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登陆月球大事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27:02
资料:人类登陆月球大事记(组图)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约38万公里),是人类进行太空探险的第一站。前苏联1959年发射的月球2号探测器在月球着陆,这是人类的航天器第一次到达地球以外的天体。同年10月,月球3号飞越月球,发回第一批月球背面的照片。1970年发射的月球16号着陆于丰富海,把100克月球土壤送回了地球。

  

  美国的“徘徊者”3-5号月球探测器。 

  “勘测者”月球探测器。

  美国发射的月球轨道器

  “阿波罗”11号的登月舱。 

  

  “阿波罗”11号宇航员阿尔德林迈出登月舱。 

  “阿波罗”11号宇航员阿尔德林在月球表面。 

  宇航员阿尔德林在美国国旗旁留影。 

  “阿波罗”11号宇航员在月球表面留下的足印。 

  “阿波罗”15号的月球车。 

  

  “阿波罗”17号的月球车在月球上行驶。 

  “克莱门汀”号无人驾驶飞船。 

  环绕月球飞行的“月球勘探者”探测器。

  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雄心勃勃的“阿波罗”计划的目的就是将人类送上月球进行实地考察。在此之前的1961年到1967年间,9个“徘徊者”、7个“勘测者”探测器和5个月球轨道器先后对月球进行了考察。它们拍摄了月球的照片,并分析了月球的土壤,为登上月球做好了准备。随后美国便使用“土星”5号运载火箭先后向月球发射了17艘“阿波罗”飞船。其中“阿波罗”1-3号是试验飞船,4-6号是无人飞船,7号飞船载人绕地球飞行,8-10号载人绕月飞行,11号至17号是载人登月飞行。

  1969年7月16日发射的“阿波罗”11号使人类首次登上了月球。执行该次任务的是阿姆斯特朗、阿尔德林和柯林斯。飞船抵达月球轨道后,柯林斯驾船绕月飞行,另两名宇航局驾驶登月舱于7月20日降落在月球表面的静海。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宇航员在月球表面进行了实地的科学考察,并把一块金属纪念牌和美国国旗插上了月球。此后又有5次成功的登月飞行,宇航员在月球上停留的时间总共约300小时。

  此后对月球的考察几乎停滞,直到1994年,美国又发射了“克莱门汀”号无人驾驶飞船,对月球进行了新的地貌测绘,其目的是为在不久的将来建立月球基地和月基天文台作准备。1998年1月6日发射升空的“月球勘探者”携带有中子光谱仪探测氢原子。它发现在月球两极的盆地底部存在水。

  美国宇航局(NASA)2005年9月19日正式宣布,美国将实施1040亿美元的登月计划,让宇航员在2018年重返月球。作为布什去年提出新太空探索计划的一部分,此次登月计划将引入新一代载人航天器,并为未来的火星登陆计划积累经验及进行相关技术准备。 

  宇航员登陆月球的假想图

  登月的大事记和相关的太空飞行: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Sputnik I(卫星1号),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国家。苏联的成功震惊了西方,引发了与美国冷战太空竞赛。

  1957年11月3日-莱卡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生命,这条狗乘坐Sputnik 2(卫星2号)进行了单程旅行。

  1959年9月14日-苏联的“卢纳”2号探测器成为首个在月球上降落的航天器。三个星期后,另一无人航天器“卢纳“3号探测器发回了第一张月球的照片。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进入太空的第一位人类,乘坐”东方1号”飞船绕地球飞行。

  1961年5月5日-施帕尔德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美国人。

  1961年5月25日-肯尼迪总统呼吁国会支持在“这个十年结束时”实现载人登月任务。

  1962年2月20日-格里恩成为第一位绕地球飞行的美国人。

  1964年7月31日-“游骑者”7号成为首个降落在月球上的美国航天器,在降落前发回了月球表面的照片。

  1966年2月3日-苏联的“卢纳”9号进行了首次有控制的月球软着陆,发回了月球表面的照片。

  1966年4月至5月-“卢纳”10号对月球轨道进行了第460次飞行,向在莫斯科举行的共产党党代会播放了“国际歌”。

  1966年6月2日-探索者1号成为第一个在月球上软着陆的美国航天器。

  1968年9月18日-探测器5号(zond 5)绕月球飞行,成为首个成功返回地球的航天器,降落在印度洋上。

  1968年12月21日至27日-阿波罗8号实现首次载人绕月球飞行。

  1969年7月20日-美国人阿姆斯特朗成为登陆月球的第一人,称这是“人类迈出的一大步”。

  1970年4月11日-美国被迫中止阿波罗13号登月任务。

  1971年7月31日-阿波罗15号乘员使用月球车。

  1972年12月14日-阿波罗17号成为离开月球的最后一个载人航天器,格尔曼成为最后一个将足迹留在月球的人。 资料:欧洲“智慧一号”成功撞月(图) 2010-08-30 13:39    来源:武汉晨报    欢迎订阅Alert博览资讯

