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走潭峪到石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04:08

                   三走潭峪到石门

     2010年-11月6日,星期六,晴天。

     华县“华州休闲”户外,成功地组织西安、渭南、华县户外热爱者,一行40余人,顺利、安全、圆满地穿越,潭峪-----少华山的石门爬山活动, 达到预定目标和目的。

且这次活动的最大特点,与前两次活动比较是:定位准确,路线清晰,顺利到达。是一次最为顺利、快捷、安全成功的穿越活动。参加的人数多,组织程度较难,不确定因素较多,体力差异又大。是集体的智慧支撑了这一活动。

一走潭峪------石门。是2010年4月17日。和山子、石魂、快乐王子等11位驴友。在快乐王子的引领下,用7个小时 ,完成了潭峪到少华山石门的穿行。

在我的印象中,到潭峪纵深处的“两岔口”,已是潭峪的无人区了(很少有人进去)。走“西岔口”,可达太平峪和石头峪;行“东岔口”,可到少华山森林公园。第一次穿行潭峪的“东岔口”,入岔不很长路程,就一直沿着东坡上行,一直穿行在灌木林中。给人的感觉,是有路,却无路地跟随前行,十分艰苦的到达穿越的垭口处。

二走潭峪------石门。是2010年6月14日,即“端阳节”小长假的第一天。和老刘、王红、智贲等一行9人(3男6女),满怀信心,很有把握地去穿越潭峪到石门之行。满以为,有第一次的穿行经历,可以顺利的实现第二次的复行穿越目标。

由于路况复杂,少有人走,路线不清;雨水充足,草高林密,荆棘遍布,这次失败了!十分艰苦而努力地爬行到山脊(即:潭峪与少华山的石门方向的分水岭)。因无东进之路,最后,只得原路返回。但对所有去的人,也是一种意志和耐力的严峻考验。大家经过艰苦的拼搏,收获也是不少的。

经验和教训。走进东岔口后,不久,便急于上了东坡,急于找到上次穿越的垭口的路线。结果事与愿违。在东坡上,我们一直沿着过去的台田(山里村民修的台地),行进在灌木林中,劈荆斩棘,开路前行。直到快到山顶时,原来是一面绝壁,要上山脊,根本不可能。

经观察,后退,改道北行,又沿北侧一垭口洪水道,才爬到垭口山脊。在山脊一垭口处,再经实地考察和观察,向北峰、向南峰探索,根本就没有下到少华山石门的路径。目中尽是密林层嶂,遮天蔽日。似乎站在了绝壁上,也曾是在原始密林徘徊…  …  最后,我们只得原路返回 … … …

这次穿行潭峪----石门。原以为,可以放心的跟行,结果,领队的对路线也是不十分清楚。也只有硬着头皮去探路了。执行探路任务的是6头强驴(4男2女)。

这次,吸取上两次的经验和教训,入得东岔后,不能急于上东山坡。而是一直沿着沟道开路前行,大家商量着,群策群智,探路前行。不是的有倒下的枯树、枯藤挡住前进之路。走着走着,又被倒下的枯树、枯藤彻底挡住了去路 … … 无奈之下,只有再向东坡探路了。结果,坏事却变成了好事,我们再不高处的东山坡,找到原始的小路了。且,路迹还十分明显。我们一直沿着这条小路前行,偶然抬头一看,东面山脊有一显著垭口。我们议定,就瞄准这个垭口前行。走到垭口山下时,小路明晰地显示着。一条是垭口方向;另一条则是向东岔口的更深处延伸着 … … …

我们决定,沿垭口小路前行。结果,这条小路一直很好。我们顺利的爬行到山脊垭口。爬上垭口,一观察。这个垭口,就是我们第一次穿越的垭口。垭口南有就地分叉的一棵大树;垭口北,有的一棵向西倒下枯树,一直顺卧在哪里。原来,第一次爬上去时,这棵枯树,驴友----山子曾抱拔过,以显示出力拔山河之气势。

由此判定,我们终于找到了第一次穿行的路径了!

今天,上垭口之前的路径,比第一次更为快捷、方便、省力。

由此推知:这条路线,就是过去少华山人(中山)与潭峪(后山)人,来往的主要路线。被我们这些户外人复制出来了!

从山脊垭口下来,经一个多小时的下行,就到了少华山支沟的人家处(村民住房遗迹处,村民亦已居山外居住)。沟口是,今少华山石门停车场前的娘娘庙广场。

2010年,我们已去过潭峪进行户外活动,累计已达7次了!

潭峪,潭峪的未来,必将成为华县户外活动的热门峪道了!但愿不开发的好,原汁原味,原始生态的秦岭,才是户外活动的广阔天地!

 

 

 

 

 

 

华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李吉超

2010年11月8日11时34分与书室草稿而成

 

 

2010年-11月-13日深夜0时35分完成电脑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