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面临水资源危机:中国您准备好了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25:51
随着全球人口的迅速增加和经济发展水平不断的提高,全球面临淡水资源紧缺的局面,正在日益逐渐显现。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有报告指出:全球将面临“在今后20年内,人类争夺水资源的竞赛将愈演愈烈。各国能源生产领域,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将大增,例如美国将增长165%,欧盟将增长130%。这将对农业用水构成重大威胁,而且水有可能会“比石油还昂贵”。   

其实,我国的水资源同样稀缺,而充满商机。理由有二:一是中国的水资源供给正在出现问题,稀缺正在加剧;二是外资进入中国的城市水务项目日渐增多,其获利动机迟早会与中国市场的价格承受水平发生冲突。

数据显示: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量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1/4、美国的1/5 ,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同时,中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南多北少、东多西少。除了自然禀赋方面的原因外,环境污染正严重影响我国的水资源供给。

有13亿多人的中国,水务市场巨大,水资源人为制造的短缺,无疑加大了水市场的机会。国际投资大师罗杰斯一年前在中国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坦言:“我看好中国的水资源行业。我几次环游世界,曾经去过的有些城市现在已经消失了,因为失去了水资源。中国也亟待解决水资源的问题,而这其中就蕴含了宝贵的投资机会”。

全球最大的三家水务公司法国威立雅、苏伊士里昂水务集团、泰晤士水务公司,无一例外都把中国作为其全球市场的重要部分,他们凭借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并以特许经营、BOT模式、TOT模式、控股、合作等投资方式,打入北京、上海、天津等10多个城市的水务市场。

与此同时,其他和水有关的跨国巨头也纷纷“淘水”中国,比如西门子、陶氏化学、GE、ITT等国际著名企业,就经常活跃在中国的水务市场上。其中的ITT是全球最大的流体技术设备和系统的供应商之一,其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中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重点污水处理工程项目。

为在中国布局外资高溢价收购各地水务项目,有控制权的地方政府往往举双手赞成:一是可以增加地方政府的收益,二是为当地引进了外资,三是在提高水价中受益,企业、百姓受影响,用听政机制来“解决”。

外资已经在中国“布局成功”,谁也不可能清楚将会为未来留下什么隐患?资本是逐利性的,并不是来做慈善的,它付出的高溢价最终都要在消费终端中慢慢回收,最终受害的又是谁呢?我国在A股上市主营水务的股份制企业,近年来的平均毛利率为29.6-46.49%,即然盈利水平如此之高,各地的水务项目又为何让外资控制呢?

中国的水资源短缺和外资进入中国水务市场的两个趋势都在加剧,各地都开始迅速认识到水资源的价值在上升。因此,可以认为,中国可能很快就会爆发一场普遍性的水资源争夺战。 

政府出于社会稳定考虑,很可能会强烈干预市场。水利部部长陈雷指出我国将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流域与区域相结合、城市与农村相统筹、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相协调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划定水资源管理的“三道红线”,以应对严峻的水资源形势,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陈雷分析认为,当前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的基本水情并未改变。同时,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大规模经济开发双重因素的交织作用下,我国水资源情势正在发生新的变化。 

数据表明:目前全国年缺水量达400亿立方米,近2/3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仍有2亿多,农业每年因旱成灾面积达2.3亿亩,特别是去年北方冬麦主产区及每年的西南地区旱情持续发展、扩大,造成部分群众饮水困难,令人忧心和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