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统治- 贝小戎 读品走私-搜狐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3:12:39
2010-11-04 13:46

    书话44期

 斯坦福大学历史学家伊恩·莫里斯在《西方的统治》中认为,已有的解释西方为何处于统治地位的两种理论都有缺陷,他以地理优势和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来解释东西方势力的消长。

 

英国幽默作家埃德蒙·波特利1905年说:“传记的艺术不同于地理,传记跟地主有关,地理跟地图有关。”在20世纪之前,地主主导了历史学家们讲述的故事,以致历史几乎成了传记。莫里斯则要强调地图对于历史的意义。他说:“西方在历史上赶超中国,部分是因为他们造出了可以航行至美洲的船(大西洋比太平洋小得多)。”


莫里斯虽然认为,生理学和社会学解释了全球的相似之处,而地理学解释了地区差异。但他并不是纯粹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者。“历史学之父希罗多德就说,温和的土地产生温和的人物。但如果地理环境真的能解释历史,我只要在指出西方核心区在公元前9500年左右开始驯化生物、东方核心区是在公元前7500年之后就可以迅速地闭嘴了。地理有长期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命定的,在社会发展的某一个阶段某种地理条件是优势,在另一个阶段也许就成了无关紧要的甚至是缺点。”


“从英格兰的天空弥漫着浓烟的那一刻开始,欧洲知识分子意识到,他们遇到了一个问题。他们好像在接管全世界,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莫里斯把解释西方何以统治世界的理论分为两类,一种是长时段、铁定理论,一种是短时段、偶然理论。


长时段铁定理论的共同之处是,从远古的某个时间开始,某种关键因素使得东方和西方不可更改地产生了不同,决定了工业革命将发生在西方。他们之间对于是哪种因素从什么时候可以起作用意见不一。有的强调物质力量,如气候、地形或自然资源,有的提出不太可见的东西,如文化、政治或宗教。那些偏爱物质力量的往往会把长时段拉得很长,有的追溯至1.5万年前的冰河时代,甚至更早。那些强调文化因素的,往往把长时段看得有些短,只上溯至1000年前的中世纪,或2500年前的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与中国的圣人孔子的时代。但他们都认为,英美的崛起都不过是不知不觉地做了几千年前就开始了的一连串事件的代理人。


在大约1750至1950年,几乎所有解释西方占统治地位的理论都是长时段铁定说。一些18世纪学者说,古希腊创造了一个独特的理性、创造和自由的文化。这使欧洲比世界其他地方走上了一条不同的、更好的道路。东方的传统太混乱、太保守、太等级化。当东方开始学习西方的文化时,一些西方的长时段学派又认为,文化还不是西方统治的最终解释,文化本身也有物质起因。有人认为东方太热或疾病太多,发展不出西方那样有创造性的文化,有人说东方人口太多,生活水平太低,发展不出西方自由、意欲向前的社会。


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加州成为全球史短时段偶然理论的中心。他们认为,直到19世纪,东西方的共同之处还多过它们的差异。贡德·弗兰克认为,要不是偶然事件的发生,东方比西方更适合工业革命。在16世纪,“银子、野蛮和奴役给西方买到了一张亚洲经济列车的三等座位,但西方要想取代亚洲成为火车头还需要别的因素”。1750年后人口的增长在欧洲和亚洲造成不同的结果:在中国造成了贫富分化、政治危机,阻碍了创新,却为英国的新兴工厂提供了廉价劳动力。


莫里斯认为,长时段论者和短时段论者都误解了历史状况,因此只得到了片面、矛盾的结果。解决两派之间的争议的一种办法是,考察比前现代更早的时期。之前很多研究西方的统治的专家都是现当代历史方面的专家,对更早的历史只是一笔带过,莫里斯本人是一位考古学家和古代史专家,他能够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


人们想知道为什么西方处于统治地位的原因之一是,他们想知道这种状况能不能持续、能持续多久、如何持续。莫里斯说:“我们这个时代的大问题不是西方是否会继续统治,而是人类整体上能不能在灾难降临前变成全新的存在。”


《经济学家》盛赞这本书条理清晰、气势磅礴,将像《大国的兴衰》一样流行。但作者经常炫技般地调侃。比如他写道:“约翰逊博士曾经说,人人都喜欢弥尔顿的《失乐园》,但没人希望它篇幅更长。适用弥尔顿的,更适用我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