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内在的探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1:54:06
第一章 活在世间,但不属于它
你的本体是非常有智慧的,它会丢给你一些冲突,让你有机会观察这个冲突,然后你才能认清一些事。这些状况并不是要为难你,如果视其为一种困境,你一定会很难过很痛苦。假设你能看见自己会跌跤和受苦,是因为被路上的某些东西绊倒了,那么你就会认清障碍是什么。
有句苏菲谚语是这么说的,"活在世间,但不属于它(to be in the world but not of it)。"这句话具有多重的意义,根据你自己的状况、发展及理解力,你对这句话会有不同的解释。"活在世间,但不属于它"其实是个定位问题,我将会探讨这句话的意涵,以便你对我们所做的事有更清楚的了解。
婴儿刚诞生的时候,他的生命形态可以说是一种纯然的存在,或是全然活在本体(essence)中。当然,婴儿的本体,和充分发展及证悟的成人本体是不同的。那是一种无区分性的、与母亲浑然一体的婴儿本体。这个初生儿一旦开始成长,他的人格(personality)就会借由与环境,尤其是跟父母的互动而逐渐拓展。因为大部分的父母认同的都是他们的人格而非本体,所以他们无法认出或鼓励孩子活在本体中。几年过后,本体逐渐被遗忘,于是人格便取代了本体。本体被不同的身份所取代。孩子开始认同父母之中的一个,或是此种经验彼种经验,以及各种攸关他自己的概念。这些身份、经验和概念会变得越来越坚固,因而逐渐形成了人格。孩子长大成人之后,自然而然地相信这个人格结构就是他真正的自我。
一开始,本体已经存在了,而现在它还是在那里。虽然你看不见它,认不出它,甚至以许多方式拒绝了它、伤害了它,但是它仍然存在着。为了自保,它只好藏身于地下,而掩盖于其上的便是人格。
拥有人格并不是坏事。你必须拥有它。缺少了它,你根本无法生存。但如果你错把人格当成了自己真正的身份,那么你就是在扭曲事实,因为你并不是你的人格。人格是由过去的经验、理想、概念及身份所组成的。不过你还是可以发展出真正的个人性--个人性的本体--它和掩盖于本体之上的人格是截然不同的。然而这份潜力通常会被我们所谓的自我以及习得的身份感所接管。
一个人若是因认同既定的概念或过去的经验而深信他就是他的自我,那么他就可以被称为"属于世界,但不活在世间"。他无法察觉他真正的身份其实是他的本体。这是很难理解的一件事,除非我们偶尔能觉知到自己的本体。
于是,自我或自我认同便取代了我们的真实身份,而人格则取代了本体。人格只是一个冒牌货。对本体或人格而言,世界都是相同的那一个,不过它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却截然不同。"属于世界,但不活在世间"的人,他定位的方向一定是人格而非本体。
始终记住自我只是另一个东西的反射
让我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认同人格为什么扭曲了事实,并且会造成痛苦。让我们来谈谈想要证明自己是独立的、坚强的、成功的、有地位的这个议题。这是人们最在意、最关心的题目,几乎每个人都会设定这个目标。这个目标可能源自于本体,也可能源自于人格,其中的差异非常巨大。立足于世上和独立自主,意味着建立起本体的个人面向,这其实是一份内在的成就,也是一份很深的想要实现自己的欲望。活出真正的你,则意味着摆脱过往建构出的所有错误身份,这和你在世上的作为无关。你在世上的作为,或许能显示出你是谁,但是它无法定义你这个人。一旦活出你个人性的本体,也就是你真正的身份,那么无论你做什么都是定位于本体的。通常你会认为自己所选择的职业--园丁、物理学家、母亲--可以带给你一个真实的身份,然而这意味着你认同的只是你世俗的那个部分,这也意味着实相被扭曲了。
当一个人开始对自己的内心下工夫时,通常无法区分出什么样的选择是由人格驱动的,什么样的选择是由本体驱动的。他可能以为选择此事而非彼事,比较能活出自己,但其实并没有一个清楚的指导原则。不但缺乏指导原则,而且基于自我认同,他相信了人格驱动他去做的事,而且非常猛烈地扞卫这些事。"这就是我。我就是这个样子。这是对我最有利的事。"但如果你质疑他对未来的计划或对自己所抱持的概念,他就会受到威胁。即使稍微质疑这些心智建构,都意味着你可能会摧毁他所有的信念。
在"钻石途径"(the Diamond Approach)里,我们认为人格寻求自主和身份的驱力,其实是一种扭曲的心理反射;它真正想要的乃是本体的某个面向--我们称之为个人性的本体。在某些苏菲派的典故中称其为"公主的珍宝"或"无价之宝"。有许多故事都谈过这位公主--个人性的本体--如何从监狱之中解脱出来。当然,监狱在这里指的就是我们的人格,在别的故事里,追求此珍宝则代表着对个人性本体的追寻。
你要如何将"活在世间,但不属于它"应用在上述的情况里?"活在世间,但不属于它"意味着你还是继续做你正在做的事。你继续当你的物理学家、园丁或母亲,但你始终得记住这只是你另一个东西的反射,而你最深的渴望就是去实现自己的那个部分。因此,你主要的努力方向就是去了解你的那个部分,并且去实现它。如果以这种方式去生活,那么你虽然活在世间,动机却大不相同了。你不再属于这个世界,你的人生目的不只是做个物理学家、园丁或母亲,而是去发现那珍宝,个人性的本体。如果你是一名物理学家,你可能连连得奖;如果你是一名律师的话,则可能成为州检察官。但若是无法找到那个珍宝,你还是不觉得满足,你仍然想做更多的事,尝试更多的经验,证明自己是更有能力的。你可能把一生都花在追求更大、更美好的结果上。
请不要误解我现在所说的话。我指的并不是不能去追求目前你正在追求的东西,也不是说你必须坐在家里,一心只想着这个珍宝。我说的是无论你做什么,都只是在扭曲那个真实的东西,你必须将目标定位于本体,真的把这个人性的本体实现出来。因为你的人格即是那真实之物的扭曲,所以它也能指出那真实之物。借着对它的理解,你会开始认清心中所反映出来的一些真相。
那句古谚语并不是要你"不属于这个世界",它指的是"活在世间,但不属于它"。活在世间意味着你确实是在这个世间生活,而不是跑到山上去冥想或住进寺庙里。你的人生就是一场历险,无论在世上做什么都不是终点,而是将矿石熔成纯金的一场严酷的考验。一旦认清自己便是个人性的本体,做什么就不再那么重要了,你自然会选择能拓展及加强"真我"的工作。除非你已经证悟了你最重要的那个部分,否则就不可能拥有持续不断的满足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取代它的地位。
如何拥有融合感,却不属于这个世界?
让我们来谈谈另外一个例子:与某人生活在一起,同时又保有独立性。拥有一份关系通常意味着你得牺牲自己的某个部分,或是必须做些妥协。假设你并不想这么做,假设你很想和某人亲密,爱与被爱,却又无须妥协而只做你自己,那么你要如何活在世间,但不属于它?首先我们必须理解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才能回答上面这个问题。
对亲密关系的需求,其实是渴望实现在童年时与母亲的某种关系。当你四五个月大的时候,你是处在一种"共生式"的状态里。那时你和母亲是融为一体的,你并没有一种"我是我"而"你是另一个人"的感觉。你只有一种美妙、愉悦、温暖及融为一体的无区分感。
如果思考一下你在关系之中想要的是什么,通常你会发现,你很想跟另一个人亲近到不再有任何界分感的程度。你心中有一股强烈的渴望,想要融入另一个人之中。这甚至不再是两人是否相爱的问题,而是渴望存在的只有爱。那就像是一座奇妙的金黄色池塘--如同阳光洒落在蜜糖上一般,一个金黄的子宫。你觉得安全,被保护,整个人都融化了。你的身体充满了愉悦感,你的头脑活动完全不见了。因为我们在婴儿期跟母亲进入过这样的状态,所以我们认为若想再度拥有这种状态,就必须和另一个人在一起。于是我们就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人。其实我们真正想找到的只是那份融为一体、黄金般的温暖感。
我们如何才能拥有这种状态而又不属于这个世界?首先我们必须了解,那种完全融为一体的状态,完全消融于一体的愉悦状态,就是我们的本体。你不需要和另一个人在一起才能经验到它。你可以在独处时,与你的猫相处时,与地毯、汽车或另一个人在一起时,经验到这个本体。我们需要另一个人才能拥有这股黄金般的融合感,这样的信念往往是非常强烈的,"只要我能融化在你怀里,只要你还爱我,一切都会是美好的"。对大部分人而言,和另一个人在一起,确实比较容易经验到融合状态。他们以为自己心中早已拥有的状态,必须靠别人才能感觉得到,其实他们要追寻的只是本体的某个面向罢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活在世间,但不属于它"显然不意味着你应该放弃关系躲到山洞里。真正的重点是,不论你做什么,不论是否在一个关系中,你都必须洞悉自己的内心,去发现阻碍你经验那份融合感的东西是什么。不论你身处何地或与谁相伴都一样。
对这种本体状态的渴望,不但会影响到伴侣关系,也会使我们想拥有自己的小孩,人人都渴望和自己的孩子融为一体。有时当人们在寻找美景或其他事物时,他们也想要和周遭的一切融合,但是他们却认为自己必须拥有一些条件,这件事才会发生。因此,就探索内心的那个黄金般的本质而言,关系的互动可说是一项严格的考验了。
我已经举出了两个相互攸关的例子。第一个例子与独立、做自己及身份认同--本体的个人面向--的议题有关。另一个例子则涉及到关系,而且往往会带来自我独立与合一经验之间的冲突。这份合一经验时常令你觉得你正在失去自己的身份。如果你察觉到你在世上的处境只是实相的一种扭曲的反射,你就会发现真正的存在是什么了。你的事业、兴趣、关系都很重要,但只有当它们可以引导你深入理解自己时,才有真正的重要性,否则都是无关紧要的。
本体带给你的考验,为的是领会死亡是什么
没有一件事比发现"你是谁"更重要了。下面这则故事可以说明这个道理。
白隐禅师被他的邻人赞誉为真正在清修的人。有位美丽的日本少女,她的父母拥有一间食品店,他们就住在这位大师的隔壁。 毫无预警地,女孩的父母突然发现女儿怀孕了。
这件事令她的父母非常愤怒。女孩不肯说出孩子的父亲是谁。经过一番纠扰之后,她终于招出了白隐禅师的名字。
女孩的父母怒气冲冲地去找禅师。禅师只是简单回答了一句:"真是如此吗?"
