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华君武张仃给我们留下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2:10:45

吴冠中华君武张仃给我们留下什么

——— 对话马平川

                       《天下画界》主编  周 莉

    决定采访马平川这件事定下来后,我开始在网上搜索关于马平川的资料。网络时代,要了解一个人,其实也非常快捷、方便。 在百度搜索一下“评论家马平川”,找到相关网页约2660篇,用时0.029秒。在新浪读书频道文史首页的“文化名人”栏找到他的时候,发现马平川的左邻右舍都是余秋雨、郑渊洁、易中天、余华、刘再复、孔庆东。 呵呵!在新浪的“精英学者”栏,在“马”姓里发现马平川与马未都、马瑞芳排在一起,好一个“三驾马车”。在中国作家网首页的“作家博客”栏,鼠标一点“马平川”,马上进入他的博客“马平川在线”。

    隔着上百公里,我连线了马平川。他对天下画界如数家珍娓娓道来,那历历在目感动过他感动过别人的故事,仿佛发生在昨日。

    马老师,短短几个月的时间, 吴冠中、华君武、张仃都去世了,您怎么看?

     马平川说,在这个闷热的夏天让我们捶胸顿足的是,一代大师的离去给我们留下深深的悲哀。吴冠中走了,华君武走了,张仃走了。去年季羡林走了,任继愈走了,他们好像商量好了,接二连三的离开了这个闹哄哄乱糟糟的世界,把悲伤留给了人间,把美带给了天堂。他们的离去,让我们倍感空旷和忧伤,孤独和寂寞。吴冠中、张仃、华君武都是新中国美术事业开拓者。

    马平川又说,张仃先生生前有一句话:生在一个有毛笔、宣纸与墨的国度,是自己最大的幸福。这句话对我震动很大。我现在要强调的是,我们的艺术家要用毛笔、宣纸与墨来表达什么,要抒写什么。这对我们特别重要。最近吴冠中的去世,又让中国整个艺术界一片呜咽,文化人格的丧失与萎缩,是这个时代画家们的悲哀。虽然吴冠中在世的时候锋芒毕露,但他敢说真话,在当代影响非常大,当然争议也很多。但能保持一个艺术家的良知就值得人尊重!

    现在的很多艺术家,把眼睛都盯在一个钱上。有一点功底,就去组织这个笔会那个笔会。本来组织笔会是好的,大家研究探讨一些艺术深层次的东西,相互进步,但现在一窝蜂的笔会出来,大家见了面不探讨艺术,不探讨笔法,不探讨思想,只是相互询问最近润格费拿到多少,又走了多少字画。这有什么意义呢?现在的画家有几个穷到吃不起饭呢?就不能好好的研究下自己的东西吗?

    我问,你如何看吴冠中、张仃、华君武的人格魅力?

     马平川接着说,大师去世,各大媒体呼天抢地,引发了艺术界强震。我们为之动容和哀婉。吴冠中、张仃、华君武都是八九十岁辞世。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然规律。《清稗类钞》在“丧祭类”里有“喜丧”一说,原文说:“人家之有丧,哀事也,方追悼之不暇,何有于喜。而俗有所谓喜丧者,则以死者之福寿兼备为可喜也。”谓之“喜丧”。依此说法,吴冠中、张仃、华君武遽归道山,是“喜丧”。然而,我们悲哀的是孕育他们人格的文化土壤缺失。吴冠中、张仃、华君武式的人物在整个美术界难觅其踪影。现在文化土壤沙漠化,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精神资源和艺术生产力受到严重的破坏和损失。吴冠中、张仃、华君武美术界的三棵大树。树大根深方能叶茂。我们现在美术界一些所谓画家,一些“树”,只在地表浅处转圈圈,根扎得不深,绿树婆娑,华盖如云,对这些画家来说只是一个遥远而不可及的梦想而已。

     马平川认为,吴冠中、张仃、华君武离去,感叹他们的人格魅力。此时此刻我们的悲哀更是难以言状。杰出的美术作品的境界,其实是“道”的境界,“道”的境界是非常自然朴素的,也是做人一种本真境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是林则徐任两广总督,查禁鸦片时期,曾在自己的府衙写的一幅对联。用这句话来概括吴冠中、张仃、华君武的艺术追求是最恰当不过了。

