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評論新聞:正確認識中國的經濟實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1:07:07
正確認識中國的經濟實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17 06:47:40  

客觀、準確、實事求是地認識中國的經濟實力和地位,對清醒自己的頭腦,打破中國“經濟威脅論”的迷思,很有現實意義   中評社香港6月17日電/中國的强勁發展是當代世界影響最重大的歷史性事件。自1978年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中國連續28年國民經濟保持高速增長,年均增長率達9.7%,這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堪稱一大奇迹。中國國民經濟和綜合國力不斷躍昇新台階,國內生産總值(GDP)2000年比1979年翻了兩番,2006年又比2000年增長了兩倍半多。 

  中國經濟時報發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尹承德文章指出,在中國經濟持續勁昇的形勢下,國內外出現了一種誇大和高估中國經濟實力及其世界地位的傾向。國內有人認爲,中國的經濟總量和總體實力穩居世界第四,隨著經濟實力大增,應擴大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的“能見度”,不必太强調“韜光養晦”,而要突出“有所作爲”。過分誇大中國經濟實力之風在國外更加盛行。不少外國政經要人和學者認爲中國已進入發達國家行列,美國中央情報局更把中國的經濟實力誇大到不著邊際的地步。今年5月中情局發表一份名爲“2006年度世界數字”的報告,說按照購買力平價法計算,中國的GDP達10萬億美元,比日本和印度兩國GDP的總和還多,僅次於美國排在世界第二位。

  文章認爲,上述種種說法都是用放大鏡看中國的經濟實力,離事實本身相距甚遠。在這種情况下,客觀、準確、實事求是地認識中國的經濟實力和地位,對清醒自己的頭腦,打破中國“經濟威脅論”的迷思,很有現實意義。

  一、關於中國的經濟總量

  一國的經濟總量包括其國內生産值(GDP)和其在海外投資的産值。如果一個過家在國外沒有投資,則GDP就是其經濟總量。包括中國在內的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沒有或很少有海投資,它們的經濟實力即經濟總量就等於或基本等於它們的GDP。發達國家尤其是發達大國一般都有龐大的海外投資,其海外投資的收益一般要高於其在海外的投資額。其經濟總量除GDP外,還應加上在國外投資的産值。按GDP計算,中國在2005年即超過英國,列世界第四。如果按經濟總量算,情况就不一樣,中國經濟實力在世界上的排位就要後移,因爲中國在海外投資産值遠遠低於一些西方發達大國。姑且以一國的海外投資産值等同于其海外投資額算(一般産值要大於投資),以2005爲例,中國累計海外投資僅爲517億美元,中國的經濟總量是當年的GDP——22350億美元加517億美元,即爲22867億美元;當年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的海外累計投資分別爲20182億美元、3705億美元、8336億美元、13781億美元、6850億美元,它們的經濟總量分別爲145039億美元、49418億美元、36309億美元、35796億美元、27910億美元。中國的經濟總量不但落後于英國,還少于法國,世界排位不是第四,而是第六。如果算人均國民收入,中國更加落後,2005年僅爲1703億美元,僅爲美國的4%,日本的4.8%,英國的4.7%、法國的5%,排在世界第110位。即使以現在的發展速度,中國要趕上西方二等發達大國還需較長時間。至於人均國民産值趕上西方發達國家,則需要上百年時間。

