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 星期五 02月15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1:42:22
科索沃为周日宣布独立作最后准备 欧洲恐掀分裂潮
【综合消息】国际瞩目的科索沃独立问题将有重大发展,科索沃议会今日召开会议,为周日单方面宣布脱离塞尔维亚独立作最后准备。有分析指出,科索沃独立如成事实,或会掀起“骨牌效应”,欧洲其他受分离主义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如西班牙、比利时和英国,将会诚惶诚恐。
科索沃议会今日会在联合国特使阿赫蒂萨里提出的框架下,讨论多条法例草案,其后再审议国徽、宪法和法律,为独立宣言定案。议会最大党民主联盟一名高档官员表示,独立日期要留待与美国和欧盟协调后才会公布,但普遍认为科索沃会赶及在欧盟外长下周一会议前,即后天宣布独立。
巴黎IRIS研究所专家加缪指出,自二次大战以来,全球盛行“国界不可侵犯”的信条,但科索沃独立可能使之无以为继。一些倡议根据种族、语言和文化重绘欧洲地图标准的分离主义组织,将会大受鼓舞。
西班牙北部巴斯克地区和东部加泰罗尼亚地区一直饱受分离主义活动困扰,巴斯克分离组织埃塔(ETA)指出,科索沃的例子证明争取独立“并非(不可实现的)乌托邦”。
西班牙政府已表明不会承认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防长阿隆托特别强调,科索沃的状况“不能调换到欧盟其他国家,更别说是西班牙”。
在比利时,荷语政党新法兰德斯联盟促请政府支持科索沃独立,但法语官员担心引起“骨牌效应”。比利时主要分为荷语和法语两大人口,荷语的法兰德斯地区占6成人口,比法语的瓦隆地区富有。法兰德斯民族主义领袖韦弗(英德葡)去年就撰文质疑:“为什么坚持保留这个名为‘比利时’的临时屋顶”?
在英法海峡的另一端,苏格兰民族党去年5月起控制地区政府,并承诺2010年举行独立公投;不同的是,他们采取非暴力手段,苏格兰民族党第一部长萨蒙德骄傲地说,苏格兰寻求独立的过程中,从未造成任何人命损失。
有分析认为,科索沃宣布独立,对欧盟的公信力是一大考验。欧洲政策研究中心专家马尔加拉斯认为,科索沃独立是脆弱问题,犹如打开潘多拉盒子,麻烦不断。欧洲外交事务理事会分析家科尔斯基指出,除非欧盟能处理好后园的这个小国,否则难以成为世界强大组织。
【时事点评】请大家注意这一段文字,原文是:有分析认为,科索沃宣布独立,对欧盟的公信力是一大考验。欧洲政策研究中心专家马尔加拉斯认为,科索沃独立是脆弱问题,犹如打开潘多拉盒子,麻烦不断。欧洲外交事务理事会分析家科尔斯基指出,除非欧盟能处理好后园的这个小国,否则难以成为世界强大组织。
●“科索沃独立问题”的核心是“科索沃独立之后的后续问题”
显然,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科索沃独立问题的“实质内容”,其实就暗藏在上面这段文字中,具体而言,它主要包含三个层面:
第一,“科索沃宣布独立”并不是“科索沃独立问题”的核心,“科索沃独立之后的后续问题”才是整个问题的核心。本质而言,欧洲政策研究中心专家马尔加拉斯所说的“科索沃独立是脆弱问题,犹如打开潘多拉盒子,麻烦不断....”,指的就是这一点。
●欧盟未来是否有能力成为“世界强大组织”的一块试金石!
至于欧洲外交事务理事会分析家科尔斯基所指出的---“除非欧盟能处理好后园的这个小国,否则难以成为世界强大组织”,则强调了“科索沃独立之后的后续问题”的“真实内容”,即:科索沃独立的“后续发展”对欧盟的公信力绝对是一大考验,欧盟能否经受住考验?或者说,欧盟能否处理好后园的这个小国“独立后的后续事宜”?将成为欧盟未来是否有能力成为“世界强大组织”、特别是欧盟是否有能力“缩短所需时间”的一块试金石!
