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牛奶、婴幼儿乳腺异常发育与乳腺癌等的随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3:14:59

关于牛奶、婴幼儿乳腺异常发育与乳腺癌等的随想

转载

 

近日,关于婴幼儿食用奶粉以后出现乳腺的异常增生问题,炒得沸沸扬扬,武汉的三名女婴、江西的几名女婴和山东的一些孩子都才几个月大,喝了一种奶粉以后,明显发生性早熟症状,乳腺变硬有结节,其次雌激素水平异常,四个月龄大的女婴雌激素水平达到成年女性的雌激素水平。尽管生产这个奶粉的厂商(某某国际公司)发表申明,称:自己的产品绝不添加任何激素类违规成份,卫生部也一再说明这个关系不能明确!但是这仍使我们重视,需引起思考。

首先,武汉的某女婴,在武汉市儿童医院著名的儿科医生江泽熙教授的指引下:停用这个奶粉几个月后,乳房硬块变小变软了。看来从因果关系推导:不能说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然后,我们注意到,媒体对这一问题的深入调查更揭示出深层次的关联(见笔者附录的有关媒体报道)。这个问题,其实已经是个很普遍的问题,从高科技介入奶牛养殖业几乎有个惯例:就是用雌激素催奶,这个催奶就是大剂量的使用激素。所以,奶粉中含有的雌激素也许不是厂商直接有意加入的,而是原料出了问题,奶牛使用的激素以后奶粉的激素含量很高,这不是个案,这是个普遍现象,也不是中国的特例。因此,国外对乳腺癌引起的原因分析中,也提到过类似的情况。

笔者还未写完,卫生部关于圣元奶粉与婴幼儿性早熟之间的调查结论已经出来了。当然,这个结论究竟怎样还有待进一步评判。因为辩论的双方对这个意见还有重大的分歧。也许像韩国的“天安舰”事件一样,要若干年以后真相才能大白。我想谈的是不涉及到婴儿,而是涉及到肿瘤患者。国内外已经有权威研究表明:乳腺癌和肝癌患者饮用牛奶是有害的。这方面最著名的研究当数美国著名营养学家,获得了全美癌症研究终身成就奖的坎贝尔教授。坎贝尔教授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观点:至少对乳腺癌、卵巢癌等雌激素依赖性的妇科肿瘤以及对肝的肿瘤,它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牛奶往往起着负面的作用(就是坏的作用),甚至是某种癌症的触发因素。当然,坎贝尔的研究着重于他所发现的牛奶中“酪蛋白”等的因素。今天,圣元奶粉事件更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深度追访揭示:在奶牛的饲养过程中,为了催乳,增加出奶量,国际惯例是会使用一些雌激素的,这也就是科技所带来的、让人觉得很尴尬的结果。这个雌激素在牛奶加工过程中多多少少还会残存。因此,牛奶厂商倒不一定是他有意人工加进去雌激素;但就在他的原料当中,因为奶牛的饲养过程中,添加了这些东西。目的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出奶量。那么,不管真相究竟如何,反正这一点是很难回避的。我们作为搞肿瘤临床防治的,我觉得有一点要提醒大家:还是为了安全起见,圣元奶粉中究竟有没有雌激素,让专家们去争论吧!对乳腺癌、卵巢癌以及肝癌患者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提示:离牛奶远一点,离各种牛奶远一点。当然,酸奶根据坎贝尔的观点可以食用,酸奶根据特殊的工艺,将酪蛋白分解了。是不是雌激素分解了?还没有研究结论,但总体上比其他牛奶安全些。

讲到这,另外一个佐证材料,国外有研究表明牛奶对前列腺癌是有保护作用的。前列腺癌大家知道是雄激素的异常,是其长期刺激的结果。从中医的观点来看,一个属于“阳(雄激素)”、一个属于“阴(雌激素)”,牛奶对前列腺癌有保护作用,也就是阴阳的制约关系,临床治疗这类疾病,也常可考虑用雌激素。从这个角度似乎能证明一点:牛奶当中有雌激素。特别现在人工喂养的、大批量生产的牛奶,难以逃脱在奶牛的饲养过程当中添加一些高科技因素分。这个高科技因素显然是负面的。因此我们强调乳腺癌、卵巢癌、肝癌等的患者离牛奶远一点。因为如果含有激素的话对肝癌也是有害的,坎贝尔的观点是非常明确的,他专家调查了中国和菲律宾的肝癌患者,而且做了实验发现:黄曲霉素促使肝癌发展过程中,酪蛋白就是个“启动”(即促进)因素。因此,为了健康起见,我们更坚定的相信一点:这类癌症患者离牛奶远一点更好。

    另外,想提醒两点:一、指出真相往往是有风险的,因为伤及了一些商家的利益(就像皇帝新装里的那个孩子,让成年人难堪),坎贝尔遭到美国奶业集团的拼命打击,就是典型案例。因此,有些商家的粉饰性解释不足信:万宝路集团不是引用专家研究说香烟对健康也有帮助吗!中国的国酒(某某),也不是说他的酒保肝的吗?其实,这不是矛盾的,有些商家的说法根本就是忽悠,邪得很…。

二、环境激素,已经证明是今天癌症高发的原因之一。环境激素,包括饮食中各个环节加人的,不仅仅牛奶中难以避免,大量人工饲料催熟的东西中,如饲养的鸡鸭、鱼塘喂养的鱼类中都难免存在。我们已经发现多例小孩,因为长期贪吃肯德基、麦当劳而青少年患上鼻咽癌等恶性疾病的。不可不慎重!

