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文言文重要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3:51:13
古文死了吗?(选自王财贵博士2000年在新加坡演讲)
到现在,我们老中青三代,几乎不能读中国书,中国人不能读中国自己祖先的书,这在全世界的民族是一种很奇怪的现象。我们说中国人不能读中国书,不是说我们不能读小说,不能读报纸,不是。是我们中国人不能读代表中国文化的这些经史子集。为什么不能读经史子集呢?除了这些经史子集我们认为它很高深之外,还有另外一点,这一点困难让我们垂头丧气,什么困难呢?我们不能读文言文,就不能读经史子集。现在的中国人,已经不能读文言文了。
那么你说文言文很难读啊,我不能读文言文,情有可原啊。现在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请问文言文难读吗?我们有文言文难读的印象,也是民国初年五四时代那些知识分子告诉我们的。五四时代这些知识分子是非常奇怪的:首先,他们把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对立起来,然后,他们再把现代跟传统对立起来,他们又说,我们现代化必须放弃传统。我们就感觉很奇怪:为什么日本没有放弃传统也能现代化?单单只有中国人一定要放弃传统才能现代化?你放弃传统了,你的现代化又在哪里?所以这是一个对立的思想。然后这个对立的思想,用在语言的教育上,他又告诉我们:你要学白话文,白话文是很重要的。白话文重要,白话文有意义,这我们承认。但是,他说:要学白话文,一定要把古文打倒!
胡适之就曾经做了一篇小小的文章,来教我们这个道理,这篇文章我会背的,他的文章题目叫做《古文死了》,他说:“古文死了!古文死了!死了两千多年了!他的那些孝子贤孙不敢替他发丧,就不敢替他报告死的消息,现在我胡适之出来宣布:古文死了!古文死了!你们要庆祝就去庆祝吧!你们要痛哭就去痛哭吧!”
古文死了吗?我们要学白话文要放弃古文吗?还有一点,古文难学吗?我们先要把这个问题解决。今天我们才能够要教儿童读古文,甚至教儿童读经典的这种教育。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什么叫做古文?什么叫做白话?古人在讲话,也是在讲白话,所以我们在看戏的时候,他们有唱歌的时候,唱歌的时候是在念诗,那个歌词都是古文,但是他们也有口白,什么叫口白?就是他们普通的讲话,他们普通的讲话就是白话,所以古人也跟我们一样讲白话。但是,我们一个人在讲话的时候,我们从头脑的思考到我们讲话,只有三寸的距离,我们想到什么就讲什么,因此我们讲话是比较没有那么严格的,没有那么标准的。因此,你要把你的一辈子的学习的心得,你要传播下去,你必须把你的思想整理一下,让它非常精确;而且不要那么啰嗦,象我现在演讲很啰嗦,你整理成文章是不能看的,所以要把我们的思想简洁化;第三点,你既然要别人看,而且要流传久远,你必须要把它优美化。所以,我们平常的思想,不是直接讲出来,乃是经过整理,经过提炼浓缩,再把它记载下来,这就变成书面的语言,叫做文言文。
你如果只有记载你的口白,我手写我口,叫做白话文。所以古人当他要很认真地写文章的时候,他就写文言文,他在游戏之作,他就写白话文。比如,他要写信给家里的人,他就写白话;还有呢,他写小说也写白话。什么叫做小说?就是小小之说啦,小小的说啦,不入流的作品啊,叫做小说。先秦诸子百家有所谓的九流十家,为什么九流,为什么十家呢?本来九流就九家,但是十家里面有一家叫做小说家,小说家因为不能入流,所以十家实际上剩下九流,可见小说是不入流的。这些文人在写小说,是他的游戏之作,游戏之作就用白话。
那你认为用白话不是很好吗?用白话广泛地传播不是很好吗?现在有这样子想法的人,我们应该加上一点历史的知识,你就不会这样想了。什么意思?如果用白话记载我们的思想,等到三百年、五百年,我们的语言产生变化,于是我们的文字,你就读不通了,所以白话文不能流传久远,不能流传久,也不能流传远。我们举一个例子,有一个人读《离骚》,《离骚》是屈原的作品,他越读越困难,《离骚》很难读的,这个人越读越困难,他就非常生气,把书摔在地上,骂一句:“写这么难的书,让我读不懂,活该你去跳河!”其实,我们误解了屈原,屈原也饱读群书,当他用文言文来写文章的时候,我们读起来都还很顺;当他用楚地的白话,屈原要把文章写得很活泼、很浪漫,加上一点他的白话,他用白话写作流传几百年、一两千年之后,我们就不了解他在说什么了;流传到几千里地之外,我们就不了解他在说什么了;不止是你我不了解,连注解家都注不出来,所以有些语言已经成千古之谜。为什么?白话!
