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系列专题一】数码相机入门篇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57:46
【摄影系列专题一】数码相机入门篇一

相机部件功能简介

GT镜头


  GT镜头是指美能达独特设计的多片多组配合巧妙的镜头组件,镜头镜片使用高档低色散光学玻璃,其中包含多枚模铸成型非球面镜片等等。也就是说美能达的 G 系列高档专业传统相机(银盐相机)使用的镜头称为AF镜头,而美能达将生产 G 系列镜头的工艺技术应用于数码相机的设计生产中,所生产出的产品就称为 GT 镜头。


  蔡司镜头


  即zeiss。蔡司是一家致力於应用研究,对於光学、玻璃技术、精密技术以及电子等高品质的产品开发、制造、销售有贡献的德国企业,从 1846 年开始,carl zeiss 已开设生产显微镜的工作坊。zeiss镜头,专业的摄像,摄影镜头


  广角镜


  即wide angle,又叫短焦镜头。广角镜因焦距非常短,所以投射到底片上的景物就变小了扩阔镜头拍摄角度,除可拍摄更多景物,更能在狭窄的环境下拍摄出宽阔角度的影像。


  像素数


  数码相机的像素数包括有效像素(Effective Pixels)和最大像素(Maximum Pixels)。与最大像素不同的是有效像素数是指真正参与感光成像的像素值,而最高像素的数值是感光器件的真实像素,这个数据通常包含了感光器件的非成像部分,而有效像素是在镜头变焦倍率下所换算出来的值。 对于手机的数码相机像素,目前只能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像素数并不很高,大都在10万--130万像素之间。数码相机的像素数越大,所拍摄的静态图像的分辨率也越大,相应的一张图片所占用的空间也会增大。


  IESP自动聚焦


  IESP英语intelligent electro selective pattern(智能电子选择模式)的缩写。IESP自动聚焦是数码相机在对焦范围内做多重区块分割(有资料称分割方式为扇形分割),再将分割区块所测得焦点位置综合运算,根据主体的不同状态,确定最佳焦距位。IESP自动聚焦在奥林巴斯数码相机的介绍中经常看到。


  变焦


  镜头的另一个重点在变焦能力,所谓的变焦能力包括光学变焦(optical zoom)与数码变焦(digital zoom)两种。两者虽然都有有助于望远拍摄时放大远方物体,但是只有光学变焦可以支持图像主体成像后,增加更多的像素,让主体不但变大,同时也相对更清晰。通常变焦倍数大者越适合用于望远拍摄。光学变焦同传统相机设计一样,取决于镜头的焦距,所以分辨率及画质不会改变。数码变焦只能将原先的图像尺寸裁小,让图像在lcd屏幕上变得比较大,但并不会有助于使细节更清晰。因此购买数码相机时,往往建议大家留意光学变焦的倍数。目前中端相机普遍都有3倍左右的光学变焦,不过也有具超长变焦功能的产品,例如10倍光学变焦的机种。


  光学变焦


  是依靠光学镜头结构来实现变焦,变焦方式与35mm相机差不多,就是通过摄像头的镜片移动来放大与缩小需要拍摄的景物,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能拍摄的景物就越远。如今的数码相机的光学变焦倍数大多在2倍-5倍之间,也有一些码相机拥有10倍的光学变焦效果。家用摄录机的光学变焦倍数在10倍~22倍,能比较清楚的拍到70米外的东西。使用增倍镜能够增大摄录机的光学变焦倍数。


  数字变焦


  即digital zoom,实际上是画面的电子放大,把原来CCD影像感应器上的一部份像素使用“插值”处理手段做放大,将CCD影像感应器上的像素用插值算法将画面放大到整个画面。通过数码变焦,拍摄的景物放大了,但它的清晰度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有点像VCD或DVD中的zoom功能,所以数码变焦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目前数码相机的数码变焦一般在6倍左右,摄像机的数码变焦在44倍-600倍左右,实际使用中有40倍就足够了。如果变焦倍数不够,可以在镜头前加一增倍镜。如果拍摄的视角小,可以相应的加一广角镜。


  智能变焦


  全新独有的sony智能变焦功能.可放大变焦拍摄,不会将微粒放大,令放大的影像也能保持原有的细致质素.智能变焦因应不同影像尺寸的选择,提供不同程度的强化变焦功能.有别于数码变焦,智能变焦能保持画质与原本影像相同。


  程序式自动曝光


  程序式自动曝光是电子技术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产物,采用这种方式曝光时,相机不但能根据光线条件算出合适的曝光量,还能自动选择合适的曝光组合。


  超焦距


  由于镜头的后景深比较大,人们称对焦点以后的能清晰成像的距离为超焦距。傻瓜相机一般就利用了超焦距,利用短焦镜头在一定距离之后的景物都能比较清晰成像的特点,省去对焦功能,所以,一般低档的傻瓜相机并不能自动对焦,只是利用了超焦距而已。正如前面所说的,“清晰”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超焦距范围内的景物并非真正的清晰成像,由于不在对焦点上,肯定是模糊的,只是模糊的程度一般人能够接受而已,这就是傻瓜相机拍摄的底片不能放大得太大的原因。


  LCD取景


  这是目前大多数数码相机必备的取景方式。LCD取景唯一的优点正是改正普通光学取景唯一的缺点,然而它正像windows 98一样,修正了windows95的BUG同时产生了更多的BUG。再看看LCD取景的缺点:首先LCD是耗电大户,他要占用整部相机1/3以上的电量;其次LCD取景的姿势必须是双手前伸,与眼睛保持一定距离,此时相机无法获得稳定的三角支撑,用低速快门很难拍出稳定清晰的相片,最后是LCD上显示的画面色彩、对比度与实际在电脑中看到的实际影像误差较大,而且即使标称百万像素的LCD看上去画面仍然很粗糙,无法观察拍摄体细节,面对这种画面你很难对你照的照片是否符合你的要求作出判断,所幸的是现在数码相机几乎同时配有普通光学取景和LCD取景,如果购买只有LCD取景器的数码相机有一定风险,除非您有足够把握能得到需要的效果。(小编注:现在主流消费类数码相机很多已经完全用LCD取景了)


  LCD取景器


  即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有黑白和彩色,彩色中又有真彩和伪彩之分,伪彩便宜,但效果差。数码相机中用于取景和回放的LCD几乎都是目前最好的TFT真彩。 TFT LCD中又有反射和透射两种,反射式反射正面的环境光工作,从不同角度观察差别较大,显示较暗,但省电,造价低;透射式靠背后的灯光工作,角度变化小,显示明亮,但极为费电。


  OLED


  为了形像说明OLED构造,可以做个简单的比喻:每个OLED单元就好比一块汉堡包,发光材料就是夹在中间的蔬菜。每个OLED的显示单元都能受控制地产生三种不同颜色的光。OLED与LCD一样,也有主动式和被动式之分。被动方式下由行列地址选中的单元被点亮。主动方式下,OLED单元后有一个薄膜晶体管(TFT),发光单元在TFT驱动下点亮。主动式的OLED比较省电,但被动式的OLED显示性能更佳。


  与LCD做比较,会发现OLED优点不少。OLED可以自身发光,而LCD则不发光。所以OLED比LCD亮得多,对比度大,色彩效果好。OLED也没有视角范围的限制,视角一般可达到160度,这样从侧面也不会失真。LCD需要背景灯光点亮,OLED只需要点亮的单元才加电,并且电压较低,所以更加省电。OLED的重量还比LCD轻得多。OLED所需材料很少,制造工艺简单,量产时的成本要比LCD到少节省20%。不过现在OLED最主要的缺点是寿命比LCD短,目前只能达到5000小时,而LCD可达10000小时。(小编注:OLED技术早先还只在一些手机上使用,由于像素以及寿命问题并没有在数码相机上使用,最终并没有普及起来)


  TTL单反式取景


  这是专业相机上必备的取景方式,也是真正没有误差的光学取景方式。这种取景器的取景范围可达实拍画面的95%。唯一缺点就是如果镜头过小,取景器会很暗,影响手动对焦。幸好现在都具备自动对焦,这一缺点已无大碍。当然,用了ttl单反取景器为了不至于过暗,厂家会用上大口径高级镜头,所以一般是半专业相机才配备此种镜头。奥林巴斯(olympus)的相机上经常使用这种取景器。


  电子取景


  电子取景器(EVF),使用电子取景的视野率比光学取景器就大得多,如索尼DSC-f707的EVF的视野率就达到99%。而电子取景器也较为实用,这种取景方式不仅价格较便宜,使用时很省电,而且能在任何环境光线下采用。尽管取景器中的画面视角和色彩效果与最终结果不全相同,但使用一段时间后还是很快就会适应的。


  光学取景器


  传统普及型相机里常用的那种通过一组与拍摄镜头无关(高档傻瓜机上常与变焦镜头连动)的透镜取景的部件,造价低,但有视差,所看到的并不完全是所拍到的。


  普通光学取景


  这是最常见的取景方式,其唯一的缺点就是取景误差大。用过数码相机的朋友一定知道,数码相机的光学取景器在近距离拍摄时,上下左右位置误差与实际拍摄景像的误差很大(远距离不是特别明显),一般说来光学取景器看到的景像约占实际拍摄景像的85%。


