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张化桥:概念股是靠不住的(20年概念股之变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3:37:51

分析师有时会对经济数据或重大事件作出牵强附会的反应,找出哪些公司受益或受难。这里面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不符合长期投资理念

投资银行雇佣大量聪明敬业的证券分析师,给客户提供投资建议。他们的工作很重要,但对于真正的长期投资者来说,他们是很有局限的。

每个月定期和不定期的都有一大批新的经济数据出笼,新的销售数据公布,新的经济政策出台,或者这个名人或那个官员对行业或者宏观经济发表意见,导致某些股票会在短期内莫名其妙地涨10%,或者跌20%,这些实在都是噪音,几个月之后,或者12年下来这些噪音就会显得十分可笑,因为它们对股价的中长期表现没有任何影响。它们随风飘过了。

我有个做基金的朋友在香港做得很成功。因为他聪明,有一家大基金公司邀请他做分析师。他到新公司上班的第一个星期,我接到他的电话。他问我联想和中国石化的股价现在是多少。我很纳闷地问他:“你的桌子没有彭博终端吗?”他说:“新公司规矩很严,不准看股价,也没有提供彭博终端,公司逼我们独立思考每家公司究竟应该值多少钱,而不要受现在股价的影响。”这个真实的故事听起来很极端,但隐含着这家基金公司的严谨和智慧,也难怪人家成功。多数股民把眼睛盯在股价报价器上,盯在新闻频道和黑莓手机上,又找到了多少有用的投资机会呢?

分析师研究的几支股票,如果该股票评级一直是买入或者卖出,分析师多少会有一点儿担心这些股票被人遗忘。他就会萌生要不断调高或调低上市公司利润预测和股票评级的欲望;加之看到同业调高或调低公司利润预测和股票评级对股价产生了“金手指”的影响,自己也会有压力“放他一炮”,露个脸。

投资银行的分析师有时会对经济数据或重大事件作出牵强附会的反应,找出哪些公司将受益哪些将受难。每过一段时间,策略师或研究主管就要写一份厚厚的关于下一阶段的概念股或主要的市场议题的报告。这些概念股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不符合长期投资的基本理念:许多投资者匆匆忙忙进场,正好抓住高价(做了冤大头),还没等一个概念完全显现其价值,投资者就被另一个概念吸走了。

过去我从业的15年里,能记起的主要的折腾人的炒作浪潮如下:

1.1995-1997年,炒作的概念是,哪些公司与中国的各政府部门或地方政府有关系,从而可以获得政府注资。当时朱小华概念股很吃香,朱小华曾是光大集团的董事长,他被认为有点石成金的能力,结果他曾经到某某公司的办公楼去过一下也成了股市的炒作题材。

2.1998-2001年,炒作人民币贬值的概念:人民币贬值是迟早的事,所以避开内需股,只买出口型的公司。

3.1999-2000年,互联网热和科技股热。

4.2001-2003年,炒作QFII概念股。

5.时而有,时而无的石油涨价以及成品油调整零售价的故事;燃油税的10年故事——开征后的赢家和输家,以及三农概念股等。

6.人民币升值概念股。外债负担重的公司(比如航空公司)经常受到几分钟的追捧。

7.内房股概念。凡是沾上地产边的公司在2006—2007年都受到了市场的格外青睐,当然还有电信业重组的概念。

8.“直通车”概念股,即中国政府何时能允许QDII正式实施的概念股。这股热潮在2007年下半年竟然把恒生指数推高了40%,可见炒作之凶猛。

9.2005-2008年,中国金融股(银行和保险)的炒作。大家似乎忘记了,在2003年甚至2004年时,市场主流派还在谈论国内的金融业是“技术上已经破产了”(technical bankruptcy),原因是呆坏账太多、监控太差、员工素质太差、政策性因素太多。突然之间,它们又都成了香饽饽,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金融机构和最好的东西,也是最值钱的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