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柏杨》自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8:38:38
内容摘要 :
黄花岗编者按:作者孙国栋教授是著名学者,曾担任过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主任和中文系主任。八十年代中期,在台湾的柏杨先生对中国民族文化大加否定和污蔑,并与中共思想文化界对中国民族文化之甚嚣尘上的否定和围剿内外相连、遥相呼应之时,他曾有力地对他们进行了实事求是地批评和批驳。对海外,他为保卫和保存中华文化尽了不小的力量;对国内,则对那些只敢于诅咒中华文化、却丝毫不敢触碰马列文化的所谓文化精英们,以有力的轰击。他在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几乎被马列文化赶尽杀绝、并正在遭遇大陆所谓文化精英的进一步围剿之时,挺身而出,以卫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及其传统,以证明当代中国的一切灾难绝不是源于中国的民族文化,而是因为马列政治和马列文化残暴统治和残酷摧残的结果,从而对八、九十年代的所谓文化精英们要将马列之罪全部诿与我们民族文化的栽脏行径,作出了十分有力的批驳。其德、其功,实不可没。
作者:孙国栋
我对文化有几点最基本的认知:
一、文化发展的过程是一种生长的过程,它具有生命的特征──不断接受过去的影响,同时不断创新;不断剥落一部分,又不断增长一部分;不断在旧的基础上产生新事物,又在不断变化中保持其故常。所以文化不可能把旧的全部割断然后求再生,正如生命不能于死后求其再生一样。
二、文化是人群心灵活动的结晶,人群的活动大体以民族为单元,所以文化可说是民族生命的一种表白。它从民族内心深处流露而出,又回过头来涵育着民族。所以民族与文化是血肉相连的。
三、民族文化既由民族的内心流露而出,所以每一民族文化必有她自己的向往、自己的信念、自己的价值判断。这种向往、信念、价值判断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它是自生的、自主的。断没有无自生自主的文化而可以久存的民族 。
四、每一民族文化必包含该民族赖以生存的力量。因为民族文化是该民族于长期生存奋斗中磨练而长成的,民族即赖此品质克服环境而生存滋长。
五、民族生活的环境不断在变,民族文化亦不断在生长发展以适应民族的生活。不能生长发展的文化会死亡;文化既死亡,不能再凝聚其民族,民族亦随之解体而消灭。历史上有不可胜数的文化被淘汰,就有不可胜数的民族被消灭。
六、当民族遭遇重大挫折时,如果文化生命力未枯竭,它常会透过民族的知识分子唤起文化的反省,以调整文化的内容,使民族的生机再畅遂。
七、一个长久生存的民族,她的文化必是具有反省能力的文化,又必是一种容纳性较强的文化。民族每经一次忧患,文化每经一次反省,文化的内容必愈丰富,而民族的生命力亦必强韧。
八、文化由反省和调整需要新的养料,这些养料必须经过消化、吸收、从文化生命中长出,然后才能发荣滋长。未经消化吸收而附增上去的,对文化的调整不发生作用。
中国文化绵延五千年,是现存人类文化中最长远、性格最鲜明的一个自发自主的文化系统。她涵育了一个世界最庞大的民族,使这民族克服了不少艰难忧患而屹立于世,她必然蕴藏着珍贵的品质。同时又必是富于反省和容纳性的。但是,因为时间长、地域广、人口众、族裔杂,而且地理环境之不齐,自然灾难之频繁,加以朝代兴亡,政权起伏,社会不免掺杂不少坏性习,残留不少废渣滓。尤其是近代政治社会的急剧变化,继之以中西文化乍然相遇,中国文化未能及时调整,于是显出许多与时代不相适应的弱点。但是中国文化的本质必有其优秀的一面,这点从她在如此复杂的环境下仍能把各族裔抟成一大民族、延续长时间即可证明。今日,中国的知识分子,如果爱护中华民族,应该对中国文化作真诚的反思,认识她的长处而加以珍惜发扬;认识她的短处而加以改造或扬弃;探讨她能使我民族长存的因素,亦找出她使我民族今日落在人后的原因。无论她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我们都应作理性的检讨,不盲目推崇,亦不恶意譭谤,更进一步疏通中外文化,作适当的调整,为中国文化开创一新境界。我坚信要中华民族能强健地站起来,必先要使中国文化能强健地站起来;中国文化一日不康健,中华民族亦一日不能康健。
不幸,我读到两本流传甚广的着作──柏杨先生着的《丑陋的中国人》和《中国人,你受了什么诅咒》,他大力传播一个观念: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罪恶的民族,中国历史是一部黑暗的历史,中国文化是一种堕落的害人的文化,中国人是不光荣的狡狯的动物。他主张将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作彻底的扬弃”,另创一新文化。从他这种红卫兵式破坏性的话,就充分表现柏杨先生对文化的特性全无了解。他不明白文化可以调整改进而不可以完全割断然后求再生;他不了解民族与文化血肉相连的关系;他不知道文化有自生自主的性格;他不知道民族文化必包含该民族赖以生存的力量;他不懂得中国文化是中国民族所以能屹立五千年的支柱;他不明白各民族文化都在吸收新养料,同时这些新养料必须经过文化生命消化吸收后再生长出来才能滋长繁荣。他对中国文化未有作真诚的反思,只有恶意的诅咒;他对中国历史未作理性的检讨,只是任情地污辱。今日,我们要的是反思,不是诅咒;是检讨,不是辱骂。世上不会有要求自毁其文化的民族,除非是一个自甘灭亡的民族!
我又读到柏杨先生语译的《资治通鉴》,我发现其中错译曲解之处太多了,而且于议论之中夹杂不少歪曲史实的报导、与夸张的描写。而现代的中国人、尤其是青年,普遍带些反传统的心态。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大传统模糊不清,误以为近代社会的坏性习即为中国文化传统,所以对一些刻毒而带发泄性的话很容易接受。
尤其由于对一时政权的不满,与对社会不合理现象之憎恨,便误认这恶现象根源于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于是迁怒于中国文化,以中国文化为代罪的羔羊。所以柏杨先生的书能广泛流行,这是非常可悲的事。我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眼看着众多青年被误导,心里实觉不忍。于是写了几篇文章稍加辩正,辑成专册。我只怀着一个愿望:愿我的读者能对中国历史文化作真真诚诚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