  多重测光模式


  配备三种测光模式:定点测光、中央偏重测光及多重测光模式,以满足不同的摄影条件及目的。多重测光模式把影像分为49个区域,并对每一个区域进行测光,使拍摄影像获得均衡的曝光。


  包围式曝光


  包围式曝光(bracketing)是相机的一种高级功能。包围式曝光就是当你按下快门时,相机不是拍摄一张,而是以不同的曝光组合连续拍摄多张,从而保证总能有一张符合摄影者的曝光意图。使用包围式曝光需要先设定为包围曝光模式,拍摄时象平常一样拍摄就行了。包围式曝光一般使用于静止或慢速移动的拍摄对象,因为要连续拍摄多张,很难捕捉动体的最佳拍摄时机。


  预闪曝光


  特设预闪曝光功能(pre-flash exposure),在一般的拍摄或微距拍摄时,使用预闪时所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能够更准确地测出闪光强度及曝光值,令拍摄的影像获得更佳的曝光程度。


  防红眼功能


  指在用闪光灯拍摄人像时,由于被摄者眼底血管的反光,使拍出照片上人的眼睛中有一个红点的现象。但一般现在的主流数码相机都具有防红眼功能,不过如果不打开的话,依旧不会起作用。


  防手震功能


  数码相机的防手震功能有两种:一是光学的,一是数码的。光学的防手震和传统相机是一样的,是在成像光路中设置特使设计的镜片,能够感知相机的震动,并根据震动的特点与程度自动调整光路,使成像稳定。


  插值


  插值(interpolation),有时也称为“重置样本”,是在不生成像素的情况下增加图像像素大小的一种方法,在周围像素色彩的基础上用数学公式计算丢失像素的色彩。有些相机使用插值,人为地增加图像的分辨率。


  超级had图像传感器


  内置应用“super hole accumulation diode(had)”电子画质提升技术的ccd影像感应器,提高ccd的感应性能及加强数码信号处理功能,有效地于拍摄影像时降噪及减低不必要的干扰,令画面更清晰明丽,色彩层次更分明,对现场光源不足或拍摄夜景时效果尤其显着。


  TTL测光


  即TTL light measuring。通过镜头测量通光量,与滤光镜的曝光,光圈焦距等参数无关。测光方式分为平均,局部,中央重点测光等。任何一种测光方法都大同小异,但像逆光这种照明法,被摄体的明暗反差出现极度的不同,或者是像显微摄影等方法,会出现不同的差别。


  ISO感光值


  ISO感光值是传统相机底片对光线反应的敏感程度测量值,通常以ISO数码表示,数码越大表示感旋光性越强,常用的表示方法有ISO 100 、400 、1000等,一般而言, 感光度越高,底片的颗粒越粗,放大后的效果较差,而数码相机为也套用此ISO值来标示测光系统所采用的曝光,基准ISO越低,所需曝光量越高。


  【长焦数码相机】


  长焦数码相机指的是具有较大光学变焦倍数的机型,而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能拍摄的景物就越远。长焦数码相机主要特点其实和望远镜的原理差不多,通过镜头内部镜片的移动而改变焦距。当拍摄远处的景物或者是被拍摄者不希望被打扰时,长焦的好处就发挥出来了。另外焦距越长则景深越浅,和光圈越大景深越浅的效果是一样的,浅景深的好处在于突出主体而虚化背景。


  【单反数码相机】


  单反数码相机就是指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即Digital数码、Single单独、Lens镜头、Reflex反光的英文缩写DSLR。市场中的代表机型常见于尼康、佳能、宾得、富士等。此类相机一般体积较大,比较重。  一、

必须掌握的7个摄影知识点


曾经对于摄影,就是进行构图然后按下快门。看着自己偶然拍摄到的佳作,心中对摄影充满了轻视。但是,但我开始真正摄影时,我迷惑了。各种数据、标志以及搭配都使我应接不暇。作为曾经的新手,下面我就来给大家列举我曾经的种种不足,以帮助大家,一起共同进步。




数码相机的P档和AUTO档有区别吗?
      入门级的数码单反,如D40等,除了有P档之外,还有一个AUTO档,但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呢?
      P档虽然也是由相机来控制曝光,但可以给人更大的灵活性,比如你转动相机的拨盘,即可选择各种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可以进行曝光补偿等。AUTO档没有这个功能。另外,用AUTO档时,光线不够的时候,会自动打开内闪,而P不会这样。说白了,AUTO档就是将你的单反完全模拟成为一个自动的小DC。
   
   
      什么是相机的安全快门?
      安全快门指的是能基本保证你拍照时不会因为手抖而导致照片发虚所用的最慢的快门速度。
      一般来说,安全快门是镜头焦距的倒数,比如说你用200mm的焦段拍摄,你的安全快门就是1/200秒。
      但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首先,因为上面说的只是过去的传统说法,因为那时候还没有什么DX画幅的数码单反。如果你用的是D80一类的DX画幅相机,由于视角变小,镜头焦距相当于乘上了1.5倍,所以你的安全快门再用1/200秒可能就不行了,而应该是1/300秒。第二,如果你所用的镜头有防抖功能,比如是VR镜头,这个安全快门的速度可以降低不少。第三,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要练好基本功,这样你有可能使用更慢的安全快门,如果功夫过硬,在广角端用几分之一秒、长焦端几十分之一秒的速度都可以拍出清晰的片子。




用内闪的时候要注意你所用的镜头!
      如果你用内闪,如果同时使用70-300一类的长镜头,你的照片的下面很可能会出现一个半圆形的黑影。这不是问题,而是你的镜头遮挡住了闪光灯的光线。
      为什么我的镜头安装到机身上时,只能在某几档光圈下释放快门,其他的均显示FEE?
      发生这种情况的一般都是D型镜头,也就是说有光圈环的那种。你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把光圈锁定到最小位置才行。
      为什么我在回放照片时,有些地方总是闪耀,尤其是亮的地方?可我下载到电脑上看的时候就一切正常?
   
      这是你把回放状态设定在高光状态了,所以照片中最明亮的部分会闪烁不停。你只要向下按动多重选择器即可回到正常的查看状态。这里提醒一下,买了相机之后,首先仔细阅读一下说明书非常必要。




遮光罩到底有什么用?怎么合理使用?
      有人可能觉得这是废话,顾名思义,遮光罩就是为了遮挡光线的,尤其是在逆光或者侧逆光拍照时。但有时候,你会发现,尽管你使用了遮光罩,但照片上仍然会有光斑出现,而且你也没有使用劣质或者假冒的UV镜,甚至根本就没用UV。
   
      这种问题主要发生在APS-C画幅相机使用全画幅镜头情况下。因为,全画幅镜头的遮光罩是给全画幅相机设计的,其最大长度以不在照片上出现阴影为准。但你将其用在APS-C画幅相机上,比如D80,这个遮光罩就失效了,或者说是部分失效。因为你只用了镜头中间的成像部分,遮光罩显然就不够长了。因此,如果你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另外配一个遮光罩。
   
     我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只要拍照,就立刻把遮光罩安上。当然,我这样做的目的不完全是为了遮光,尤其是晚上。我的目的其实是保护镜头。因为,我对画质非常在意,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画质,我的镜头基本都不用UV了(除了到海边拍照和下雨的时候例外)。没有了UV,自然会多一些风险,尤其是爬野山时,经常会有树枝等划到镜片上。我安装了遮光罩,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作用。

 



镜头焦距、视角和景深的关系
      1. 镜头焦距是一个固定的物理尺寸,是多少毫米,就是多少毫米,100mm就是100mm,不会变成150mm,不会随着相机的画幅不同而改变;
      2. 相同焦距的镜头放在不同画幅的相机上,画幅越大,视角越大,画幅越小,视角越小;
      3. 相同画幅的机身,如果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浅(短),焦距越短,景深越大(或者说越深、越长)。
   
      通俗地说,镜头焦距是指从镜头光心(单片镜头的中心或多片镜头的成像中心)到焦平面的距离。焦平面是相机里的成像面或感光面。这个感光面从早期使用的干板式玻璃片式的底板,到后来的软片式的胶片底板,一直发展到现在数码相机所使用的CCD、超级CCD或CMOS等感光器件。这个成像面的尺寸规格就是我们所说的画幅。
      通过上面的定义不难看出,镜头焦距实际上是一段距离长度,而且是一个不会改变的固定长度,是一个物理尺寸。不论你的105mm镜头放在DX画幅的D300上,还是放在FX全画幅的D3上,这段物理距离都是固定的,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发生改变的只是你的相机焦平面(即CMOS)的大小而已。这个焦平面越大,视角也越大,也就是说所能容纳的拍摄场景越大,反之视角越小,容纳的场景越小。换一句话说,同样的拍摄对象,使用同样焦距的镜头,当焦平面是全画幅时,感光面积大,所得到的拍摄对象就更全面一些,如果是DX画幅,感光面积小了,拍摄对象的四周的一部分被剪裁到画面外,因此得到的成像则就更局部一些了。
   
