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勃迪伦——答案在风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2:24:06
他以游吟诗人的敏感,把那个时代的政治和社会生活带入了民谣和摇滚领域。20世纪60年代的敏感和纷乱成了他的星光大道,但是随着时代的逝去,他被打发进了历史。


    由托德·海恩斯(Todd Haynes)导演的关于鲍勃·迪伦(Bob Dylan)生平的传记电影《我不在那儿》(I'm Not There),分别由六位演员扮演鲍勃·迪伦,演绎了迪伦在不同时代的生活故事和音乐经历,讲述了鲍勃·迪伦早期作为民谣歌手艰苦奋斗的生活,和1960年代初成形的美国民歌界的英雄和知识分子,具有争议的摇滚转型、摩托车意外事故还有后来从公众视线里销声匿迹的隐退,近年来工作重心不放在录制唱片而是举行巡回演唱会上,如名为“永不停止的巡演”(The Never Ending Tour)等等。
    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这位歌手也许只是一个古董般的人物,但上个世纪末,鲍勃·迪伦被《时代》周刊选入20世纪“100位最重要的人物”之列。鲍勃·迪伦不是政界、商界明星,而是一个以音乐人而成为“重要人物”,但这位歌手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20世纪最喧哗和骚动的60年代中,人们始终可以听到这个面色苍白的青年的歌声。

叛逆者?
    1960年,美国明尼苏达州一个叫罗伯特·艾伦·齐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的犹太男孩决定离开大学前往纽约,从事他所热爱的民谣事业。到了纽约之后,这个男孩把自己的名字改为鲍勃·迪伦(Bob Dylan)。
    成名后的鲍勃·迪伦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声称自己是因为拒绝解剖青蛙并且与教授意见不同才从大学辍学,而且在前往纽约的途中历尽艰辛,来到纽约后又无处落脚只好露宿街头。这番吹嘘颇见成效,鲍勃·迪伦成了一个教育体制的反叛者和一个街头流浪者的混合形象。在20世纪60年代,这个形象广为流传,成为一个神话。不过,事实却并不这么诗意。
    事实上,鲍勃·迪伦的大学生活平平淡淡。在他大学同学的记忆里,他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浪荡大学生,和脾气最坏的教授也能相安无事。另外,前往纽约的旅途也没有他本人说的那么“壮烈”——鲍勃·迪伦一路风平浪静地来到纽约,而且早在动身之前就已经安排好了在那边的住所。所谓的街头露宿的说法大概来自于他对纽约的观察,而不是他的亲身体会。
   类似的事情在鲍勃·迪伦的一生中多次发生,他毫无顾忌地对记者信口雌黄。用他的话来说,这是一种策略:“对付愚蠢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作一个更愚蠢的回答。”这种态度里有一种来自60年代的率性,虽然好像缺乏坦白,却是那个年代的风流所在。