●各有盘算的“欧美”仍有必要在“一致支持”的问题上、拿出足够的东西来证明其“纯净度”
第二,仅就“科索沃独立进程”而言,如果的确得到了“欧美”的“一致支持”,那么,尽管俄罗斯的国力已经较当年“欧美”发动科索沃战争时有了相当程度的恢复,但作为角力的另一方--俄罗斯,并不能单方面阻止科索沃宣布独立。
第三,实际上,在之前的点评中,东方评论员已经多次强调:本质而言,休眠已近十载、眼下主要由“欧美俄”三方公开较劲的“科索沃独立问题”,实际上是被主要由“中欧俄美”四方(六国)角力的“伊核问题”所重新激活的。
更加重要的是,在重新激活“科索沃独立问题”的意图上,“欧美”显然有着各自的战略盘算与战术考虑;至于在是否支持科索沃独立的问题上,真实的情况就如新闻中所描述的那样:出于各自的国家安全、民族利益,欧盟成员内部也远未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因此,“欧美”所谓的“一致支持”,天生就有个“纯净度”的问题。
在这里,我们想强调的是,“科索沃独立进程”是否在周日、或者在近期走到“宣布独立”这一步,各有盘算的“欧美”仍然有必要在“一致支持”的问题上、拿出足够的东西来证明其“纯净度”。
●要“仔细考核”欧美“一致支持”的“纯净度”,离不开伊核问题这台“显微镜”
显然,既然“科索沃独立问题”是被伊核问题所激活的,要“仔细考核”欧美“一致支持”的“纯净度”,是离不开伊核问题这台“显微镜”的。
下面,我们就通过两则新闻片段,看看这台“显微镜”本身、或者围着这台“显微镜”打转的一干人等,又弄出了什么“新动向”!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http://www.dongfangtime.com
美白宫发言人称支持伊拉克与伊朗发展良好关系
【华盛顿消息】美国白宫女发言人佩里诺14日表示,美国支持伊拉克和伊朗发展良好关系。
佩里诺同时表示,伊朗和伊拉克发展良好关系的最快捷的方法就是伊朗停止对那些向无辜伊拉克人和驻伊美军发动袭击的极端分子的支持。
伊拉克政府发言人14日说,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将于3月2日对伊拉克进行正式访问。如果此访成行,艾哈迈迪-内贾德将成为自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首位访问伊拉克的伊朗总统。
【时事点评】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白宫的这位女发言人说话倒也干脆,“借助”内贾德即将访问伊拉克这件事,三言两语就将“美国的当前处境”、与“美国的进一步意图”交待得一清二楚:
●华盛顿在这个时候“明确支持”“伊拉克和伊朗发展良好关系”,只有三种可能
我们认为,如果站在华盛顿的立场上看问题,那么,如果伊核问题仍然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或者“在近期内”不可能取得实质性进展,那么,在“中欧俄”仍然紧拽着伊朗、手握伊核问题、并以此为支点,从政治、军事、特别是经济层面,各自展开自己的全球战略的紧要档口,一句“美国支持伊拉克和伊朗发展良好关系”,在我们看来,这话说得实在是太违心了!
东方评论员注意到,华盛顿于这个时候“明确支持”“伊拉克和伊朗发展良好关系”,在“动机”的问题上,有分析认为:不外乎三种可能性:
其一,站在华盛顿的立场上看问题,伊核问题已经取得了某种“实质性进展”;
其二,是站在“非美方”立场上看问题,是为了让伊核问题取得某种“实质性进展”,美国必须做出的“让步”;
●将这种“明确支持”“主动”用作一种手段,将“更加贴近”美国的真实意图
其三,是站在华盛顿立场上看问题,是为了让“巴以和谈”、特别是伊核问题取得某种“实质性进展”所“必须施展的手段”。
东方评论员认为:就目前而言,第一种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第二种可能性有一定道理,但是,种种迹象表明,以第三种可能性为最大。
事实上,由于美国情报系统已经以“高度的自信”、用书面报告的形式、“确认”伊朗在03年已经停止发展核武器,从而早在美国举行的“巴以和会”惨败收场不久,就向“方方面面”散发出不排除“美国转向伊朗发展关系”的选择项,因此,在我们看来,将这种“明确支持”“主动”用作一种手段,将“更加贴近”美国“明确支持”“伊拉克和伊朗发展良好关系”的真实意图。
在对此做进一步展开之前,我们再来阅读两段资料片段,从另一个层面了解伊朗“正式宣布”伊朗总统访问伊拉克“具体日期”的大背景。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http://www.dongfangtime.com
资料:伊朗总统内贾德将会于3月2日对伊拉克进行访问
【东方档字NO.200802140311】据媒体报道,伊朗14日宣布,内贾德总统将于3月2日访问伊拉克。他将是自从1979年德黑兰爆发伊斯兰革命以来到访巴格达的首位伊朗总统。 也许有人会说,伊朗是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的最大赢家。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当内贾德在下个月抵达巴格达时,他将会受到热烈欢迎。至少对于在伊拉克掌权的什叶派穆斯林和库尔德政界人物,伊朗是他们的长期盟友。但是,他们当中现在有许多人同美国也有紧密联系。
内贾德此次访问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醒他们,在美国军队撤离伊拉克后,伊朗仍然会是伊拉克的邻国。当然,对于伊拉克的逊尼派穆斯林以及民族主义什叶派神职人员萨德尔的追随者来说,伊朗总统的到访并不是件好事。
毫无疑问,伊朗对伊拉克有着巨大的影响,它与几乎所有伊拉克的主要政治力量保持着联系,即便是那些对德黑兰不那么友好的。
当然,所有这一切并不意味着伊拉克的阿拉伯人或库尔德人尤其喜欢或信任伊朗。即便是萨达姆·侯赛因被推翻也没有改变这一事实。
加拿大总理四处打电话 敦促盟国向阿富汗增兵
【综合消息】加拿大总理发言人桑德拉·巴克勒14日说,加总理哈珀13日晚与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通电话,敦促澳政府向阿富汗增派部队。另据加拿大媒体报道,哈珀日前还与法国、英国、德国、荷兰和美国等国领导人通电话,敦促他们向阿富汗增派部队。