      这是从相同焦距的镜头放在不同画幅相机的角度上说的。下面我们换一种方法,看看用相同画幅的相机使用不同焦距的镜头是什么结果。
      如果我们使用相同画幅的相机,不论是D3还是D300,在同样的拍摄距离,用100mm的镜头拍摄之后再用150mm的镜头拍摄。我们会发现用150mm镜头拍摄时,只能拍到100mm镜头画面中的一部分。结果和上面使用不同画幅相机一样,视角小了。
   
      尽管两种拍摄条件不同,一个用全画幅+150mm焦距镜头,另外一个是DX画幅+100mm焦距镜头,但由于两者成像时的视角相同,结果被摄物体在画面中的大小比例便一样了。因此,人们便发明了一种说明相同焦距镜头在不同画幅相机上使用的表述方法,即“相当于”三个字。我们可以说,100mm的镜头放在D3上是100mm,放在D300上之后,就相当于150mm焦距(视角)。注意:这里说的是“相当于”,指的是视角效果,不是说镜头的100mm焦距变成了150mm,因为人们经常把括弧里面的“视角”两个字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更完整和更正确的说法就是,“100mm的镜头放在D3上是100mm,放在D300上之后,其视角相当于150mm焦距的镜头”,这种说法能清楚地说明问题的本质。



什么是恒定光圈镜头?
      首先,恒定光圈的概念是相对于变焦镜头说的。有的变焦镜头非常便宜,比如不带防抖的70-300mm/f4.5-5.6才几百元钱,而有的变焦头则要上万,比如尼康新出的24-70mm/f2.8。后者贵是因为后者是恒定大光圈,无论你将焦距调整到多少,都可以使用f2.8的光圈。图样,佳能的24-105/F4镜头也是如此,无论是在24mm焦距还是105mm焦距,都可以使用f4的光圈。而70-300mm/f4.5-5.6由于不是恒定光圈的,所以尽管你在相机里使用光圈优先,把光圈调整为f4.5,但只要你把焦距拉到长焦端,光圈就会变小了。
   
      恒定大光圈镜头为了保持能够恒定使用f2.8的光圈,所以镜身一般很大,因此成本也高,所以价格自然就上去了。
   
      镜头的最佳光圈是怎么回事?
      普通镜头的最佳光圈往往在f5.6-f11的范围内,所以才有那种“f8下无狗头”的说法。而高级镜头,即所为的“牛头”,其最佳光圈往往比较大,即使在全开的情况下,也可能很锐利。这就是人们为什么要花高代价购买牛头的原因之一。他们进牛头,除了焦外成像好看之外,同时也是为了追求大光圈下的高分辨率。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在用17-55时经常使用f5.6的原因。
   
      有人曾经对大多数镜头的最佳光圈进行过如下统计:
      F1.2-F1.4的标准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4;
      F1.8-F2的标准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5.6;
      F2-F2.8的定焦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4-F5.6;
      F2.8恒定变焦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5.6;
      F3.5-F5.6的变焦距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8;
      F4.5-F5.6的变焦距镜头的最佳光圈为F8-F11。
    二、选择定焦镜头的6个理由

首先补充一点点英文概念:一只定焦镜头(prime lens)特指只有一个固定焦距的镜头,相对应的另一种镜头则是变焦镜头(zoom lens),后者拥有可调整的多种焦段。虽然变焦镜头比定焦镜头在取景上更为方便,但是很多摄影者最终会选择一只定焦镜头作为自己最主要的拍摄伙伴,下面是最重要的6个让人钟情定焦镜头的理由。
    1.实惠的价格
     一般来说,定焦镜头要比变焦镜头的价格更低廉,相对变焦镜头,一只Prime Len采用更少的镜片组以及更简单的结构设计,一般来说,最出色的定焦镜头只有变焦镜头的一半价格,尤其是50mm焦段,几乎是各家最便宜的镜头焦段。




2.较小的畸变
     畸变是变焦镜头最大的软肋,几乎所有涉及广角的变焦镜头都存在明显的畸变问题,而定焦镜头因为只需对一个焦段的成像进行纠正与优化,所以往往很少会出现畸变现象;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旁轴相机在广角畸变上比单反相机有天生优势,例如15mm/f4.5等超广角镜头甚至完全不存在畸变。



3.更锐利的成像
     简单的镜片结构自然会带来更锐利的图像,尤其是那些含有ASPH非球面镜片的定焦镜头,在最大光圈下也能提供极为锐利的焦内成像。



4.柔美的焦外(Bokeh)
     在相同价格下,定焦镜头可以比变焦镜头提供更大的光圈(事实上变焦镜头的极限光圈便是F2.8),也就意味着更柔和的焦外虚化(Bokeh)效果,除此之外,定焦镜头的光圈叶片更多,接近圆形的光圈会提供最漂亮的Bokeh。



5.暗光环境下的适应能力
     如果你从来没有用过F1.4镜头,你会错过很多在暗光环境下绝佳的拍摄机会 —— 室内音乐会、光线幽暗浪漫的咖啡馆、入夜的街头...不过,不推荐追求F1.2以下的光圈,这种极端大光圈镜头除了价格昂贵,满足你的虚荣心外,对你的作品没有任何裨益。





6.定焦镜头让你思考
     使用定焦镜头就如同戴着枷锁跳舞,你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你需要用心去琢磨构图的方式,你需要寻找最适合你拍摄的角度与距离,你需要开始使用光圈获得恰到好处的景深,而非沉溺于浅景深的虚化...变焦镜头很好,很方便,但是一颗定焦镜头,将把你的摄影带向另一个全然不同的层次——思考。



  四、如何提高廉价镜头成像质量

如何充分发挥镜头的效用?面对一只便价镜头怎么拍出好照片?






第一,使用适当的光圈以获得优质影像
      在摄影当中,对镜头光圈的控制是最为重要的基本技能之一。因为光圈值可以影响到景深效果、快门速度、成像风格和成像质量!不过,这里我们主要是讨论光圈大小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在一般经验当中,使用一只镜头的最大或最小光圈都不能得到令人十分满意的成像质量!当全开光圈时,光线几乎会穿过镜头镜片的全部面积而在感光物上成像。这样一来,镜头镜片因为生产过程中精度不足而产生的缺陷(尺度误差)便会在最终的影像上暴露无余。于是,我们收缩光圈,使得仅有镜片中心的一部分面积而不是全部面积透过参与成像的光线。结果是镜片边缘没有透过光线的部分的制造误差没有机会去破坏成像质量,画质就因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所以,依此种理论,应该是光圈越小(同一镜头,同一焦距),成像越好。可实际上,我们会碰到另外一个问题:如果缩小光圈使得镜头光孔变得过于微小,那么当光线通过光孔时发生的衍射现象就会显得十分严重。而这种光学现象同样会降低镜头的成像质量!
   
      因为光圈值=光孔直径/镜头焦距,所以同样是使用较小的光圈,镜头焦距越短,光孔也就开得越小。根据这种关系,我们不难发现:当用较小的光圈拍摄照片时,焦距越短的镜头越容易因为光的衍射而降低成像质量。想一想,一只焦距为300mm的镜头,即使把光圈值缩小到f32,此时它的光孔大小也和一只光圈开大到f3.2的30mm焦距镜头的光孔大小一模一样!
   
      知道了这些,对于开始所提到的“一般经验”,我们就不必总是在意了。举个例子,我手中有一只70—300mm镜头。我专门测试了它在300mm端的成像质量,结果是最小的f29和f32为最佳光圈!





第二,快门速度也会影响到镜头的成像质量
      首先我仍然要累述一个“一般经验”,即如果用1/M秒来表示快门速度,用N毫米来表示135相机的镜头焦距。那么在手持相机进行拍摄时,一般认为M需要大于N才不至于由于手的抖动导致图像模糊。也有人更严格地提出M要大于2N,以使图像的清晰度更有保障。其实,以上的“一般经验”与本文并无直接的关系,因为本文完全是围绕镜头而言的,而且还区分了高档镜头和廉价镜头。但是由于上述的“一般经验”让很多人一味地追求更快的快门速度。他们在期望得到清晰的影像时,总是认为“哪怕只快那么一点儿,也会更清晰”。这就有问题了!
   