孩子生下之后被带到白隐那儿。这时他已经身败名裂,可是内心却没有什么波动,反而很细心地照顾这个孩子。他从邻居那儿得到这个小婴儿需要的牛奶和其他东西。
一年过后,这名年轻的母亲再也忍不住了,她把真相告诉了她的父母--孩子真正的父亲原来是一名在鱼市工作的年轻人。
女孩的父母立刻前往白隐禅师那儿请求宽恕,他们花了很长的时间道歉,还想把孩子带回去。
白隐禅师顺受一切,立刻把孩子还给了对方,然后简单地说了一句:"真是如此吗?"
(出自保罗·瑞普思(Paul Reps)的《禅肉,禅骨》(Zen Flesh,Zen Bones))
对白隐禅师而言,事情一再起着变化,他的名声时好时坏。但这些对他而言都没什么差别。这些事和真正的他都无关。真正的他从未改变过,发生在他周遭的事与他无关。他仍然是原来的他。
你的本体是非常有智慧、非常有心量的。它会丢给你一些冲突,让你有机会观察这些冲突,然后你才能认清你必须认清的一些事。你会在最恰当的时间、地点,碰到最恰当的人,然后激发出你的潜力以及你周遭人的潜力。如果你真的能试着去理解这些状况,你就会对你的本体有所领会。这些状况并不是要为难你,如果你只看表面的现象或视其为一种困境,你一定会很难过。如果只从自我或某种身份的面向来看待它,你一定会感到痛苦,而且会延续这份痛苦。假设你能看见自己会跌跤和受苦,是因为被路上的某些东西绊倒了,那么你就会认清障碍是什么。
我们在这里所做的事,就是要看一看你所带来的障碍是什么。我们要去除它们,分析它们,检视一下它们是来自于你的童年,还是你的关系,或是你目前的生活。从这些材料中我们会逐渐发现那块珍贵的金属--或是藏在里面的宝石。你可能以为一旦解决了无法独立的问题,你就能独立自主,靠自己生活,赚很多的钱,做自己想做的事等等。这些都没错,但并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最重要就是让你内在的某个东西得到发展,其他的事自然会毫不费力地发生。
世界是一个提供许多课程的大学
因此,我们现在正探讨的是"活在世间,但不属于它"。我们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活在世间,而且做的事都跟别人一样:我们穿衣服、吃东西、上超市、拥有一份工作、做爱、争吵等等。虽然如此,我们的焦点却不大相同,我们并不认同那个会吃东西、买东西、工作等等的部分。我们必须对眼前正在发生的事发展出一份觉察力,而不是一味地认同它;我们称这份能力为"留意觉察"或"不认同"。为了认识你自己,你必须发展出这份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事。你必须觉察你的内在和外在正在发生的事。这个世界就是一间大教室,所有的情况都是课程,好让你发展出你的某个面向,或是你本体的某个面向。世界就是一所提供许多课程的大学,提供有关性、工作、关系、独立和依赖等等课程的大学。
一点一滴地,我们会逐渐意识到我们生命中所有的冲突和障碍,而又不至于对这些事深信不疑。我们越是能留意觉察和不认同它们,就越能看到真相,如同看见岩石中金矿的脉络一般。其实黄金就是矿石。若是能发展出这份留意觉察而又不认同的能力,它最终一定会引领我们经验到我们的本体。
"活在世间,但不属于它"不只说明了自由人是什么情况,也说明了本体是什么,这是内心比较深刻的面向。然而我们生活在其中却又不属于它的这个世界,到底是由什么东西构成的?这个世界是由众多事物所构成的,不过我们能够觉知到的世界,主要是由思想、意象、情绪和知觉所组成的。你对这个世界以及对自己的认识,完全奠基于思想、意象、情绪和知觉。你还认识其他的东西吗?从根本上来说,你所觉知到的世界最终还是归根于你对它的知觉、你对它的感受、你对它的印象以及你对它的想法。举例而言,一棵树只是一棵树,但对你来说它又是什么呢?它就是你心中的一个意象,一份感觉,一种触感。如果你正坐在一张椅子上,你对这张椅子最直接的感觉是什么?那是你屁股底下的一种感觉,对不对?你心中有某种意象或概念,促使你以某种方式而非别种方式去坐,这就是你的世界。
然而本体却是"活在世间,但不属于它"的。它既不是知觉、情绪,也不是念头活动,然而它却"活在世间"。它就像是岩石中的黄金。它并不是那块岩石,它埋藏在岩石里面。本体就存在于知觉、情绪和心念活动里,但并非上述的任何一样东西。宝石埋在大地之中,但它们并非大地本身,它们是另一种东西。你内在的本体也是另一种东西,它既不是你的肌肉,也不是你的情绪或思想,然而它就埋藏于其中。你内在的本体就像岩石中的黄金、大地中的宝石一般。
既然如此,不妨进行一些探矿或采矿的活动,以便发现到它。你可以探索自己的身体、情绪及心智活动,去发现那个珍贵的东西。举例而言,你可以在身体上下工夫,发展出对身体的敏感度,这么做也可能使你发现本体是什么。或许你可以探索一下自己的情绪和知觉,直到你对它们发展出微细的辨识能力为止。你会看到你信以为真的情绪并不真的是一种情绪。你会认清你的某种肉体知觉并不是生理上的感觉。虽然很接近,但并不真的是一种生理上的感觉。本体好像是身体上的某种东西,却又不属于身体。它就像是肉身的另一个次元,另一个向度。
本体的本质就是万事万物的本性
"活在世间,但不属于它"具有更深刻的意义,因为本体一旦被发现,就会开始拓展,如同炼金一般越来越精纯,直到它臻于最根本的本质(nature)为止。本体的本质便是万事万物的本性。它是我的本质,也是你的本质,更是鸟儿、猫儿、树木、岩石及万物的本质。然而它既非岩石、猫、你的身体,亦非你我。它是这些事物的内在本性,有了它,这些事物才得以存在。这个本体的本质或万事万物的本性,有时也被称为"神"。
神,本体中的本质(the essence of the Essence),是无所不在的。它存在于肉体中、知觉中、思想中、有情物和无情物之中。它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却又不是这些东西。它在它们之中,但又不属于它们。因此"神","本体中的本质",是"存在于世间,却不属于尘世"的。这便是这句话最深的意涵。
"活在世间,但不属于它"还有另一个重要的面向。那就是,我们必须认清本体是什么以及不是什么。这涉及到认识和承认本体是正在你心中运作的真实元素。
本体一旦被发现和识出,很快就会拓展开来。识出它会使它茁壮,如果无法识出它,它就会维持在蛰伏状态。一旦发现它,它就会开始成长。它是以光为燃料的。我们在这里所下的工夫之中,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必须认清什么事能真的促进我们改变和成长。
假设你已经在自己身上下了一两年的工夫,你来到我们这个团体里,想要解决某些生命议题,而某些改变真的发生了。也许你的心打开了,或者你变得更清明了,但是你可能会说,"喔,我的心会打开,是因为我遇到了一个很棒的女人,她真是不可思议。我一见到她心就开了,从此以后一直是敞开的。"
这个例子显示出你并没有认清你真正下了什么工夫,你把它推给了别的东西。你把功劳归于错误的对象,而这么做就是在让你所下的工夫失效。你花了两年的时间了解自己,结果你却说那并没有什么帮助。你认为你的开放、你心量的扩大和富足感,都是因为遇到了这个精彩的女人。或者你可能会说,你的拙火启动是因为某人在你的尾端做了一次很特殊的按摩。你完全忽略了过去五年以来,你一直在对治各式各样的情绪问题。如果你没有下这些工夫,就算有人用砂纸磨你的尾骨,你也不会有任何感觉。
也许某一次你得了感冒,你却觉得自己的心因此而打开了,于是你就认定你的心是因为感冒而打开的。你归功于自己的感冒,而非四年来所下的工夫。其实感冒很可能是一种对开放状态的抵制。生病通常都是在抗拒扩张的状态。如果你无法认清自己所下的工夫带来的影响和价值,你就是在阻止自己继续用功下去,不让自己对真理有进一步的体认。
辨识生命的微细变化
拥有这份辨识力是很重要的,它不只会影响我们早先所提到的定位问题,也能帮助我们认清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影响。如果你无法归功于正确的对象,你就是在否定那个能促使你成长--包括你的工作、你的能力、你的本质--的因素。我有许多朋友都曾体验过他们的本质,却并不了解那是什么,因为大部分的时候他们都否定了自己所下过的工夫。每当他们参加一个课程,一种新的灵修训练,或别的自我探索方式,他们就是在否定自己已经学会的东西。他们把自己的体认和已经获得的珍宝抛弃了,于是一切又得从头开始。我比较幸运,我没有否定任何东西。每当我学习一样新东西时,我立刻就领会了我从早先的经验中所学到的东西。我发现这样的态度会带来十分不同的结果。
有时你很难辨认是什么促成了你生命中的领悟和清晰的认识,但如果能辨别出是什东西带来了功效,你就会越来越贴近你的本体,因为只有本体才能造成这样的效果。反之,如果你将你的成长归功于外来的事物,那么你不但是判断错误,同时也减缓或停止了你的成长。那就等于在对自己的本体说:"你是不重要的。"这其实是对本体的一种攻讦。否定你的本体乃是你的自我或超我的一种活动。
根据我的观察,人们通常无法认清正在发生的事或正在运作的力量是什么,因为他们心中有一股抗拒力,阻止他们看到和经验到"本体"。这不但是一种判断上的错误,背后还有一股强而有力的动机,一种超我的防卫机制。此外,你根本无法从周遭世界获得任何支持或引领。别人无法认清真正改变你的力量是什么,因为他们也不想认清自己心中的那股力量。他们不想看见真相,所以他们也不想认出你心中的本体。在我的经验里,认清什么东西为我带来了进展是很重要的事。"活在世间,但不属于它"可以延伸至看见我们的所作所为之中,真正的肇因和驱力是什么。你们有没有任何的问题或意见?