巴克勒说,哈珀向陆克文介绍了加拿大跨党派调查小组要求盟国向阿增派作战部队以换取加延长驻军期限的建议。陆克文表示,澳大利亚将继续在阿富汗驻军,并希望与加拿大及其他盟国合作,帮助阿富汗实现稳定和繁荣。
澳大利亚目前在阿富汗的驻军大约有500人。
加拿大在阿南部坎大哈省驻有2500名军人,主要参与打击塔利班武装的军事行动,任期至2009年2月结束。由于伤亡人员增加,加国内要求到期撤军的呼声强烈。三个反对党中,新民主党和魁北克集团坚决要求到期撤军,最大反对党自由党同意将加拿大驻军期限延长至2011年7月。哈珀对此表示欢迎,并承诺争取与自由党达成共识。而民意测验表明,大约有一半加民众希望驻军按期撤回。
俄外长与美国务卿大打口水仗 发表声明互相指责
【综合报道】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和美国国务卿赖斯2月14日各自发表声明,互相指责对方。俄外长直接暗示可能鉴于科索沃先例承认格鲁吉亚自治共和国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独立。美国国务卿赖斯则强调苏联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普京总统有关俄导弹可能瞄准乌克兰的言辞威胁是不可接受的。
俄外长拉夫罗夫2月14日在和欧盟三国(英、法、德)外长会谈后宣布,此次磋商是在联合国安理会就科索沃准备在2月17日单方面宣布独立而召开的紧急会议框架之内进行的,但是未能与欧洲伙伴就此问题达成谅解,俄方对安理会此次紧急会议的结果不表乐观。他说:“我们努力再次发挥我们不容置疑的论据,无论(科索沃)事态如何发展,这个问题仍将留在国际关系日程上,要求联合国安理会为此进行严肃的会谈。”
俄外长随后措辞强硬地指出,科索沃单方面独立的先例将触及俄罗斯周边领土,这种分离主义趋势将会在世界其他地区挑起事端,包括在直接邻近俄罗斯边界的地区。如果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并且得到西方国家的承认,莫斯科将为两个未被承认的自治共和国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提供担保。他同时指出,科索沃一旦单方面宣布独立,并且这一非法行为又得到西方国家的承认,将会破坏现行所有国际法的原则和准则。不过即使欧盟承认科索沃独立,俄罗斯也不会对欧洲实施制裁。
上述讲话虽然不是俄官方的正式声明,却是俄外长首次直接暗示俄罗斯可能会承认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从格鲁吉亚独立出去。此前俄罗斯一直承认格鲁吉亚领土完整,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领导层也没有将自己的独立与科索沃先例直接联系在一起。
俄外长还强调指出,美国声称伊朗企图制造核弹,准备攻击全世界,为此对德黑兰实施严厉的制裁,这种借口是站不住脚的,国际社会关注的应当是事实,而不是主观臆测。
美方对俄方的强硬立场和声明当即做出反击。美国国务卿赖斯2月14日在参议院外事委员会听证会上公开批评俄罗斯外交政治中的言辞不可接受,希望俄罗斯明白苏联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她在总结美俄关系时说:“在华盛顿和莫斯科的合作中是有一些积极因素,比如在朝鲜、伊朗、中东问题和反恐上的协作,但是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美方对莫斯科与德黑兰的军事技术合作不满,这种合作不仅包括常规武器,还涉及防空系统。普京总统在与尤先科总统会晤时声称,一旦北约在塞瓦斯托波尔部署基地,俄罗斯导弹可能瞄准乌克兰。这是一种病态的,应当受到指摘的言辞。莫斯科的言辞是不可接受的。苏联时代已经永远结束,我希望俄罗斯能够明白这一点。我们绝对支持乌克兰和其他前苏联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北约应当做它应当做的事情,俄罗斯没有否决权。北约是个强大的团结的联盟,不会允许冷战重演,尽管俄罗斯有能力恐吓邻国。”
【时事点评】请大家注意资料片段中的“第一段文字”,原文是:当内贾德在下个月抵达巴格达时,他将会受到热烈欢迎。至少对于在伊拉克掌权的什叶派穆斯林和库尔德政界人物,伊朗是他们的长期盟友。但是,他们当中现在有许多人同美国也有紧密联系。
●伊朗对伊拉克局势稳定拥有巨大影响力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上述文字非常精确地描述了伊朗对伊拉克局势稳定所拥有的巨大影响力。
再请大家注意资料片段中的“第二段文字”,原文是:内贾德此次访问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醒他们,在美国军队撤离伊拉克后,伊朗仍然会是伊拉克的邻国。当然,对于伊拉克的逊尼派穆斯林以及民族主义什叶派神职人员萨德尔的追随者来说,伊朗总统的到访并不是件好事。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仅就内容而言,“上述文字”倒也客观,但是,就目前的时局而言,要想真正把握掩盖在“上述文字”下面的“真实内容”、恐怕要从另一个角度去加以阐述。
●内贾德进行此次访问的目的,以及华盛顿“明确支持”两伊搞好关系的目的
为此,我们不妨将“上述文字”稍加修饰、并改写如下:
(华盛顿“明确支持”)内贾德此次访问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醒他们(欧盟、阿盟,特别是阿拉伯逊尼派国家、以及以色列),在美国军队撤离伊拉克后(最新消息显示,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声称支持暂停从伊拉克撤出美军的决定),伊朗仍然会是伊拉克的邻国。当然,对于伊拉克的逊尼派穆斯林以及民族主义什叶派神职人员萨德尔的追随者来说,伊朗总统的到访并不是件好事(但也绝不是一件坏事)。
在这里,我们提请大家“重视”“括号”之内的文字,显然,只有经过这些“修饰”之后,再结合“第一段文字”的内容,并加以通盘考虑,我们才能搞清楚伊朗总统内贾德“为什么能够”访问伊拉克?特别是,在盖茨公开声称“暂停从伊拉克撤军”,且黎巴嫩真主党武装第二号人物被炸身亡后,内贾德“为什么仍然要”访问伊拉克?