民谣运动的旗手
    鲍勃·迪伦成了哥伦比亚唱片公司旗下的一员。没有什么能保证这个蓝色苍白的青年能获得成功。60年代初的美国歌坛还是猫王的天下,奶油味的相貌和嗓音是歌手成功的资本。鲍勃·迪伦的容貌却粗糙得像块树皮,他的嗓子也很难讨人喜欢。一副小老头的沙哑而软弱无力的嗓音,正好配得上他那未老先衰的容貌。当猫王用煽情的台步因来大声喝彩的时候鲍勃·迪伦却坚持一种随意、冷漠的台风,他站在麦克风前面无表情,信口开河地唱着,一把木吉他抱在胸前,一把口琴挂在脖子上。
    这个邋遢的小子饱受嘘声。直到1963年,他遇到了已经成名的女歌手琼·贝丝(Joan Baez)。“想听听我写的歌吗?”这个无名小卒却并不缺乏勇气,没等对方开口,他就唱了起来。当他唱到《上帝站在我这一边》时,贝丝被震撼了,她没料到如此有力的东西会从这个讨厌的小家伙那里传出来。他写出了她想要听的,他表达了她想要表达却又不知道如何表达的思想。
    几个星期以后,迪伦和贝丝一起参加了蒙特瑞民间音乐节。在音乐会上,鲍勃·迪伦唱了三首他“最酷”的歌,但是观众反映很冷淡,在他表演时大声喧哗。这时贝丝走了上来,站在他身边:“我想让每个人都知道,”贝丝说,“这个年轻人有话要说,他唱的是一些重要的东西,他为我和每个希望有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的人而呼吁。”整个会场安静下来,迪伦若无其事地重新唱了起来。
    这个时刻被认为是摇滚乐历史上最后重要的时刻之一,从此美国大部分青年都重复了贝丝的感受,而且都像贝丝一样,他们都站到了鲍勃·迪伦的一边。
    贝丝的说法是正确的。鲍勃·迪伦的美丽在于他唱的都是一些重要的东西。他创作的东西具有一种呐喊式的民歌风格,以游吟诗人的敏感,把60年代的政治和社会生活特征带入了民谣领域,改变了民谣的地位和创作主题,触动了时代神经。越战、人权、种族歧视、性革命……60年代的敏感和纷乱成了鲍勃·迪伦的星光大道,使他成为年轻人的代言人。
    他的歌开始四处传唱,“要独自走过多少远路,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白鸽要飞越多少海洋,才能在沙滩上安息?炮弹还要呼啸几时,才能真正销声匿迹?朋友啊,答案在风中,答案在风中”。
    这些简单却带有伤痛意味的歌词若有所指,给了当时青年人的心灵极大的震撼。这首《答案在风中》(Blowing In The Wind)由于其高度的时代感被誉为“民权运动”的圣歌。青年人把他的歌和自己憎恨的社会现实联系起来。《大雨将至》成为公认的60年代美国人民反对越战的圣歌:《时代在变迁》则被认为预示了一场青年文化革命的风暴:而带有个人梦魇意味的《荒凉街区》,则被公认为一场方兴未艾的青年“主流文化运动”的主体曲。由于鲍勃·迪伦的歌,那个年代的民谣音乐和政治实践主义实际上就是同义词。他开始被称为“民谣复兴运动的旗手”。

滚动的石头
    谁也不会想到,最先起来反对这个称号的竟然是鲍勃·迪伦本人。1965年,鲍勃·迪伦在新港民歌节上接通了一只电吉他,违反了“不要在教堂里吹口哨,不要在民歌节上常摇滚”的训条,激怒了他的大部分听众。当听众们发出强烈的嘘声的时候,鲍勃·迪伦息事宁人得一笑,从地板上捡起了一把木吉他,唱了他的两首老歌,听众再次安静下来。但鲍勃·迪伦的民谣生涯却就此结束,他甩掉了他的追随者进入了摇滚时代。
    这一转变非同小可,鲍勃·迪伦脱胎换骨,摇滚萌发新机。他抛出了《像一块滚石》、《伊甸园之门》、《放任自流》等大量“愤怒摇滚”。“感觉如何,感觉如何,就像一块滚石。无家可归,无名无姓。”歌曲《像一块滚石》的成功足以弥补失去的纯粹民谣听众。这首歌给人以面目一新的感觉,音乐编排丰富多彩,气势宏大,丰富的饿风琴乐成为音乐的重要元素。鲍勃·迪伦亲手毁掉了自己歌曲原有的简练,却得到了丰富的音乐意像。“民谣摇滚”这一新的音乐形式诞生了。
    “像一块滚石”,这句歌词启发了一群人,他们用“滚石”为自己的乐队命名。这就是日后著名的“滚石”乐队。著名的甲克虫乐队在听到了鲍勃·迪伦的摇滚作品后,录制了自己最出名的一张专辑《佩珀军士的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他的歌也成为其他一些乐队演唱的基本曲目,并且被以一些相当革命的方式来翻唱。
    这一时期,鲍勃·迪伦延续了他民谣时代的抗议风格,行吟四方,异常尖锐的主题,才智十足的歌词,具有一种时代英雄的气概。这些歌曲维护了他作为60年代美国青年代言人的形象,其影响力甚至超越了民谣时代。他的摇滚味的吟唱,推动年轻人关于宗教、死亡、爱情、政治的个人信仰的革命,长发、吸毒、性解放成为这些革命的主要标志。
    正如一些评论家所说:“艾尔维斯 普莱斯利富赋予摇滚乐以形象和存在的理由,甲克虫确立了摇滚乐在艺术界和音乐界的地位,而鲍勃·迪伦则是给摇滚乐注入了灵魂。”

