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代《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 星期五 07年08月24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1:19:54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 星期五 07年08月24日
【字体:大中小】
2007-9-14
前中情局官员:美可能半年内攻击伊朗
【华盛顿消息】据美国媒体23日报道,美国中央情报局(CIA)一名前官员日前表示:美国可能在6个月内对伊朗实施军事打击。
罗伯特·贝尔曾是中情局负责中东问题的官员。他21日在接受美国福克斯电视台采访时说,他在政府内部作了一次“非正式”调查,“我感觉,我们将打击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
贝尔说,布什政府认为,“伊朗正在干涉伊拉克等海湾地区事务”,但布什政府并不打算发动一场“严格意义上的战争”。
“我们不会看到美国军队跨过(伊朗)边界。”贝尔说,“如果有什么事情发生,那就会突然发生,让许多人目瞪口呆。”
布什政府一直否认将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但也不愿排除武力解决。美国智库“进步中心”先前针对108名美国政治和军事专家的调查显示,89%的受访者认为美国不会“先发制人”攻击伊朗,但有65%的受访者相信,布什将在任期内授权攻击伊朗。
【时事点评】请大家注意这一段文字,原文是: 罗伯特·贝尔曾是中情局负责中东问题的官员。他在接受美国福克斯电视台采访时说,他在政府内部作了一次“非正式”调查,“我感觉,我们将打击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
●我们曾经给出过这么两个判断
大家也许还记得,在之前的点评中,针对华盛顿“放风”要将伊朗革命卫队列为恐怖组织,并同时决定向以色列提供300亿美元的军事装备,以及美国“同意塔利班参加阿富汗的和平进程”这三则消息,我们曾经给出过这么几个判断:
其一,我们认为,这两则消息“有如战争警报”;
事隔数日,这位美国中情局“前”负责中东问题高官抛出的这份“非正式”调查结果、在相当程度上已经证实了这一判断。
●“两则消息”意味着华盛顿决心“继续”其“原有的中东战略”
其二,就本质而言,我们认为,这“两则消息”意味着华盛顿决心“继续”其“原有的中东战略”,起码直到目前为止是这样的。
何谓“美国原有的中东战略”?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多有论述,在此不再重复。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值得强调的是,在最近近一年的时间里,尽管发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的“布什团队”遭遇了空前打击,尽管布什曾经依赖的一大帮左膀右臂(拉姆斯菲尔德、博尔顿、沃尔福威茨、特别是刚刚宣布9月份也要走人的罗夫等等)已经被种种原因“赶出了”白宫,但是,他们及他们一起参与制定的那份“美国既定中东战略”的幽灵,依然飘荡在白宫的每一个角落、且始终不肯离开中东的上空。
显然,在这个问题上,最具代表性的事情,莫过于拉姆斯菲尔德在“走人”之前,也要抢着写完、放在办公桌上,留给其继任者阅读的那份“备忘录”了。
其三,针对美国“同意塔利班参加阿富汗的和平进程”的消息,我们认为,这既说明“大国”在阿富汗的战略发生了重大变化,也说明美国在阿富汗的处境空前困难,而为了既定的中东战略,华盛顿仍然在全力地争取时间,这次是在拿费尽千辛万苦才得到的阿富汗做代价、为的是为中东问题争取时间。我们的评估是,大约半年!