总之,高科技给人类带来的不仅仅是美酒佳肴,也可能是灾难!需谨慎。

    附:坎贝尔的研究,可参见他在中国出的两本书《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救命饮食》。特别是后一本,着重谈癌症的有关饮食,不可不读!

    部分记者的调查附后,供参考。

 

 

 

 

癌症患者(前列腺癌除外),离牛奶远一点

报摘:摘自《第一财经日报》等

……家住武汉的三名女婴,疑因食用同一品牌奶粉,患上“外源性食物引起的性早熟”,4个月大的女婴不仅乳房已经发育,其雌激素水平竟已达到成年女性水平。

无独有偶,江西省奉新县10个月女婴、山东省临沂市8个月女婴,以及广东湛江3个月男婴均出现早熟症状,雌激素检测皆超标。

凭借50多年临床经验,国内著名小儿外科专家、武汉市儿童医院教授江泽熙在初步推测是激素引起的性早熟,同时建议邓小云停止向女儿小菲(化名)喂食涉事奶粉。近一个月后,小菲的乳房硬块变软了,持续膨胀的状况有所减缓,阴道炎等并发症也基本痊愈。

……有医学、乳业专家、学者将矛头指向了奶牛催奶挤奶生产环节。国家乳品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李涛博士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透露,奶粉中含激素并非个案,对不孕奶牛注射催奶液追求高出奶率已成行业潜规则。

“我国当前的奶牛饲养方式与传统不一样,差别体现在出奶率上。因为奶牛分泌乳汁的多少与身体内的激素含量有关。为追求更高的出奶率,一般就是对奶牛进行肌肉注射。你看奶牛场的工人经常帮奶牛按摩乳房,别以为那是人性化的管理,其实是为了缓解奶牛乳房胀大时所产生的不适感。这跟人类等其他哺乳类动物催奶的原理是一样的。”李涛博士介绍道。

事实上,激素催奶最早曝光于国外。国际第四大出版商——布拉克威尔出版社的特约作者克伦•道恩指出,人们在喝牛奶的时候可能不会想到为奶牛多产奶采取的措施,一年一次的人工授精、流产、注射催乳素……。除此之外,美国加州一些奶牛场还给奶牛注射“控孕催乳剂”,使奶牛不怀孕就大量产奶,其产量竟然能够达到自然产奶量的10倍之多。人们应当注意的问题是,牛奶中所含大量雌性激素对妇女健康产生的危害,因为过量的雌激素会导致孩子性早熟,男性性功能障碍,及女性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的发生。

…有记者在慧聪网上找到一则“供应兽药奶牛专用催奶药不孕奶牛催奶注射液”信息,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显示为“黄体酮、苯甲酸雌二醇、利血平等”,用途则是“促进奶牛泌乳器官发育,诱导不孕奶牛泌乳等”。

……

乳制品行业近十年来的超常规高速发展,打破了奶牛养殖业与乳制品加工业之间的天然平衡——为追求奶牛更多泌乳,以致“激素催奶”大量存在。

多位乳业专家初步推测,乙烯雌酚(DES)等激素不排除在奶牛养殖环节进入牛体,导致原奶含有一定量的雌激素(脂类物质),并传递到奶粉、液奶等下游乳制品产品中。这意味着奶粉疑制婴儿早熟很可能并非个案。

国家乳品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李涛博士说,外源性激素的种类很多,其中与次次事件最相关的激素是DES。“这种激素属亲脂性激素,完全可在乳牛机体的性腺和肾上腺皮质等器官合成,并随着乳汁与胆固醇、乳脂肪进入乳中”。

李涛介绍,目前我国奶粉的制作工艺多采用多段高压喷雾技术,该技术为增强雌激素的活动能力创造了条件。据介绍,经过高温处理(喷雾干燥)后的含巯基钼化合物,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钼酸,为受体结合创造条件。实际上,雌激素就是结合在胞内受体上的激素,它与受体结合后,能使受体蛋白的构象发生改变,最终构成性器官提前发育。

李涛指出,婴儿奶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在没有氮气保护的情况下,奶粉的过氧化值增大也会造成雌激素活动能力增强,进而改变受体蛋白的构象,导致性早熟。

……中国奶业协会顾问王怀宝提到,我国奶业近十年超常规高速发展,在世界上前所未有,“每年增长30%左右,内蒙古更是达到40%。从1949年的12万头奶牛、20万吨奶起步,已经发展到今天的1380万头奶牛、3650万吨奶的规模,增长均起过100倍。”

我国原奶80%来自于散户,奶源分散、规模小、标准化欠缺,与高度集约化的乳品加工业极不匹配。而“公司+农户或公司+奶站+农户”订单模式又致使我国奶业产业链各环的利益关系相互割裂。

“绝大部分奶牛饲养户出于降低成本考虑,已转为喂养合成饲料,催情素、卵巢激素等激素也常被用来进行催产。”中国乳业资深专家王丁棉透露,10年前一头母牛一天最多产奶20公斤,而今在催奶饲料或药物辅助的情况下,一头母牛一天产奶可达近百公斤。

……王丁棉介绍说,在奶牛养殖模式上,国际上确实存有两种形态。“美国采取圈养模式,而且根据该国相关法规,允许在养殖过程中,在一定情况下使用激素;新西兰国家养殖奶牛,在繁育配种阶段,也会注射激素;欧盟则不允许使用激素,并采用放养模式。” …

王丁棉称,我国在奶牛的养殖模式上也采用美式圈养,故也会使用到激素。

编后语:为了健康,成年人,特别是一些癌症患者(前列腺癌除外),离牛奶远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