学生:某些人的本体是否比别人的本体更能发挥作用,即使他们无法完全意识到它?
阿玛斯:是的,确实有这种情况。葛吉夫称这种人为"愚蠢的圣人",意思是他毫无所知地存在着。
学生:人们会被他们吸引,是否因为也想拥有这份品质?
阿玛斯:当然是的。有时人们能毫不费力地成长和发展,是因为他们一开始就没有被过度压制。
学生:或许他们的本体因某种意外或某种才华而比别人的明显。
阿玛斯:本体跟才华无关。一个人很可能非常有才华,可是却全然认同了他们的人格。我早先已经说过,本体是"活在世间,但不属于它"的,才华却属于世间的一部分。本体可以使各种才华的潜能臻于成熟,不过是否聪慧,是否具有创造力,都跟本体无关。
第二章 坑洞理论
坑洞通常源自于童年的创伤经验。也许父母并没有重视你,他们忽略了你的根本价值,使你觉得自己是不重要的。因为你的价值没有被看见或认知,所以你和你的某个部分失去了联结,遗留下来的便是坑洞和匮乏感。
今天要探讨一下我们在这里所采用的基本观念,那就是所谓的"坑洞理论"(the Theory of Holes)。一般而言,大部分人都充满了我们所谓的"坑洞"。坑洞到底是什么?坑洞指的是你已经失去联系的某个部分,也就是你无法意识到的某个部分。从最根本上来看,我们真正丧失的其实是我们对本体的觉察。如果无法察觉到我们的本体,它就会停止显现,然后我们就会感到匮乏不足。因此,坑洞指的就是我们本体的某个部分不见了。这可能意味着某种本体的品质不见了,譬如爱、价值感、与人联结的能力、力量等等。虽然我们已经无法觉察到本体的某些部分,但并不意味它们从此消失了;它们从来不会消失踪影的,你只不过是和它们断了联系。
让我们来谈谈价值感和自尊的问题。当你感受不到自我价值时,你的内心会有一种空空洞洞的感觉。你会感到匮乏、自卑,只想拿外在的价值来填满这个洞。你会利用别人对你的肯定和赞赏来达到这个目的,你会以虚假的价值来填补这个洞。
我们带着一身的坑洞四处奔忙,却往往无法察觉到它们。我们通常只能意识到自己的欲望:"我想要赞美。我想要成功。我想要这个人的爱。我想要这种或那种经验。"欲望和需求一出现,便暗示着坑洞已经冒出来了。
这些坑洞通常源自于童年,其中有一部分是创伤经验或是与环境冲突所造成的结果。也许你的父母并没有重视你,他们对待你的方式,使你觉得你的意愿或存在是不重要的。他们的作为使你觉得自己是不重要的,他们忽略了你的根本价值。因为你的价值没有被看见或认知(甚至遭到攻击或受挫),所以你和你的某个部分失去了联结,而遗留下来便是坑洞和匮乏感。
关系的建立,往往是在填补彼此心中的洞
当你和某人建立起深刻的关系时,你就会用那个人来填补你的洞。你认为你从那人身上得到某些东西而将自己的洞填满了。举例而言,你可能会因为这个人欣赏你而感觉有价值,你无法意识到自己正在利用他人的赞美来填补心中的洞。只要你和那个人在一起便感觉到有价值,如此一来,你会不知不觉地认为是那个人使你变得有价值的。他无论给你什么都使你觉得那是你自己的一部分,你所经验到的满足都是他带给你的。
你的无意识看不见他使你感觉有价值的那个部分和你是分开的,你把它当成了自己的一部分。那个人一旦死亡或关系结束了,你不会感觉失去了那个人,你感受到的是填补坑洞的东西不见了。你的感觉是你丧失了自己的一部分,而这就是你会那么痛苦的原因。感觉上就像你的肉被切开,某些东西被挖掉了。这才是创伤和痛苦的原因,由失落感所造成的伤痛。你可能会发现你的爱、你的安全感、你的力量、你的意志力都不见了。失去亲密伴侣会使你觉得以前被他填满的那些洞,现在又暴露了出来。
如果人们说,"我们彼此很适合",这就意味着他们是在填满彼此的洞。这部分补足了这个洞,那部分补足了那个洞。当两个人生活在一起时,他们会觉得完整而满足,因为他们感觉彼此互补,结合在一起使他们变成了一个完好的整体。
很少有人能填满你所有的洞。你的生活中充满着各种人与活动,但他们仍旧无法填满你所有的洞。仍然会有一些坑洞存在,而这会造成你的不满足感一直持续下去。当然坑洞是无法被彻底填满的,只要对方有一点变化,或者说了某些让你不舒服的话,你就会感受到那些坑洞的存在。你会再度感觉到那些洞,"喔,他根本不认为我有任何价值。"你感到愤怒和受伤,是因为心中的洞又暴露了出来。因此,不满足感会一直持续着,是因为对方无法永远填满你的洞,特别是对方也需要你去填满他的洞。
学生:如果你的关系改变了,或者你生命中的某个人改变了,你的坑洞是否也会跟着改变?
