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1:46:23
二年级数学第三册教案             第1单元第1节第1课时    全期课时序列号:1
预  备  课  区
复  备  课  区
一、教学内容:
课本P1、2,例1
二、教学目标:
1、  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  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三、重点与难点:
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四、教学准备:
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老师想要知道这本数学书的宽是多少,你们能帮助老师想想可以用什么办法?
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二、组织活动,体验数学
(一)、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  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1)、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从四件物品中(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3)、量好后四人小组交流汇报自己量的结果,并思
预  备  课  区
复 备 课 区
考:为什么都是量数学书的宽,而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2、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  全班交流汇报。
4、  让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的结果。
(二)、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
1、  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去量桌子等物体的长度。
2、  交流展示学生测量的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引导小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标准去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3、  让学生用同一物品(正方形)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三、练习巩固,实践应用
1、  做一做第1题,学生看图直观地判断每种蔬菜大约有几个方格那么长。
2、  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用铅笔去量桌子的长、高,量凳子的高。
3、  做一做第3题,学生直观看图,先估计所测物品大约有几个立方体长,再用上一题的方法在脑子里测量。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想说什么?
五、随堂练习
六、板  书  设  计
七、课  后  反  思
二年级数学第三册教案             第1单元第1节第2课时    全期课时序列号:2
预  备  课  区
复  备  课  区
一、教学内容:
课本P3,例2,练习一1、2、3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
2、  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  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三、重点与难点: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四、教学准备:
尺子、图钉、纸条等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  上一节课我们都知道要统一长度单位,也用了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进行了测量。但在日常生活中用它来量物体的长度是很不方便的。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
2、  介绍认识尺子。
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二、操作活动,建立表象
(一)、认识厘米
1、出示厘米尺,师生一起观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1厘米的长度,说明前面正方体的一边正好是1厘米。
预  备  课  区
复 备 课 区
2、让学生量图钉的长度。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图钉大约有多少长。
交流得出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长。
3、  教师明确量的正确方法:图钉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看另一端对着几。
4、  请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5、  巩固1厘米的表象。
请小朋友用手势比划1厘米的长度。
6、想想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也是大约1厘米长的?
(二)、用厘米量
1、  请小朋友用尺子量一量纸条。
2、  学生测量纸条。教师巡视,加强个别指导。
3、  交流反馈。教师再次强调测量的正确方法。
三、巩固深化,实践应用。
1、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铅笔,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量好后同桌交流检查。
2、4人小组合作,每人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给大家看。教师个别指导。
四、课堂总结
五、随堂练习
六、板  书  设  计
七、课  后  反  思
二年级数学第三册教案             第1单元第1节第3课时    全期课时序列号:3
预  备  课  区
复  备  课  区
一、教学内容:
认识米、用米量
二、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三、重点与难点:
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
四、教学准备:
1米的直尺、折尺、卷尺,纸条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用厘米量物体
1.提问:昨天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量物体长度用什么工具?
2.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2厘米呢?10厘米呢?
3.用刻度尺量文具盒的长度。请你演示,并说出注意事项。
二.认识米,用米量
情景设置:你量得不错,那么你能量一量黑板有多长呢?瞧!这样用刻度尺量太不方便了,也不容易得出结果。那么该怎么办呢?(用更长的尺子量)用这把尺子试一试看,这是一把米尺。(板书:“米”)
在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者距离,例如操场东边到西边有多远,教室有多长,通常都是用比厘米更大的长度单位“米”。
(一)感知米的实际长度
1.观察这把米尺,它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
预  备  课  区
复 备 课 区
2.那么1米到底有多长呢?
(1)用直尺比一比从地面到讲台的什么地方的高度是1米。
(2)两只手臂展开,用卷尺量一量看到什么地方是1米。
3.以小组为单位量出2米长、3米长的绳子。
(二)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1.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米和昨天学习的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这条是1米长的绳子,请你用以厘米为单位的刻度尺量一量,看看它有多少厘米?
3.小结:1米也就是100厘米。(板书:1米=100厘米)
(三)用卷尺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
1.出示卷尺。介绍:这是在测量比较长的距离时用的卷尺。它可以量很长的物体和距离。
2.讲解用卷尺量物体的方法。
三.巩固反馈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
教室长6( )              黑板长2(  )
小明身高124(   )        课桌长50(    )
四.扩展练习,在下课后测量教室的长、宽。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六、板  书  设  计
七、课  后  反  思
二年级数学第三册教案             第1单元第1节第4课时    全期课时序列号:4
预  备  课  区
复  备  课  区
一、教学内容:
课本5页及练习一第7、10题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己观察、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直的和可度量。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重点与难点:
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刻度尺,各种弯的、直的实物若干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英勇的消防员叔叔为了抢救国家、人民的生命财产时都是争分夺秒,刻不容缓的,当每次接到任务时,为什么他们都是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而不是走楼梯呢?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例还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观察体验,探究新知
1、感知线段的直
学生观察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的曲的吸管、铅笔、绳子、铁丝等。
师:你觉得桌子上哪些东西是直的?
2、感知线段的两个端点
师:请同学们再看一看,摸一摸那些直的东西除了
预  备  课  区
复 备 课 区
直以外,你还发现什么?
我们就可以把铅笔的一端看作一个点,把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我们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
3、从实例理解线段
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按自己的想法把没两点连结起来。
学生操作,画的这些线都有什么特点?
4、量线段和估线段
让学生量一量课本第页上面线段的长度,并说说量法。
教师出示横、竖两条同样长的线段,请学生估计这两条线段哪条长、哪条短或者同样长呢?
5、画线段
学生尝试画3厘米长的线段,并说出画法。
学生操作后汇报。
出示断了的尺让学生讨论:怎样用这把尺画3厘米线段?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下图有四个点,每两点之间画线段。
2、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线图,你认为走哪条路最近?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课外作业
完成第5页的做一做。
六、板  书  设  计
七、课  后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