      众所周知,单反相机有一个弱点:在拍摄瞬间,反光板的运动会使整个相机产生震动,从而导致影像模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者为一些高档相机添加了反光板预升的功能,有效地避免了反光板带来的震动。不过目前,大多数照相机仍然不具备此种功能。当然,还是那句话:不是因为没有技术,而是因为没有利润!(我的数码单反机身花了6000元买来,不还是没有吗?!)这个时候,就只有我们自己想办法了。在这里,我们主要是讨论长焦镜头,因为根据几何当中的相似比,长焦镜头会放大相机的震动,使模糊程度加重。
   
      高档次的长焦镜头往往一是较重,二是配备有专门的支架。前者就好像在射击时使用较重的枪械反而更稳,更容易射准一样,重力缓冲了震动。并且据我的经验,无论是手持拍摄还是使用三脚架,情况都是这样的。而后者让我们在使用三脚架时,整个照相机能够处于更加平稳的状态,当然也就减小了震动幅度。可是在于普通的廉价镜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镜身轻而不坚固,虽然长却又没有专门的支架。拍摄时,相机完全是靠机身和三脚架的云台相连。光是看起来就极不平衡!在拍摄瞬间,我们可以从取景框里观察到明显的震动,甚至还可以听见镜头各部分因为结合不严而发出的声响!这时,成像便自然无清晰可言。
      高档次的长焦镜头往往一是较重,二是配备有专门的支架。前者就好像在射击时使用较重的枪械反而更稳,更容易射准一样,重力缓冲了震动。并且据我的经验,无论是手持拍摄还是使用三脚架,情况都是这样的。而后者让我们在使用三脚架时,整个照相机能够处于更加平稳的状态,当然也就减小了震动幅度。可是在于普通的廉价镜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镜身轻而不坚固,虽然长却又没有专门的支架。拍摄时,相机完全是靠机身和三脚架的云台相连。光是看起来就极不平衡!在拍摄瞬间,我们可以从取景框里观察到明显的震动,甚至还可以听见镜头各部分因为结合不严而发出的声响!这时,成像便自然无清晰可言。不过不必沮丧,我现在就告诉大家,用这样的镜头也能拍出清晰的图片!方法就是:加PL滤镜、加ND滤镜、收缩光圈、调低感光度(ISO)……总之,尽量降低快门速度,而不是一般经验当中的提高!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要尽可能地延长曝光时间。因为反光板的震动只在抬起和放下是产生。而反光板放下之前快门就已经关闭了。可见,只有反光板抬起时产生的震动会导致影像模糊。现在我们假设这种能够导致影像模糊的震动会持续1/3秒,那么如果整个曝光过程的持续时间都不足1/3秒,我们便可以认为照片完全是在相机的震动当中生成的。也就是说,它的清晰程度100%地受到了相机震动的不良影响。但如果曝光时间为3秒,那样照片的清晰程度就只有11.11%受到相机震动的不良影响。这样一来,好的影像便可以覆盖坏的影像,照片的清晰度就明显的提升了。
   
      当然,如果摄影光线强到足以使M大于N甚至M大于2N,那显然是最理想的。只是当N值较大,光线又不足,比如在室内、森林或者黄昏、黎明拍摄照片的时候,我们才考虑去降低快门速度。如果光圈为f8,感光度为ISO200时,快门速度仅有1/60秒,那么谋算着怎样去提高快慢速度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无论是开大光圈还是提高感光度都会明显地降低照片的画质。这样,我们就收缩光圈至f32,调低感光度为ISO100,再加上PL滤镜,快门速度就可以降至1.5秒了。




      第三,时时提防炫光的出现对画质的影响。
      对于那种由大小不一的彩色光斑连接成一条线的炫光,我们也许是无能为力的。因为那种炫光是由于画面当中存在特别明亮的光点而造成的。例如太阳或路灯。这些东西存在于画面当中,如果挡住便无法拍摄了。虽然高档次的镜头可以在更大程度上避免炫光出现,不过有时候,这样的炫光却也是挺漂亮的。而对于另外一种最为常见的炫光,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去减轻它对画面的影响。
   
      其实炫光并不只是通过镜头才能观察到。我们拿自己的眼睛就可以观察到它:打开一本书,用左手举起来对着天空看,我们会发现书上的字变得没有平时看起来那么清楚,好像有一层薄雾蒙在上面。这就是炫光在作怪。然后再用右手掌尽量多的挡住天空,并向书本移动,最后让手掌挨着书的上沿。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看见那一层薄雾越来越淡,字也变得越来越清楚。眼睛是这样,镜头也是这样。而镜头上的遮光罩就起着刚才手掌的作用。可是,遮光罩往往制作得不够长,这里有三个原因:一,遮光罩的遮挡范围要照顾变焦镜头的较广一端;二,做太长了无论是携带还是使用都不方便;三,为了控制生产成本。这个时候,单反相机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我们可以用手、帽子、笔记本甚至反光板等一切既不透光又轻巧的物件去遮挡镜头前面很亮,但又不在画面之中的部分。然后在取景框里仔细的观察效果,以便控制、调整遮挡的方向和角度。直到我们认为所见的景物都处于最合适拍摄的清晰(通透)程度,再摁下快门。特别是在风光摄影之类的慢摄影中,这种方法是相当实用的。





第四,适当地改变摄距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这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善于使用变焦镜头的不同焦段来拍摄照片,也就是有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变焦镜头各焦段的成像质量有差别。一般来说(特别是专为数码相机而设计的镜头),在使用较短焦距拍摄时,成像较好。主要表现为分辨率高、反差大、色彩饱和。而在使用普通廉价镜头的长焦端时,常常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分辨率低、反差不足、色彩平淡,也就是影友们常常说到的肉。所以说,我们宁愿多用脚动变焦,尽可能地使用镜头的最佳焦段以获得更优质的影像,也不要盲目的相信现在镜头上越来越夸张的大变焦。另一方面,因为廉价镜头大都不具备大光圈,若是需要虚化背景(包括虚化前景),不免为难。这也是众多影友不惜花费重金添置大光圈镜头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实际上,要想虚化背景,使用大光圈并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要知道,虚化背景就是要让景深变小。而景深是和光圈、焦距以及摄距这三个因素相关的。光圈越大,焦距越长、摄距越短,景深也就越小。反之,景深越大。所以,即使光圈大小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也只不过是三分之一的不足。只要把焦距和摄距控制好,一样可以得到另人满意的背景虚化效果。
   
   
      在拍摄微距照片时,我使用18—70mm镜头的70mm端,全开光圈为f4.5,并使用镜头的最短摄距0.38m;而在拍摄人像时,我使用70—300mm镜头的150mm以上焦段,只要摄距不是太远,即使把光圈收到f8,背景也依然能糊成一片。
   
      一方面要求短,一方面又要求长,可能不免让人糊涂。不过,只要善于分析、比较,明确主要意图,不断地积累经验,用心去理解镜头,漂亮的照片自然会找上门来。



五、6个巧妙姿势 减少拍摄时的抖动


1、夹肘式
     当你用大光圈和低速快门时,即时是呼吸也可以引起抖动。手肘紧靠在身体前能够帮助你保持稳定。我习惯双肘紧紧靠在一起并贴近胸口。



2、提高你的左肩
     这里我是提高的左肩膀,并将左肘部向肋骨靠拢。右肘部靠近胸前可以使镜头更加稳定。



3、用膝盖作为三脚架
     将手肘放到曲起的膝盖上。



4、平躺式
     这2副图片解释了不用三脚架的情况下避免抖动的方法。人趴下,并把镜头完全放在地上面。图1,把手平放在水泥上,镜头平衡放在手上面,可以增加镜头向上的角度。图2,我将平放的手变为拳头,使角度再向上


5、扛枪式
     这种新一代技术有时称为机枪举行。我很少使用这种技术,因为我觉得尴尬,难以维持超过一两秒钟。只是因为它不太适合我,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适合你。 。 。不妨尝试一下。



6、摇篮式
     肩部、手肘、手腕卷向同一方向,形成一个摇篮得姿势,将镜头卷起来一样。

     六、50mm定焦镜头的力量


      定焦最麻烦的是受距离限制,例如拍人像,拍头部要用2.5光圈以上,拍胸部以上要2.8光圈以上,拍半身3.5光圈以上,拍全身要4光圈以上,





      大多数人在买了单反相机之后,都会在很长的时间内一直使用套头。然而像我们这些单反相机的使用者在有足够多的经验之前,总是很难理解一个大光圈的50mm镜头是多么的实用。我曾经发过一篇帖子叫学习使用不同的镜头, 而50mm镜头是每一个摄影爱好者必备的。如果你还没有或者没有认识到它的价值,那么这里有几个原因告诉你为什么每个人都应该走出门外并用你的50mm镜头拍摄。
   
      为什么要买50mm镜头的4个原因:
      1、它们相对便宜
      2、视野和人眼比较相近
      3、适用很多的场合
      4、街拍首选
      50mm的镜头感与小DC差别可以很大,需要适应培养。比较容易上手,拍出效果的几招:
      1、距离一米至二米,近则除去额头上部,远则留出上半身。
      2、可正面,可侧面,可俯视(对女性儿童特别有魅力的角度,突出睫毛,单点对焦到眼睫)