●再谈“拉氏备忘录”
一直在阅读《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的读者应该知道,对那份所谓的“拉姆斯菲尔德备忘录”,我们可谓是经常提起,也一刻不曾忘记。
事实上,对那份“拉姆斯菲尔德备忘录”,许多人都有误解,一种典型的观点是,拉氏在走人之际,不仅以书面形式“承认了”伊拉克政策的失败,并强调了“从伊拉克部分撤军”的必要。
然而,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种误解源于人们普遍关注到了拉姆斯菲尔德的“重点推荐栏目”,也就是所谓的“上策”,却普遍忽略了这么一点,既:拉氏在备忘录中还弄了个“最低纲领”,也就是所谓的“下策”。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我们不妨再来全面回顾那份“拉氏备忘录”的主要内容。
拉氏的“重点推荐项目”,其中包括:
1,撤走适当规模的军队,以迫使伊拉克人意识到他们必须全力以赴,必须为自己的国家承担责任;
具体方案是:大幅度增加美国的培训人员,把美国军人安插到伊拉克军队中,同时在美军的每一个班安插一名以上的伊拉克军人,如有可能,在盟军部队的每一个班也安插伊拉克军人;大力征召美军的退役军人、预备役部队和国民警卫队的人员,将他们安排在伊拉克政府的各个部;
2,把部署在巴格达和其他城市中“脆弱位置”的美军士兵调整到伊拉克境内更安全的区域,或者部署到邻国科威特;
3,到明年(2007年)7月,把伊境内的美军基地从目前的55个削减到5个;
具体方案是:在2007年4月前将基地减少至10到15个,到2007年7月,减少至5个(目前美军基地已从原来的110个减少至55个);
4,对各个伊拉克省份实行“奖罚分明”。对于没有与美国良好合作、境内局势动乱的省份,美国应中止重建资金援助;对于“行为良好”的省份,美国应实施“奖励”;
具体方案是:美国只向那些公开要求美国援助并积极配合美军的伊拉克省份和城市提供安全部队;停止向“表现糟糕”的伊拉克地区提供重建资金,只有“表现不错”的地区才能获得重建资金;
5,向重要政客和教派领导人提供资金(和萨达姆一样),让他们帮助美国度过这段艰难时期。
●“拉姆斯菲尔德备忘录”所罗列的“下策”
事实上,为人们“所不常见”的的是,在“重点推荐项目”后,拉氏还这样写道:“(应该)重新制定美军的任务和美国的目标——追求最低纲领”,其中包括:
1,按部就班,将足够的美军部署在巴格达,向伊拉克大幅增派美军,明确撤军时间表;
2,在伊拉克强力推行联邦制,将该国分成三部分———逊尼派、什叶派和库尔德各自为政的地区。
3,建议布什政府无论做出什么决定,都要表明这些决定只是“实验性”的,“这样我们就能随时在必要的时候对策略进行调整,而不必承担失败的责任”。
●拉姆斯菲尔德“政治遗言”的“点睛”之言
在首席评论员看来,拉姆斯菲尔德备忘录的核心要义“恰恰”在于“最低纲领”部分,而且核心中的核心在于“下策”的第三条,既:(他)建议布什政府无论做出什么决定,都要表明这些决定只是“实验性”的,“这样我们就能随时在必要的时候对策略进行调整,而不必承担失败的责任”。
好一个“无论做出什么决定,都要表明这些决定只是‘实验性’的”,在我们看来,这充分凸现了这么一点,那就是:这位“曾经极其自信、甚至自负到“有什么说什么”的强悍保守分子、原来还有着一副“近乎无赖”的面孔。
显然,拉姆斯菲尔德在被迫走人之际,已经为“他之后”的中东局势埋下了伏笔,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特别是那句“这样我们就能随时在必要的时候对策略进行调整,而不必承担失败的责任”,这才是拉姆斯菲尔德这份“政治遗言”的“点睛”之言:中国有句古话,说的是“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然而,这位老兄给我们的印象恰恰相反,在其政治生命即将终结的那一天,他不仅仍然在为“已经失败的”伊拉克战争、美国中东政策而殚精竭虑,竟然还在拿一份所谓的“最低纲领”向“方方面面”发出了恫吓,这时的拉氏,完全是一种“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的心态。
●布什对拉氏备忘录的“舍”与“取”
有意思的是,在这份备忘录被“及时披露”之后,布什就多次“高调”地表示:自己将“倾听”所有建议,但“不会不加取舍地”全盘接受。
事实证明,布什这次倒是说话算话:尽管拉姆斯菲尔德以“须为伊拉克战争无法取胜负责”为由,被美国内部势力扫出了五角大楼的大门,但是,作为一份“对伊拉克、甚至中东、中亚政策的反思”,“拉姆斯菲尔德备忘录”不仅为布什所认真“倾听”,而且还有所“发挥”。
显然,早就有言在先、声称“不会不加取舍”全盘接受任何建议的布什,倒是有取有舍,只是基本“舍”去了“重点推荐栏目”,也就是所谓的“上策”,而“全盘接受”了“最低纲领”、也就是所谓的“下策”。
●华盛顿企图按图索骥,依照“拉氏备忘录”“试验出”“某种高效药方”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布什舍弃“上策”选择“下策”的事实说明,“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的心态,又何尝不是动辄“要求别人成为负责任利益攸关者”的美国保守势力、布什决策团队,在面对伊拉克政策、中东、中亚政策失败,全局陷入被动,但却又不肯接受现实,并准备以“做实验、不负责”的态度,企图“试验出”“某种高效药方”,一夜间就实现“战略翻盘”的“真实心态”?
