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吨乙烯吹响集结号-资讯中心-金融界-20080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2:31:57
千万吨乙烯吹响集结号
http://www.jrj.com  2008年02月01日 13:58  《中国石油石化》 【字体:大中小】【页面调色版
2007年,我国乙烯总产量首次突破千万吨。截至日前,共拥有18个规模在60万吨以上的乙烯“国家队”,规模之大在国际上亦属罕见。只要找到自己的优势,国内乙烯项目便可由大做强。
■文/本刊记者 尤放
比起天寒地冻的大庆,武汉的冬天要温暖许多,但这一南一北两座城市对乙烯投资的温度却惊人的相似。2007年12月,武汉石化80万吨/年乙烯工程和大庆石化120万吨/年乙烯改扩建工程相继破土动工,前后只相隔14天时间。
短短一个月,就有两大乙烯开工,折射出国内乙烯投资的火爆。据了解,目前,同时处在建设中的乙烯项目达8家之多。专家表示,如此空前的建设规模,在国际上亦属罕见。一旦建成,我国将拥有18个60万吨以上的乙烯“国家队”。到2010年,国内乙烯产能预计达到1800万吨,需求缺口可望进一步缓解,乙烯工业布局更加协调,产品结构更趋合理。
规模加大
在8个在建乙烯项目中,中国石化(爱股,行情,资讯)和中国石油(爱股,行情,资讯)平分秋色。中国石化拥有镇海炼化乙烯、天津石化乙烯、福建炼化一体化乙烯、武汉石化乙烯;中国石油拥有独山子石化乙烯、抚顺石化乙烯、四川乙烯和大庆石化乙烯。
其中,规模最大的两个乙烯项目掌控在中国石油手中:地处西北边陲的独山子石化乙烯和偏居东北一隅的大庆石化乙烯,产能均为120万吨/年。项目建成后,它们将代替目前最大的茂名石化100万吨/年乙烯项目,成为并驾齐驱的新“冠军”。
说起这两个项目,有一些相似之处,就是它们都具有颇深的政治背景和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独山子1000万吨/年炼油和120万吨/年乙烯项目是继“西气东输”之后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又一标志性工程。它伴随着中哈原油管道应运而生,资源优势非常明显。
大庆石化乙烯地处大庆,资源优势无须多言。它主打的一张“政治牌”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大庆市委书记盖如垠表示:“以120万吨/年乙烯项目为龙头的石化产业,是大庆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具优势、最富潜力、最有拉动效应的接续产业,是加快大庆资源型城市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希望(爱股,行情,资讯)。”
这一番话,也清楚地道出了中国石油建设百年大庆的真实想法。的确,经过47年高速高效发展,大庆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面临巨大挑战。无疑,以乙烯为龙头的石化产业,将拉动当地石油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大庆从“石油城”向“石化城”转型。
此外,搭乘政策东风的,还有四川乙烯80万吨/年乙烯和抚顺石化100万吨/年乙烯改扩建项目,分别于2006年2月和8月开工建设。
对于这两个项目,记者曾亲临现场做过采访,项目落户后,企业和地方都无比喜悦。前者被视为“8700万巴蜀儿女热切期盼的、四川省历史上最大的工业项目”,后者被看作“抚顺石化实现战略转型的支撑项目、抚顺市的‘救命工程’、辽宁省的头号工程、振兴东北老工业的希望工程”。
不过,业界起初对它们曾一度存在争议,主要问题集中在抚顺的投资环境,四川乙烯的环保、原料等问题上。项目最终获批,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国家考虑到经济的统筹协调发展,二是企业自身也具备一定优势,比如抚顺石化强大的技术优势等。
有了独山子石化乙烯项目等四大乙烯支柱,中国石油在化工领域顿时底气十足。到2010年,乙烯产能预计达到587万吨。其中,新增产能为324万吨,比过去几十年的总量还要大,炼化水平大幅提升。
就目前而言,中国石油年产规模60万吨以上的企业只有三家,分别为吉林石化85万吨/年乙烯、兰州石化70万吨/年乙烯、大庆石化60万吨/年乙烯。它们都是经过两轮改扩建,走上大型化之路的。
四处布局
中国石油后发之势不可否认。但说起乙烯,中国石化依然是老字号。日前,中国石化已建成茂名石化100万吨/年、上海赛科90万吨/年、上海石化85万吨/年等7个大型乙烯项目,规模都在65万吨/年以上,俨然形成了一支实力强大的“航母”群。
其中,令中国石化最感骄傲的便是茂名百万吨乙烯项目。它风光地改写了国内乙烯工业的多项纪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投资最省、工期最短、自主创新、高水平开车、高效益运作的样板工程。
茂名大乙烯的高效益模式,震惊了整个业界。它以10天赚来一座“大型企业”的事实,讲述了一个乙烯“神话”:2006年9月投产以来,茂名大乙烯每天创造800万元利润、300万元税收,投产一年就实现利润26.3亿元,创造税收11亿元,投资回报率超过30%。
2007年8月3日,刚刚上任一个多月的中国石化集团总经理苏树林走进茂名大乙烯,亲切慰问奋战在一线的员工。他高度肯定了大乙烯项目的成功,并对此提出了更高要求,那就是“保安全、站排头”。
除了拥有这样的标杆企业外,早在几年前,中国石化管理层就发出“扎好篱笆打好桩,才能抵御抢滩风浪”的号召,清楚地透露中国石化对乙烯行业抢先占领市场的发展计划。目前,中国石化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都有自己的乙烯项目。截至目前,全国最大的乙烯项目—茂名大乙烯已功成名就,福建炼化一体化80万吨/年乙烯项目、镇海炼化100万吨/年乙烯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