      3、避免强光。不要有阳光直接照射。靠窗的室内自然光,均匀的灯光(注意白平衡)都很好。标头表现皮肤的通透感非常迷人。绝对不要用闪光灯,把皮肤打成死皮。



      4、对焦对到眼睛上。用单点测焦。




      5、被摄人与背景物要有些距离,才可能把背景彻底虚化。



      6、用连拍功能,抓表情,一气拍五至十幅。




      7、用连拍突然偷拍,表现最自然的各类生活表情,比较有价值。




      8、一旦找到镜头感,不妨推翻上述一切,努力创造新的镜头语言和视觉语言。




      用标头拍风景,建议牢记“减法”原则,宁取小景或局部景(没有广角不好拍大场面)。利用50mm的镜头语言“虚”,用F4或者F5.6,或虚化远景,或虚化近景。     七、八条用超广角拍摄的小建议


      广角摄影是非常有趣的,但同时也是富有挑战性的。一方面,广角摄影只用一个镜头就可以将事物的大部分很好地展示出来;另一方面,在这样一个极度广角下很难拍出一幅静谧的照片。因此我汇集了一些相片并分享一些用广角拍摄的技术。
   
      1.纵向拍摄
      在纵向用广角镜头会拍出一些不错的相片,甚至是那些在横向拍摄下很普通的风景地貌。纵向拍摄可以让镜头捕捉到更多的信息,基本上包括从脚下一直到天空。画面留给天草原更多的部分,这样的画面更有中空旷和静谧的感觉。




      2.水平拍摄
      尽管纵向拍摄很有趣,然而横向拍摄更适合于主题拍摄。估计一下景观并确定那部分将是你要突出表现的。将你要突出的主题放在画面最重心的位置,这样技能突出主题又能把大的环境包括进去。




      3.突出前景
      蹲下来或者将你的相机镜头对向下方以便使前景作为拍摄的主体。由于前景上的物体会比背景上的更靠近镜头,相比之下他们会显得非常的大。当你越靠近你拍摄的景物,这种突出的感觉就愈发显得强烈。



      4.拍摄天空
      如果你看到什么奇特的云的造型,不要忘记拿起相机拍下来。广角拍摄会将天空很大的一部分显现出来并创造出一幅优美的图片。




      5.玩转几何
      用广角来拍摄一些几何造型的建筑或者其他的物体,让你学会了用另一种眼光来看世界。寻找那些具有强烈的直线或曲线造型的大型结构,四处观察直到找到这些造型为止。




      6.拍肖像
      如果你对于镜头所带来的景象扭曲有所了解的话,广角也可以用来拍肖像。如果你用30mm左右的镜头来拍摄并将主体放在中间位置,扭曲的程度将会最小。另一方面,你可以使用更大的广角镜头并尽量的靠近主体来特意制造一个扭曲的肖像。




      7.尝试不同的角度
      广角可以让你近距离的捕获大的景观。这就意味着你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拍摄,而那些常规的或摄远的镜头是不可能办到的。




      8.注意那些扭曲
      广角镜头倾向于使刚好在焦点位置上的物体发生各种扭曲现象。你可能会遇到一些扭曲成桶状或圆锥状的物体,在镜头的边缘或角落区域尤为明显。如果你想避免它们的发生,那就让人或者建筑物远离这些区域。但不要总是想着避免它们——如果它们适于这样拍摄的话,那你就可以利用它们发挥出优势了。


      八、镜头基础篇


     【摄影技巧专题】标准镜头,广角镜头,长焦镜头,是最为常见的三种镜头,简单的介绍一下他们之间的区别,在大家选购了解镜头之前打个小基础。
      为了读者更加清晰的了解到他们之间的区别,下图作为展示。



[东方城堡土楼行 作者:想拍就拍




      标准镜头
      就一般的135单反相机来说,焦距在40mm至60mm之间的摄影镜头,我们称之为标准镜头。
      假使我们站在同一个点利用不同的镜头来看同一处景物,那么标准镜头就是最接近人的正常视觉的一组镜头。(也就是说,你肉眼看到的景物范围有多大那么基本上来说标准镜头取景的范围也差不多。)
      标准镜头一般呈像效果是最好的,在同等级别的镜头中,其表现细节的能力略胜于其它两组镜头。



[愛の夏 作者:胡子WEINI

 


      适用拍摄题材:人像,普通物体。

      广角镜头
      同样以135单反相机来说,焦距在40mm以下(17mm——35mm)的摄影镜头,我们称之为广角镜头。
      如上图所示,在同一个地点取景,广角镜头的取景范围要比标准镜头多得多,而这就是广角镜头的特点,即其取景的范围可以比我们肉眼所及的范围还要再广。这样,当你在面对大的拍摄对象,而后面没有足够踩点时,广角镜头可以帮你取得完整的拍摄效果。
      广角镜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容易造成画面周围的变形,不过也正是其这一特点,也被摄影师们拿来拍摄特殊题材的摄影作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鱼眼镜头。




鹰眼看新疆 作者:鹰渡寒潭



      适用拍摄题材:特殊人像,建筑,大场景。

长焦镜头
      同样以135单反相机来说,焦距在60mm以上(60mm——400mm)的摄影镜头,我们称之为长焦镜头。
      长焦镜头有种类似于望远镜的功能,可以协助我们拍摄到远方的物体。但是其取景范围远远比肉眼所及范围小(视点小)。方便远距离抓拍。
      长焦镜头一般比较笨重,不方便携带,因为取景距离较长,受到空气和热折射的影响,所以不如标镜的呈像。



红耳鹎 作者:开心果



      适用拍摄题材:抓鸟等生态题材,抓拍,运动场景。     九、镜头选择:变焦 vs 定焦


      这个话题在许多杂志许多报纸即使这个论坛也是谈论过很多很多次了的玩意,本来没多少说头,光学规律、成本控制、售出价格等等因素制约,实际上依然遵循“一分钱一分货”的经济规则,罕有例外,厂家是不可能制造出价廉质优人人都能买得起的产品的,否则它就无法生存,其实也无法做到。知道的就知道了,不知道的也就不知道了,但是其中不乏一些喜欢打转的言论。
   
      变焦镜头的出现,改变了许多人的摄影习惯,也使摄影更为便利和快捷,变焦镜头的主要优点有:
     
      1、多个焦段集于一身的轻便:比如一个CANON EF 16-35/2.8L的重量有600g,而EF 20/2.8、24/2.8、28/2.8三个镜头的重量就分别为405g、270、185,总计905g;
   
      2、构图方便:这个用细说吗?
   
      好象罗列不出来了。
   
      如果罗列出定焦的优点和缺点,那么定焦的优点就是变焦的缺点,定焦的缺点就是变焦的优点。
     
      其实,变焦镜头 vs 定焦镜头的争论中,最为根本的是光学素质的争执,争执的依据就是MTF曲线,不少变焦镜头的MTF曲线都挺高的,于是乎可以得出结论:某些变焦镜头的光学素质可以媲美定焦镜头。
   
      凡事都有例外,少数个别变焦镜头在MTF曲线上表现出来是很优异,但是MTF不代表光学素质的全部。
   
      咱们来回顾一下光学系统的五大像差:
   
      1、球面像差:这个通常表现在广角/超广角镜头中,可以通过采用非球面镜片来大部分消除;
   
      2、彗形像差:这个收缩光圈可以部分弥补;
   
      3、像散:通常出现在长焦镜头中,这个可以通过使用萤石、ED、APO、异常色散、LD等镜片来部分弥补;
   
      4、像场弯曲:只能收缩光圈来弥补;
   
      5、畸变:呵呵!这个就没办法喽!除非原来的镜头就做得很大很大,只使用中间的一小块参与成像。
   
      评价镜头光学素质的直观指标有:
   
      A、解像力:表现细节的能力;
   
      B、色彩还原:再现真实的能力;
   
      C、眩光控制:对杂光的处理能力。
在变焦/定焦镜头中,在设计上对像差的解决方案是相同的,在像差1、2、3中,变焦和定焦都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如果在同样的光圈下拍摄,变焦镜头的死穴就出现了:像场弯曲和畸变都不是定焦镜头的对手!
   
      当然,在多数情况下,肉眼看不出差别。比如,不在拍摄微距的时候,像场弯曲的表现不是很强烈,但是现在许多变焦镜头NB啊!最近对焦距离可以达到0.38m,比如TAMRON 28-300XR,这镜头在300mm端,同样也可以在0.49m对焦,可以拍摄微距。这个时候,像场弯曲就表现出来了。
   
      畸变控制依然如此。定焦镜头要控制得更好些,就是畸变不那么明显。
   
      在评价镜头的直观指标中,一些变焦镜头的解像力可以与定焦镜头有一比,色彩还原呢?与镜头的镀膜有比较大的关系,所以要做到媲美定焦镜头也容易。
   
      但是眩光控制呢?由于变焦镜头的镜片数多,很难与镜片数少的定焦镜头相抗衡了。
   
      如此看来,变焦镜头的弱点在于:像场弯曲、畸变和眩光控制。所以要想容易地说出:变焦可以媲美定焦。恐怕还需时日,不容易啊!
   