阿玛斯:没错。任何改变都会动摇坑洞的四周。某些洞会被填满,某些洞会空掉,这时此人就必须学着适应,或是找到其他的方法来补洞。这通常意味着他们必须面对某些坑洞了。他们必须去感觉这些洞的存在,或是去了解它们。
现在你终于知道为何失去某个和你非常亲密的人,会是这么痛苦的事。和某人在一起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后,你已经对那种契合的状态习以为常,你深信那人就是你的一部分。失去那个人就像失去自己的一部分似的。
能填满你的东西,并不是真正的你
如果能直接体验到这份失落和分离的感觉,你就有可能认清那些能填满你的东西并不是真正的你。如果你能跟这份失落感中的痛苦共处,而又不试图以别的东西掩盖它,你就会感受到那份空虚。你会感受到而且会看见那个洞。如果你允许自己去体会那份不足和空虚,你就会发现自己最根本的部分,并且能一劳永逸地填满那个洞。甚至不能说是填满,而是从此清除了心中的坑洞,不再认同那份匮乏感了。这么一来你便拾回了自己的一部分。你和你早已丧失的某种本质重新连上了,以往你一向认为只有靠别人才能办得到。
大部分人在结束一份关系时,都会感受到自尊的丧失,这便是为什么我要特别举出价值观的原因。若想探索那份失落感,你必须和那份感觉共处,并且得问自己,"为什么我觉得这么没价值,为什么他不在我身边我会觉得什么都不是?为什么我觉得我的价值变得如此低落?"如果你能和那份感觉共处而不企图改变它,只是留意并试着去理解它,便可能体验到那份不足和空洞感。假设你理解了这份不足以及它的源头,你很可能会忆起那个造成你无价值感的事件或事件的原型。
坑洞往往是被人格所填满的,而人格通常会记住那些令你失落、痛苦和矛盾的情境。我们必须在最深的层次重新经验那份痛苦,而且要贴近那个坑洞,才能看见这些记忆。我们一旦认清早期的那份失落感是什么,被我们遗忘的本体自然会重新活络起来。
因此,深刻的失落感往往是成长的机会,它可以使你更了解自己,并经验到那些你以为靠别人才能填满的洞。不幸的是,人们通常会极力防卫,不让自己深入地感受那份失落。这么做主要是想逃避内在的空虚。我们并不清楚空虚或不足乃是丧失某个更深的东西的征兆。那个东西就是我们的本体,而它是可以被重新拾回的。人们以为那些坑洞和匮乏感便是他们最深的真相了,超越它们之外就没有别的东西了。他们以为自己有某个地方不对劲,其实这份不对劲的感觉就是对无意识的一份体认。
你有没有读过柏拉图?还记得"柏拉图理念"(the Platonic Ideas)和"柏拉图类型"(the Platonic forms)吗?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没人能教你什么是类型,你只有靠记住它们来认识它们。也许你并没有注意到它们,但是你已经把它们记住了。借由记忆你产生了理念。你所回归的并不是情绪,而是你的本体。本体比情绪更为真实和富有价值。本体就像你的血液一般真实。它不是一种反应。
有些人不但意识不到自己的本体,甚至连情绪也感觉不到了。这使得他们距离自己非常的遥远。他们拥有的只是思想,而思想通常都是由情绪制造出来的。我们就是这样失去了自己而开始认同我们的思想。起先本体是存在的,然后我们失去了本体,接着情绪便产生了,最后我们连情绪或环绕着情绪的冲突也意识不到了,于是便制造出了各种的妄念。因此,了解情绪可以帮我们解开防卫的死结,使我们不再企图逃避心中的坑洞。情绪可以彰显出我们已经丧失觉知的某部分本体。
大部分人都会质疑,如果感觉不到自己的情绪,那还能感受到什么?其实你越是能感受到本体,你的情绪就越少。你仍然会有某些知觉,而且往往比以前更深更强烈,可是你的情绪却不会变得更深更强烈。情绪只是一种神经系统的反应罢了,但本体并不是神经系统的反应。那个东西一直在你里面,你的某个部分一直存在着。
有人认为我们的本体才是最"真实的感觉",而人们所谓的感觉和情绪都不是本体。爱、祥和、价值感、力量和意志,这些都是本体的不同面向。有了本体,你经验到的就不再是愤怒而是力量。你不再感觉到自傲或自卑,你会体认到自己的价值,你会体认到你是圆满和强有力的。
学生:这里所进行的内在工作填补了我许多坑洞,因此当工作坊的活动停歇时,我会感到有点惊慌。虽然如此,我还是觉得内在工作带给我的满足,和我用另一个人来填满自己的那份感觉是不大相同的。除此之外,我在这里所下的工夫,往往使我能安全地去感受心底的空虚。好几次我从这儿获得的饱足感,都是由于你帮我建立了足够的安全感而得以经验到某个坑洞。
阿玛斯:是的。我们在这里经验到的情况确实比一般情况要复杂些。你们在外面所做的一些事,也可能带进这里来。有许多人确实会利用我们这个地方来填补心中的洞,不过还有另外一个角度,那就是,内在工作的本身要体验的不只是内心的富足,同时也要体验到不足。
假设你是以正常的方式来利用这里的工作填补你的洞,那么你可以将停课期间出现的空洞感视为一般的空虚感,然后看看心中失落了什么。你可以试着去体验它或了解它。
人们经常利用内在工作去填补某个特定的坑洞或匮乏感。你可能会觉得,"我们这个团体里的人都很聪明,诚恳,喜欢追求真理;所以我一定是很不错的人。"但是你回到家之后却觉得,"或许我并没有这么好。"如果是这种情况,不妨让自己体会一下那个洞,深入地去了解它。
我们的工作还有其他的过程,也可能会让你感到满足,因为某种真实的圆满感一旦出现,你就会意识到自己的完整性。一周过后,如果你仍然无法像从前一样深刻地意识到它,你就会开始质疑它。这又是另一个过程了。也许以往的满足感产生时,你并没有完全理解它。也许还有别的议题尚未曝光或解决,所以你无法维持这份圆满感。
我们在这里所经验到的圆满,和你因填补坑洞而得到的满足是截然不同的。坑洞被填满通常不会被经验成一种圆满。真的,如果某人填满了你的洞,那份感觉是很不稳定的,而且不会使你感到满足,那就像是一种暂时的放松,一份执着。你会不想让那个人离开,你不希望他们改变他们对待你的方式。深入地来看,那其实是一种封闭而非开放状态,但内在工作带来的圆满却是障碍的消除。
美妙的体验不会持久,除非勇敢地面对内心的匮乏
有时许多坑洞会同时显现,所以有点令人困惑。通常人们第一次加入这个团体开始探索自己时,许多坑洞会同时被经验到。内在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揭露坑洞,让人们从内在来解除掉它们。我们不用外在的东西来填洞。我们可以很轻易地带给人们各种美妙的经验。我们可以冥想,进行各种锻炼,每个人都可以有很好的体验。
然而这些体验都不会持久,除非他真的能勇敢面对内心的匮乏和坑洞,并且能重新经验一遍。这个过程可不是那么简单的,需要一些时间和许多的努力。经验到坑洞但不从匮乏感中产生反应,是非常困难的事,因为你会有强大的欲望想要填满它。你甚至会有一种生死攸关的感觉。
学生:今天早晨我在外面吃早餐时,突然领悟到那个女服务生补满了我好大的一个洞。
阿玛斯:没错。许多人都是靠补别人的洞维生的。各式各样的生意都在补人们的洞。我对补洞这件事并没有任何道德批判,我不认为这是一种罪,我也不认为你应该内咎或是去惩罚自己补洞的行为。有时你会补自己的洞,有时你会补别人的洞,那又何妨?我真正想做的事是去了解心中到底有些什么东西。我并不是在树立新的宗教教条:你不该补洞。
你可以从"坑洞理论"和"补洞"的角度来看待每一件事,你会看到大部分的时间你不是在补洞,就是在强忍着某个洞,再不就是突然体悟了某个真实的东西。每一时每一刻,这些事都在发生。
在内在工作里,你对治的洞会变得越来越大。起先你面对的是比较小的洞,接着是大一点的洞,最后你会碰到最大的洞。里面所有的东西都没了,也就是所谓的死亡。死亡一旦来临,你拥有的一切都会消失。因此最后一个大洞就是丧失你的肉体。肉体的死亡如同一个巨大的洞,"一个漆黑而暗沉的黑洞,里面什么都没有"。你一直企图以肉体来补满那个洞,但如果你能在心中放掉对肉体的执着--我并不是说你的肉体必须死亡--那么你可能会突然见到完整的你,那个你一直想以肉体来取代的你。
大部分的人都认为他们就是自己的身体。这是我们最深的一种执着或认同,也是我们会渴求肉体享乐的真正原因。那份对肉体享乐的渴求,本身就是一个坑洞。坑洞代表的就是无法意识到真正的快乐。坑洞会存在是因为我们不再意识到本体之乐。那是一种茫然的感觉。
当然,没人会相信这种事。"如果放掉了这些享受,我还剩下什么?如果不能一天吃两次可口的饼干,隔一天就做爱一次,或者不能做这个做那个,我怎么会感到快乐呢?"因此,这是需要去探索的最后几个大洞之一。
误以"假宝石"来填补自己
内在工作并不是要改变你。你还是照旧做生活中该做的事,但是要对当下发生的事保持觉察。你只需要做这件事就够了。留意你的生活,试着去理解它。在过去,人们往往会选择进入修道院,放弃一切世俗的事物,专注于内在工作。然而重点并不在于拒绝所有的事物,而是要体验内心的坑洞。时间久了,上述的修炼方式便染上了道德色彩--与外界接触似乎是不妥的事。然而这类避静活动的真正目的,本是为了让你感受到坑洞而不去填满它们,这样你才能认清它们是怎么一回事。
我记得梅尔·巴巴(Meher Baba)画过一幅图。他想要借着这幅图来说明"神"就是万事万物。为了让每件事都能圆满,它有一部分必须是空的。世界便是从那空无之中生起的。我们的知识就是源自于事物中的空性,我们必须认识这份空性,才能知道所有的事。你必须具备空性,否则你就是不完整的。完整意味着具足一切,而一切必定包括空无在内。
有关"坑洞理论"还有一件事需要说明。我早先曾经说过,坑洞是在你童年时制造出来的。婴儿时期的你什么坑洞都没有,那时你的心是完整无缺的。等你慢慢长大之后,因为和周遭的环境互动而遭遇到一些困难,于是你和你的某一部分便开始失去联结。每一次你和你的一部分失去联结,坑洞就产生了。这些坑洞又会因为你对失落感的记忆,以及与失落感相关的议题,而变得越来越大。一段时间过后,你会开始补洞。你会以错误的感觉、概念、对自己的信念以及对治环境所采取的策略,来填满这些洞。这些补洞的东西统称为人格,或是我们所谓的"假宝石"。
因此,"假宝石"就是失去了部分的自我而造成的结果。一段时间过后,我们会认为这便是真正的自己了。我们认为我们就是那些填补坑洞的东西。因为人格总企图取代真实之物的地位,所以我们要在这里花很多工夫来认识我们的人格。我们研究人格的发展,直到自己终于有能力体认到某个坑洞形成时的情况为止。
我们审视人格的每一种品质,看看它是在什么时候丧失的,而结果又是什么。有时一连串的品质都会失去。举例而言,假如你失去了你的力量、意志和爱,它们就会形成一个个的坑洞。因此,心理学所有的观点几乎都可以建筑在"坑洞理论"之上,这便是人格心理学或有关这假宝石的心理学。
学生:我发现每当有人看扁我的时候,我都会感受到心中的坑洞。我似乎还没强壮到可以安住于其上,而不以慌张、渴望、自我贬抑来补这个洞。我很快就会认同这些感觉。以更直接的方式来体验这些洞,是否就是我们所要下的工夫?