逝去的60年代
    让他的崇拜者大惑不解的是,鲍勃·迪伦的摇滚狂热比他的民谣狂热还要短暂,只维持了短短一年。1966年9月,鲍勃·迪伦从摩托车上摔了下来,摔断了脖子。等他从持续了整个星期的脑震荡及失忆中恢复过来的时候,他的摇滚灵感荡然无存,摇滚领袖的生涯也就到此为止了。一个文学记者去采访他,问他最喜欢的文学作品是什么,令人吃惊的是,反叛者鲍勃·迪伦从书架上取下的竟然是《圣经》!
    鲍勃·迪伦读起了《圣经》,丝毫不理会喧闹尘世的嬉皮士运动,似乎忘记了他曾是这场运动的鼓动者。曾经尖锐的声音像是一夜之间就从他的歌声里消失了,没有什么值得坚持的了,虽然他的歌唱生涯还在继续,但是调子越来越消极,一种强烈的自我反省的意思弥散在新作中。对他曾经领导过并沉迷其中的抗议歌曲和摇滚乐,他一律嗤之以鼻。在衰落方面,鲍勃·迪伦也似乎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他半真半假得告诉好奇的新闻记者,所谓摇滚乐,不过是“抻长了的四拍子12小节的布鲁斯”,“17岁白人孩子的玩意儿”,是一种“虚假的性尝试”。至于 “抗议歌手”的身份,他拒绝承认,并且认为抗议歌曲热销是件可怕的事情,因为“人们根本不应该应抗议歌曲”。考虑到鲍勃·迪伦对新闻界的一贯态度,这些话或许都属于“更愚蠢的回答”。它表明了一个历尽沧桑的老歌手的沮丧:没有什么是值得坚持的。
    此后几年,摇滚乐追随了鲍勃·迪伦的沉寂。1969年8月15日,在纽约东南部伍得斯托克举办的音乐会达到了摇滚乐的顶峰。几十万人在草地上为音乐、自由、和平和性而疯狂了3天,留下了一个神话般的传说。
    70年代,越战结束了,黑人民权得到了法律的保障,美国青年厌恶了毫无节制的性,对社会也失去了反抗的兴趣。破衣烂衫的嬉皮士回归城市,西装革履得重返“主流社会”。鲍勃·迪伦曾经为之呐喊,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领导的那个年代,不可挽回地逝去了。
    1974年,鲍勃·迪伦在纽约麦迪逊花园举行了自己的告别音乐会。音乐会接近尾声的时候,全场到处亮起了打火机和火柴:每个人都为迪伦,也为自己的不朽点燃了一只“蜡烛”。一股强烈的风从黑暗深处吹起,所有的人都有一种错觉,仿佛这股风就是来自那个激情四射的60年代。

贴满荣誉标签的古董
    以后的30年里,鲍勃·迪伦仍然录制唱片,2001年的时候他还在举行巡回演出,名为“永不停止的巡演”(The Never Ending Tour)。1980年他获得格莱美“最佳摇滚男歌手”奖。1989年他被载入《摇滚名人录》。直到2002年,他还获得格莱美3个音乐奖项的提名。但他的形象越来越接近一件古董,人们似乎在用一系列的荣誉把他打发进历史之中。
    人们把他称为“摇滚乐永远的谜”,这是一个像墓碑一样沉重的称号,不过倒也真配得上鲍勃·迪伦这个名字应有的分量。他的一生,时而深居简出,时而四处卖唱,时而骂圣呵祖,时而诚心问道,而且经常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捉摸不定的个性也的确称得上是一个谜。而随着时代的逝去,也没有人给他留下解开这些谜的机会。
    《时代》周刊“20世纪最重要的人物”大盘点的时候,鲍勃·迪伦名列其中。可能是因为他所代表的年代逝去已久的原因吧,他为什么能入选,在那个时代之后的人们看来,真的是“答案在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