现在《四书五经》比《离骚》还要古老,我们都还读得懂,只要你会通文言文,你就可以上下三千年。因为三千年来的文章,统统用同一套文言文来写,有了文言文之后,它可以使中国的语言维持稳定,不至于太大的变化,它还可以使我们的白话更加的优雅,更加富有内容。比如说,我们随便讲一句:“今天我到新加坡来演讲,大家反应很好,我讲得不亦乐乎。”“不亦乐乎”这四个字就是文言文,所以文言跟白话,本来并没有差别多少,是现在我们中国人的头脑被五四时代所洗脑了。我们现在认为:文言跟白话是差别很大的;还有,我们认为:白话是比较好学的,文言是比较难学的。现在我又要证明,白话文不见得好学,文言文也不见得难学。比如说,现在大陆、台湾以及海外的华裔子弟,统统都在读白话文,我们小学教白话文,初中教白话文,高中教白话文,教了十几年白话文,请问我们中国的百姓白话文在哪里?他作好了白话文了吗?学了十几年,而白话文还没有学好,拿起笔来,绞尽脑汁,写不出几句话,写不出几句漂亮的话,可见白话文很难学嘛!
那么文言文呢?文言文却很好学。什么意思?杜甫、李白,十三岁之前就把文言文学好了,他怎么学的呢?他从文言文而学文言文。古代的人读书就直接读文言文,不读白话文,因为白话文是根本不必学的,学白话文是浪费时间。一个会讲华语的人,会讲中国话的人,只要他能够认识了字,他就会写白话文,因为白话文的标准是我手写我口——我的嘴巴怎么讲,我的手怎么写。既然是这样,已经会讲话了,为什么还要学白话文?学白话文不是浪费时间吗?所以古人讲白话,但是他不学白话文,他只学文言文,因为所有中国的传统智慧,都在文言文里面,没有在白话文里面。所以杜甫、李白从小就读文言文,所谓满肚子学问了,满腹经纶,他读了十三年,已经把应该读的书都读完了。。十三岁以后,他走向社会,遇到人生的感慨,他就把以前的学问跟他自己的生命结合成一体,然后发出他的创作,出口成章,吐珠不凡,酒一斗,诗百篇。现在我们的华裔子弟也读了十几年书,读到肚子里面的,满肚子是稻草垃圾,你十三岁之后,也走向社会,你也面对人生,你也有感慨,这个时候想要发表你的感慨,你一句话讲不出来,酒两斗,诗也没有一篇。这叫做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叫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叫做英雄无用武之地,这叫做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呢,没有百年身了,这一辈子就这样完了!(掌声)
文言文难学吗?十三岁就学完了嘛,韩愈、柳宗元也是这样学的嘛!啊,我们如果说,那都是唐朝人,距离我们已经一千多年了,这些人的环境跟我们不一样,我们也不认识他。好了,我们不认识他没有关系,我们举现代人的例子,你总是认识,我们举鼎鼎大名的胡适之先生。胡适之在四十岁的时候,他已经名闻天下,他认为他的一生可以供给我们后人作参考,因此他在四十岁就写了他的自传,这是很少有的现象,(我们李光耀先生四十岁也卖写自传,这么伟大的人嘛!)所以胡适之四十岁就写自传。他的自传第一章就记载他小时候读书的经过,他怎么说的呢?他说:我四岁就读父亲所作的诗,当然是古文,五六岁上私塾,还是读古文。他们读古文就是把这些重要的文章,一直读,读到很熟,然后会背,也是满腹经纶。到了九岁的时候,六岁读到九岁,就是我们现在小学一年级读到三年级,胡适之自己就去偷看古典小说,在一两年之内他看完了中国三四十本古典小说。各位,你现在头脑里面,不要你看过,你记得几本古典小说的名字?恐怕你举不出三十本,你能够举出三本就不错了。胡适之是自己看过三四十本。如果你家的小孩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看完了三四十本古典小说,我告诉诸位,你这个孩子一辈子的华语华文,你就不要烦恼了。他这种书是偷看的,老师不准他看。
