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此下夕(此夕),读su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4:26:41
 标签:

上此下夕读所

 

     ——详见“晓所新浪博客”

  

传说之一

“上此下夕”卜所(当地方言读“锁卜所”Suǒbùsuǒ):在石林彝族自治县路美邑乡西北5公里。《路南彝族自治县地名志》说:“相传此地名古为姓,卜姓先居,故名。又传昔有父女二人先此定居,勤耕苦种,建屋栖身。庄主少爷扬言要老翁年关献女顶债,父女闻讯后,除夕(腊月三十日)锁门潜逃。此夕庄主少爷带家丁恶棍来要人要钱,见门锁着,即令焚屋。数月后老翁返回,目睹家破业毁,以记此夕之悲愤,遂以此夕二字合而为姓,即'上此下夕 ’。后人据此传闻,有'锁虽锁门,锁不锁人’说法,村即名'锁不锁’,后写为上此下夕卜所。”有大、小“上此下夕”卜所二村。

 

传说之二

很久以前,“上此下夕”姓氏人家,原为南京柳树湾柴姓人氏。柴家历代有人在朝中任职。后来,因奸臣谋害,为避灭门之祸。柴家遗孤背井离乡,改名换姓,辗转迁徙到云南。

(或许为纪念自己曾是柴姓人家,故留“此”头,改“木”为“夕”。不知道“夕”字是深隐着背井离乡之痛之苦,还是哀叹过去的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与“所”同音,应该是对故土的深深眷恋吧!---晓所)-

 

传说之三

说不清是哪个朝代了,“上此下夕”姓氏有个读书人,名叫“上此下夕”章。他天资聪颖,读书异常用工。十八岁那年,他赴京赶考。发榜那天,头名状元:此夕章。他看似是自己中了,但不敢确信。报信官找到客栈,查验“上此下夕”章印章,觉得对不上,不敢将状元印章、官袍给他。

 

传说之四

很久以前,一老妇人为避灾祸,隐姓埋名,带着年幼的儿子四处漂泊。

一天,母子俩来到石林县大可乡南小村北坡头时,已是夕阳西下之际。老妇人抬头望天,天苍茫茫无尽头;向四周望去,山一座座绵绵相连;向下望,山谷中一片铺展的土地。回想多日来,居无定所,四处乞食的日子,老妇泪流满面。她对儿子说:再这样走下去,永远也不是尽头。我们就在这里住下吧。

当晚,母子俩就下到山脚,在一棵大树下,搭建了一个草棚,住了下来。后来,老妇人常常庆幸母子俩有了自己的住所,不再四处飘零。某日,老妇人想起那晚的太阳西下,非常感念夕阳启引她留下来,想到隐姓埋名多年,儿子没个固定姓氏,就为儿子取姓为“上此下夕”,与“所”同音。

后来,“上此下夕”氏人家一代又一代繁衍。再后来,“上此下夕”氏后人从这里走向四面八方。

 

           


       有相关“上此下夕”这个字资信的朋友,请与晓所联系(邮箱:xiaosuo12@126.com、qq:474828001)。谢谢!

 

 

转帖一

据《中华字海》五〇七、五〇八页,该字有两个释义:

一、读音xi1(西)。同“些”。见《详校篇海》。

二、读音suo4(索去声)。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