此外,我们也才能搞清楚欧盟、阿盟对美国暂停从伊拉克撤军“为什么统一地”保持低调?尤其能搞清楚美国“为什么要明确地支持”“两伊搞好关系”?才能充分理解这么一点,即:尽管“欧盟发挥着关键作用的”国际原子能组织在伊朗意外发现极少量武器级铀后,华盛顿为什么要保持“相对低调”,且一点儿也没有影响到伊朗总统访问伊拉克的行程?
当然了,我们还能弄明白这么一点,即:曾经威胁称”如果北约盟国不向阿富汗增兵、加拿大就准备自阿富汗撤军”的加拿大总理哈珀,在这个时候为什么又“激情四射”、四面出击,抱着电话狂打一通,去全力敦促盟国向阿富汗增兵?
●美国决策层目睹“巴以和谈”已“无以为继”的“无奈反应”
我们知道,之前,“美以”联手、欧盟配合,围绕着“不要哈马斯”的“巴以和谈”大做文章,意图在于最大限度地孤立伊朗、从而为从“中俄”把持的联合国框架“之外”去“大规模、实质性制裁伊朗”打下基础。
然而,就如我们之前多次强调的那样,“强硬的哈马斯”是包括阿盟、欧盟、伊朗、以及中俄等“非美势力”加重、或者获取中东话语权的“重要支点”。
因此,尽管华盛顿、以及华盛顿支持的以色列政府、阿巴斯政权拿哈马斯的强硬政策说事,一方面想用封锁的手段削弱哈马斯、另一方面则想将哈马斯排除在巴以和谈进程之外,但真实的情况却是,自哈马斯在欧盟、特别是阿盟的沉默中“突然炸毁”加沙与埃及边境的围墙,让加沙的居民越境自埃及“取食”,从而向“国际社会”充分展示“美以”操持的“饿死哈马斯”、至少是“锇软哈马斯”之战略意图不仅不为阿盟所接受,甚至已然全面破功之后,华盛顿决策者已经明白,其一手主导、并得到欧盟配合、旨在排除哈马斯(实际上是排除支持哈马斯的中东势力,特别是中东之外的、“非欧美”势力)参与决策的“巴以和谈”,在美国及美国支持的以色列政府、阿巴斯当局迟迟无法拿出一份令欧盟、实际上是令阿盟满意的“和平协议”之后,已经进入一种“无以为继”的境地,更别提要拿一份所谓的“巴以和谈协议”去换取阿盟的“伊拉克合作”、“伊核合作”,特别是换取欧盟的“伊核合作”、“阿富汗合作”、“巴基斯坦合作”了。
非常清楚,华盛顿在这个时候“明确支持”“伊拉克和伊朗发展良好关系”,恐怕是美国决策层目睹“巴以和谈”已渐入“无以为继”之境地的一种“无奈反应”。
但是,东方评论员想强调的第一点是:这只是表面层次的东西;
●“救活”“巴以和谈”,显然是华盛顿做出上述“无奈反应”的“主动意图”
我们想强调的第二点是:尽管这只是表面层次的东西,局势的最新发展证明,华盛顿显然在施展一切手段、力求将其做得“逼真”、以寻求局面的扭转:要知道,这个“巴以和谈”早就被华盛顿决策者规划出了“诸多用途”,并在美国一系列“战略翻盘”计划中扮演着“承上启下”的角色。
因此,尽一切可能阻止“巴以和谈”因阿盟、以色列、甚至欧盟的不配合而滑进“无以为继”的深渊,或者最终“救活”“巴以和谈”,显然是华盛顿做出上述“无奈反应”的“主动意图”。
●“伤心至极的”美国人自然“无法阻止”“两伊发展友好关系”
在这种意图下,既然由伊斯兰逊尼派国家主导的阿盟不愿意站在“巴以和谈”的大旗下、帮助美国“全面孤立”、继而在中俄把持的联合国框架之外去全面制裁伊朗,那么,“伤心至极的”美国人自然“无法阻止”由什叶派主导的伊拉克政府向伊朗发出访问邀请,自然“也无法阻止”对伊拉克国内局势拥有巨大影响力、且为阿拉伯逊尼派国家所“高度警惕”的伊朗与伊拉克之间“发展友好关系”的迅猛势头,不仅如此,有意思的是,“无法阻止”的华盛顿还要装出一副“无奈”之余的“祈求”。
●华盛顿“公开地”向即将造访伊拉克的伊朗总统内贾德“邮寄”了一份“倡议书”
我们注意到,声称“支持两伊发展友好关系”的佩里诺也同时表示:伊朗和伊拉克发展良好关系的最快捷的方法就是伊朗停止对那些向无辜伊拉克人和驻伊美军发动袭击的极端分子的支持。
不难看出,无奈的华盛顿在违心之余,显然没有忘记为“自己的明确支持”进行一番辩解,并“借助”这番辩解,“公开地”向即将造访伊拉克的伊朗总统内贾德“邮寄”了一份“倡议书”,也就是所谓“两伊发展友好关系”的“最快捷方法”。
●面对这条所谓的“最快捷方法”,人们也就不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显然,既然美国政府“公开了”“倡议书”的核心内容,也就是一条所谓的“最快捷方法”,那么,人们也就不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如果华盛顿认定“伊朗停止对那些向无辜伊拉克人和驻伊美军发动袭击的极端分子的支持”是“伊朗和伊拉克发展良好关系的最快捷方法”,那么,对这么一个“向驻伊美军发动袭击的极端分子提供支持”的伊朗,华盛顿为什么还充许其总统访问自己占领下的伊拉克、并公开支持它们发展友好关系呢?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要想令人信服地解释上述问题,恐怕只有这样几种答案:
首先,美国所谓“伊朗向无辜伊拉克人”、特别是“向驻伊美军发动袭击的极端分子”提供支持的说法根本就是子虚乌有;
其次,如果美国对伊朗的上述指控属实,或者部分属实,那么、毫无疑问,如果站在美国的立场上看问题,伊朗当然应该为美国在伊拉克陷入困局无法自拔负有重大责任。
●所谓“两伊发展友好关系”的“最快捷方法”、实际上就是伊朗与占领伊拉克的美国“发展友好关系”的“最快捷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既然“无奈的”美国人没有能力再去“计较”伊朗的所做所为,且表现得愿意“明确支持”两伊搞好关系,且还公开表示伊朗和伊拉克发展良好关系有一条所谓的“最快捷方法”,那么,人们也就有理由相信这么两点:
第一,不论美国对伊朗的指控是否属实,伊朗与美国占领下的伊拉克都有“发展友好关系”的可能性;
明眼人是一看就知,这种可能性实际上指的是伊朗与占领伊拉克的美国“发展友好关系”的可能性。
●“伊朗和伊拉克发展良好关系”不仅可能,还至少有一条“暂不为人知”的“次快捷方法”
第二,在第一点的基础上,人们自然有理由去大胆想像:如果伊朗对“最快捷方法”不感兴趣的话;或者说,如果美国对伊朗的指控根本就“失实”,更或者所谓“向驻伊美军发动袭击的极端分子”提供主要支持的原本就“另有其人”的话,那么,“伊朗和伊拉克发展良好关系”不仅可能,还至少有一条“暂不为人知”的“次快捷方法”。
在我们看来,由于伊拉克反美武装的背景极其复杂,因此,美国将所有责任归结在伊朗身上恐怕不符合事实,而美国在伊拉克的最大麻烦恰恰在于美军自身的安全都难以得到保障,更别提美国资本独自去开发、重建伊拉克了。
所谓的“最快捷的方法”、表面上是美国“邮寄”给伊朗的,实际上是“邮寄”给“意欲继续阻止‘美资’独自开发伊拉克”、并全面介入中东的势力的,并“郑重”“抄送”给打算用“伊拉克配合”、“伊核配合”、甚至一度放风有意用“阿富汗配合”、“巴基斯坦配合”换取一份令阿盟满意、也就令自己满意的“巴以和平协议”的欧盟的。
●所谓的“最快捷的方法”、表面上是美国“邮寄”给伊朗的,实际却是邮寄、并抄送给“中欧俄”的
因此,在“背景异常复杂的”伊拉克反美武装必将继续袭击驻伊美军、继续阻止“美资”独自开发伊拉克的情况下,就算是伊朗愿意走“最快捷的方法”,那条所谓的“最快捷方法”恐怕也不容易让“两伊”(实际上是美国伊朗)发展出一份“友好关系”来。
显然,所谓的“最快捷的方法”、表面上是美国“邮寄”给伊朗的,实际上是“邮寄”给“意欲继续阻止‘美资’独自开发伊拉克”、并全面介入中东的势力的,并“郑重”“抄送”给“意欲继续阻止‘美资’独自开发伊拉克”、但也打算用“伊拉克配合”、“伊核配合”、甚至一度放风有意用“阿富汗配合”、“巴基斯坦配合”换取一份令阿盟满意、也就令自己满意的“巴以和平协议”的欧盟的。
●本质而言,华盛顿是在向欧盟“正式发出”“你掂量着办”之“强烈警告”
非常清楚,华盛顿的这一手,即是想在“非美势力”、海湾国家中“普遍地”制造心结,本质而言,也是想对热衷于“先”科索沃独立、“后”欧盟整合、“再”平推地中海联盟的欧盟以迎头一棒,并“正式发出”“你掂量着办”之“强烈警告”:不要将美国逼到要与“并没有放弃核武计划”的死敌--伊朗去“发展友好关系”的境地,特别是,在俄罗斯战略轰炸机“飞越”、并“威慑”美国航空母舰,日本反应强烈、且提出严厉抗议,而美国却“愿意”保持低调、并愿意“不将俄罗斯的行为视为威胁”、从而发出不排除“俄美”之间在一系列重大安全问题上,也有“重大妥协余地”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所谓的“两伊”发展友好关系的“次快捷方法”中,主角并不是美国建议去走“最快捷方法”的伊朗
事实上,东方评论员认为,为达到上述警告目的,如何让人们的视线“绕过”“两伊”发展友好关系的“最快捷方法”,而直接去猜测所谓的“次快捷方法”,恐怕就是华盛顿玩这一出的意图之一。
显然,在所谓的“两伊”发展友好关系的“次快捷方法”中,主角并不是美国建议去走“最快捷方法”的伊朗,而是“巴以和谈”中的欧盟、特别是阿盟。
●“最快捷方法”与“次快捷方法”只有一字之差,但在效果上却有天壤之别