  二、關於中國的外貿實力

  2005年,中國的對外貿易總額達14221億美元,超過日本,居世界第三位。2006年,中國外貿總額增至17607億美元,更遠遠地把日本拋在後面。從這數字看,中國外貿額度很大,躋身世界“三甲”之列。但外資企業在中國經濟中佔很大份額,其進出口大約佔中國進出口的一半。外企在華經濟活動主要以來料加工再出口的方式進行。外企運進來的機器設備、零部件、原材料和製成品出口都要算在中國的進出口項下,使中國的外貿總額存在不少水分。如2005年,外企來料加工貿易額達6905億美元,佔中國外貿總額的48.6%,其中出口額4165億美元,佔中國出口總額的54.7%。中方從中的勞動所得爲1425億美元。6905億美元减去1425億美元後的5480億美元爲外商在華企業的進口額和出口所得,也就成爲中國外貿總額中的水分。扣除這些水分,2005年中國實際外貿總額爲8741億美元。而當年美、德、日、法、英的外貿總額分別爲2637億美元、17448億美元、11119億美元、9550億美元、8791億美元,都比中國多。因此,2005年中國實際外貿總額不是第三位,而是第六位。

  出口産品結構是衡量一個國家外貿水平的一個重要標準。中國外貿數量位居世界前列,但出口産品結構却相對落後。發達國家出口的産品主要爲技術密集型,附加值高;中國的出口産品大多是勞動密集型,尤其以日用消費品居多,附加值較低。且中國出口的技術密集型産品與“外字號”有關,即大多來自外資企業。如2004年,中國高新技術産品出口佔總出口的27.9%,其中三資企業佔87.3%。另外,中國雖是商品生産大國,但却是品牌小國。2006年世界最佳品牌百强中,中國竟無一家,在世界品牌500强中,中國也祗佔12個靠後的位子。中國出口企業擁有自有商標的不到20%,佔出口額不足10%。因此,中國出口增長主要靠數量擴張,而不是靠技術和附加值上昇,實際收益不高。

  綜合看,中國是一個貿易大國,但是一個在相當程度上依賴外國資金和技術的貿易大國,而不是一個貿易强國。

  三、關於中國外匯儲備水平

  外匯儲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和財富。到2006年底,中國外匯儲備突破1萬億美元,達到10663億美元,居世界第一,這個數字是中國官方的外匯貨幣(美元)儲備。一個國家的外匯財富儲量不僅包括官方的還包括民間的;不僅包括外匯貨幣,還包括黃金和其他須用外匯購買的戰略物資儲量。同時,如果一個國家有外債負擔,其實際外匯儲量還須在現行外儲中扣除外債。綜合考量各種相關因素,中國上述外儲數字要打折扣,其在世界上的位次也要後移。

  首先,中國外債負擔較重。到2006年9月底,中國所欠外債達3050億美元。扣除外債,中國當年外儲也就是7000多億美元。西方國家一般沒有外債,多數還向其他國家放債。以日本爲例,到2006年9月底,日本官方的外儲爲8436億美元,由於日本政府不欠任何外債,其外儲不含任何水分,是實實在在的。同時日本還是世界上最大的債主,到2005財年止,日本政府對外國貸款累計達3000多億美元。加上海外貸款,日本的官方外匯儲備多於中國。

  其次,西方國家民間外匯儲量比中國多得多。它們的公司在國外投資所得交稅之外,全部外匯歸私營公司所有。中國實行强制結匯政策,企業外匯所得大部分要賣給中國銀行。其結果是發達國家民間外匯多,中國民間外匯少。如日本民間外匯有3萬多億美元,美國民間外匯更達9萬億美元,而中國民間外匯祗有1600億美元左右。

  再次,在外匯于物方面,西方發達大國,也遠比中國爲多。以最可靠的外匯儲備黃金爲例,美國、德國、法國、意大利分別擁有黃金8135噸、3440噸、3025噸、24520噸,中國僅600噸。在多種戰略物資儲備方面,西方大國也比中國多。如石油,美國有戰略儲備和商業儲備兩種,僅商業儲備油即够用150天。日本原油儲備够用200天。中國石油儲備祗够用20天。戰略物資需用外匯購買,所以戰略物資儲備相當于外匯儲備。如將現匯儲備和戰略物資儲備相加,中國真正的外匯儲量要排在多個西方大國之後。

  綜上分析,可見中國的真正經濟實力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同面上統計數字所反映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