      其实,变焦镜头的最大死穴在于:最大光圈。现在变焦镜头最大光圈只有f/2.8,能扩展到的最长焦距只到300,比如SIGMA的120-300/2.8。但是对于定焦而言,大于f/2.8的比比皆是。
   
      有一种打转理论在支持着变焦镜头优于定焦镜头的观点:理论测试的结果在实际拍摄中很难达到,所以定焦镜头的优势未必能够充分发挥,其最后等同于变焦镜头。
   
      这种理论忒没道理,假如定焦的是98分,变焦是95分,如果在实际拍摄中,定焦只发挥了50%的优势,那么对于同一个使用者而言,他用变焦同样也只能发挥50%,定焦依然优于变焦。不是吗?
     
      当然也有人说:变焦已经满足了俺的要求。这样的话就不要出现在变焦 vs 定焦的争执中,自己不求解放别人也无法救牍你不是?
   
      总之,俺的看法是:目前的变焦镜头的整体光学素质最多只能接近定焦镜头,想超过?没门!
   
      个人观点,欢迎批评!    十、使用变焦摄影镜头的10条经验


      美国摄影家诺曼·罗思柴尔德在多年使用变焦镜头的实践中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总结成以下10条提供给摄影爱好者参考。




      1.利用长焦距对焦。使用变焦镜头时,正确的对焦方法是先用长焦距对焦后,再选择合适的焦距拍摄;因为在长焦距时,被摄体的影像最大而景深最小,这就方便了准确对焦。在遇到逆光或光线复杂的情形时,也有助于选择适当的局部测光,而无需走近被摄体进行测光。在平时拍摄时,经常以一个中焦距或长焦距的变焦镜头为主,用最长焦距对焦和测光,锁定曝光后再选择理想的焦距拍摄,这样就不必来回移动脚步。



      2.对各焦距要多作尝试。大部分摄影爱好者虽然都极为关心变焦镜头的变焦倍率问题,但在具体使用时却往往是长焦距一头用得最多,有些甚至将其当作一个定焦远摄镜头看待。其实,当你尝试运用其他各焦距而获得截然不同的画面时,便会发现变焦镜头作为一种可变的取景工具,有着相当的潜能。


      3.熟悉变焦镜头的操作。早期的变焦镜头上,变焦和对焦是以二环分别调节的。现在大部分变焦镜头都已改为单环控制,其特点是通过将镜头前后推拉来改变焦距,左右旋转来进行对焦。因此,对刚刚购买新镜的摄影爱好者来说,要熟悉及牢记变焦的前后方向和对焦的左右位置,避免在精确对焦之后因变焦时微稍转动调节环而影响清晰度。这也是很多较为“保守”的摄影家宁愿使用旧式的双环式变焦镜头的原因。




      4.适当运用支撑物。当运用焦距为200mm或更长焦距的变焦镜头时,应把镜头固定在三脚架等支撑物上,以保证拍摄时的稳定性。




      5.选择合适的遮光罩。变焦镜头比其他类型的镜头更容易产生光晕,因此,一个合适的遮光罩是少不了的。有时遮光罩造成的遮挡在单镜头反光相机的取景屏上看不出来,但是在胶片上却显示出来。这种情况在使用小光圈拍摄时最为明显,往往会使遮光罩也落入景深范围。此外,有些遮光罩在长焦距一端有效,但变焦至短焦距一端使用时,就会使照片上产生取景屏上看不出来的因遮挡而造成的晕映现象。因而,为变焦镜头选择合适的遮光罩并合理使用,是至关重要的。


    6.加用增距镜。在需要使用极长焦距的情况下,花很少的钱购买一个2倍增距镜,便可随意将你的70—210mm镜头立即变成140-420mm超望远变焦镜头,一个3倍增距镜更可达到210--630mm,使你的镜头马上跻身天文望远镜的行列。然而,代价将是损失光圈级数和摄得照片的清晰度。




      例如,一个F4的变焦镜头加上2倍增距镜后,光圈会损失2级而变为F8;加上3倍增距镜后,最大光圈就变成了F11。如你所知,要发挥镜头的最佳解像力应当是选择比最大光圈收小2级的光圈来拍摄。因此,当加用增距镜时就必须考虑选用高速胶片和三脚架,同时,被摄体以静止的为宜。




      7。慎用滤光镜。除非确实需要,一般不要给变焦镜头加用滤光镜。在海滩或咸水的环境下,确实需要一块保护镜。为了改变色温,制造特殊效果,例如为了加深天空颜色和消除反光,需加用偏振镜。除此之外,加上一些可有可无的滤光镜,只会增加已经让人头痛的镜头内部光线反射问题。




      8.控制画面深度。用一个变焦镜头在离被摄体1.5米处用60mm焦距拍摄,与在离被摄体7.5米远处用300mm焦距拍摄,所得照片中的被摄体影像是一样大小的,所不同的是两张照片画面深度不同。用60mm焦距拍摄的照片,其背景有深度和空间感;而300mm焦距拍摄的,给人的感觉是景物被压缩了,被摄体与景物似乎被“拉近”了。



      9.保持距离,防止变形。在使用变焦镜头的广角一端拍摄时,要注意与被摄体保持适当的距离,以免造成被摄体变形。须记住,拍摄时的距离是影响透视效果的主要因素,而不是焦距。



      10.控制景深的诀窍。可以做一个实验,用同一光圈,在同一距离分别以25mm和50mm的焦距拍摄两张照片,再将用25mm焦距所拍摄的照片放大,使画面中被摄体影像与50mm的一张中的一样大小。比较两张照片的背景后就会发现,放大后照片中的背景并不像第一张照片中的那么朦胧,实际上得到了更有用的景深。这种方法应用于定焦的广角镜头时同样有效。      十一、拍摄人像的最佳镜头


      拍摄人像要选择什么样的镜头呢?这个是很多摄影初学者最疑惑的问题,
      如果你不追求标新立异的视觉,只想老老实实的拍张漂亮人像那么你就应该选择焦距范围在80~100mm的镜头



Snow-angels


      其实长度在80~100mm之间的长焦镜头一般被称作人像镜头,也是大多数专业摄影师拍摄人像的心头好。
      为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来说说选择它的理由吧。
      1.符合人的正常视觉
      这个焦段的镜头拍摄出来的人像基本和正常肉眼看到的是一样的,既不会像广角镜头一样变形也避免像长焦镜头一样引起压缩.
      2.摄影师与被摄者保持和谐的距离
      这个距离刚好离拍摄对象3~4m的距离,彼此之间都留有空间,避免了镜头太近导致模特不自在,也避免了距离太长模特和摄影师之间缺少互动。



Summer-sea-breeze


      同档次的镜头中,定焦镜头的呈像是最好的,如果你将选择定焦镜头作为你拍摄人像的利器的话,焦距在85mm或者100mm的镜头是你的首选,只不过就需要摄影师为了构图跑前跑后,但是相信其呈像效果会让你觉得这一切都值得。


广角特殊效果
      而如果你喜欢抓拍,大场景小场景的切换,那么你就应该选择焦段较长的镜头,而焦段越长的镜头,重量就越大,需要消耗较大的体力。但是记住,广角和长焦会给你带来惊喜收获,但是同时也会带来变形。这个是你应该小心的。
      其实本专题只能告诉你选择什么样的镜头可以让你得到一张标准的专业的摄影人像,但是摄影总是需要创意的,多少精彩作品都是通过打破条条框框得到的!因此选择什么样的镜头,最终还是取决于——你最喜欢拍摄什么样的?    十二、怎样拍摄出更加“锐”的照片


      好多朋友都在问同样一个问题,怎样拍摄出更加锐利的照片呢?我想不外乎几点:(1)设备(机器+镜头)的好坏;(2)拍摄过程;(3)外部环境(天气、光线等等)。今天在这里我们不讨论设备的问题和外部环境的问题,只是探讨在已有条件下拍摄方式的差异,通过学习各位高手的经验体会,发帖如下,看看需要注意哪些才能拍摄出更加“锐”的照片。
   
      1、拍摄时候三脚架的应用




      很多情况下,照片图像模糊、不清晰的原因,是拍摄者在按动快门时产生“手振”或“机振”所造成的。如果使用了三脚架,无论快门速度设定到如何的“慢”,甚至长时间的曝光,都可以减少由于“抖动”而产生的图像模糊。但要注意,使用三脚架时,要尽可能地使用快门线,因为仍有可能在手指接触快门时产生的震动而影响清晰度,如果没有快门线的话可以使用相机的延时拍摄功能,这样可能会更加方便些。
   
      2.、根据拍摄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地使用高速快门




      虽然现在好的机器及镜头都有防止抖动的功能,但是在手持拍摄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高速快门来拍摄。没有经验的拍摄者,快门速度设定在1/30s以下时,照片拍虚的概率较大。即使专业摄影工作者,也不能保证在低速快门拍摄时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提高快门速度,会相应提高照片清晰度的概率。对于长焦,建议把快门速度控制在(1/焦距)以外,当然,为了保证照片的亮度,在手持照相机提高快门速度的情况下,势必开大光圈,因而会失去“大景深”,但为保证照片的清晰度,有时候适当放弃景深是不得已的办法,或者可以综合考虑,通过适当提高些ISO值来提高照片的亮度。

