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讀書感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0:54:15

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读《消除学生负担过重的途径》(《每周一读》08卷第29篇)

青岛育才中学   安扬

早在上个世纪,一大批有远见卓识之士如鲁迅、林语堂、陈衡哲等人都发出了“救救中学生”的呼吁,他说;“无论为了民族的将来,为人道的慈悲……我们自命为教育界的人,尤其是握有实权的教育当局,都不容回避这目前一个急迫的责任:救救中学生,救救这一大群将要成为残疾,变为废物的中学生!

但现在,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很多年了,课程改革也改了很多年了,但作为来自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我所看到的仍然是:学生们早起晚归背着沉甸甸的书包的身影,是手捧各类节假日补习班通知欲哭无泪的身影,是大小书店里堆积如山的教辅材料前竞相选购的身影,是长长的跑道上弱不禁风步履蹒跚的身影……

是谁,造成了这一积重难返的局面?我们可以归咎于社会竞争的压力过大,可以归咎于一些教育主观部门的升学率意识,可以归咎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过高期望值……但是把这些种种因素排除以后,剩下的,我们就应该勇敢地把它担起来!因为,这是每一位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我们的责任!

教与学永远是一对矛盾,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决定了这一矛盾在对立统一中能否向有利于学生成长这一方向发展。毋庸置疑,在学生负担过重这一点上,我们教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什么是负担?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说得好,“过量的才是负担,适度的是动力;被动的才是负担,有用的是享受;无用的才是负担,有用的是财富。”为什么会有负担?学生做了很多“过量的”、“被动的”、“无用的”事,这就是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源。也就是说,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来自于不必要的、烦琐的重复式练习,而该强调的,却没有分量;该减轻的,翅没削减,这就形成了负担。这些负担一旦产生,对学生的教育及其个性的形成,会产生极其消极的影响。

那么怎样才能减轻过重的负担?答案只有一个,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马克思认为:人的活动都可以划分出引起、调整和控制三种因素,任何活动过程都有目的、手段和结果三个成分。巴班斯基根据这一原理,提出了教学过程结构的基本成分应该包含: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效果这六个方面,并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对照这一理论,结合目前教学的现状,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了。

首先,我们应该反思的是我们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的设定是否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要最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过高或过低都不可取,都有可能给学生带来过程的负担。这就要求我们要透彻分析学情。如果所设定的任务低于最优水平,就会人为地降低完成教养要求的进度,减少学习意志力,削弱教学对智力发展的作用,降低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懒得“动”;如果任务高于最优水平,大部分学生达不到要求,勉力去做,课堂上既感到疲惫不堪,课外又超过规定用于家庭作业的时间量。这样一来,就会逐渐降低他们的一般学习能力,进而降低认知兴趣,降低谋求全面发展个性的积极性,使学生惧于“动”。过犹不及,过高或过低都不可能使学生真正“动”起来。

  巴班斯基指出:实际的学习能力,是指人的心理的、生理的和精神的潜力,以及间接起作用的外部条件的总和。这一切以统一的形式保证学习活动取得一定的成效。只有任务切合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才有可能达到学习负担最优化,学生就能深刻而牢固地掌握他们所能掌握的最大限度(指分量和深度)的教材。并且不会超出科学规定的课内学习和家庭作业的时间量,因而在规定的休息时间内,能够完全恢复自己的学习能力。

其次,我们应该反思的是我们的课堂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是否最大程度地反映了教材的要求,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方法上是对教材照本宣科还是大搞题海战术?比如语文老师,他能把文章讲得支离破碎,能让人不知所云,但他的学生却能把习题集弄得滚瓜烂熟,能把厚厚的教参背下来,考试也能考很不错的成绩。可是这有什么用呢?学生恨语文,怕语文。这就是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顾灌输不顾兴趣,急功近利的教学。(比如一个词要写两遍就能记住的,为何要写5遍10遍?写两遍也记不住的,再多遍也记不住,这类机械重复性的记忆只能使学生越来越被动。)

课堂教学的最优化不仅取决于教学方法,而且还取决于教学的组织形式。《学记》上说: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其实这句话也可从教师的角度说,善教者,师逸而生勤,事半而功倍。因为他的教学组织形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地去探索,使学生真正动起来。总之,评价课堂教学是否达到最优化状态,就要看它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以学生主动地探索性地学为主体,以发展为主线。

再次,我们还要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倍受诟病。原因就在于张志公老先生曾经切齿痛批过的“少慢差费”、“耗时低效”。对此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指导与建议,只是我们大多数教师还没能领会到其中的要旨。

巴班斯基他指出:所谓“最优化”是指在现有的条件下,根据当时的实际可能性,按照一定的准则来衡量是最好的。它指的是一定学校一定班级在具体条件的制约下,可能达到的最大成果,也指学生和教师在一定场合所具有的全部可能性。达到了“全部可能性”也就是达到了效果,也就实现了最优化。

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标准有两个:一是效果。二是时间。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对教育来说,需要的并不是大量时间,而是合理地使用少量时间。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效率意识,使之处于积极主动探索的状态,这也应该是我们每一位教师评价学生的标准,而不能单纯地只凭分数。

要想真正使学生动起来,教师应该怎么做呢?新的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一是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

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

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二是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身心发展规律就是要强调兴趣,语文学习的规律就是要把培养学生的理解力

和表达能力,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

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

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要想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我们要做的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留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交给学生。

我们并不是一个真正重视教育的国家,我们的国民素质还很低,教育观念还相当落后,所以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绝非朝夕之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但只要我们朝这个方向努力,相信终会有拨开云雾见青天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