    马平川谈起他和陈忠实、贾平凹、肖云儒、流沙河等大师级人物的“亲密接触”,恍若邻里旧事。去年肖云儒文艺生涯50年暨《雩山》书系四卷本出版活动于西安隆重举行,500余位来自陕西省文化艺术界的名流嘉宾云集大唐芙蓉园御宴宫,庆祝肖云儒先生从事文艺生涯50年、70华诞、恭贺《雩山》书系四卷本出版。马平川给肖老奉送了一份大礼,一篇一万多字的文艺评论《守望西部:肖云儒理论学说建构》,此文同时收入肖云儒《雩山》书系的四本书《青灯说辞》、《微雨行过》、《握住从容》、《无酒对酌》。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97ba4c0100kect.html?tj=1) - 吴冠中华君武张仃给我们留下什么_马平川_新浪博客

    马平川的文章从肖云儒很年轻的时候提出的散文要“形散神不散”的观点,到西部文学,西部文化的研究,将他的一生做了系统而完备的梳理与总结。这让肖云儒十分感动。马平川说,您几十年关注了那么多作家和艺术家,令很多人感动。我关注您一次,也是我份内的事情,也没有什么。

    说到和陈忠实的交往,他不禁笑了。说有次新浪的小姑娘几次拜托他说服陈忠实到新浪开博。他用陈忠实那典型的厚重的秦韵告诉我陈老当时的反应:“哎,现在滴网络奏是快啊。年龄大咧,我老汉弄不成咧。”(现在的网络就是快啊!年龄大了弄不成啊。)马平川抬出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吴宗济,说人家都101岁了,上网写博,还玩一把网上购物。四川省原作协主席,95岁的作家马识途10年前就开始在网上写作。南开大学教授申泮文今年94岁了,人家90岁时就开了两个博。任凭马平川煽惑,陈忠实就是不上钩。说到这里,马平川哈哈大笑,听得出来,他是被陈老的幽默和固执逗笑了。他学说陈老的秦韵:“哎,开博喔(那)事我心里总不踏实。算咧(了)算咧。”

    我笑,说陈老太有名了,人家不需要靠开博出名啊!你就别费心了。我倒是想听听您和肖老、陈老关于“大芬现象”或者文化产业化的一些看法,说来听听吧。

    马平川在电话那边笑,声音很清朗。他说早在这之前,他曾就这个问题和肖老还有陈老有过一些探讨,都认为目前整个文化在逐步向产业化走,包括电影、小说、书画都是这样。很多人以赚钱为目的,现在很多的画家不懂诗词,更不会写诗词,尤其是山水画家和花鸟画家,好多人不知道把诗词这样一个艺术符号嫁接到他的作品里,技术性很强却没有文化内涵,缺少内在的东西,不能将内心世界的感悟付诸笔端,只是一味的追求技巧、技法,这是一种误区。陈忠实说,现在的山水画家没有时间看山水诗词,也没有时间去琢磨山水诗词。太快的节奏打乱了他们的学习态势,很多人变得浮躁了。

    马平川说,这是一个良莠不齐的艺术市场。正如打开的窗户,给我们带来了清风,也给我们带来了蚊蝇。当下模仿启功的书法发家致富的人很多,曾有人笑问启功,为何不去打假,启功很淡然的说,打假干嘛,如果模仿我的字能解决他的衣食住行,我很高兴。显然,这是大师的境界。

    马平川认为,现在能固守清贫的画家太少了,要让书画市场有一个正规的运行,必须有人来坚守底线。正常的宣传是必要的,但炒作不能超越底线,什么事情太过了就失去了本意,艺术本身决定了作品的生命力而非炒作。

    谈到时下流行的文化产业创意基地,他强调,这是国际化大都市的必要措施,为艺术产品的产销搭建平台,在文化产业繁荣的大好形势下,提高古都西安的文化积淀,这样的事越多越好,越快越好,西安已经落后一线城市很多了。但另一方面,艺术家也应该更沉得住气,让自己安静下来,真正创作一些好的作品。现在很多艺术家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没必要把钱看的太重,好好利用政府打造的这些创作基地,把自己的作品搞上去。

    谈到对未来的打算,马平川介绍说,他的研究范围已经由文学到文艺,再到文化。最近在采访写一本书《书法现场:与35位书法家面对面》,几乎将全国各地一流的书法家一网打尽。35位书法家现在已经采访过半。每人一万字左右,配照片、作品、简介。对话。还在整理一本文学评论集,另外,他还想出版那本爱情长诗《我的田田我的爱》。他认为自己的作品都是生命情感的内在流露,都是内心世界的一种坦诚表现。

    聊了整整48分钟的马平川,在我的眼里立刻饱满鲜活起来,这是一个真正的评论家!看过他大气清正的评论和那些透射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书法作品,相信那些来自各界的评价,的确所言非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