阿玛斯:没错。这便是我想说明的道理。我们的工作就是要体验这些感觉,学着与它们共处,而不企图以别的东西来补洞。有时你会不自觉地补起洞来,所以人格才会被称为"自动化反应",因为它是机械的。一段时间过后,所有事情的发生都会变得自动化,你连自己正在补洞都无法察觉了。
经验坑洞如同经验到一个有容乃大的空间
人们往往会竭尽所能不去感受这些洞。他们觉得如果贴近那些洞,自己一定会被吞没。举例而言,当他们贴近"爱"的坑洞时,可能会感受到排山倒海的孤寂和空虚所带来的威胁。其他的坑洞则会造成一种快要灭绝的胁迫感。难怪我们不想接近这些坑洞!但是在我们的工作坊里,我曾经看过令人惊讶的事:如果我们能不去抗拒面临坑洞时的感受,你就会发现,经验到坑洞并非那么痛苦的事。那就像是一种什么都不存在的空寂感。那并不是一种具有威胁性的虚无状态,而是一个有容乃大的空间。这是一个可以让本体显现的空间,而且只有本体可以从内在彻底消除掉坑洞或匮乏感。
学生:坑洞会不会以愤怒的方式呈现?
阿玛斯:会的。内在的匮乏感很可能以愤怒的方式呈现,尤其是内心如果抗拒那份空洞感的话。大部分的感觉,特别是那些不假思索的冲动反应,都是坑洞所造成的结果。如果坑洞全都清除了,这些情绪也就不存在了。哀伤、痛苦、嫉妒、愤怒、怨恨、恐惧--全都是坑洞所造成的结果。如果心中不再有任何坑洞,你就不会有这些情绪,那么剩下的只有本体了。这就是为什么这些情绪会被称为激情、错觉或虚假的感觉。
整个社会都在教我们拿外在事物来填补自己的洞:我们应该从外在获得价值感、爱或力量。我们时常谈论与人为善、恋爱或拥有一份有意义的事业,是多么美好的事,就像人生的意义都要仰赖这些活动似的。我们总是将意义归功于某个人或事,而非真正有功劳的本体。整个社会的安排都是要人们互相补洞,我们所熟知的文明便是建构在补洞之上的。它既是人格的产物,也是人格的居所,它维持和滋养了人格。
学生:情形一直都是这样的吗?
阿玛斯:我不认为如此。我认为这是一种渐进的发展。人格对文明的主导性是经过一段时间才发展出来的。我们越是变得机械化,我们的文明就越倾向于补洞。许多人都认为过去的人类比较有爱,有品德,也比较能体认到实相,他们比现代人更能与本体联结。你也许听过"黄金时代"的说法。据说在"黄金时代",人们所经验到的多半是本体而非坑洞。当本体逐渐消退而坑洞开始出现时,"白银时代"便开始了。接下来出现的是"青铜时代",而我们现在是属于"黑铁时代"。这是最黑暗、最沉重的时代。铁除了护卫之外,没有别的东西了。我们时常会感觉到那份铁的特质,尤其是当我们企图以强硬的态度护卫自己时。全力护卫自己不去接触心中的坑洞,乃是对当代的一种描述。
允许自己忍受这些坑洞,并穿越它们到达彼岸
允许自己忍受这些坑洞,并穿越过它们到达彼岸,对现今的时代而言是更困难的事,因为社会中所有的事都在抵制它。社会是抵制本体的。你周围的每一个人,你所到的每一个地方,都在企图补洞。如果你不以同样的方式补你的洞,人们会受到威胁。假设一个人不想填补心中的洞,他会令别人更清楚地感受到自己心中的洞。
"内在工作"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然而"内在工作"也变得越来越迫切。这就是为什么拥有一个以自我认识为己任的团体是这么重要的事。因为有许多愿意去感受自己的洞而又不企图填满它的人,都会在旁边支持你。要一个人单独去做这件事,是非常困难而又不可能的任务,因为他周遭的每件事都在抵制这份工作。
学生:你刚才提到坑洞和情绪之间有某种关联,而本体是没有任何情绪的。我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阿玛斯:如果你能了解自己的感觉,就能贴近自己的本体。但这并不意味你的感觉就是你的本体。
学生:这是否意味着如果我一直都是我的本体,我就没有任何感觉了?
阿玛斯:不,不是这样的。你会有一些真实的感觉,也会有一些虚假的感觉。虚假的感觉总是来自于想填满心中的洞,也就是说,真正的感觉不见了。
学生:这么说来,存在于坑洞中的都是假的感觉啰?
阿玛斯:没错。譬如你失去了自我价值感,在某个阶段如果你和它失去了联结,就会留下一个洞。这个洞可能被经验成自卑或低自尊,然而这并不是真正的感觉。这意味着自尊或自我的真实价值不见了,这份低自尊的感受,经常会被自大的防卫机制所掩盖。但自大也不是真实的感觉,那也是一种企图藏匿什么的虚假感觉。当某人所说的话或做的事使你感到自卑时,你心中生起的愤怒也是一种虚假的感觉。这些虚假的感觉所以会冒出来,是因为你没有意识到你真正的价值,它们只是起一种补偿作用。它们显得很真实,是因为你确实能感受到它们。它们不真实,是因为你失去了真实的东西之后,它们才会出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差别。假设你无法意识到你真正的感觉,别的东西,例如情绪,就会取而代之。但如果能体认到这些情绪的真相,你就会认清你失去的东西是什么,并且会经验到它。你一旦体认到自己真正的价值,你就会认清它与遮蔽住那份失落感的虚假感觉是截然不同的。情绪只是一种反应罢了,然而像价值这类的本体状态,却是一种"存在"的形态,它们绝不是反应。
学生:如果你有一些虚假的感觉,埋在它们底端的又是什么?
阿玛斯:譬如在自卑、自大、愤怒、受伤的底端,一定有一份自我价值感,它也是本体的某个面向。
学生:要如何才能将这个过程减缓下来?是不是只能看着它?
阿玛斯:是的。当你对自己正在补洞的情况还稍有觉知的时候,就要立刻看到它。如果能制止自己去补洞,会是很有帮助的事。你不妨设定一个目标:"接下来的两个礼拜,我要停止从外界取得肯定。"或者"每当我想从外界得到肯定时,我就要观察这个倾向而不试图改变什么。"这是另一种做法。我们这里所进行的内在工作就是要对治这些议题。今天我们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看它,这么做也许能带给你某种了解、促使你成长。人格的行动可以分成两端。一端总是企图逃避坑洞,趋乐避苦;这是一种自动化反应。人格的另一端则永远想把暴露出来的洞填满;这也是一种自动化反应。每当你失去一种本体的品质之后都会留下一个洞,而你的人格又会自动地想拿外在的错误品质将它填满。
大部分的时候你所认同的都是那想要补洞的企图,因此你不认为自己可以不做这件事。每当你觉得沮丧时,就会试图从别人那里得到赞美,否则又能怎么办呢?真的,这确实是大部分人的想法。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可爱,那么就去找一个认为自己很可爱的人吧!这种模式往往是根深蒂固的,你几乎不可能改变它们。
整个社会都在企图补洞
开始对治这个模式时,你必须一次又一次地观察它的发生,并且要认清它并不是那么有效。通常人们是不会到这里来的,除非他们已经发现自己的方式无效。大部分的人对自己的策略都深信不疑,以为再过个几年,他们的策略就会生效了。也许目前只是还没碰到合适的人,合适的情境。如果能多赚一点钱,事情或许就会改善了。但是那些真正在观察自己的人会很清楚地看到,这些模式根本无法使他们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来我们这里的就是这一类型的人。我并不是说参与我们工作坊的人都已经决定要体验自己的坑洞了。不是的!起初人们来到这里其实是想找到更好的方法来补他们的洞。这才是当初大家来这里的目的,"我会找到更好的方法让某人更爱我、我会找到更好的方法来减肥、我会找到更好的方法去做这个做那个"。渐渐地他们会发现,原来内在工作完全是另一回事。
人们要花很长的时间才会了解企图补洞是无效的。即使你现在正在听我说话,也是在企图通过某种理解来补自己的洞。"如果我能知道事情是怎么回事,或许情况就会好些。"只有当你真的去体验你的坑洞,也就是开始去感受你的空虚时,我说的话才能生效。假如你以言语或概念来填满它,那么你还是在补洞。
人们时常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补洞。你可能会认为,"原来我只是在利用我的丈夫补我自己的洞。好,现在我决定接下来的两个礼拜完全不跟他说话。"其实她就是在企图以谴责先生的方式来填满自己的洞。我们补洞的方式往往是非常狡猾的,"啊哈!我决定不找新工作了,我也不想再赚更多的钱了,因为那只是一种补洞的行为。而且他说过,赚再多的钱也没用。"当你继续填补其他的洞时,这些想法会一再地出现。
我想这个观点会使我们对社会产生某种洞见:坑洞已经掌控了整个社会。大部分的时候社会都在企图补洞。你以为广告的作用是什么?它们正好可以补上你的洞。他们发现了某个特定的洞,并且能以最好的材料将它补起来。上乘的广告公司是最善于补洞的,他们很快能看见他们的产品可以补什么洞。他们就是以这种方式赚进了数百万美元。
学生:被广告吸引的是既存的洞,还是被广告创造出来的新洞?
