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妄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9:20:36
(2009-04-25 10:02:28)转载
标签:禅宗
心安
念佛是谁
疑情
参话头
参禅
来果禅师
禅七开示
话头
杂谈
分类:原创:参禅入门普说
妄想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妄念,二是妄情。妄念指妄想的念头,妄情指一天到晚高兴烦恼等种种的情绪状态。
古人说:“断除妄想重增病 趋向真如亦是邪随顺世缘无挂碍涅磐生死等空花”。这首谒子已经很明确地说明了,参禅打坐的人,如果想直接就把妄想断掉是不对的。因为所有的妄想都是从妄想心那里来的,你要断妄想,必须把最根本的那个妄想心断掉才行。然而,妄想心在什么地方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这种办法是行不通的。再说,断妄想的本身就是一个大妄想。所以,直接断除妄想是重增病,是错误的。正确的方法是通过参禅,把禅参好了大彻大悟了就没有妄想了。
有人说妄想的念头停下来了,这时就是“无念真心”了。这样讲其实还没有弄懂什么叫妄想。妄想的念头停下来了,剩下来的状态还有妄情,其实整个人仍然在妄想中。而且这个停只是暂时的,马上又会生起来的。还有的说在念头的某一刹那或两个念头中间的某一刹那就是真心,在那里捕捉。奉劝这些人可以去学学教理,还要学学什么叫本来面目真如佛性。
有的人看妄想不好,就在那里把妄想止住不动,什么念头都不让生起。像这样用功,其实是一点用都没有。等一下妄念一起,就又跟先前一样了。这样正是“枯木禅”,是“冷水泡石头”,泡一万年也没有用。
既然断妄想是重增病,止妄想也不对,那怎么办?办法当然是有的,那就是:取代。
最常见的如持咒、念佛、观想就是如此。当我们在专心持咒、念佛、观想时,妄想就没有了,就被咒语、佛号、观想所取代了。《杂阿含经》第一篇就是“…当观色无常…”。还有一个很有效的对治妄想的方法就是“安那般那”观呼吸。“安那般那”修得好,很快就可以证阿罗汉果位的。又如当有比丘向佛请法时,佛都要教导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而比丘听法之后都要“独一静处专精思维不放逸住”,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没有要断掉妄想或止住妄想,反而要专精思维不放逸住。当然这里的思维是思维佛说的法,是趋向解脱的正思维,不是思维其它的东西,思维其它的东西就叫打妄想了。人的心念只有一个,思维佛法,妄想自然就没有了,这也是取代。所以禅的定义叫静虑,又叫思维修。
最好的办法应该是教外别传的禅宗了。禅宗讲参话头,参话头的时候,也要对付妄想。禅宗参话头对付妄想的办法其实很简单:用话头的念头比如“念佛是谁”的念头取代种种的妄念,参话头产生的疑情取代种种的妄情。妄想来了,只把“念佛是谁”一追究审问就行了,妄想就没有了。当然参念佛是谁本身是我们的正行,不是为了对付妄想才参念佛是谁的,是参念佛是谁时自然就把妄想对治了的。禅宗讲“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只要话头一参究,就会有疑情,继续用功,工夫用到家,就可以开悟。大彻大悟了,真如自性就现前了,妄想也自然就最终彻底解决了。
为什么说禅宗的办法最好?是因为禅宗讲疑情,其它任何法门都不讲疑情。当然,修学其它的法门时也可能会有疑情产生,但都不像禅宗这样专讲参话头专讲疑情专门用这个功。
我们还应该知道,取代其实是很平常的。人的心念只有一个,人们在日常的工作、生活、思考、学习中,一会儿做这事,一会儿做那事,一会儿想东一会儿想西,前念生后念灭,其实都是在取代。这个取代其实是人人都会的一天到晚都自然在做的,是极平常的一点也不特殊的。所以持咒念佛参话头也是人人都会的。会归于平常了,才踏实,才不是空中楼阁,才能融会贯通,才不易出问题,才能取得较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