也就是说,如果“有人”不愿意“两伊(实际上是‘美伊’,请大家注意我们的用词)”发展友好关系、从而弱化自己在“伊核问题”上的角色,或者担心自己借以进行战略腾挪的“伊核问题”这个战略支点以“有别于”“中俄”曾经施展的“另一种方式”被抽去的话;
如果“有人”不愿意“美伊(实际上是‘两伊’,请大家注意我们的用词)”发展友好关系、从而坐视伊朗的影响力扩展至整个伊拉克、并通过支持叙利亚、经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巴勒斯坦哈马斯派别全面延伸至约旦河西岸、地中海沿岸的话,那么,就应该在“剑指伊朗”的“巴以和谈”中“充分配合”美国,只有这样,即便是伊朗愿意上赶着走那条所谓的“最快捷方法”,伊朗也会发现根本就没有这条“传说中”的“快车道”可走、充其量不过是条“次快捷方法”而已,
值得强调的是,尽管“最快捷方法”与“次快捷方法”只有一字之差,但在效果上却有天壤之别,在“最快捷方法”中,“美伊”将在“美国确认伊朗已经在03年暂停核武器计划”的基础上“尝试发展友好关系”;而在“次快捷方法”中,如果“美伊”还有可能发展“友好关系”的话,那也将是在欧盟、特别是阿盟的全面配合下,美国通过大规模制裁、迫使伊朗低头、并在拉开与“中俄”之“距离”的基础上、与美国发展的另一种“友好关系”。
●我们再次强调:俄罗斯战略轰炸机飞越美国航空母舰的事情“不简单”!它是一次“战略飞行”!
事实上,我们我们在这个背景下去观察近来集中发生在科索沃(科索沃声称将在17日宣布独立)、叙利亚(黎巴嫩真主党武装二号人物被袭身亡)、阿富汗(加拿大总理四处致电要求北约盟友增兵)、巴基斯坦(欧盟有意向巴基斯坦派出选举观察团、出面替美国阿富汗政策鼓与呼的加拿大也准备向巴基斯坦派出选举观察团)、乌克兰(普京对乌克兰加入北约的企图发出强烈警告、并进行军事恫吓)、格鲁吉亚(俄罗斯暗示考虑以“科索沃标准”处理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从格鲁吉亚独立出去的问题)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也就不难感受到,局势已经发展到一个转折点。
说到所谓“转折点”,在这里,我们想再次强调一次:俄罗斯战略轰炸机飞越美国航空母舰的事情“不简单”!它不是一次军事行动,而是一次“政治战略目的”非常明确的“战略飞行”!
●再谈普京的现阶段外交政策
我们知道,普京刚刚举行了一场记者会,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将是他总统任内的最后一次大型记者会。期间,我们注意到,普京说了这样一句话:“中俄是维护世界稳定的关键力量”。
在之前的点评中,针对普京将就任俄罗斯总理、及兼任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主席一事,我们也说过:一旦普京卸任总统之后与自己“钦点”的总统接班人梅德韦杰夫完成“职务互换”,出任俄罗斯总理、并兼任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主席,那么,也也就意味着发出一个强烈的信号:显示俄罗斯不可能改变其现阶段的外交政策。
而在普京的领导下,俄罗斯现阶段的外交政策总的而言,就是“以能源为先导、以军事为后盾、以上合组织为依托,与‘中欧美’展开全面外交、并力图将其影响力覆盖到整个欧亚大陆,并扩展到非洲、美洲大陆”。
因此,利用卸任总统职务之前的这段时间,普京通过左手扯着的一条油管、右手牵着的一条气管,通过“大幅让利”于保加利亚的方式、将保加利亚打造成“南流”的桥头堡,在“欧元、美元”全都信心满满、在时隔近十年之后,坚持要在科索沃这张“老牌桌”上“再玩一局”的情况下,无法阻止“科索沃独立”的俄罗斯,利用“科索沃独立问题”,带着其塞尔维亚兄弟,在无奈之中也玩了一出“乾坤大挪移”,从而为可能的、“科索沃独立的后续问题阶段”继续发挥作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欧美”双方已经通过不同的方式向“普京的外交政策”“致意”了
显然,继“南流管线”得到欧盟的“背书”之后,通过“美俄开始进行经济战略会谈”、“美国计划从俄罗斯进口核原料”、特别是“俄战略轰炸机飞越美国航空母舰、但美国刻意保持低调,且明确表示不视之为威胁”的一系列事件,我们已经不难发现,准备在科索沃这张“老牌桌”上“再玩一局”的“欧美”双方,已经通过不同的方式向“普京的外交政策”“致意”了。
