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切身体会,成功经验就会成为空的教条 - 武晔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3:34:18
没有切身体会,成功经验就会成为空的教条
一个渔夫,捕鱼能手,有三个儿子,他手把手教自己的儿子捕鱼,叫他们何时起网,根据气候在不同季节、不同地点捕鱼等等在实践中积累起的经验都悉数教给三个儿子,然后他老了安享晚年了,发现他的儿子们非但没有把捕鱼的数量和质量提升,反倒是下降了,并且努力再三也没能提升起来,他已经老了力不从心了,无奈求教于一位方丈。
方丈就问渔夫:“你把道理教给他们之后如何做的?”
渔夫答:“我教给他们道理听,然后跟他们一起出海,到了该起网就让他们起网,该换地就换地…”
方丈听闻,微微一笑说道:“很正常,你教给了他们你的所有经验,但他们没有感受你积累这些经验时的教训啊,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自然是永远赶不上你呀”。
这个故事解开了我的一个谜团,我发现一个公司初创的元老们个人在公司经营中水平是相当高的,后面的单人很难超越,即使有那些素质能力很不错,且在外边有所建树的的人,进来也很难焕发出创业元老们的光彩。事实就是对于这个具体的企业来说,老人的教训多很多。
老有年轻人和我探讨一些问题,我写博客回复信件聊天也解答一些问题,得到的大都是唯唯称是,觉得很有道理,但迄今我发现很少能把我的思想执行得好的,即使他很认同。我为此很苦恼,今早在马桶上看到的上面这个佛教故事解开了我这个疑惑,总结出来就是因为听众没有得到我那么深的发自内心的教训。没有伤疤自然不易记得创伤,这种伤疤主要是心灵上的。同样一件事物对不同的人的震撼程度不一样,创伤的程度自然也不一样。
比如我读路遥的书——《平凡的世界》,很为孙少平孙少安兄弟的故事感动,我能理解孙父提着肥肉在街上走的那种自豪和荣耀,能理解孙少平送妹妹读大学给妹妹买内衣的行为,能理解孙少平为了招工进矿上找医生走后门的事情… 但对没有农村经历没有同样感触的人,这就是一个故事而已,对爱的理解就不一样,就未必能引申出来并在实际生活工作中运用自己的教训和经验。也有同样农村出来的可能也有不同的感觉,这是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对我的震撼或创伤,对别人未必是,反之亦然。
从管理上来用,对新员工要制造让他们能感觉到的创伤作为教训,如果没有这个深切的感受,对技术的理解透彻程度就会大打折扣。我在工作中发现,越是新人越会经常有牛人的感觉,所以工作3-5年左右的跳槽率高和这种心理也有很大关系,自己觉得很牛了,庙小容不下了,薪水给低了,就换了,就是因为经历技术上的创伤比较少,一个是基本功底不扎实,一个是心理浮躁。可能有年轻的朋友不服气,有学电子技术的朋友不服气,我们可以打个赌,就问一个电容或电阻的问题都能让人有创伤。
既然制造让人有感觉的技术创伤对新人成长有帮助,那如何制造这种创伤呢?方法有多种。我用过觉得还可以的是集体研讨,请一位讲解自己的某段设计或实验,然后大家旁观提问,层层扒皮地问,就像美国会质询总统、律师法庭对方证人一样,针对具体的细节问题集体辩论,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七八个人,三个诸葛亮八个问题辩的体无完肤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这种方法注意的问题是参与的老人要少但不能没有,新人要比例高,不然老人是主体,新人基本上就是听天书了,教训太多了,打击了自信心反而成了自卑,也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第二个是导师制,每天或每几天导师都与新人进行工作的review,检查其工作内容的细节,发现其中的问题,这种方法的缺陷是很多老人技术水平不错,但其他方面不适合或者说不会做导师,不善于见微知著,不能从细节的设计上发现新人基本功或思维方式上的本质缺陷,对新人的提升就比较难。相比较,第一种方法因为是集体讨论效果要更好一点。如果有合适的导师,第二种方法应该说是不错的。
基于这种思想,作为管理者就要戒躁,不要觉得自己给新人讲了道理他们就该明白,而他们执行得不好,就郁闷、发火,总觉得下属素质不够,学习能力差。老僧人给老渔夫下的结论是“你没让他们切身体会到这些教训,你的道理就只能算是教条”。我以为然。多研究点让新人感受到教训的具体方法,新人培养的进程应该会大大加快。
一个渔夫,捕鱼能手,有三个儿子,他手把手教自己的儿子捕鱼,叫他们何时起网,根据气候在不同季节、不同地点捕鱼等等在实践中积累起的经验都悉数教给三个儿子,然后他老了安享晚年了,发现他的儿子们非但没有把捕鱼的数量和质量提升,反倒是下降了,并且努力再三也没能提升起来,他已经老了力不从心了,无奈求教于一位方丈。
方丈就问渔夫:“你把道理教给他们之后如何做的?”