也正因如此,在我们听到布什面对美国国会、甚至英国布朗政府的强大压力,要求其从伊拉克撤军的巨大压力,仍然在那里高叫“只要我在位一天就绝不从伊拉克撤军”,并发誓“绝不再犯越战错误”的时候,也就丝毫不觉得奇怪了。
●“最低纲领”被其“继任者”以“另一种手段”忠实地执行着
真实的情况就是:半年多以来,这份备忘录的核心内容、也就是我们称之为“下策”、被拉姆斯菲尔德“明确定性”为“最低纲领”部分,一直在由“中情局出身的继任者”以“另一种手段”忠实地执行着,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主要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以进一步打击伊拉克反美武装、稳定伊拉克局势为由,向伊拉克(实际上是向中东)大规模增兵的计划已经接近完成。
然而,东方军事评论员就认为,值得警惕的是,这种增兵是全方面的、多兵种的、立体式的增兵,就规模而言,美国的增兵计划应该包括陆、海、空三个层面。有必要指出的是,在计算美国增兵规模的时候,除了需计算美国增加的几万陆军之外,还应该计算美国向波斯湾、地中海、关岛等地轮流调遣的航空母舰,再就是,有确切的消息证明,美国的战略轰炸机也已“增兵”到了伊拉克。
非常清楚,如果仅仅是为了对付“以路边炸弹、狙击步枪为主要武器的”伊拉克反美武装,这一类的轰炸机是犯不着飞往伊拉克的。
●“拉氏备忘录”最核心的内容,真可谓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因此,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拉氏备忘录”最核心的内容,真可谓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切都在不言中。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试图归纳出几条来,并形成文字,以供大家参考:
首先,我们的感觉就是:拉老先生在“拉氏备忘录”里堆砌了那么多文字,玩弄了那么多名词,又是“重点推荐栏目”、又是“最低纲领”的,还有意无意地将“上策”与“下策”颠倒顺序,无非就是想传递这么一层信息,既:不要将美国逼进角落里,否则,美国就要用一切手段,将伊拉克、乃至整个中东、甚至“大中东”(包括中东、中亚、南亚)打造成一个“巨大的试验基地”;
●临走之前,拉氏头脑中显然在盘算着这样一种局面
其次,透过拉氏备忘录,我们还感觉到,拉氏头脑中显然在盘算着这样一种局面,既:通过向伊拉克、甚至是伊拉克周边增兵、增派武器装备的方式,将“驻伊美军”慢慢增强至一部足以发动一场“烈度战争”的“战争机器”,准备在上述“试验基地”做“各种试验”的“战争机器”。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有一点似乎非常重要,那就是,通过“不断增兵”的整个过程,不断去渲染“最低纲领”的可怕后果。如果有强大军力的“中俄”在整个过程中对这部“战争机器”始终持“超然态度”的话,那么,华盛顿至少得想办法让“只具软实力的”欧盟感觉紧张;如果连欧盟凭借伊核问题,也觉得没有什么的话,那么,“最低纲领”的“最低底线”就是必须想办法让伊拉克周边的国家、特别是伊朗、叙利亚、土耳其感觉“紧张”。
●拉氏备忘录“非常重视”制造一种“贴近真实的战争气氛”
再次,根据“拉氏备忘录”,华盛顿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向驻伊拉克美军这部“战争机器”全面配备“可能用到的”任何“试验器材”。我们的感觉是,拉氏备忘录“非常重视”制造一种“贴近真实的战争气氛”,好让“方方面面”、特别是伊拉克周边国家确信:一旦美国准备妥当,为了取得伊拉克战争的胜利,那部“战争机器”就将随时去做“一切可能的试验”。
●一条地地道道的“霸王逻辑”!
最后,让我们不得不“佩服”的是,“无赖”的拉姆斯菲尔德先生,在临走之前,在备忘录中早就为他的老板、及自己的继任者留下了一条“锦禳妙计”,既“美国政府有必要“如此”警告方方面面:由于是“试验”,且美国将随时根据“试验效果”进行政策调整,因此,美国政府既不必、也不可能为试验的失败负责、也不会为由此产生的后果负责”,这真可谓是一条地地道道的“霸王逻辑”!