现在到了十一岁,小学五年级的这个年纪,他的老师就开始让他阅读古书,以前是一直背古书,现在就是读,已经有程度了就可以读,第一本古书叫做《资治通鉴》,司马光的作品,大家如果不知道《资治通鉴》,我形容一下,古书的字都比较大,现在用我们的铅字,用电脑打出来的字比较小,北京中华书局曾经把《资治通鉴》整理出来,一共一万两千多页,这样子的一部书,叫做《资治通鉴》。这一个小孩它不仅能读《资治通鉴》,老师所给他的课本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课本,这个胡适之读得不亦乐乎啊,把《资治通鉴》读完了。自从读了《资治通鉴》以后,经史子集全部就可以自己自由阅读,三千年的文化传统让他悠游其中,十三岁就读完《左传》了。
我跟各位都已经不是十三岁了,倒过来算三十一好了,我们右传还没有读过呢,所以我下了一个判断,十三岁没有读过《资治通鉴》,没有读过《左传》的中国人,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大人才!这辈子就是活着,活着,活着,然后死掉,与草木同朽。
是不是胡适之特别聪明呢?不然!是不是胡适之特别认真呢?不然!我们也不比他笨。我比他笨,你比他笨,所有中国十几亿人口并不都比胡适之笨啦!是不是胡适之特别用功呢?不然!我们也曾经很用功啦!我们现在的孩子也是一样很用功啦!但是,我们怎么没有这个能耐呢?原因只有一个——没有人教你(古文),小学老师不教,我们家里的父母不教,初中不教,高中不教,到大学更不教!没有人教,如果有人教,我们不至于如此。
园长签名: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本站部分精华内容列表及业务说明:
http://bbs.bbedu.com/dispbbs.asp?boardID=14&ID=1351&page=1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目。尧舜使契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事也。学者学此而已。其学之序亦有五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问思辨。所以穷理也。笃行之事。则自格知修身。以至于生活。工作。处世接物。亦各有其要。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右六目。修身之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右四目。处世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右二目。接物之要。圣哲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人觉悟诸法实相。深明义理。随顺道德。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耳。此即是古今中外圣哲之大学问也。
是不是胡适之特别聪明呢?不然!是不是胡适之特别认真呢?不然!我们也不比他笨。我比他笨,你比他笨,所有中国十几亿人口并不都比胡适之笨啦!是不是胡适之特别用功呢?不然!我们也曾经很用功啦!我们现在的孩子也是一样很用功啦!但是,我们怎么没有这个能耐呢?原因只有一个——没有人教你(古文),小学老师不教,我们家里的父母不教,初中不教,高中不教,到大学更不教!没有人教,如果有人教,我们不至于如此。
哎,我们总是用一些自以为是的方法,搞自己新一套,然后可以害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
我们也到应觉醒的时候了,正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体会我们老祖宗对子子孙孙的无穷尽的关爱.不要让我们的自私自利迷惑了自己的眼睛.又去破坏下一代.
教育有四:
一为家教,父母以身作则,成就婴孩德行根基;
二为学校,家教之延续也;
三为社教,广学多闻,成就后得智也;
四为宗教,教育究竟圆满人生最高的享受,不可不知也.
孔孟学说之根本落实於弟子规,四书五经十三经是其枝叶华果也.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