有意思的是,需要世界保持稳定、特别是需要欧洲、地中海沿岸保持稳定的“欧盟”,是瞄着普京外交政策的“先导”--能源,向其“致意”的。而作为有能力破坏世界稳定、特别是包括中东在内的地中海沿岸、巴尔干半岛的和平与稳定的美国,则是盯着普京外交政策的“后盾”--军事力量、来向其“致意”的。
至于普京外交政策的“依托”,也就是“上合组织”的“身价”,更是经普京的那句“中俄是维护世界稳定的关键力量”而更上一层楼。
●“世界地图”是由中东、巴尔干、中亚、南亚等“区域性地图”共同拼接而成的、缺一不可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一个显见的道理就是:“世界地图”可是由欧洲、亚洲、非洲;或者中东、巴尔干、中亚、南亚等方方面面的“区域性地图”共同拼接而成的、是缺一不可,作为维护世界稳定的关键力量,“中俄”当然要强调这一点,而不论是需要世界、或者某个局部保持稳定的欧盟,还是有能力破坏世界、以及某个局部稳定的美国,更须要记住这一点。
●经过“维护世界稳定的关键力量”--“中俄”的联手敲打,整个局势已显现出转入第二观察点的迹象
我们认为,尽管“欧美”对俄罗斯的这种“致意”远未到“不可逆转”的阶段,但是,在“巴以和谈”渐入“无以为继”、北约的欧盟盟友国在阿富汗增兵问题上举棋不定、从而不打算在巴基斯坦问题上冒犯在伊核问题“愈加吃重”的北京、或者在维护世界稳定的问题上发挥关键作用的“上合”;最后,逼得美国不得不调过头去、“明确支持”“两伊发展友好关系”、并让陈水扁发出有意在“入联公投”与“返联公投”之外、寻求第三条道路的“综合背景”下,一个显见的事实就是,经过“维护世界稳定的关键力量”--“中俄”的联手敲打,加上“欧美”已经通过不同方式分别向普京的外交政策“致意”,整个局势尽管仍然停留在“第一观察点”的框架内,但却已显现出转入第二观察点的迹象。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我们再来看看所谓的“四个观察点”,原文如下:
.........................................
第一,科索沃是否将在未来几个月来宣布独立,如果不是,那么,“美版大规模制裁伊朗方案”的“实质性修改”工作也就正式提上“议事日程”,台湾的“入联公投”也会在最后关头“噶然而止”,在这种情况下,“中俄欧美”因各自的战略需要,在伊核问题上达成“暂时稳定伊核进程”的妥协、并将伊核问题暂时装进“伊朗保留核能力,但由中欧俄共同提供核燃料”之最佳模式内的“讨论”、就又会出现在媒体上。
第二,假如科索沃在近期“宣布独立”,且“欧美”一致承认(注意,是一致承认),如果巴基斯坦局势可以稳定的话(在牺牲布托之后,这是华盛顿必须付出的另一个代价),伊核问题可能暂时不会公开激化,台湾的“入联公投”也会在最后关头“噶然而止”。
但是,科索沃独立之后的“后续问题”可能会迫使欧盟不得不向“中俄”再做妥协,并在中东和平进程的问题上向“中俄”的立场靠拢,在这种情况下,华盛顿也不得不考虑“中东和平进程”的“决策权”部分让渡给“中俄”,或者是改组“中东四方工作小组”、甚至是考虑让“伊核六方会谈”“兼并”“中东四方工作小组”,在这一转换过程中,美国可能获得的最大好处就是,“再次”利用科索沃问题将欧元给“摁住”,并肢解欧盟全力推动的、让“中俄”、甚至印度也感觉不那么舒服的“地中海计划”。
第三,就是“美英”继续将“布托之死”引向巴基斯坦与阿富汗、或者巴基斯坦与印度、或者是巴基斯坦内战的方向,在这种情况下,伊核问题很可能迅速激化,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军舰日前在波斯湾导演的、“类似”北部湾事件的“那一幕”,以及当年北部湾事件引发越南战争全面升级的“那一幕”,都有可能“弄假成真”,这也是需要警惕的。
第四,就是曾经与伊朗在波斯湾上演过一出“双簧”的英国人,在为穆沙拉夫的说法“初步背书”之后,其内阁在认真领会“和谐世界”精神的情况下,独立于美国之外、以事实为根据、做出“结案报告”,从而以“欧盟核心国家的身份”与美国保持一定距离,在这种情况下,“中欧俄美”也好,“三边撕裂”、“南北撕裂”也罢,方方面面才会在“伊核问题”这张“硕大无比”的谈判桌上,谈出一个确保巴尔干半岛、中东、中亚、南亚、甚至东亚和平与稳定,并致力于解决、或者缓解美国次贷危机的“多边柜架”来,
..................................