●布什及他的团队准备去做的事情就只有一个了
显然,在有了这份“及时披露”的备忘录之后,在布什事实上选择了“最低纲领”之后,特别是随着“第一步”的基本到位,全世界、也包括美国社会,自然也就“如布什政府所期望的”知道了这么一点,那就是:在布什扯着嗓子高叫“只要我在位一天,就绝不从伊拉克撤兵”的背后,在布什发誓“美国绝对不能重蹈越战撤军之覆辙”的背后,布什及他的团队准备去做的事情就只有一个了,那就是:指望着上述“战争机器”,在上述“试验基地”里,在一系列“事先声明”“不必负责任的试验”中、去“试验出”一个“特效的药方”来。
至于这个“特效药方”对美国利益也好,对世界利益也罢,是“三分药七分毒”也好,是“七分毒三分药”也罢,更或是一份“纯粹的毒药”,声称“一定要赢得伊拉克战争”、从而“绝不重蹈越南战争覆辙”的布什,似乎已经顾不得了,一句话,只要能扭转局势就行,只要能为布什“最后赢得伊拉克战争”就行,
值得警惕的是,所有这些,在盖茨的手上正在加紧完成。
上面,我们主要讨论了“拉氏备忘录”“下策”的第一条与第三条。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中间的第二条。
第二,在东方评论员看来,所谓第二条,在拉姆斯菲尔德的字典里,完全被设想成一个“中间舞台”,其意义在于:在逐渐完成“第一条”、并公开明示“第三条”的基础上,通过这个舞台“威胁”铺开、或者全面铺开“试验进程”。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我们再来阅读一则“令人惊奇”的消息。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http://www.dongfangtime.com
报告称驻伊美军可能会遭大规模突袭
【伦敦消息】据英国《卫报》23日报道,美国中央情报局和其它15个美国情报机构在一份国家情报评估公布了它们对伊拉克局势的最新评估,它们担心驻伊美军在未来几个星期遭到伊拉克武装分子的突袭,袭击的规模可能与越战时期的“春节”攻势相当。
一位美国防务官员在报告公布之前向记者们介绍情况时称,驻伊美军已作好了应对“迷你春节攻势”的准备。他猜测,伊拉克武装分子发动突袭的时间将选在能造成最大政治影响的时机,以形成对布什总统的最大政治压力。驻伊美军最高指挥官戴维-彼得雷乌斯将于下个月向国会报告伊拉克局势进展的评估报告。
国家情报评估称,一直将主要活动重点放在“引人注目”袭击活动的伊拉克基地组织仍具有进一步发动重大袭击行动的能力。这与五角大楼有关驻伊美军给伊拉克基地组织造成重大伤亡的例行新闻公报形成了对比。
这一名为《伊拉克稳定前景》的10页报告是1月份以来有关伊拉克局势的首份报告,布什于今年1月份宣布了他向伊拉克增兵的战略,他当时决定向伊拉克增派3万名美军士兵。报告称,增兵没有获得显著的效果。报告称:“伊拉克的安全形势自1月份以来出现了轻微好转,但这种好转的局面并不均衡。我们的评估认为,如果联军继续展开强有力的反暴乱作战行动并向伊拉克安全部队提供指导和支援,伊拉克的安全形势在未来6至12个月内将继续出现轻微好转,但武装分子活动和宗派暴力的程度仍会很高,伊拉克政府仍需要进行艰苦的努力以实现国家层次的政治和解和提高执政能力。”报告还称,伊拉克军警的能力未能得到足够的改善,它们还不具备独立作战的能力。一些伊拉克安全部队已可以执行一些任务,其它的部队则仍在努力达到这一水平。
白宫称,这一报告证明增兵战略取得了效果。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德罗称:“评估表明我们的战略已使伊拉克的安全环境得到了改善,但我们在未来仍面临非常艰难的挑战。”
在情报评估报告公布数小时后,美国共和党资深参议员、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共和党首席成员沃纳当天晚上呼吁总统布什在今年圣诞节前从伊拉克撤回部分军队,并在下个月宣布这一决定。但他同时表示反对民主党议员提出的要求政府限期撤军的法案。他说,撤军时间表应由总统而不是由国会设立。民主党议员可能将再次通过要求确定撤军时间表的议案,到目前为止只有数名共和党议员加入了这一努力之中。
【时事点评】在东方评论员看来,通过这份由美国中情局“牵头”形成了“形势评估”,华盛顿显然在向方方面面警告:伊拉克形势在“日益危急”!