     3、充分发挥使用“最佳光圈”




    任何镜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成像误差,这些成像误差将使镜头的成像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镜头球面的曲率不同,光线经过透镜中心和边缘时因折射率不同而不能聚焦于同一焦点,从而导致清晰度下降。如使用镜头的最大光圈拍摄,将导致该镜头像差缺陷的最大暴露,导致图像清晰度下降,而使用镜头的最小光圈拍摄,会产生光的衍射,也会导致图像清晰度下降。为改善像差而引起的清晰度下降问题,通常采用缩小光圈的办法来提高成像的质量。一般来说镜头的最佳光圈为该镜头最大光圈缩小2~3档左右。当然性能超群的镜头在这里就表现的淋漓尽致,像佳能系列的“红头”、“L头”等。
   
      4、合理使用对焦方式

      目前大多数相机具有自动对焦功能。然而,在景深特别小的情况下,自动对焦往往会聚焦不准确,特别是在向主体近距离对焦,使用长焦距镜头,采用大光圈拍摄人像特写的情况下,要特别小心。如果此时采用自动对焦,“靶子”非要对在人物的眼睛上,如果没有十分的把握,宁可放弃自动对焦,而采用手动对焦,可以通过半按快门来测试是否合焦(合焦后有提示音),而且提醒大家“下手要快,动作要稳!”现在有些镜头在自动对焦的基础上仍然可以手动对焦,请大家合理使用。

      5、适当使用遮光罩



   
   遮光罩的使用,很多人并不在意。在用正面光、前侧光或侧光时,遮光罩的作用并不明显。但是在逆光或侧逆光拍摄时,必须使用遮光罩,有时即便使用了遮光罩,阳光仍会直射到镜头上,造成画面“冲光”,产生雾翳,影响被摄体的色彩饱和度和清晰度。这时,应调整镜头角度,避开直射到镜头上的光线。此外,遮光罩还有助于防止镜头镜面损伤,同时避免手指接触到镜面。
   
      6、合理利用景深




      景深的大小是根据拍摄者拍摄的目的来决定。如果是拍摄风光摄影,景深就要求大,目的是为让照片上景物的清晰范围从近至远都表现得很清楚。如果是拍摄特写,景深就要求小,目的是让照片上主体的背景(也可能是前景)虚化(模糊),突出被摄主体。如何合理运用景深呢?要记住:采用小光圈、短焦距镜头、远距离对焦拍摄三种方法,景深就大。采用大光圈、长焦距镜头、近距离对焦拍摄三种方法,景深就小。当然影响景深深浅的因素很多,采用其中一种或两种拍摄方法也行,但效果综合起来使用作用更明显。

     7、尽可能选用低值感光度(ISO)




      要获得影像的高清晰度,让照片看起来具有丰富的质感,除选择使用高像素的数码照相机和大画幅的传统相机外,还有个简便的办法,即选择低感光度拍摄。
   
     传统感光材料和数码影像电子传感元件有个特性:即ISO感光度设定得越低,胶片的颗粒度就越细(数码图像表现为噪点较少),照片的清晰度就相对高。ISO感光度设定得越高,胶片的颗粒度就越大(数码图像表现为噪点较大),照片清晰度就相对较低。目前,胶片的感光度在ISO25~1600范围可供选择;数码相机的ISO感光度,根椐厂家对低端、中端、高端相机的不同要求,设计在ISO50~3200不同的范围。了解了传统感光材料和数码影像传感元件的这一特性,在拍照的时候,将ISO感光度设定为低值,照片的清晰度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8、把握正确曝光(测光)的方式




      现在大家最常用的是默认的测光方式——中央平均测光。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都会导致影像清晰度下降和影像色彩偏移。要准确曝光,必须掌握正确测光的方式。采用反射式平均测光时,有时,按测光数据将导致曝光不准确。举个例子:你想表现冬季的白雪(白雪在画面中占多数),如用反射式测光,拍摄结果,白雪却不是原本的白色,而是呈现为浅灰的色调,经验告诉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在测光提供的“准确”数据上再增加一些曝光,以便使雪呈现“正确”的白色。相反,你想表现黑色的煤炭(煤炭在画面中占多数),结果,煤炭呈中灰色,这时,就要在测光的基础上再减少一些曝光量,以便使煤炭看上去更接近本色。
   
      另外,在逆光拍摄人像(背景较亮)时,采用反射式平均测光,人物的面部往往曝光不足。这时候用“点测光”功能去测被摄体的反射光(测人物脸部),曝光的准确性是毋庸置疑的。

     9、尽可能选用RAW图像存储格式,保留后期处理的空间,方便后期通过软件调整照片的锐度




      RAW是一种无损压缩的文件存储格式,它能在拍摄的一瞬间将各种有关参数,包括相机、镜头、焦距、曝光组合等最原始的数据完整地记录下来。
   
      RAW格式与TIFF格式相比,RAW格式的最大优点就是储存空间要比TIFF格式小。尽管TIFF格式是一种无损压缩文件格式,且不必转换文件格式便可直接打印照片,但TIFF格式占用的储存空间较大。拍摄同样质量的照片,采用RAW格式比TIFF格式要多拍2~3倍的数量甚至更多。因此,目前有的生产商在相机上已不采用TIFF格式,看来是有道理的。
   
      RAW格式与JPEG格式相比,RAW格式的图像质量显然要比JPEG格式好(照片放得越大越明显)。由于JPEG格式是一种有损压缩文件格式,而且压缩后是无法恢复的。如果JPEG格式文件每改动一次,仍用JPEG格式储存,又有损压缩一次,导致图像再次受损,因此,一个JPEG文件应在完成所有编辑后一次性保存。放较大尺寸的照片,最好不要采用JPEG格式拍摄。但JPEG格式仍有优点,文件小速度就快、张数多、兼容性强,方便通过网络传输。
   
      10、充分利用机器自身的设置功能
   
      现在的相机里都有各种参数的设置功能,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参数设置,充分发挥机器的特色。一般单反数码相机有照片风格的设置项:锐度、反差、饱和度和色调。
   
      友情提醒:机内设置应根据镜头、场景、拍摄要求等而设置,不是唯一固定值,而且把参数设置到极限值不一定就是最适合的值!请大家不要忽略了这点哦!
   
      11、合理使用后期处理软件,适当调整照片锐度
   
      照片后期处理的软件比较多,佳能自己的DDP就是一款不错的RAW后期调整软件,在DDP里面可以调整照片的锐度。最常用的软件还是PS系列,特别是PSCS系列软件直接支持部分格式的RAW文件处理,可以使用菜单下“滤镜---锐化”工具对照片进行详细的锐化设置。但是最好还是利用PS中色彩模式、通道等方法进行锐度调整,例如:“CMYK黑色通道”,“LAB色彩模式B通道”等可能效果会更好。特别是LAB这种色彩模式对于调整图片清晰度方面,是很有帮助的,是一种最简便易行而且比较普遍的方法。在这里就不展开说明了,想了解的朋友可以留言交流。
   
      友情提醒:后期调整锐度一定要掌握分寸,只能是适度调整,否则图片的噪点会非常明显,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建议配合调整亮度、对比度一起使用。    十三、用dc大玩景深效果




      现在的数码相机不少已配备手动功能,如果买了又不懂操作,只用全自动拍摄的话,其实是白白地浪费了金钱买这些功能。为了让大家用尽手上DC的手动功能拍摄出动人一刻,我们将会以深入浅出的方法,教大家一些基本的摄影理论,再加上实战效果,保证有得学有得玩。今天先说说较入门的景深效果说起﹗
何为景深?
   
      相信不少女孩子都试过找人到公园拍一些照片,她们只看到自己在照片中十分清楚,而背景又朦朦胧胧,再加上一些特殊效果,便会觉得摄影师非常专业。其实“人物清背景朦”这个效果只不过是运用了相机景深原理罢了,究竟什么叫景深呢?
   
