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会上当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6:02:43

你还会上当么?

贺卫方

周一良藏书《法兰西内战》,扉页上的藏书章和“闲章”。释文,上:“毕竟是书生”;下:“书生上了XXX当”

 

日前在海淀图书城闲逛中国书店,看到一个桌子上摆放了周一良和王重民两位先生的部分藏书出售。周先生逝世于2001年,他的藏书也散出了。我对于这位文革期间走过人生弯路的学者一直有些兴趣,也读过他那本《毕竟是书生》的回忆录以及他的公子周启博先生写的那篇长文“我的父亲周一良”。在这里的一些书里,我看到了传说中的那方“闲章”,不免有些惊喜,就买下其中的两本以为纪念。

 

1950年代前后进入知识界的那一代学者,历经剧烈的社会动荡。陈之藩先生在一篇文章里曾用了一个很形象的说法描述他们的处境:“下大雨,刮大风。小树连根拔,大树大鞠躬。”学者人生的遭遇和心理的变化都是极具戏剧性的。不少人的所谓“上当”,真的是特别值得今天认真地研究的大课题。

 

当然,更重要的是新一代的学者会不会重蹈覆辙,在今天这个相对平和的时代里却轻易地丧失知识人应有的独立与尊严?从法学界最近的动态来观察,情况似乎不让人乐观。再过几十年,某些人是否也会说自己属于单纯书生,不明就里地上了当?问题是,他们可以说自己是书生么?

 

回想改革开放以来的法学界,八十年代批判“精神污染”以及“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时,虽然也有极个别冥顽不化的老左出来说一些昏话,不过主流学人以及刊物都能够保持相当健康的判断。九十年代的一些风浪也没有让法学界迷失方向,某些学者的一些具有后现代色彩的研究仍然保持着相当的学术品格。然而,到了二十一世纪,文革后接受法学教育的新生代学者主导学术风潮,却偏偏出现具有相当规模的异动,实在是一件吊诡的事情。一个逻辑上错误低级、实践中导致严重混乱的口号的提出,那些身在实务界的官场人士不得不随着说些言不由衷的话倒也不奇怪,学界中人——哪怕你担任着校长院长——却守不住基本的名节,不惜损害基本的学理逻辑,公开发表令人惊愕的言论,其所图者何?真正让人百思而不得其解。

 

忽然想起一首歌,名字叫做“为了一块牛排而出卖了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