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照片,“功夫在诗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2:02:28
专访中国青年报图片总监贺延光:
好照片,“功夫在诗外”
http://www.cyol.net 2010-11-08
编者按:贺延光,中共党员,高级记者。现为中国青年报图片总监。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他先后7次在国内最高新闻奖评比中获奖,是国内新闻界惟一一位既获摄影一等奖又获文字特别奖的平面媒体记者。“不为历史留下空白”,是贺延光从事摄影工作以来所奉行的理念。近日,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贺延光做客中国记协网,让我们走近贺延光,走近这双善于发现生活的眼睛……
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中国青年报》图片总监贺延光接受中国记协网专访 冯振宇摄

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中国青年报》图片总监贺延光 冯振宇摄

贺延光作品《面对生命》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这一期的传媒人物专访,今天为大家请到的嘉宾是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中国青年报》图片总监贺延光,贺老师您好。
贺延光:你好!
主持人:我查阅了很多关于您的报道,在新闻界许多人称您是“一面旗帜”,称您的不少照片已成为我们经历过的生活中“标志性的影像记录”,那么您又是怎么评价自己的呢?
贺延光:旗帜谁能担当得起,我就是一个干了30年的新闻摄影记者。这30年我想我的长处,就是比较努力,另外在工作中也很愿意思考一些问题,仅此而已吧。
主持人:我觉得您这两个方面,就值得很多年轻的记者学习,尤其是思考,有很多年轻的记者,遇到突发事件或者遇到偶得的新闻事件时,不懂得如何去思考,如何去拍摄?
贺延光:摄影记者不应该是一个照相机器,摄影记者也是人。出现在第一现场的摄影记者也很可能变成新闻事件的当事人,但是和一般的当事人又有区别,这时作为一名摄影记者应该选择一个更客观,更公正的立场来表述这个新闻。怎么来表述这个新闻,我觉得记者的储备知识非常重要。有些年轻的同事可能不大注意这个问题,实际上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你天天和别人打交道,你天天和这个社会打交道,你对人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如果仅凭当时的判断恐怕未必能一步到位,所以知识的储备是需要积累的,这个学习的过程可能是要伴随着一个记者的一生。说一个新闻记者成熟不成熟,我觉得这是一个实践的积累问题,所以不要忽视每一次采访,不要忽视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这是非常重要的。有的记者可能只看到了表面现象,而新闻事件的背后很容易忽视,所以在表述新闻时,如果你不干预新闻线索的话,做到真实,这个事情并不难。但我们说光真实还不行,表述是不是准确,看问题讲问题能不能说到点子上,叙述方式能不能生动,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主持人:看您的资料,您是中国新闻界摄影记者获得中国新闻奖报纸消息的第一人,但是您也经常说,“我首先是一个新闻记者,然后才是一个摄影记者”,您自己是怎样看待这两个方面的区别呢?
贺延光:记者是靠文字来表述新闻事件,而摄影记者是靠照片来表述新闻事件,但是表述的过程,仅仅靠图像是不够的,还要有你对这个新闻事件的描述解释、解读,我们有些摄影记者特别注意图像的表达,而比较忽视文字的表述。我自己也是经历了这个过程的,在八十年代我刚到《中国青年报》时,我也只想着照片拍得好不好,有意思没意思,而忽视图片说明。图片说明不像消息、特写那样需要长篇的描述。通常新闻图片一百个字、二百个字就能讲清楚,但是字用得越少,就要求你的水准越高。我开始也不是太注意,有一次我参加我们报社内部讨论会,我们的老记者郭梅尼提醒我,她说:“延光你要两条腿走路,当摄影记者一定要两条腿走路,注意提高自己文字的写作。”她说这个话过了多少年,但是我一直记在心里,从那以后我就开始有意识地去用文字来锻炼我自己。再说另外一个问题,有些事件拍照片可能并不能完整地表达,有些事件形象并不强烈,比如会议这一类的东西,形式上出新可能比较难,因为摄影不是无所不能,它要选择适合的表达方式。所以这个时候同样一个新闻,影像并不很强烈,用文字描述可能会更好些,摄影记者必须有这样的功底。
至于说我得奖的这个消息,我当时是在九江决口处,事件来得很突然,当时情况也比较紧急,我在部队救人的冲锋舟上,一边拍照片,一边协助部队救人,与此同时,我还要把这个消息发回报社。因为九江决口将牵连到40万人的安危,情况重大。我在冲锋舟上,当时的条件根本不能手写稿件,于是我只好用手机给报社打电话,我跟接电话的同事描述了一下现场的情况,我说我可能每半个小时会打一次电话报告情况,但是我只能口述,希望报社不管谁接电话都要记录,就这样当时发了八条消息,都很简短,八条一共700多字。这种报道形式是由很少的几句话的短消息构成的,这样就让这个事件很急速很现场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能给大家留下了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再加上我想可能也有一些其他原因,因为当时突发性事件必须经过层层的审批才能报,我们报纸考虑到当时情况紧急、重大就在未通过审批的情况下把这个事件报道出来了,为此是挨了批评的。但我们报道了一个应该引起全国人民关注的有价值的新闻,事情过去后,回过头再看,就觉得我们当时做的并没有做错。半年之后,评中国新闻奖的时候,评委们肯定了我们的工作,报道也获奖了。获奖也许有它的偶然性,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新闻记者,重要的不是你被评上什么奖,重要是新闻记者你报道的重要新闻能不能及时跟读者见面,这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