阿玛斯:你的坑洞是在你童年就创造出来的,我不认为广告能创造出新的坑洞。它们强化的是既存的洞,而且以不同的方式吸引住了人们。譬如某些女人如果认为自己不够美,就可能通过各种方式来填补这份匮乏感。广告强化了这个补洞的机制,它激活了从坑洞中生起的欲望。
你从坑洞中产生了某些对外在事物的憧憬,我们的无意识就是由这些意象组合成的,而且我们一直在寻找这些意象。广告就是通过我们的渴望而运作的。它说:"你买这项产品,会变得很美。买那项产品,会变得快乐、富有和不朽。"
学生:广告为什么不能用来激发你对本体的渴望?
阿玛斯:因为人们无法靠它赚很多的钱。
学生:对本体的渴望不也是非常强大的吗?
阿玛斯:这是最强大的一种渴望。所有的宗教体系和教会都在拿它做广告。它们通常会造成更深的吸引。当然,它们很少能真的带领人们证入本体。
学生:想填满别人的坑洞,是否也是一种想补自己洞的欲望。
阿玛斯:没错。有时你会以为别人有洞而你没有,并借此来逃避自己的坑洞。
学生:或者你会以为别人是需要帮助的。
阿玛斯:有这个可能。逃避你自己的坑洞,然后将它们投射到外在,也是一种防卫机制。你可能会说,"别人有需要,所以我要帮助他们。"这个补洞的过程并不是那么显而易见的,那是一种非常深沉而微妙的过程,甚至可以深到生命的最底端。你需要下很深的工夫才能破除它,逆转它,然后回归到本体。
第三章 钻石途径
我们必须认清本体并不是一团东西,也不是某种状态、经验或存在的某种形式。本体具有许多形态和特质,譬如真诚、爱、慈悲,还有客观意识、价值感、意志及喜悦。这些都是本体的各种特质,它们就像是钻石的不同切面,反映出了不同的色彩。
我们把我们这里所做的工作称为"钻石途径"。钻石途径是什么?它其实有双重意义。
钻石途径意味着我们采用的方法具有钻石般的特质,我称之为钻石般的觉察力。钻石具有非凡的密度,它是无坚不摧的。我们这里所采用的途径是既专注,又像激光手术一般精准的。此外,我们的方法是珍贵的、有价值的,而且能历久不衰。
有时我们也把钻石途径视为一种"内在工作"。如果能了解这句话的意思,也许更能帮助我们认识这里所做的事是什么。人类一向有别于动物,因为人类会承受某种特殊的痛苦,而动物却不会。所有形态的生命都会遭受到疾病和死亡的痛苦,但人类还会经验到情绪和心智上的痛苦及烦恼。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可以得知,人类曾饱经情感上的创痛、不满和不安。人们现在所经验到的一切都毫无新意,这些问题一向存在着。或许我们的痛苦比数千年前更强烈,但大致而言还是同样的苦受。
在这种普世性的情境之下,有少数的几个人已经认清,这份痛苦大部分源自于人和自己的疏离。我们的不满足绝大部分并非源自于疾病或物质上的困境,而是未能充分活出自己。疾病或老化所带来的痛苦是没什么解决办法的,但情绪上的痛苦并非无法避免的,至少有些人这么认为。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不认识我们真正的存在本质,无法自在地做自己,所以才会有情绪上的苦恼。这种自我疏离的现象留给我们一份空虚和痛苦的感受,时间久了,就会造成生理上的困扰、身心的疾患和其他问题。
"内在工作"使人回归到自己的本质,并能消解不必要的痛苦
除了对苦因的认识之外,我们还有一种知识能带领人回归到自己的本质,如果他愿意而且能接受指导的话。内在工作可以说是一种学派或方法,它能帮我们识出苦的事实以及造成不必要之苦的原因,并且能帮助一个人回归到自己的本质,消解那些不必要的痛苦。
但内在工作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要消解痛苦。回归到自己的本质乃是一股与生俱来的动力,即使没有痛苦,它也仍然存在。我们越能意识到自己,就越能感受到这股与生俱来的、想要知道自己是谁的渴望。我们渴望拥有那份能完成我们所有潜力的自由,也渴望活出生命应有的品质。如果无法以这样的方式生活,我们就会痛苦。所以内在工作并不是要消解这份痛苦,因为痛苦只不过是我们对"真我"的渴望罢了。它其实是想回归到自己真正本质的一种征兆。历史上有许多宗派和方法一直试图帮助人回归到自己的本质,这股动力激发了世上各种的宗教和灵性运动。以我们的角度来看,内在工作是非常古老的,打从有人类以来,它就一直存在着。
但钻石途径具体而言到底是什么?为了更了解钻石途径,我们必须先认清它的困难是什么。真正在做内在工作或建立内在工作学派的人都知道,探索内心是极为困难的一件事,只有少数人会真的愿意踏上回归本体之道。其中真正有进展的人很少,能完成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因此人们一向认为内在工作的本质是艰难而危险的。事实上内在工作并没有那么困难,这跟以往的假设刚好相反。从古至今它会显得那么困难,主要是因为我们不具足某种特定的语言、特定的知识--我们称之为心理上的知识。
譬如,人们一向认为,一个人必须具备高度的意志力和决心才能进行内在工作,执行这项任务确实需要这些条件。在过去,学生如果缺乏意志力,经常会被谴责。老师会说学生不够投入,意志力不够坚强,而这也的确是事实。在内在工作里,这一向都是个问题,所以老师才会不断地督促学生,试尽各种方法来帮助他们突破--引导他们,激励他们--老师无所不用其极地激励学生坚定意志,继续修持下去。
然而现在我们终于了解,一个人无法运用意志力,是因为他的意志力被压抑或障蔽住了。我们终于知道意志力会因特定理由而被压抑或障蔽住。我们这个团体所进行的探索已经让我们看见,造成这份压抑的原因之一就是"被阉割的恐惧"。这份无意识里的恐惧早已为人所熟知,精神分析的文献里都有记载,但是它跟意志力之间的关系仍然没有被普遍地认清。当一个人试着去运用意志力时,他会经验到一股强大的恐惧,被阉割的恐惧。他恐惧的可能是性器官被阉割,或是自我、能量、意志力被阉割。人们并不知道有这份恐惧的存在,只知道意志力不见了,无法果决地行动,无法做困难的事。
如果一个人老是觉得恐怖的事即将发生在他身上,他如何能找到自己的意志力?这份恐惧可能会让他觉得"不好的事即将发生在我身上"、"我会死"、"我会发生意外"。不论老师多么具有说服力,此人就是无法贴近这些恐惧。他并不是不愿意运用意志力,他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由于压抑,他的意志力已经不见了。基于某种无意识里的恐惧,意志力已经被切掉了。因为这些恐惧是无意识里的,所以显意识无法掌控它们。如果你对抗这些恐惧,它们会变得更强烈。有时老师可能会告诉学生"把自己交出来"。学生也知道把自己交出来是最好的事,可是却不知道该怎么办。一想到要把自己交出来,便心生恐惧。把自己交出来是什么意思?对无意识而言,那意味着放弃自己的某个部分、粉身碎骨或是一些恐怖的事。
此外,人们一向认为很少有人能进行内在工作,因为大部分人都无法完全献身其中。人们不愿意专注于这条道路,是因为害怕失去个人的自由。这时老师就会谴责学生不够专心,他可能会说,"你应该全神贯注于修行",或是"你不知道什么是对你真正有益的事"。
这也许都是事实,但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我们现在已经发现,无法专心的议题跟某个深层的心理问题有关。我们发现要一个人专注于内在工作,首先必须解除无意识里对分离的恐惧。我们的内心都有一股深沉的恐惧,非常害怕失去自己的身份,失去自己的独立性和个人性。虽然做内在工作并不会真的失去这些东西(刚好相反),但这些恐惧的确有存在的理由。它们通常源自于幼年时代无意识里的一些信念。我们的无意识认为如果把自己交出来,可能就会失去自己。从某方面来看确实是如此,因为当我们进行内在工作时,我们会跟早先所认同的虚假人格分离。为了继续致力于内在工作,我们必须先解除怕失去身份的恐惧,然后才能看见和发展出我们真正的身份。
所有的困难都来自内心,所有的满足也源自内心
对这些心理过程的了解,促成了"钻石途径"。现在我们能够非常清晰而精准地引领人们回归到他们的本质。首先人们必须学会去感受自己,觉察自己,然后才能得到有关自己的必要讯息。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缺乏自我觉察,因为他们一直在逃避那份空洞、虚假和不对劲的感觉。避免觉察是无法做内在工作的。
