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再学工农兵”给错了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3 21:20:52
2010-11-12
第1460期读者来信 / 往期专题

重庆市委、市政府宣布,将重点开展“六个一”活动,包括到企业做工一个月、到农村“三进三同”一个月、学军一个月等,确保75万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不少于4个月的社会实践。…[详细]

 

这番“再学工农兵”引起热烈讨论。倡导者认为,此举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成为又红又专接班人;支持者认为,与大地贴得近,才能把天空看得远;质疑者认为,学习工农兵之后,可能立志当城管。…[详细]

 

 

然而,我们似乎并没有听到重庆大学生自己的声音。

大学生确实很需要增加社会实践

就业的需要

根据调查,大学生毕业找工作时,招聘单位最不看重的是获奖证书,最看重的是实践经验——超过85%的用人单位会关注大学生是否有同行业的实习经历。…[详细]

事实上,多数大学生之所以热衷于社会实践,主要目的也是为了以后找工作。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收获工作经验之外,也有助于形成自己的职业规划。即使真的没有学到什么,耳濡目染,发挥想象,也能增加简历的厚度。

综合发展的需要

对很多人而言,大学是一种“补课”,之前的岁月为考试连轴转,进入大学后才开始触摸真实的社会。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实践有着特殊的意义,让你重新认识和定位自己。…[详细]

社会实践机会总体匮乏

像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学生社团比较完备,社会实践比较丰富,只要有足够的意愿和物质条件,不愁没有合适的实践机会。

然而,绝大多数高校的社会实践机会仍然相当匮乏。尽管普遍成立了“就业指导办公室”,但具体到为学生提供和寻找实践机会这类事情,因为介于教学部门和就业指导部门工作的“中间地带”,往往被忽视。

很多高校会布置社会实践的“假期作业”,一旦出现比较好的社会实践机会,往往竞争得头破血流,有的学生一再放低要求,最后连免费实践的机会也没有。…[详细]

促进社会实践,本应对症下药

关键是创造实践机会,而不是组织实践活动

重庆的目标是“确保70多万大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不少于4个月的社会实践”,这可有两种解读:

1.政府部门按照学生的需求创造社会实践环境、提供机会,让学生自主选择;

2.采取措施,确保70万大学生必须有实践经历。

如果致力于社会实践环境的建设,尊重学生的选择权,给学校充分的自主办学空间,学生们是乐意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实践机会的。反之,若一味强调学生参与的规模,就等于是把这作为了政绩工程。…[详细]

重庆的“六个一”活动,概念重于实质

重庆“六个一”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参与建设一片大学林、带薪实习一个月、到企业做工一个月、到农村“三进三同”一个月、学军一个月、撰写一篇有价值的社会调研报告。

事实上,大学新生基本都会参加一个月的军训,“学军”不提也罢。大学毕业以前,都会开展毕业实习,这与“做工”、“带薪实习”有重叠的地方,能够“灵活处理”。社会调研也没有新意,因为多数高校会布置这个作业。此外,植树也没什么好说的,很多单位在植树节都会组织,有的高校甚至会把它算进劳动课。

最终,“六个一”只有一项比较有特色,就是“三进三同”: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这一项对农村学生就没有必要了,主要是针对城市学生。

然而,从常理判断,此举并不一定能够“了解民情”,甚至有可能变成“扰民”。…[详细]

“带薪实习”的机会,是否会助长不公

据报道,重庆每年将为大学生提供3万个以上带薪实习岗位。这些实习岗位主要来自市级机关、大型的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还有部分来自民营企业。

带薪实习的机会无疑属于稀缺资源,不仅能切实增加工作经验,还能获取不错的报酬、发展人际网络。然而,这种机会并非面向所有的大学生,需要选拔,如何防止“寻租”,或许是必须考虑的问题。…[详细]

“再学工农兵”里的错位

体现了对大学生的要求,而不是大学生自身的要求

“在全市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为了促进大学生深入了解国情、市情、民情,以此培养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生最需要的是工作经验、服务体验等“实践”,然而,站在政治的高度上讲,这场活动最大的意义在于“再教育”。因此,它被称为“再学工农兵”也就无可厚非。

由于双方的目标存在偏差,投入的热情可能不一致,也许能够彰显地方政绩,却无法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详细]

这套规则适用于官员,却强加到大学生身上

重庆早就开展了“三进三同”之类的活动,让广大干部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社情民意。在当地官员看来,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光荣传统,有必要让年青一代继承和发扬。

3个月前,当地官员与大学生骨干座谈,突出强调了这一点:“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只有一个标准,这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详细]

当时这番话是针对“大学生骨干”而言的,然而,普通大学生早就不是什么天之骄子,如果把所有大学生当作一个整体,更应该被视为“密切联系”的对象——群众。

“密切联系群众”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姿态,可不能随便僭越,必须从官员抓起。…[详细]

用行政手段安排社会实践,有越权之嫌

重庆官员表示,“主要是倡导,并非强制约束”,然而,既然当地政府已经下发文件了,权衡利害,哪个高校和学生敢说不?毋庸讳言,这场“新上山下乡”运动体现着行政强力。

高校本应是自治色彩很浓的地方,在这里,自主教学不见了,广大学子的意愿被搁置一边。…[详细]

学生需要社会实践,但实践不见得要在集中的时间内集体进行,更应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点滴积累。这样轰轰烈烈的“学习工农兵”的社会实践,很难保证不流于形式,变成走过场。…[详细]

为什么没有听到大学生自己的声音

大学为什么不代言

著名学者张鸣教授曾经这样比喻大学:

“一把手就是县太爷,机关行政人员是六房胥吏,教师们是三班衙役,学生是百姓,完粮纳税还战战兢兢,老师们看起来还能呵护一下这些学生,其实自己在这个衙门里也属于贱民一类。”

在他看来,高校行政化影响了大学生的气质,教学生圆滑、不正义、没原则,教学生功利,把学生变成奴隶。…[详细]

大学不但不传递学生的诉求,反而会压制学生的表达。

学生会为什么不代言

学生会一向被视为大学生的代言人,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批评学生会的官僚化。

处于团总支领导之下的学生会,日益显示出一些病态,像行政机构通常犯的那样,包括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内部斗争、事山会海等等,学生会干部甚至成为“学生贵族”。

之所以出现这种迹象,根源在于,学生会本来就不是学生自治组织,它只是协助校方进行学生管理的辅助性机构,其权力由团总支授予,而不是由学生赋予。因此,学生会干部只能是团总支的工作助手,而绝对不会是学生利益的代言人。…[详细]

大学生为什么选择沉默

在一些学者看来,现在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很不乐观,他们没有足够的勇气和热情介入公共生活。

更多的学者对此表示理解,大学生们足够敏锐,根据他们对气候的感觉,认为一旦开放将很不合时宜,他们宁愿在犹豫中枯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