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访报道越来越少的原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9:30:30
星期一上班,QQ上便闪出几个年轻记者不平的身影,不约而同地向我倾诉昨天经历的“新闻从业人员继续教育考试”,这个说考试像皇帝的新衣,台上台下在默契地演一场彼此都心知肚明却又不愿意戳穿的活剧;那个说,出题人所出的题,似乎是想让我们明白,要想吃新闻饭,获取从业资格的前提,就是要宣扬自己并不信奉的东西。

  这样的考试我是经历过的,其中的苦恼与烦躁,我也是理解的。也曾经发出过与他们相同或相似的感叹,那时的格局与现在差不多,大家在匆忙的工作之余,还要背一大段锲牙拗口的文字,许多报社,为了让记者们顺利过关,通常是事先安排人把答案准备好,发给记者们,记者们复印成极小字号的版本,剪成细条,或用录音笔录好,带入考场,一通暴抄,阅卷者凭卷面和感觉,随便打些分数了事。这样的再教育效果,以及由此确定的从业资格认证,都是大可怀疑的。

  这种自欺欺人的继续教育和考试意义究竟在哪里?它对记者们的思想品质和业务素养的提升,究竟有什么样的帮助价值?正面价值说不上,反倒是在他们原本已框框和套套已很多的头脑手脚上,再加一道紧箍咒,不客气地说,它压根就是一杯让记者们目瞎嘴哑的毒剂。

  考试的所有题目,我就不在这里一一例举了,只举其中一例:某题题面称,暗访和偷拍因为涉嫌侵犯隐私而是必须禁止的采访方式。这种不顾实际情况的一刀切方式是否客观与科学目前在新闻界还处于激烈争议中,还没个定论。但社会现象是:用一个夸大的隐私权,来抗拒舆论监督,已是目前某些腐败官员和做恶企业的杀手锏。对此,作为新闻从业的管理和指导机构,不是站在新闻的立场上指以反制的武器和破解的方式,而是轻而易举地将这一有效但还存在争议的舆论监督武器划归入违禁品行列。他们的理论依据,来自西方近乎于严苛的隐私保护案例,认为国外保护隐私如何如何完备,中国媒体如何如何的不重视隐私之类。但就像众多的所谓接轨一样,他们只按住对自己有利的一头接,殊不知,在国外近乎于严苛的隐私保护法案背后,还有包括官员财务公开,公务员近乎于裸奔的管理制度和弹赅制度,以及完备的司法制度和手段作支撑,官员们的公域范围和私域范围的行为是严格区分开的。只有公域范围内充分的清白与明朗,它的私域范围才能不受骚扰和侵犯。

  显然,我们的公务员管理和社会能见度,还不足以给出支持减弱舆论监督的理由,在条件并不成熟的情况下,不对等地用隐私权压制舆论监督权,不说是别有用心,也绝对是不妥的,而让年轻记者们放弃暗访等采访方式,绝对是一个坏主意,是往年轻记者的脑子里装坏的观念,装屎!没人人能告诉我们,这是不是就是我们越来越少看到暗访报道的原因?

  显然,现在还不是妖魔化“暗访”,并禁绝它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