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在的仁才是美好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4 04:47:18

【原文】子曰:“里1仁为美。择不处2仁,焉得知?”

【译文】孔子说:“内在的仁爱,才是美好的。选择、挑选不停止于与人相互亲爱的关系上,怎么能得到知识呢?”

【说明】在《八佾》篇中,孔子多次强调了“礼”的内在精神,本篇讲“仁”,孔子也是强调“仁”的内在精神。在春秋时期,没有“内在”这个词,孔子也没有想到要用“内在”这个词,但怎么样才能表达出“内在”这个含义呢?孔子就用了“里”这个字。这从《八佾》第二十节、第二十三节、第二十五节中孔子论音乐的谈话中都可以体会得出来。从“里”字的字面意义也可得到证实。里,里面也,人的内心里面。里面即是内在也。“里仁”就是内在的仁,就是内在的与人相互亲爱的关系。“择不处仁”是说选择要不停止于仁上,就无法得到知识,也就是说,人生的选择、挑选一定要落实在“仁”上。当然,这个道理很简单,人与人相互亲爱,才能形成一个社会;若是人与人相互仇恨,也就没有了人类社会。我们知道人从一出生就要开始学习,呀呀学语、学吃、学步、学会适应环境等,都在学。跟谁学,向谁学?都是在跟自己相互亲爱的人学。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仇恨或者是别的什么的话,是不会相互学习的。所以,孔子在本篇第一节提出的这个话题,很简单,内在的仁是美好的,选择、挑选若不落实在仁上,怎么能获得知识呢?

现代社会心理学中的强化理论认为,人际关系之间的发展、变化取决于人们之间需要的满足程度。人们喜欢给自己带来酬赏的人,讨厌给自己带来处罚的人。如果在交往中彼此的需要都得到满足,则相互间心理上保持接近。相反,如果一方对另一方不友好、不真诚或发生不利于另一方的行为,那就会引起另一方的不安或不满,彼此就会疏远,甚至引起敌对情绪。F.海德和T.M.纽科姆提出人际关系的平衡理论。具体描述了个人、他人和对象三者之间的平衡与不平衡关系,提出了人际关系平衡与改变的基本模式。认为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和与第三者即对象之间的关系有关。三者间的关系有平衡与不平衡的不同情况。这种关系有形成均衡与和谐的倾向。不均衡的情况会产生混乱和紧张,因此会产生恢复均衡的压力使结构达到平衡。从不平衡转化为平衡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达到。而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和达到什么样的平衡则依赖于方式方法的难易程度和作出变化的个人特点。所以,不停止在人际关系的仁爱上,必然也就得不到知识。

——————————————————

【注释】1.里:《诗·邶风·绿衣》:“绿衣黄里。”《诗·小雅·小弁》:“不罹于裏。”《谷梁传·宣公九年》:“襦在裏也。”《荀子·君道》:“里之前,耳不闻也。”《说文》:“裏,衣内也。”这里用为在里面的“内在”之意。

2.处:(chú除)《易·旅·九四》:“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诗·召南·江有渚》:“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其后也处。”《诗·曹风·蜉蝣》:“心之忧矣,于我归处。”《诗·大雅·公刘》:“于时处处,于时庐旅。”《礼记·射义》:“处者处。”《国语·楚语》:“譬之如牛马处暑之既至。”《说文·几部》:“处,止也。”《广雅·释诂二》:“处,止也。”“处”即“處”的古字,于六书为会意。金文加声旁“虍”变成了形声字。这里用为停止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