我们也注意到,这份报告有三个看点:
第一,为了渲染情况的危急,华盛顿竟然将“可能的袭击”与越战时期的“春节”攻势相提并论;
●绝非巧合的是,“几个星期之后”是驻伊美军最高指挥官向美国会报告伊局势进展报告的日子
第二,“形势评估”认为:“可能的袭击”可能发生在几个星期之内。在东方评论员看来,绝非巧合的是,“几个星期之后”,也就是下个月,正是驻伊美军最高指挥官向美国国会报告伊拉克局势进展评估报告的日子。
第三,我们认为,“形势评估”如果可信,那么,也就等同于侧证了“伊拉克基地组织仍具有进一步发动重大袭击行动的能力”。不过,令人困惑的是,这显然与“五角大楼有关驻伊美军给伊拉克基地组织造成重大伤亡的例行新闻公报”形成了“强烈对比”。
在这里,请大家注意我们的用词,我们说的是“伊拉克基地组织”,而不是“伊拉克反美武装”,之所以做此强调,是因为在我们看来,在类似的报告中,华盛顿什么时候将恐怖组织--“基地组织”换成了“背景更具想像力”的“反美武装”,也就意味着“试验”的所有准备工作差不多就绪了。
●40年前的那场战役,还真能为今天的全球格局提供点“参考资料”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美国中情局的这份“形势报告”提到了“越战春节攻势”,布什先生对此也是“突生兴趣”,在我们看来,发生在40年前的那场战役,还真能为今天的伊拉克战争、中东局势、甚至全球格局提供点“参考资料”。
我们认为,1968年1月30日(农历除夕)夜间开始的“那段历史”,有这么几点值得参考:
第一,是“大国角力的背景”值得参考。在我们的记忆里,早在越战“春节”攻势之前一年多的时间,针对全球风云,曾与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直接较量过的中国,就明确指出:美帝国主义力图从发动一场世界战争中寻找出路,并明确点破了“斗争的焦点就在越南”,且声称“我们已经作好了一切准备”,“决心不惜作出最大的民族牺牲,坚决支持兄弟的越南人民把抗美救国的战争进行到底”。
显然,今天的“美帝国主义”也是在“力图从发动一场战争中寻找出路”,但“斗争的焦点”就在中东、在中亚、甚至在南亚,其中,如果我们评估得不错的话,最为紧迫的地方是靠近土耳其、“不太容易”打成一场大规模代理人战争的叙利亚,而不是华盛顿动辄威胁要军事打击,却因靠近巴基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从而“很容易”打成一场大规模代理人战争的伊朗。
第二,是“增兵的规模与情节”值得参考。就在全世界都知道“美帝国主义力图从发动一场世界战争中寻找出路”之后,仅仅一年的时间,华盛顿决策者就将驻越美军总兵力扩大到了50万,超越了朝鲜战争期间的32万,仅次于二战。
显然,自拉氏走人并“出版”了拉氏备忘录以来,已经过去了半年多的时间,如果那位美国前中情局官员所说的“美国可能在6个月内对伊朗实施军事打击”的“时间”成为事实的话,如果我们评估的“美国决策层认为还需要大约半年的时间”不错的话,那么,今天的“美帝国主义”完成向中东增兵的时间,也大约为一年。
●“战役的规模与惨烈程度”值得阿盟、欧盟、特别是伊拉克周边国家参考
第三,是“战役的规模与惨烈程度”值得参考。到了1968年1月30日,北越成功发动了规模空前的春节攻势,越南共产党南方游击队在西贡、顺化以及南越主要城镇和在南方的美军主要军事基地发起突袭。这次大规模攻势的范围遍及南方各地,从湄公河三角洲的各城市到西贡,北边则一直达到高原地带。次日凌晨,西贡、顺化等主要城市内的许多重要地点被越共游击队占领。
事实上,春节攻势的规模和惨烈程度令美国人大为震惊:无数的军事设施和政府建筑被破坏;战斗最激烈的旧京顺化几乎全毁;美军溪山基地被围困76天,因为破坏太严重,解围后不得不放弃使用。
不难看出,让人回想“越战春节攻势”的战况之惨烈、波及范围之广,恐怕就是布什突然将越战争与伊拉克战争相提并论的意图之一,其目的在于让伊拉克周边的伊斯兰国家,让寄希望在中东和平进程中与美国分享“中东和平话语权”的欧盟,对美国“可能的试验项目”所产生的严重后果有些“感性认识”。
●“春节攻势”的战役后果值得美国政党参考
第四,是“战役的后果”值得参考。我们知道,真实的历史就是,惨烈的战况同时还激起了美国国内反战的浪潮。当年8月,美国芝加哥的示威者和警察发生大规模冲突,并造成了流血事件。
显然,“这段历史”恐怕是布什政府专门提供给“出于大选目的”(我们敢肯定,如果美国民主党现在就上台,一样会拒绝制定撤军时间表),逼迫布什立刻制定撤军时间表的美国国会、美国民主党以供参考的“参考资料”,也是布什团队提供给美国共和党、恐吓共和党“不得反水”的“参考资料”,是布什团队要求美国国会继续支持其“伊拉克新政”的“参考资料”
●“越战结束方式”、以及“这种方式为美国带来的严重后果”值得美国统治阶级参考
第五,是“越南战争结束的方式”、以及“这种方式为美国带来的严重后果”值得美国统治阶级参考。
