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颗平常心去寻找幸福q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01:20

导读:

沙漠行走,一杯水是幸福的象征;饥荒的时候,馊馒头也是满足。但现在我们吃上了山珍海味,我们的幸福感不断下降,为什么?幸福哪里去了?我们从哪里可以找到幸福?

 

有些人觉得缺少幸福感,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欲望太多,又不可能样样都能满足,于是便产生痛苦。名是缰,利是锁,对于名利想得越多,活得就越累。在诸多利益得失面前保持一颗平常心,才能更多地享受到幸福和快乐。

保持一颗平常心,首先是人生目标设计要适度。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较低层次的动机满足之后,需求层次就会升高。

获得维持生活的职业之后,他又要求生活的安全保障,有了安全保障之后,他又要求职务升迁。因此,“贪得无厌”是人生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产生的根源。古往今来,大凡成就一番事业者,大都有一个远大的奋斗目标。但是这个目标的设计要适度,要因人而异,讲究科学。

事实上,好多人的人生目标不是定低了,就是定得过高。目标过低,是因为低估了自己的能力;而目标过高,则是对个人前途和未来设计过于理想化。在有些人那里,总有做不完的玫瑰梦,对困难却估计不足,对挫折缺乏心理准备。人生路漫漫,曲折何其多。现实生活告诉我们,世间许多事情并不是以人们的愿望为转移的,往往是希望与挫折并存,成功与失败相伴。

这就需要我们在给自己设计人生目标时,把困难和矛盾想得充分些,把目标定得理性些、现实些,这样就会少一些挫折感、痛苦感,多一些成就感、幸福感。

选择成长进步的“参照系”也要适度。

人性的一个普遍弱点是习惯于往上比,眼睛爱盯着比自己成长进步快的,比自己发展好的,而不愿意与下比,总觉得那样比没出息,其结果是越比越焦虑,越比越泄气,越比越觉得没了幸福感。经常向上比是需要的,它能给人以激励,给人以力量,但如此一门心思比下去,就是跟自己过不去,就是在自寻烦恼。

因此,我们在向上比的同时,不妨也向下比一比,比一比在成长进步、在生活境况上不如自己的人,辩证地对待事物,自己说服自己,自己给自己减压。西方经济界有个理论叫“幸福递减律”,说的就是人们对同一事物幸福的感觉,会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而降低。

譬如在沙漠中行走,口渴难耐时,有一杯水就会使你激动万分;而当你步入绿洲时,对一杯水的幸福感就会几近于零。朱元璋当放牛娃时,饿得昏迷不醒,一碗白菜豆腐汤令他如临仙境;当皇帝后,他尝遍天下厨师做的“珍珠翡翠白玉汤”,却总觉得不是当年那种美好的滋味。经常与不如己的人比一比,和自己的过去比一比,自然会产生幸福感。

有的人总是把自己估价得很高,而对自身的弱点却视而不见。

这样的人,要么是看不到自身的不足,要么是不愿否定自我,对自身的问题习以为常,见怪不怪。解决好这个问题,就要调整视角看自己,要经常进行换位思考,多站在旁观者位置上去思考问题,跳到局外去审视、去检讨“感觉良好的自己”,从而查找出自身的不足,并注意听取别人的批评与建议,所谓“旁观者清”,就是因为别人给予的评价相对于自我评价,往往更公正、更客观、更准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