渔夫答:“我教给他们道理听,然后跟他们一起出海,到了该起网就让他们起网,该换地就换地…”
方丈听闻,微微一笑说道:“很正常,你教给了他们你的所有经验,但他们没有感受你积累这些经验时的教训啊,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自然是永远赶不上你呀”。
这个故事解开了我的一个谜团,我发现一个公司初创的元老们个人在公司经营中水平是相当高的,后面的单人很难超越,即使有那些素质能力很不错,且在外边有所建树的的人,进来也很难焕发出创业元老们的光彩。事实就是对于这个具体的企业来说,老人的教训多很多。
老有年轻人和我探讨一些问题,我写博客回复信件聊天也解答一些问题,得到的大都是唯唯称是,觉得很有道理,但迄今我发现很少能把我的思想执行得好的,即使他很认同。我为此很苦恼,今早在马桶上看到的上面这个佛教故事解开了我这个疑惑,总结出来就是因为听众没有得到我那么深的发自内心的教训。没有伤疤自然不易记得创伤,这种伤疤主要是心灵上的。同样一件事物对不同的人的震撼程度不一样,创伤的程度自然也不一样。
比如我读路遥的书——《平凡的世界》,很为孙少平孙少安兄弟的故事感动,我能理解孙父提着肥肉在街上走的那种自豪和荣耀,能理解孙少平送妹妹读大学给妹妹买内衣的行为,能理解孙少平为了招工进矿上找医生走后门的事情… 但对没有农村经历没有同样感触的人,这就是一个故事而已,对爱的理解就不一样,就未必能引申出来并在实际生活工作中运用自己的教训和经验。也有同样农村出来的可能也有不同的感觉,这是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对我的震撼或创伤,对别人未必是,反之亦然。
从管理上来用,对新员工要制造让他们能感觉到的创伤作为教训,如果没有这个深切的感受,对技术的理解透彻程度就会大打折扣。我在工作中发现,越是新人越会经常有牛人的感觉,所以工作3-5年左右的跳槽率高和这种心理也有很大关系,自己觉得很牛了,庙小容不下了,薪水给低了,就换了,就是因为经历技术上的创伤比较少,一个是基本功底不扎实,一个是心理浮躁。可能有年轻的朋友不服气,有学电子技术的朋友不服气,我们可以打个赌,就问一个电容或电阻的问题都能让人有创伤。
既然制造让人有感觉的技术创伤对新人成长有帮助,那如何制造这种创伤呢?方法有多种。我用过觉得还可以的是集体研讨,请一位讲解自己的某段设计或实验,然后大家旁观提问,层层扒皮地问,就像美国会质询总统、律师法庭对方证人一样,针对具体的细节问题集体辩论,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七八个人,三个诸葛亮八个问题辩的体无完肤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这种方法注意的问题是参与的老人要少但不能没有,新人要比例高,不然老人是主体,新人基本上就是听天书了,教训太多了,打击了自信心反而成了自卑,也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第二个是导师制,每天或每几天导师都与新人进行工作的review,检查其工作内容的细节,发现其中的问题,这种方法的缺陷是很多老人技术水平不错,但其他方面不适合或者说不会做导师,不善于见微知著,不能从细节的设计上发现新人基本功或思维方式上的本质缺陷,对新人的提升就比较难。相比较,第一种方法因为是集体讨论效果要更好一点。如果有合适的导师,第二种方法应该说是不错的。
基于这种思想,作为管理者就要戒躁,不要觉得自己给新人讲了道理他们就该明白,而他们执行得不好,就郁闷、发火,总觉得下属素质不够,学习能力差。老僧人给老渔夫下的结论是“你没让他们切身体会到这些教训,你的道理就只能算是教条”。我以为然。多研究点让新人感受到教训的具体方法,新人培养的进程应该会大大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