      大家都知道一般相机要对焦后才能拍摄,理论上相片中只有被准确对焦的部分(焦点)清晰,焦点前及焦点后的景物会因在焦点以外而显得模糊。不过,基于镜头、拍摄距离等因素,在焦点前、后仍然会有一段距离的景物能够被清晰显示,不致于落入模糊地带,这个清晰的范围便称为景深。



      浅景深的照片,只有焦点部分才会清晰显示,景深外的地方显得十分模糊。




      深景深(或称长景深)的照片,所有景物都显得十分清晰。
      控制景深三大方法
   
      方法一︰光圈大小
   
      大光圈(小 F 值)拍摄的照片会有较浅的景深,小光圈(大 F 值)拍摄的照片会有较深的景深。例如以 f/2.8 光圈拍摄的照片,景深便一定比以 f/8 拍摄出来的浅。如果大家的 DC 有光圈优先或手动曝光功能的话,只要控制光圈的大小便可控制景深。
   
      市面上的 DC,光圈一般都能够比传统相机大,选购数码相机时,镜头的最大光圈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因为光圈可以随意收细,不过最大光圈值却是由镜头先天决定,所以大光圈镜头的拍摄弹性永远比小光圈的大。
   
      方法二︰焦距长短
   
      我经常见一些摄影师,带着很长的镜头拍摄,知不知道为什么呢?原来长焦距的镜头较为容易拍出浅景深效果,女孩子一般都十分喜欢。焦距越长,景深越浅;反之,焦镜越短,景深越深。现在的 DC 通常都配备广角至中、长焦距的变焦镜头(即是 Zoom 镜),这样拍摄起来,效果一般也较明显。
   
      市面上的 DC 镜头一般有三倍光学变焦,焦距最远可达 85 至 105mm,某些特殊型号的光学变焦更达八至十倍,如 Casio QV-2900UX、Olympus Camedia C-700Z、Canon Pro 90 IS 等都是其中代表,浅景深效果较为容易获得。不过,由于 DC 的感光芯片 CCD 大小各有不同,就算在相同焦距下的景深都有所分别,这点日后再深入讨论。
   
      方法三︰拍摄距离
   
      DC 最厉害的地方,是对焦距离超短。普通传统镜头有 20 至 30cm 最近对焦距离已算不俗,但 DC 的最近对焦距离是 1cm,拍摄距离越近,景深便会越浅,所以近摄或微距照片的景深可能只有对焦点附近的一、两微米,远一点的景物已经非常模糊了。
浅景深经典应用实例-人像照


  



      浅景深的效果最常用于将主体从杂乱的背景中抽出,所以用来拍摄人像会较为容易,因为拍摄者只需留抓拍主角的表情、动作,不用太费神于处理背景。不过市面一般的三倍光学变焦 DC 的景深都不够浅,起码要有八至十倍光学变焦的才用得上这个人像拍摄技巧。




      深景深经典应用实例-风景照   
      
      拍摄气势宏伟的风景、建筑物照片时,很多时都会要求照片每一处都清晰,深景深是必要的。拍摄时,将镜头焦距缩放至最短,光圈调较至最细,再用低一点的拍摄角度,效果一般都不会太差。留意现时的 DC 最短焦距一般为 35mm,只有少数 DC 如理光R2等焦距可以去到 28mm。
   


      十四、快门的多种可能性



白の月光 作者:九月



      相机中显示的B、3、2、1、1/2、1/5、1/10、1/20、1/60、1/100、1/250、1/500、1/1000、1/10000秒等数值表示的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快门,在参数中用“S”表示。
      B门:用于长时间曝光,按下第一下光孔打开开始曝光,按下第二下光孔关闭,摄影师可以自己计算曝光时间。
      快门最最基础的认识就是:在同等条件下(拍摄固定物体,光圈,外部环境,iso值等同样情况下)快门的速度越快拍摄出来的画面越暗。越慢,拍摄出来的画面就越亮。
      但是,如果你就此认为快门只是控制画面明暗的工具,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了解快门的属性之后,摄影之门才刚刚为你打开,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快门给我们带来的多种可能性吧。



Fiona 作者:Steven



      经常有摄友在拍摄的时候发现面画怎么拍都是虚的,那么快门就是你第一个要检查的设置,根据经验显示,人手持相机快门设置在1/60秒或者以上,可以确保拍摄影像的清晰。拍摄画面虚,第一个可能性就是快门速度设置太慢导致出现手抖现象。
      一般的外拍或者拍摄你的家庭影集的时候,你首先要检查确保快门设置在1/60秒或者以上。当然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有的摄影师也可以手持设置在1/15保证画面的清晰!


宣.青春的跳跃 作者:劉展耘



      当相机快门设置在1/60秒或者以上,有人疑惑了,为什么拍摄出来的画面还是虚的呢?因为,你的相机没有在震动了,可是你拍摄的物体动了。
      所以拍摄运动的人,或者移动的物体要想拍摄清晰,你得加快你的快门速度1/250、1/500是必须的,如果碰到高速运动的,比如赛车,跑马等拍摄对象时,你的快门速度更要到1/1000以上。


GCR MOON跨速杯公路揭幕赛 作者:羊城军哥



      凝固住高速运动的画面是不是就是你要的效果呢?可能你会觉得感觉不到人物的高速运动感,甚至看上去有点呆,是的,要拍摄出上图的效果有个技巧,叫做追随拍摄。
      你要做的就是把快门速度调整到1/30秒,镜头跟随着移动的物体保持平滑移动,避免纵向的晃动,就可以得到以上的图片,当然,还是需要多多的实践。



水滴.散舞 作者:动力3d



激情碰撞 作者:摄无忌



      用高速拍摄水,也将给你带来平时肉眼难以看到的画面。
      第一张图是在影棚中拍摄的,
      第二张图是作者拍摄喷泉所得。


潮水无痕 作者:深渊的邂逅



      讲完了高速拍摄的乐趣,现在来讲讲慢门的乐趣。
      拍摄慢门作品,顾名思义,需要长时间的曝光,那三脚架是你必备的武器,如同上图,用长时间的曝光,静止的石头保持清晰的影像,流动的水流,由于长时间的曝光,变成了如同轻雾一般的仙境画面。拍摄风景区也是一样的道理,人物不停的走动,而建筑物是不动的,那么支好脚架,1/5、1/10、1/20秒或者以下的快门速度是你最佳的选择,你会发现景区中最让你头痛的人群消失在你的画面中。




心情日志 作者:藏徒  



      夜晚拍摄慢门图片也会给你带来无穷的乐趣,拍摄出霓虹车流不是那么高难度的事情,你只要准备好脚架,寻找合适的拍摄点,然后将时间调整到1秒.2秒,根据你所处的环境来设置,走动的车辆将在你的画面中留下一条长长的轨迹,与周围楼房的霓虹灯相互辉映。
      如果相机的固定设置时间不够,那你可以开启B门,B门可以根据你的所需来定制时间,你按一下它就开启光孔,再按一下它就关闭,这样你就可以自由的来控制你所需要的时间了。



谁持彩练当空舞 光绘习作 作者:凡高



      如果你没有脚架,那么你也可以随意的对着灯光晃动你的相机,那么一幅幅如同梵高的抽象画将出现在你的画面之中



光绘习作 作者:凡高  



      光绘作品也是非常有乐趣的,你只要固定住你的脚架,然后准备一个发光体,如电筒啊,香啊,蜡烛等等,在你拍摄的范围内,悬空绘画,在快门开启和关闭之间那么光影运动的轨迹也将停留在你的画面之中。    十五、光圈规律简单记


小清新 作者:A&CAT



      对于摄影初学者来说,光圈是你拿起相机首先要了解的第一个最基础的知识,他可以为你的拍摄生活带来更多的乐趣,摄影不只是调整到傻瓜功能然后按下快门那么简单的一个行为。
      光圈,相机中用F来表示,一般的相机的参为F1.8——F22已经足够平常的使用了。为了让你懂得如何在拍摄中更好的使用它,我们将用图片加规律公式进行讲解。


作品名称:期待 拍摄参数:F:1.8 S:1/30 ISO:100 作者:Jameswu



      1.8/2.8左右数值小的光圈,一般统称为大光圈适合拍摄小件物体
      针对大光圈,你只要记住一个固定的规律
      大光圈(数值小)——清晰范围短(即景深短)——进光量大(相对所需曝光时间较短,可以在比较暗的环境下拍摄)。
      如同上图,在室内(光线比较暗),用大光圈F1.8拍摄,只有前面的礼花是清晰的,整体画面非常明亮清新。大光圈的特性是突出主体虚化背景,容易拍出小资情调的图片。




      大光圈还可以这样玩
      拿两个物体,手动对焦,因为景深短,图1聚焦到前面的物体,后面影像就虚化了,图2聚焦到后面物体,前面的影像就虚化了,电视连续剧中经常用到的就是这种手法了!


作品名称:神秘花园 拍摄参数:F/3.2 S:1/ 800 ISO:100 作者:米莎YOYO



      F:3.2 /4 /5.6/8 一般适合拍摄人像
      如上图,人物清晰,背景模糊,使得人物在画面中非常突出。


作品名称:故宫印象 作者:Lion G.  



      F:16/22/32左右数值光圈数值大,我们一般称为小光圈适合拍摄大场景如风光,建筑
      针对小光圈,你也可以记住以下规律
      小光圈(数值大)——清晰范围大(景深长)——进光量少(相对所需较长曝光时间或者在比较亮的环境下拍摄,)
      如同上图故宫的片子,既要拍到前面的栏杆是清晰的,也要后面的故宫建筑也清晰,那就需要调整到景深范围广的数值,F16 F22 F32左右参数的小光圈是你最佳的选择。如果你的相机中没有以上数值,那就用最大数值的参数来拍摄就没错了!



Shining 作者:Artgraphy



      光圈小贴士:
      相机里面的Av模式为光圈优先模式,掌握了以上光圈的特性以后,你就可以将图片设置为这个模式,根据不同的拍摄题材设置好相机的所需光圈参数,相机将会为你自动默认一个曝光准确的的快门速度。让你随意的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