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中等如何变优等—多一点沟通多一分理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0:31:46
能理解别人的人是高尚的,被人理解的人是幸福的。而能够得到来自家长和老师的理解,孩子会更加快乐。
可当下我们做家长的却常常习惯于用“优等”、“中等”、“差等”来区分学习成绩,使孩子常常因为成为“中等”或“差等”而受到漠视或责怪。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总免不了被家长说成不用功或者笨,说他们将来考不上重点中学就没有前途。
其实,家长这种不科学的教育思想,不仅是不理解孩子,而且是在伤害孩子。
沟通是理解的桥梁
家长同中等生的沟通,实际是两个生命的交流,更是两个时代的碰撞。应该说,碰撞所产生的内容是无限丰富的,它所达到的高度也是没有止境的。每一位家长在和孩子沟通时,不要满足于初见成效,而应该学习教育的艺术,不断提高沟通的层次,使亲子关系达到更高的境界,使中等生有积极的心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去面对人生道路上的风风雨雨。
有信心更要有耐心
“耐心”在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心里不急躁。可现在的大多数家长是“爱心过剩,耐心不足”,这种心态对孩子的成长极其不利。面对孩子,面对一个个美好无邪的心灵,面对既懂事又不懂事的中等生,我们必须要有一定的耐心。
为什么对中等生要有耐心呢?想想看,这些孩子成绩一般,总是不起眼,就算有时冒出一点闪光点,往往很快又泯然于众人。对于总是不上不下的学习成绩,老师忙,家长急。而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成绩的提高,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家长一定要有耐心,要对孩子的改变有信心,不能急于求成。
我们可以为孩子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比如本次考试得了80分,下次要超过80分,争取达到85分,再下次还要超过上次达到的分数,直至通过一年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达到或接近满分。任何目标都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够实现的,成功必须要经年累月地努力。
所以,家长不要为眼下的不如意而埋怨孩子。一天的努力可能不会有明显的进步,但是时间一长,孩子的勤奋就一定会有成效。但前提是,大家都要有耐心,要保护孩子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关注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而不是一味地放任不管或怨天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