理。要落实企业内部用人的自主权,企业内部中层以下人员由企业自主选择。要加大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的力度,选拔任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要把组织考核推荐和通过市场配置、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结合起来,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和方法选择人才。三是以有利于人才成长,充分发挥作用为重点,切实抓好事业单位人才队伍的管理。建立事业单位干部人事管理体系的总目标是以推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逐步建立适应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用人机制和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制度,建立高素质的科学技术干部队伍。首先,要改革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管理体制,逐步改变用管理党政机关人员的办法管理事业单位人员,逐步取消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不再按行政级别确定事业单位人员的待遇。在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产生上,要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提前下,以实行聘任制为主要用人方式,尽可能少地使用委任制,打破事业单位领导“铁交椅”的状况,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其次,要坚持自上而下的改革原则,在实行领导人员聘用制的情况下,实行全员聘用制。第    三,要按照本单位的特点,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实行岗位管理。第四,突出抓好与聘用制相配套的解聘辞聘制度、考核制度、未聘人员安置等制度,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坚持分级管理,管好各类干部。各级党组织按照分工管理所属的干部,是我们党管理干部的一种基本模式。坚持分级管理,首先,要坚持各级党组织在干部人事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党的各级组织,无论是各级地方党组织,还是党在各级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党组织,都在本地本单位行使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总揽本地本单位干部工作全局的职责,必须认真履行职责,按照管理权限,认真管理好各级各类干部。其次,要充分发挥组织人事部门在干部管理工作中的职能作用。组织人事部门作为党组织主管干部人事工作的职能部门,要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切实做好干部管理的各项具体工作。
(三)完善归口管理,强化主管部门作用。归口管理是干部宏观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首先要合理地对各单位进行归口划分界定。必须随着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化,职能的调整,职责的变动,相应地对原来的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其次,要进一步理顺关系。理顺关系的重点主要应放在理顺党委组织部门与各系统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各系统管理部门与本系统各主管局及其下属单位之间的关系上;理顺关系的内容主要是理顺干部管理权限、范围以及职责等问题。党委组织部门是党委主抓干部工作的职能部门,担负的是牵头抓总的职能,而各系统管理部门只是按干部的分布情况,按照党委授权对某一领域的干部进行管理,其担负的是某领域的干部管理职能。基于这种情况,各系统管理部门要接受党委组织部门在宏观上的指导,按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的统一安排,做好干部工作。同时,组织部门在干部管理工作上,就某一领域的干部也要征求听取该领域主管部门的意见,这也是做好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的内在要求。各系统管理部门在干部管理中,主要是抓好本系统管理单位领导班子的日常管理,并对管理单位领导班子的建设向组织部门提出建议,由组织部门汇总分析后统一向党委提出建议,要避免各系统管理部门越权越程序的现象。第三,要进一步落实系统管理部门的职责。要改变目前个别系统和部门存在的忽视或放松抓干部日常宏观管理的现象,必须进一步明确其管理职责。各系统管理部门应按照要求,切实抓好本系统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教育培训、管理考核、监督管理等工作,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与组织部、与本系统各主管局形成合力共同抓好干部队伍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