对比第一、二观察点,我们不难看出:只要欧盟有信心更快地整合欧盟、并决意推行地中海联盟,从而信心满满地在经济上整合地中海沿岸国家,并“挤兑”美国的在中东民主计划,那么,准备在科索沃这个节点上、且有能力在“科索沃独立的后续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中俄”, 为了在“欧美”间扩大分岐,并获取对伊朗非常警惕之“阿盟”的理解与支持,就“有必要”视情况悄悄地将局势导入了我们之前所说的“第二观察点”。
在我们看来,只要美国不敢对叙利亚、伊朗动武,那么,是否让局势维持在对“中俄”同样有利的“第一观察点”的框架内,“最后极可能”反成为华盛顿“必须加倍努力”才能得到的、令美国最能接受的结果。
●“第四观察点”才是中东问题、甚至是全球问题的“正确方向”之所在
在这里,我们想再次强调的是,一旦局势进入第二观察点,如何避免让局势进入第三观察点,最后将局势导入“第四观察点”,才是中东问题、甚至是全球问题的“正确方向”之所在,但是,就目前而言,仍然需要真诚热爱和平、致力于发展的人们,付出大量的时间、与巨大的努力,并同时展示维护世界稳定的坚定决心、与相应的能力。
至于如何维护“区域稳定”的问题,“中俄”是各有手段。
具体到俄罗斯,由于科索沃在“欧美”的“一致支持”下,已经声称准备宣布独立,因此,俄罗斯声称将在事关“欧美”重大利益的格鲁吉亚“依葫芦画瓢”、进行类似反击、也是必然的举措。
●面对俄罗斯的“依葫芦画瓢”、欧美对格鲁吉亚的支持恐怕也会有个“纯净度”的问题
前面说了,在科索沃独立的问题上,由于各自的战略盘算相差甚远,所谓的“欧美”“一致支持”、天生就有个“纯净度”的问题,同样,由于“欧美”在格鲁吉亚的“话语权”的权重也不相同,“美资”更有一条“巴杰管线”横惯格鲁吉亚,因此,已经为俄罗斯“南流管线”背书的欧盟,与把持“巴杰管线”的华盛顿之间,面对俄罗斯的“依葫芦画瓢”、在“一致支持”格鲁吉亚领土完整的问题上可能没有问题,但这个“一致支持”恐怕也会有个“纯净度”的问题。
显然:如果没有“科索沃宣布独立的问题”,目前自然就不会有格鲁吉亚领土完整问题;而一旦“科索沃宣布独立”,由于俄罗斯必将在“科索沃独立的后续问题中”起到重大作用,因此,本就准备在科索沃这张“老牌桌”再次算计欧盟的华盛顿,到时再想找这个“尾巴”被俄罗斯抓在手中的欧盟“帮忙”、且“帮上忙”,恐怕是难上加难。
如果我们在这个方向上去看问题,那么,美国声称将用“导弹防御系统”打下美国失控卫星的举动,其实不过是华盛顿“质疑”“上述决心”、并贬低“上述能力”的系列“小动作”中的一个而已:其意图在于即想让科索沃立刻宣布独立,又想要局面维持在“第一观察点”之内,好争取时间,分别与“中欧俄”进行周旋,至少是阻止、或者延缓局势进入第二观察点,从而避免自己最后被迫在自己毫无胜算的“第三观察点”与标志美国全球战略全面破产的“第四观察点”之间进行选择。
●“中俄”是不会让自己、或者上合“维护世界稳定的坚定决心与相应能力”受到丝毫损害的
因此,既然美国人有意为之,我们也就不妨先顺着美国人的心思,先“考察”一下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质量,之后,我们相信,不论美国导弹打卫星的过程是否像中国导弹打卫星那般漂亮,联手提出“禁止在太空部署军事武器”的中俄,在这个问题上早早地就站在“道德高地”上的“中俄”,是不会让自己、或者上合“维护世界稳定的坚定决心与相应能力”受到丝毫损害的,有关这方面的消息,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在这里,针对美国国务卿赖斯2月14日在参议院外事委员会听证会上公开批评俄罗斯外交政治中的言辞“不可接受”,并“希望俄罗斯明白苏联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的态度,东方评论员想强调一点,在华盛顿“希望俄罗斯明白苏联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的同时,是否反问过自己一句:是什么原因导致法国总统迫不及待地公开发出“欧洲正在复兴、无极时代已经快要来临”之豪情的?
●再谈“和平鸽构想”
更加值得思考的是,除了俄罗斯、欧盟发出类似的强音之外,一向内敛的中国学术界、不久前也发布了一份大胆的构想,也就是就谓的“和平鸽构想”。我们知道,在春节前,由中国科学院发布的第8份《中国现代化报告》里,这只“和平鸽”的“标准像”是这样的:联合国是“和平鸽”的头部,“和平鸽”身体前部是未来由博鳌亚洲论坛和亚洲合作对话等为基础组建的亚洲国家联合会,东翼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西翼是未来由亚欧会议升级和扩建而成的亚欧经济合作组织,身体后部(南方)是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国家。
非常清楚,在“和平鸽”的“标准像”中,我们“看不清楚”声称“要俄罗斯明白苏联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之美国的“面容”,显然,“美国”这张曾经霸道无比的脸被淹没在“和平鸽”的“东翼”、也就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集体照”里了。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被一向内敛的中国学术界公然“扔进”“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集体照”中的“美国人”,恐怕更应该认真思考:在“辉煌不再”的情况下,自己如何去顺应世界潮流的问题。俗话说得好: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显然,不论美国人如何搞小动作,如何反扑,在潮流面前,迟早要在“第三观察点”与“第四观察点”间做选择的。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 星期五 02月15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 星期五 08年02月22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 星期五 02月01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 星期五 08年02月22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10年02月05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10年02月26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10年04月02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10年07月02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10年01月15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10年10月15日 东方时代《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 星期五 07年08月24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 星期五 08年01月25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 星期五 08年01月11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 星期五 08年01月18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 星期五 08年01月04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 星期五 07年12月21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 星期五 07年12月14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 星期五 08年11月7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 08年11月28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9年07月03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9年07月10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9年07月17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9年07月24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9年0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