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干部修身“三要”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35:12

组工干部修身三要

    新时期的组工干部,要带头创先争优,做到在能力上堪当重任,士气上堪作先锋,形象上堪作表率,就必须把党性锻炼和作风养成作为改造主观世界的永恒主题,注重从三个方面修身养性,增强底蕴,提高自身的耐挫力、洞察力和免疫力。

  要善潜”

  生活在南极大陆上的帝企鹅,生存法则令人叹为观止。每当冬季来临,其他生命大多向北方迁移时,它们总是选择坚守;为了繁衍后代,它们能忍耐零下70度的低温、忍饥挨饿3个月。更令人称奇的是,为了登上布满光滑冰层的陆地,它们总是先低下头,从海面一个猛子扎入水中,拼力沉潜,然后依靠海水的压力与浮力,迅速跃升到陆地上,画出一道优美的“U”形线。善于“沉潜”和忍耐的个性,造就了企鹅家族中的“帝王”。

  甘愿沉下去,才能浮上来。企鹅“沉潜”的办法对年轻的组工干部的历练成长有着深刻的启迪。组织部门身兼服务党员、服务干部、服务人才的多重责任,无疑是练习沉潜的绝佳“泳池”,组织工作的责任使命有多重,这个“泳池”就有多深。一向高点定位的组工岗位,无疑也为组工干部练习“潜泳”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跳台。

  要学会潜心养“静气”。每临大事有静气。静气源之于定力。佛之禅定,道之身定,儒之心定,都强调要有定力。古之圣贤多起于布衣草莽。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诸葛亮躬耕陇亩而能“三分天下”,等等。“沉潜”原理告诉我们,唯有“十年寒窗苦”,方有“一朝天下闻”;唯有甘于寂寞、敢于沉潜,方能成就“潜龙腾渊、乳虎啸谷”的锐气。组工干部入仕之际当学企鹅的沉潜之功,秉承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优良传统,专心积聚力量,练好领导艺术这门内功,在组织部门的“训练营”中实现“能力蛙跳”,成为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讲、走出去能干的优秀人才。

  要善于潜心养“大气”。组工干部所处岗位特殊,一般更容易从每次干部的调整变动中洞察官场的沉浮冷暖,升迁者的得意,离任者的感伤,遭际坎坷者的彷徨,太多的官场百态,提醒并告诫组工干部:仕途无坦途,官场有沉浮。不仅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考验,而且要受得了委屈,甚至承受住打击。韩信能受“胯下之辱”,因为其心中藏兵百万;司马迁能忍辱受刑,因为其志在“为往圣继绝学”;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因为其志在励精图治、东山再起。凡事看得开,思得深,望得远,做到胸襟宽广,胸藏丘壑,不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学会在得失之间淡定心态,善于在浮华之中韬光养晦,方能达到“宠辱不惊,坐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闲望天空云卷云舒”的超然境界。

  要善比”

  众人皆爱“比”。大千世界丰富多彩,可比方面多之又多。得与失、多与少、快与慢,等等,都是比较的结果。会不会比、善不善比对人生进退、事业成败影响甚大。《三国演义》中的周瑜英雄气短,临终前的那句“既生瑜何生亮”的呼号,折射出其狭隘偏激的比较观,令后人扼腕叹息。创建汉室基业的一代枭雄刘邦,在评价“汉初三杰”时有段名句: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有一次与项羽对决,当徒有匹夫之勇的项羽提出“两人‘单挑’一决雌雄”时,刘邦以一句“吾宁斗智,不能斗力”笑而作答。由此可见,刘邦之所以能成就帝王伟业,某种程度上要归功于其海纳百川的胸襟和精明睿智的比较观。

  树立正确的比较观,就要明白为啥比、和谁比、比什么、怎样比。李源潮指出:共产党人要比贡献大小不比职务高低,比群众口碑不比名利多少,比心灵和谐不比物质享受。这“三比三不比”同样为组工干部明确了“比”的参照物。作为年轻组工干部,尤其要摆正位置,树立正确的比较观。