某些事确实能加强你的内在工作,不论你现在具备了多少意志力,多少对自己的爱以及对自己的了解,它们都能帮助你进行内在工作。你对于回归到自己的本体一定怀有某种程度的开放性(不论是否意识得到),此外你也一定具备某种程度的理解,你知道困难都来自于内在。如果你完全相信你的问题可以借由赚更多的钱、变得更漂亮、拥有自己的孩子、买更好的车而得到解决,那么你是无法进行内在工作的。做内在工作一开始就要认清,所有的困难都来自于内心,而我们所追求的满足也来自于内心。
接下来我们会运用不同形式的古老方法,譬如冥想,来加强本体的各个部分。我们也会采用不同的心理治疗方法,来了解障蔽住本体各个面向的议题是什么。你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某些行为,看看它们和你人生中哪个阶段的特定议题有关。如果你继续进行这样的探索,你会察觉你的行为只是想填满某种匮乏或空洞的感觉。
借由内在工作我们会看到,本体的各种特质都跟过往的议题有关。我们会全盘了解本体状态是什么、失去这种状态所导致的坑洞是什么、为了补洞而被我们创造出的情绪和信念是什么、从错误人格中所产生的冲突是什么,以及这些现象之间的相关性。对每一个人而言,这些关系和模式都是相同的。譬如我们团体里的某个人正在对自己进行探索,我可以很快地厘清他想对治的议题是什么,而这个议题跟本体的哪个状态相关,它所涉及的是什么样的匮乏感。
举例而言,意志力的丧失通常跟被阉割的恐惧有关。力量的丧失和压抑愤怒有关,也跟害怕与母亲分离有关。失去慈悲则永远源自于创痛被压抑。每一个人的坑洞通常会被相似的东西所填满,不过童年历史以及周遭的文化和社会环境,还是会造成些微的不同。譬如,慈悲可能被多愁善感以及人必须有爱心的信念所取代,直觉可能被固着的观念所取代,力量则会被逞强的表现所取代。
如果你能彻底认清跟某种状态相关的一连串议题,如果你能认清那个在企图补洞的错误人格,如果你能深入到那份空虚的底端,你就会碰触到被你阻隔于外的某种品质。在我们这里,这样的现象一再地被观察到。
回到原始坑洞,经验它,但不企图填满它
心理治疗师对治的也是这类的议题。但一般而言,他们只能探索到那份匮乏感。他们了解那份匮乏感是来自于什么样的原始议题,并且能解除掉它们。但是他们不明白那份空虚感其实是源自于本体。他们只看到童年历史所造成的空虚和冲突。我相信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个案有时也能碰触到本体的某些状态,但一般的治疗师不认识它,所以个案本身也就忽略了它的重要性,只知道被治疗的感觉很好,很放松,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不幸的是,他的本体状态并没有被认出来,这份体悟就这么被治疗师和个案所忽略而未能得到发展。
如果跟一个能帮你探索到底的人一同工作,他会协助你认清你丧失的是什么,而且能帮助你认出本体的主要特质,这样你才能认识和发展出你的真实本性。我们所进行的内在工作,不只要回溯到童年,理解你的局限和冲突,同时要回溯到原始的坑洞,然后去经验它,但又不企图填满它。
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如果你的父亲在早年未能提供你情感上的满足,而你很想对治这份冲突,那么你就可能会感受到深层的创痛。你发现自己再也无法跟父亲联结,解决的办法就是和另一个男人(有时是心理治疗师本人)联结来填满这个洞。这个方法通常是无效的。你虽然想用另一个男人来补足你所失去的爱,但因为你渴望的是自己的意志和爱,所以你对这个替身父亲所提供的爱和支持仍感不足。若是用其他的人来填满这份匮乏感,结果也是一样。
我们的工作已经使我们认清,只要允许自己体验心中的坑洞和匮乏,就能体认到自己的爱和意志。不过这是相当恐怖而又艰难的事,有许多灵修方法都在促使学生安住在这些感觉中。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些情绪都会被消解掉。我们不但能消解这些情绪上的冲突,还能重拾那些失去的品质。只有爱才能消解爱所带来的烦恼,只有意志才能消解被阉割情结及无力感。其他任何东西都办不到。
现在你已经知道,你可以从任何一种情绪和困难下手,一直探索到最初始的匮乏为止。在过程中一直维持着观察,对每个议题都探索到底,最后你就会忆起你失去的是什么。如同苏格拉底曾经说过的:能忆起它,你就会拥有它。你失去的每一样东西,都可以借由这样的方式重新拾回。每一样东西。
我们所领会到的是,心理上的议题和本体是无法区隔的,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这就是为什么你无法以解除错误人格为目标,然后再去领悟和发展出本体。若是无法重新拾回本体,并看透人格创造出来取代本体的东西,那么想要消融人格是不可能的事。
我们无法习得本体,只能忆起它
在过去的十年里,有些人根据个人经验及知识,开始整合这两条途径,而且有了某种程度的进展,但还称不上是内在工作的"钻石途径"。到目前为止,为内在制约和无意识结构的知识做整合的尝试,仍然是非常笼统的。这些整合途径对某些人也许有效,但仍旧造成了学生之间不必要的分裂,因为有些学生认同的是他们的人格,别的学生经验到的却是本体。到目前为止,心理学的认识也许能帮助学生从A点进展到B点,内在工作却可以引领他们从B点进展到C点。心理学的认识为的就是消除错误的人格,然后本体才能得到开发。
钻石途径和这些途径的不同就在于,它不但可以觉察和消除错误人格,还可以觉察和发展出本体的各种状态。为了说明这个途径为什么有效,我必须概略解说一下我们的"坑洞理论"。
从内在工作的历史文献里,我们发现所谓的"本体"就是内在工作的目标。在西方哲学里,柏拉图也曾经谈到"纯粹理念"或"柏拉图类型"。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真的做内在工作的人)的学生,他曾经提到苏格拉底和学生探讨所谓的"永恒真理"(我们称之为"本体的品质",包括勇气、真诚、谦虚、爱等等)。苏格拉底想要阐明人们如何才能学会这些事,他的解释是:我们无法从别人身上学到这些品质。没有人能教给你勇气或爱的品质。在最后的论述里他告诉我们,只有借由忆起这些品质,我们才会体认到它们。
每个人多少都还记得这些本体的形式。我们在我们的内在工作里曾经见识过,本体不变的特质之一就是:你曾经见过它,你处在那种状态过,现在你只是忆起早已被你遗忘的根本真相。因此我们虽然无法觉察到它,但是这份对本体的记忆仍然存在,而且忆起本体的过程,就是记住我们自己的过程,也就是回归到我们真正的本质。
若想了解我们的方法为何有效,就必须认清本体并不是一团东西,也不是某种状态、经验或存在的一种形式。本体具有许多形态和特质,譬如真诚、爱、慈悲,还有客观意识、价值感、意志、耐力及喜悦。这些都是本体的各种特质,它们就像是钻石的不同切面,反映出了不同的色彩。
虽然人们一向知道本体有许多面向,但大部分的门派还是偏重于某个面向或某些面向。有的门派强调的是爱,他们会运用一些技巧去发展爱。他们谈论爱,他们祈祷、颂唱、崇拜上师、敬神、臣服于爱。别的途径强调的则是服务和劳动,这些人运用的是腹部的能量中枢。还有的门派强调的是真理或真理的追寻,譬如葛吉夫注重的就是意志力,他要人们使出至高无上的力量。哪个方法会强调本体的哪个面向,往往取决于老师和创始者的亲身体悟及性格特质。某位老师曾经在自己的某部分下过很深的工夫,于是跟那个部分相关的本体特质就会变得非常强烈。他是通过那份特质而证入本体的,所以他的教学方法自然会环绕着那份特质而发展。
能照顾到本体所有特质的门派可说是少之又少,不同教诲之间的冲突便是如此形成的。穆罕默德和耶稣的说法大异其趣,而佛陀更是以自己的方式在宣讲。现代老师讲的又是不同的观点,有的说要臣服于神,有的说要寻找"蓝珍珠",还有的说要运用意志力刻意锻炼,有的却认为答案就在空无之中。这些人都不清楚本体具有许多特质,所以每个人都认为别人是错的。如果你以为单凭意志就能证入本体,你自然会认为爱是无效的,因为爱可能暗示着懦弱或多愁善感。这就是为什么某个时期的某些修道团体会以牺牲爱来成全意志,因为这两种品质无法相容。
我们现在知道本体是借由记忆而回想起的一种东西。你们其实早已直接体验过它,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忘掉它?我们何时忘掉了这份我们正努力忆起的品质?
