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善治与国民幸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1:22:33
核心提示:这十年的成就的确令人动容,如果夸大这十年物质成就,则难负重。如果审视十年社会心境,则须清醒。

21世纪将揭过最初的十年。如果没有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这十年也许是全球经济最高歌猛进的十年,也是全球化前所未有扩张的十年。

经济学家凯恩斯曾经炫耀说1920年代如何了得,边境无管制,资本无障碍,上午在伦敦喝茶下午就在巴黎打牌。但是,那个年代只有不到20%的人口真正卷入和参与了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像印度和中国这样的大国还只是半殖民地的边缘状态。凯恩斯也就是以井为天。但是,21世纪以中国加入世贸为起点,全球90%以上人口都疯狂进入全球资本主义体系。沃勒斯坦的中心——边缘体系开始无人问津、过时的新殖民主义理论被放弃。像美国欧洲等中心地带向世界范围提供需求,而亚非拉美新兴市场国家则成为一个供应者。政治上的分工被经济产业上的链条所取代,资本主义中心地带开始模糊,经济“庶民”上位,外包不仅限于劳动力密集甚至技术密集,西方七国集团让位G20,IMF投票权重心“东移”,一言以蔽之,世界真的亢奋地“多极”了。

虽然我们宣称要跟“进入WTO后的中国一起成长”,但谁也比不过中国的生长。中国原定人均GDP2020年要比2000年翻两番,这个目标估计近期就能实现。以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程度,这十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很多投机的经济学家最喜欢的一项工作就是用线性增长方式来预测中国超过美国的时间表。这种认知甚至投射到体育赛事中,追赶项目110栏的运动员刘翔是这场追赶中的隐喻物,当他在北京奥运会上退出时,多少人抱憾嘘叹甚至指责怨怼,因为他错失了一个“崛起时间”。

申奥、世博、股权分置、三峡大坝、超级牛市、私产入宪、农业税免除、人民币升值、疯狂救市……无不显示着中国的强大和自信。崛起是一个主题词,不过却是一个集体主义的主题词,经济是最重要的脉象,强劲虽有些紊乱。这些都显示天命大国的风姿,是无法阻挡的命运。

但如果要按照民间情绪而不是宏大叙事,去掉文人对历史的热情眺望,淡化大写历史的冲动,我们会发现在这十年的尾端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对增长神话开始迷茫,他们甚至不知道增长跟他们有什么关系。越来越多的人对市场主义感到反感,因为他们看到了市场并未是自由市场,而是被摆布的市场。越来越多的人关心CPI和房价,因为这就是生活、这就是致富。中国经济的总量狂飙突进同中国竞争力的排名落后总构成一对矛盾,高增长始终无法解决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失衡。

整个世界在回味这十年,都会权衡财富增长和人心断裂之间的关系,但是这种回味是无力的。金融泡沫的破灭引致更大的托市,衰退原本像感冒一样正常却被看作是重症难缠。货币滥发、财政刺激、以通胀拉动内需、以泡沫对抗衰退,十年反复是一个轮回,从起步到起点,从伤疤到伤痕。人心已经无法辨别这其中的混乱、暧昧以及规则的存在。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把21世纪初称之为“不确定的年代”,所谓不确定是各种力量排序和主流思想地位的不确定,是学者的脑力跟不上世界运作的不确定,是自我矫情的不确定。而这个十年终结之后,我们真正感到不确定,是社会的不确定、是民意断裂的不确定、是人心混浊的不确定、是趣味脱离的不确定性。是强者滥施手段,反捍辩其合理性;是弱者正道不通,逐渐沦丧。

越是梳理这十年,越是理解大喜始小悲止的心境;越是理解这十年,越是理解胡锦涛主席“包容性增长”理念的正确。这十年的成就的确令人动容,十年的行事无法约束人心。如果夸大这十年物质成就,则难负重。如果审视十年社会心境,则须清醒。

大而无当的语言、去头掐尾的数据、半真半假的总结,描述一个大时代的十年是乏力的。描绘生活、激情和国家认同的,不能依靠物质观念,GDP的政绩观和人民的幸福观是有一些差距,产业规划和民众的创造力并非完全兼容。一个国家崛起的标志是人民自由心境的浮现,一个国家吸引力的标志是人们恰如其分地表现自己的天性。我们期待的是下一个十年,是一个更完善的崛起,是一个更人性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