  要选准“比”的对象,明确和谁比。比,既可横向与他人比,比工作,比学习,比奉献,从而催人奋进;也可纵向与自身比,比出物质待遇上的知足感和能力提升上的危机感,进而奋发图强。组工干部要经常扪心自问:进组织部为了什么,到组织部干了什么,在组织部和人家比什么,离开组织部留下什么。通过“四问”,自觉在工作和生活中开展“三比”:与老党员比待遇,增强物质上的满足感;与先进典型比贡献,增强能力上的危机感;与老革命比境界,增强事业上的责任感。

  要选准“比”的参照物,明确比什么。在能力上要与强者比,以己之长比人之短,只能比出孤芳自赏的“傲气”和裹足不前的“惰气”;以己之短比人之长,才能比出不足、比出差距,增添压力和动力。在物质待遇上要与弱者比,经常与困难党员、贫困群众比,方可比出知足,比出和谐的心态,才能比出一身无欲则刚的廉洁正气。

  要善感”

  人生在世,草木一秋,生命苦短。做人,不可“多愁”,但要“善感”。中华文化饱含“感恩”元素,弘扬和信奉“敬天地,忠社稷,孝父母,和夫妇,友兄弟,信朋友,睦乡邻,施穷人,救危困”的处世哲学。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每个人都要学会感恩父母、感谢社会,善待他人。作为组工干部,更要练就一双感悟人生、参透世事、“看穿”世俗的慧眼。为此,需要经常置身于三种场景,不断锤炼修身律己之功,始终做到政治上清醒、作风上警醒。

  一要常置身基层“民生”场景,倾听民意评说,感悟为官之“本”。正所谓: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作为管干部的干部,管党员的党员,组工干部要练就过硬的察人、识人之功,提高组织工作的满意度和公信力,就必须真正走下去,主动和基层的党员干部聊家常、交朋友,捕捉民声,体察民意。老百姓心中的“天平”称得最准,群众的“口碑”分量最重。在每次干部考察的民意采集中,在对每名干部评头论足的“画像”中,组工干部更容易从中真切地感悟到:为官境界的差距究竟有多大?领导干部的责任究竟有多重?进一步思量自身能力素质方面的差距,不断增强“本领恐慌”和责任担当意识。

  二要常置身烈士陵园和追悼会现场,聆听一个个生命的“最终评语”,感悟人生之“要”。置身于生命的终点站和人生的后花园,面对身边一个个逝去的生命,面对一座座无名烈士的丰碑,我们那颗躁动的世俗之心就会淡定下来,在这里,灵魂得到净化,心灵得到滋养,就容易参透生命的终极价值,也就更容易感悟到人生的真谛,这样,当我们返身世俗时,面对各种欲望和诱惑,就能多一份淡定和从容;面对名利之争和世俗纷扰,就能保持一颗超然物外的洒脱和自在。

  三要常置身监狱、看守所现场,细听腐败分子的声声忏悔,感悟残缺人生之“痛”。组工干部置身于重要部门,身处热点岗位,手握一定权力,目光所及处大多是奉迎的笑脸和鲜花,耳畔所闻者往往是屈意的吹捧和蜜语。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组工干部若不注重自我警醒的话,很容易迷失自我。同时,由于工作性质使然,在组工干部的视野里,一批批干部得到重用和提拔,一批批先进典型受到表彰,组工干部看得较多的是干部队伍、党员队伍的“主流”,往往容易忽略“暗流”的凶险。为此,要善于从纪检监察干部的角度来审视“名利场”上的复杂和凶险,多到看守所、劳教所和监狱中去接受警示教育,在堕落者的声声忏悔中真切感悟“做官先做人”、“为官一时、做人一世”的人生哲理。

  经常将自己置身于以上三个场景,就会常怀律己之心,自觉做到:名利上有满足感,能力上有危机感,工作上有责任感,生活上有幸福感,对待权力有敬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