我们知道,越南战争以美国“不体面”撤军的方式结束,而随着越南战争的结束,“美苏”在全球争霸中的地位也彻底换了个个:就是从那时开始,苏联开始把持全球战略进攻地位,美国则开始战略被动防守,这种状况一直到79年前后的伊朗革命、阿富汗战争爆发才开始慢慢改变。
显然,今天的布什,之所以愿意将越南战争与伊拉克战争相提并论,并强调“越南撤军的严重后果”,其意图恰恰在于警告美国统治阶层要“以史为鉴”:伊拉克立刻撤军的严重后果,就是美国霸权的沦陷,一如美军当年自越南撤军、立刻就交出全球战略主动权一般。
●通过这场战争,只通过“有限军事物资援助”、中国就实现了“最大的国家利益”
第六,对中国而言,与朝鲜战争相比,作为越南战争越方的直接援助者,惨烈的越南战争并没有让我们作出了什么“最大的民族牺牲”,但是,通过这场战争,只通过“有限军事物资援助”、中国也实现了“最大的国家利益”。显然,对于“中欧俄”、甚至美国而言,这都是值得参考的。
当然了,如果站在华盛顿的角度,“第六份参考资料”的“提供”,虽然不太光彩,但也并非毫无是处。客观上讲,对美国统治阶层而言,尽管有政党门户之争,但都是在为一个老板(美国利益集团)做事,因此,从越南战争中学到点儿防止“中欧俄”通过打代理人战争、最终渔翁得利的经验教训,也是非常必要的。至于布什将那段历史,那点儿“经验教训”全部解释成“撤军的后果”,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们很容易产生这样一种印象
通过上面的六个“值得参考”,我们也就不难看出,布什及其团队突然抛弃坚守了数年之久的“伊拉克战争与越南战争不可相提论”,突然捞出“春节攻势”,并不顾脸面地推翻“基地已经被美军重创”的“辉煌战报”,将伊拉克基地组织的力量“一夜间”就拔高到足以打一场“春节攻势”的层面,其核心意图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布什所叫喊的“绝不撤军”寻找根据,为布什誓言的“绝不重蹈越战覆辙”寻找根据。
尽管布什团队的上述举动,本质都可以解释为“满地里为‘不撤军’刨挖根据”,但是,当我们看到布什在那里孤独地嚎叫“只要我在位一天,就绝不从伊拉克撤军”的时候,当我们看到布什突然改变“坚决不将越战与伊战挂钩”的态度,公开拿越战为伊战“说事儿”的时候,特别是,当我们看到美国中情局不顾五角大楼的脸面,将五角大楼“出版”的一系列战报踩在脚下,“惊奇地”将伊拉克基地组织“打造成”一只强大武装的时候,我们很容易产生这样一种印象,那就是:看来布什及其团队“决意”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坚决贯彻”拉姆斯菲尔德备忘录了。
●如果华盛顿的一系列动作让我们产生、并确认了“这一印象”、“拉氏备忘录”的初步目的就已经实现了
事实上,首席评论员就明确指出,如果华盛顿的一系列动作让我们产生了“这一印象”、并最终确认“这一印象”的话,那么,在某种程度上,“拉氏备忘录”的初步目的-让全世界、包括美国社会,都确认这么一点:布什及他的团队准备去做的事情就是一个,就是指望着上述“战争机器”,在上述“试验基地”里,在一系列“事先声明”“不必负责任的试验”中、去“试验出”一个“特效的药方”来,不管会用到什么方法,也不管会造成什么后果。
●值得警惕的是,在伊拉克,只有全面的内战才有“春节攻势”般的破坏力
值得警惕的是,伊拉克基地组织是不可能有“发动春节攻势”实力的,就是“迷你春节攻势”也不可能。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如果哪一天伊拉克果真发生了一场规模、惨烈程度、波及范围,对美国国内政治的影响,对大国力量的影响,对周边国家的冲击,均可与“越南战争春节攻势”相提并论的“春节攻势”的话,那么,最大的可能是伊拉克爆发了全面内战。道理很简单,在伊拉克,只有全面的内战才有“春节攻势”般的破坏力。
显然,在拉姆斯菲尔德于8个月前宣布辞职,就立刻在备忘录里将“伊拉克一分为三”的“最低纲领”“白纸黑字”地写出来之后;在美国前驻联合国大使于半年前被迫辞职,也立刻在公开场合,公开宣称“将伊拉克一分为三是个好主意”之后;在昨天布什公开点名批评伊拉克总理,美国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也公开要求伊拉克议会“撤换马利基”之后,在包括主要逊尼派组织在内的政治集团退出了伊拉克联合政府之后,特别是,在伊拉克总理马利基“高调”访问伊朗、叙利亚以“寻找新朋友”(实际上是为华盛顿当说客)之后,如果“中俄”仍不在意美国的“中东大乱威胁”,特别是,如果欧盟、阿盟、伊朗、叙利亚仍然因种种原因“仍然无法接受”华盛顿的“中东大乱威胁”的话,那么,是“春节攻势”引起一个“伊拉克一分为三”、或者是“伊拉克的一分为三”引起一场“春节攻势”,在“试验”准备工作尚未完成、却接近完成的情况下,都很可能成为华盛顿在“拉氏备忘录”理论指导下的下一个热炒的话题。而随着布什下台日子的临近,“试验”准备工作的进一步进展,伊朗、特别是叙利亚在“伊拉克基地组织”“筹划”“春节攻势”中的角色问题,则很可能是华盛顿又一个准备热炒的话题。