同时,中国石化还加紧了对北方的布局。2006年6月,天津百万吨乙烯开工,成为中国石化又一个“点睛之笔”。中国石化总裁王天普表示:“建设该项目,将以百万吨乙烯炼化一体项目为龙头,在环渤海湾形成石化企业群,与燕山、齐鲁、青岛等石化基地形成互动,‘十一五’末将达到300万吨/年乙烯产能。”
此外,中国石化还拿下中部地区首个大乙烯——武汉80万吨/年乙烯项目。2007年4月初,该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于2007年12月18日正式开工。据预测,项目建成后,年销售收入将达到200多亿元,对下游产业的带动效应约1:6,将产生1200多亿元的下游产值。
群雄逐鹿
大干快上的背后,是商场如战场式的竞争,它来自国内和国际的双重压力。
在18个“国家队”中,中海油进入炼化业最晚。但是,晚不代表没有作为。中海壳牌一路走来,可谓风光无限,尤其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它“催化”了国内乙烯业的人才竞争态势。
让乙烯业记忆犹新的是,2003年,抚顺石化乙烯岗位的20多名骨干技工集体跳槽,辽阳石化也陆续走了一大批乙烯人才。同样,茂名乙烯在过去几年中也有约100多名技术骨干相继离开。而这众多乙烯人才投奔的新东家就是中海壳牌—一个投资43亿美金、国内最大的合资项目。
据业内人士分析,中海壳牌大规模引进人才的举动,与它的合资身份和实力背景有很大关系。中海壳牌主要投资方是英国皇家壳牌石油公司和中国海油,前者是“空降军”,在国内不具备人才优势,而后者则长期以来以上游油气开发为主,炼化人才奇缺。
不过,人才竞争只是一个开端。为争夺市场,三大公司的各种竞争关系盘根错节。
在珠三角地区,中海壳牌与茂名大乙烯,以及在建的福炼化一体化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同时,中海壳牌也逐步加大对长三角市场的辐射力度,这又与上海赛科、上海石化乙烯、扬子乙烯等项目加剧了竞争。
不光如此,中国石油分羹南方市场也是迟早的事。早在几年前,中国石油有关人士就说过,独山子乙烯和兰州乙烯在巩固西部市场的基础上,亦不排除向东南和华南消费区进军的可能。这意味着,长三角、珠三角将成为三大公司的主战场。
和南方一样,北方市场也面临巨大竞争。中国石油在东北布局的大庆乙烯和抚顺乙烯,除了供应东北市场以外,也将一路南下至环渤海地区,这将与中国石化天津乙烯、燕山石化乙烯形成正面交锋。
除了国内的竞争外,三大公司将面临国际市场的巨大冲击,尤其是具有低成本优势的中东乙烯。据了解,由于采用乙烷等价格低廉的原料,中东乙烯项目在成本上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大约每吨乙烯成本比国内乙烯低200美元。
正因为有这样的优势,中东地区将成为全球重要石化产品出口中心。2008年,伊朗、科威特和沙特等国的不少重要乙烯项目将建成投产。更为严峻是,今后10年,中东乙烯生产能力将翻三番,至少达到2700万吨/年。其中,1700多万吨/年新建装置将在2008-2012年投产。届时,中国将成为他们出口的主要市场。
自主创新
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局面,国内乙烯项目如何才能出奇制胜?
专家表示,首先必须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科学规划,合理布局。2006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乙烯中长期规划》明确指出,“乙烯项目建设要符合产业布局和‘基地化、大型化、一体化、园区化’的发展要求”,“新建乙烯项目原则上要依托现有大型炼油企业,实行炼油化工一体化”,“新建乙烯项目单线规模达到80万吨级以上”。
这都为乙烯项目指明了发展方向。尤其是大型化和炼化一体化,更是增强乙烯项目竞争力的两个重要“轮子”。大型化可大大降低投资成本,提高装置运作效率;一体化产生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将炼厂进料的25%以上转化为更高价值的石油化工产品,对联合化工厂的回报率即可提高2~5个百分点。目前,大型化和一体化已成为三大公司乙烯投资的基本思路。
其次,自主创新和国产化也是发展乙烯业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这方面,茂名大乙烯堪称典范。据了解,茂名乙烯裂解装置的主要设备有510台,其中448台是国内厂家制造的,占整个乙烯设备的87.8%。这让他们成功走出了一条低成本扩张之路,新增64万吨/年乙烯工程投资额81亿元,新增吨乙烯生产能力投资约1.2万元,创下全国同行投资最省的新纪录。
镇海炼化一套乙烯裂解装置的综合收入是中东同样规模装置的2倍,但裂解装置的投资仅增加了30%~50%。镇海炼化大乙烯项目通过改进设计,将乙烯裂解装置由单独进料改为混合进料,使装置既可处理干气和轻烃等气体,又可处理传统的石脑油和尾油,高附加值产品收率高达约70%。
同时,和国内其他乙烯项目一样,镇海乙烯也在走差异化路线,实施互补的市场策略。譬如,在环杭州湾地区建成唯一一套28.5万吨环氧丙烷并联产62万吨苯乙烯装置,投产后可有效弥补该地区的聚醚原料的巨大缺口。
此外,不少乙烯项目还将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纳入企业发展中,通过节能减排变成经济效益。以茂名大乙烯为例,2006年,该项目严抓管理,实现环保收益1.3亿元,其中,仅回收火炬尾气就超过上万吨,创效3000多万元。
专家分析,只要找到自己的优势,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国内大乙烯项目完全可以与中东乙烯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