因为受创,本体逐渐被隔绝于外
本体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你的肉体会随着一种模式而成长,你的本体也是一样的。新生儿所处的状态被我们称为"本体中的本质",那是一种无分别的合一状态。三个月大的时候,婴儿所处的是一种融合状态,这对于母子关系的发展是必要的。在融合状态之后,力量会跟着发展出来,接着是价值感、喜悦和个人性的本体等等。但因为环境的干预以及人与环境的冲突,所以发展变得不完全。每经历一次痛苦和创伤,本体的某种品质就会减低。哪种品质会遭受到影响,往往取决于受创的时间点和受创的本质是什么。有时受创的是我们的力量,有时是我们的爱,有时是我们的价值感、慈悲、喜悦或直觉力。因为受创,它们才逐渐被隔绝于外。
如果本体的某种品质被阻绝于一个人的经验之外,剩下的便可能是一种空虚、匮乏或空洞感,也就是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坑洞理论。你在这里已经见识过,当本体的某种品质被隔绝于外时,你真的会在身体上经验到一个坑洞,它会制造出匮乏和不对劲的感觉。当我们感到匮乏时,我们会企图填满那个洞。因为那部分的本体已经被隔绝于外,所以我们无法以本体来补那个洞,于是我们就以相似但错误的品质从外在来填满它。
假设我们对母亲的爱被拒绝或是没有被重视,我们心中的那份爱就受到了伤害。为了避免经验到伤害,我们会钝化身体某部分的感觉,如此一来我们就跟爱的甜美品质隔绝了。应该是爱的那个部分,如今却变成了一种空洞感。我们不记得那份爱本来是自己的,其结果是我们以为自己失去的是外在的某个东西,于是便一味地想从外面找到它。我们总想得到某个人的爱,然后用他的爱来填满那个洞。
那个洞会让我们忆起当时受创的情境以及当时失去的东西。这一切都还在那里,只是被压抑了下来。因为我们想不起当时发生了什么或失去了什么,所以只能感受到空虚及错误的品质,或是我们企图用来补洞的一些概念。随着时间的演进,这些洞会日积月累地被各种情绪及信念塞满,而这些东西又会变成我们的身份,我们的人格,我们以为自己就是这些东西了。某些人的本体还存留在身体的某些部位,但是对童年问题很严重的人而言,几乎每件事都被压抑了下来,结果便造成了本位主义、阴沉的性格以及了无生趣的感觉。
学生:可不可以将你所说的这些观点跟你所说的"坑洞理论"连在一起?信仰似乎意味着必须真的深入到坑洞里。我只要稍微探测一下自己的坑洞,就会变得很恐惧。我似乎缺乏再深入下去的信心。
阿玛斯:没错。当时你没有信心,是因为你不知道里头藏了些什么。你只能一边探索到某个程度,一边告诉自己会没事的。当那个洞变得很恐怖时,你的信仰就开始动摇了,因为你的信仰并不是来自于直观。虽然如此,有时你还是能穿透恐惧,这便是所谓的信仰的跃升。你向上一跃而发现了里面的东西。洞里面也许有蛇或是有你一直在寻找的东西。里面有什么你并不清楚。这便是信仰的跃升。
因此,信仰可以帮你进展到某种程度,但不能帮你深入到底。到了某个点,你必须从信仰跳跃到确知。你必须从头脑跃入本体。属于人格的头脑只能进展到某种程度,它不能直探本源。本体和头脑的活动处于两种不同的界面。你也许能达到头脑的极限和情感的极限,但那极限仍然不是本体,你必须向上一跃。
当你到达信仰的极限时,你会看见一个漆黑而巨大的深渊,你可能会说"我不要跳进去",但这时如果有一位你能信赖的人,可能会帮上很大的忙。那人可能会对你说,"没错,我知道洞里面有什么。我曾经进去过。我会握着你的手。"而你可能会回答,"好吧!虽然我已经被吓得半死了。既然你说你曾经进去过那个洞,而且是全身而退,看上去人也挺好的,那么我就试试吧。"通常只有当你毫无选择的时候,才会靠自己向上一跃。否则又能怎么办呢?你无法再回头了。你确实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但是你对那些老旧的模式已经厌倦了,所以必须尝试一下新的东西。那个新的东西就是跳进深渊里。老师或引领者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帮你向上一跃。当你正要经验某个坑洞时,你的引领者可能已经知道深渊底端存在着本体的某种妙境。事实上,他经常能示现出深渊底端的某种品质,他会为你带来更多的信心。
学生:你的意思是,一个人有时会向上一跃,一种量子式的跃进,是因为他已经一无所有,其他的方法都无效了。我发现我们会到达那个点,并不是因为我们进展到那里了,而是别人根本不支持你的防卫机制。如果一个老师不但不支持你的防卫机制,还能帮你突破局限,做必要的跳跃,那么他是不是在展现慈悲?
阿玛斯:是的。如果你和某个引领你的人一起走这条路,而你已经来到深渊的边缘,接下来就是跳或不跳的问题了。假如你的引领者是慈悲的,你很可能会跳进去。但如果慈悲不存在,事情就会变得很困难。因此,一个有慈悲心的老师,一定会帮你向上一跃。你知道老师绝不想伤害你,他总想给你最好的东西,他不会作弄你。如果你怀疑你的老师,就很难向上一跃。
学生:我想问一个有关承诺的问题。你说过信仰和相信是属于情感及心智的层次。那么承诺是否源自于腹部的直觉中枢?
阿玛斯:这是个很好的观点。显然终极形式的承诺就是"存在",而存在确实跟腹部的能量有关。同时我们也知道,承诺跟意志有关。所以,承诺基本上就是将你的腹部贴近某个东西,它也跟行动有关。
自保本能与安全感
学生:昨天我们谈到了自保本能,以及为什么这份本能是一种纯粹的能量。感觉上它就像是承诺--一种纯粹的能量,一种生存本能。
阿玛斯:确实如此。人一向都拥有非常强而有力的承诺倾向。但问题出在他们承诺的对象是什么。我们要如何运用这股自保本能,往往取决于这股能量是自由的,还是扭曲的。如果它是扭曲的,它就会献身于某个非关紧要的东西。如果你的性本能被扭曲,你很可能会献身于男朋友的阴茎。如果你的自保本能被扭曲,你就可能献身于金钱。许多人都是献身于赚钱的。你时常会听到某人一开始身无分文,最后却成了百万富翁,这是需要不得了的承诺的。在这类情况之中,自保本能显然是存在的,但目标却没有被放在这份本能的真实面向。
学生:我对你所说的自保本能和献身于赚钱还不十分了解。
阿玛斯:每个人都有一份自保本能,我们最强的本能就是让这副有机体存活下去。然而生存基本上是很简单的事:它需要的只是一间庇护所、足够的食物以及好好照顾你自己。但一个人的求生本能如果因童年经验而扭曲了,他就可能会恐惧无法为自己提供生存所需。他因为童年发生的某些事而障蔽住了身体的能量,所以感觉很不安全。或许他的父母早逝,或许在他的情感及生理条件还不具足时,大人便要求他照顾自己。
如果一个人基本上对生存缺乏安全感,他势必需要一大堆的东西来补洞,才会感到安全。一个并不缺乏安全感的人,也许一个月赚一千美元就觉得很好了,但如果一个人有很深的不安全感,那么仅能满足他基本需求的一份收入,一定无法令他感到安全,他会想赚更多的钱。今年一个月赚一千美元还算差强人意,明年他会希望每个月赚两千美元--即使他花不到这么多钱,这份不安全感还是不会消失。
安全感跟你拥有多少东西是无关的,它和你无意识里的基本感觉有关,企图从外面获得安全保障是不可能让它消失的。安全感的议题经常环绕着金钱、权力或朋友之类的事。自保本能一旦受到阻碍而形成能量的不流畅,就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人们往往非常认同他们的不安全感,而且会竭尽所能地填补坑洞,无法单纯地感觉它。他们无法感受到身上的那份阻碍。这么一来,那份感觉自然无法被彰显出来。
这又会揭露出被称为"安全感"的某种对金钱的执着。人们可能会把这类的安全感当真,而用金钱来填满不安全的坑洞。某些人可能已经拥有数百万美元的存款,却仍然需要更多的钱。或者他已经拥有数十位好友,但仍然需要更多的朋友。虽然他权力已经很大了,可是还需要更多的权力。这里面会发生一件很有趣的事。如果这个人心中有个洞是不安全感,那么他得到的保障越多,就越容易感到匮乏。如此一来,他想得到保障的冲动就越强。他不太可能说,"现在我已经拥有足够的钱了。"因错误欲望而得来的满足,似乎让坑洞里的不满足感完全暴露了出来。这可以说明为什么拥有的钱越多,越没有安全感。
阿玛斯 著
胡茵梦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