●尽管华盛顿仍然在按“拉氏备忘录”按步就班,但是问题在于......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尽管华盛顿仍然在按“拉氏备忘录”按步就班,但是问题在于,有硬实力的“中俄”,通过“和平使命-2007”的成功举行,以及上合秘书长22日在北京公开声称“观察员国加入上合组织问题上并无政治及立法障碍”,事实上已经将话说得非常明白了,那就是:可能“大乱”再“大治”的地方,远比华盛顿所设想的要多,不只是中东方向,也不只是伊拉克、或者叙利亚。
显然,在华盛顿企图通过“大乱”再“大治”,通过臣服叙利亚,将“一分为三的”伊拉克分而治之、并与以色列、黎巴嫩、巴勒斯坦联成一片,在此基础上,再去孤立、并军事威慑伊朗的同时,也“有人”在盘算着如何通过“大乱”再“大治”、通过提前解决阿富汗问题,将巴基斯坦、阿富汗、中亚各国也联成一片,再支撑、并鼓励伊朗。
当然了,如果有人想将目标直接锁定在伊朗身上,那么,那必将是另一种玩法,在这个问题上,对某些人而言,越南战争更是极具参考价值,而且绝对是一份苦涩的参考资料。
东方时代《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 星期五 07年08月24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9年08月07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9年07月24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 星期五 07年12月21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 星期五 07年12月14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9年07月03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9年07月10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9年07月17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09年07月31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 星期五 07年12月21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10年05月07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10年07月02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10年07月09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10年07月16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10年07月23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10年07月30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 星期五 08年02月22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 星期五 08年01月25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 星期五 08年01月11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 星期五 08年01月18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 星期五 08年01月04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 星期五 08年02月22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 星期五 08年11月7日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星期五 08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