  智慧一号的故事 聪明的我个不大


  我是智慧一号(SMART-1),诞生于欧洲航天局,是欧洲航天局“尖端技术研究小型任务”系列计划中的第一项研究项目。作为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太阳能离子发动机作为心脏的探测器和航天局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我集中了目前最尖端的技术。我想这也是科学家们给我起名“智慧一号”的原因(SMART的本意是“聪明”),但据欧洲航天局的项目科学家伯纳德·福英说,我的全名是“用于先进技术研究的小型任务1号”,“SMART”只是全称的缩写。


  我体重366公斤,不考虑14米长的太阳能电池板,我像一个边长1米的正方体。但展开太阳能电池板后,我的身长就变成了15.7米。别看我个头小,有效载荷质量仅19公斤,但整个造价约为1.08亿美元的我却包括用于完成10多项技术试验和科学研究的仪器设备。


  2003年9月27日,欧洲航天局用“阿丽亚娜”火箭将我送入太空。升空后,我行进速度很慢,在2004年11月进入月球轨道。从那一天起我就爱上了这颗美丽的星球。到现在,我已经飞行了1亿多公里,已经送回了月球表面的2万多张高清晰度图像,帮助科学家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数据。


  月球的故事 她与地球形影相随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她的年龄约有46亿年,作为地球惟一的一颗卫星,她与地球形影相随。月球的体积只有地球的1/49,质量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月面重力差不多相当于地球重力的1/6。月球上的陨击坑是月面上最明显的特征,它们中多数是陨星撞出来的。


  相撞目的 去弄清月球的来历


  2004年11月15日,我进入到距离月表470公里到2900公里的最终轨道,并进行大量科学试验。科学家们通过我携带的设备,详细绘制了月球表面地形地貌图和矿物分布图,研究其表面岩石的化学成分,探寻小行星撞击地球产生月球的过程。


  今天,2006年9月3日,也是我出生的第1072天,我将以7000公里时速冲向月球。对于人类来说,他们会在历史上写下“这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一次‘打水漂’游戏”,而对于我来说,这将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我终于能接触到三年来让我魂牵梦绕的月球。


  我的撞击不是为登月,而是验证月球是否形成于天体碰撞之中。据科学家推测,在地球还是“婴儿”时,曾有一个和火星差不多大的星球撞过地球,月球就是那次撞击后产生的碎片形成的。为了验证这个推测的正确性,我必须撞击月球。


  有谁能懂我的心


  除了肩负欧洲首次探测月球的重要任务外,我的另一项重要使命就是测试其装备的太阳能离子发动机。


  我的心脏是一个巨大的太阳能离子发动机。工程师们对太阳能离子发动机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与传统的航天器化学燃料发动机相比,太阳能离子发动机利用燃料的效率比普通化学燃料发动机高10倍;因为主要利用太阳能,在宇宙无重力状况下,它能连续运转几年。太阳能离子发动机一旦测试成功,将成为未来星际旅行的主要动力装置之一。


  当然这种发动机的缺点是动力不够强劲,所以此前只是将这种发动机安装在一些卫星上作为辅助和备用,主要供卫星调整飞行姿态和轨道。


  据福英介绍,中国的嫦娥1号、2号都将使用这种太阳能等离子发动机。


  我并不畏惧死亡已经算出了撞击点


  对于一个即将面临死亡的月球探测器来说,最残酷的就是它要拍摄下可能的死亡地点并由此预测死亡时间。我正在做着这样的事情。但是我并不畏惧死亡。套一句经典的爱情独白:在我冲向月球粉身碎骨的那一刻,我一定要表白: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重新来过的机会,我会对月球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给这份爱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我已经绘制的撞击月球地点图像,就在著名的克劳修斯环形山附近,通过计算我会飞越该环形山而撞向预计地点。这张图片是我在2006年8月19日距离月球表面1200公里的地方,由月球摄像仪器(AMIE)拍摄的。


  通过对地图和地形的分析计算,预计我将以1度的倾角撞击在一个相对平坦的月球表面上。最新预计的时间是北京时间9月3日13点41分51秒,撞击点位于西经46.2度,南纬33.3度。


  燃料已用尽 所以今天撞月


  也许你很好奇,为什么我选择在今日撞月球?因为我的燃料已经用完了。我原先重366公斤,现在只有290公斤,而我的燃料原来有近80公斤。科学家们计算,我的燃料烧得差不多了所以让我“自杀”。


  不过大家也不必太担心,科学家们预计,撞击后,我的主体部分有望保持大体上的完好。明年,中国的“嫦娥一号”来探月,也许还能和我见见面。


  请大家来见证 撞击时,尘土飞扬肉眼可见


  由于不能够确定月球地形的详细数据,欧洲航天局预计,我撞击月球的时间存在3种可能性。三个可能的撞击时间和最佳观测地点分别为:1.北京时间3日13时41分,美国夏威夷到东太平洋的美国东海岸地区;2.北京时间3日8时36分,南美洲和西班牙的加拿利群岛;3.北京时间3日3时33分,非洲和南欧。


  科学家们预计,不出意外的话,我撞月球时,将“砸”出10多公里厚的月球“尘埃”供天文学家研究,会在月球表面撞出一个直径3米至10米的坑。如果这些“尘埃”能够飞到离月球表面20米的高度,太阳光将直接照到它们。当时处于黑夜的公众甚至肉眼都能观察到撞击的壮观。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说,撞月时间在中国是白天,这妨碍了公众亲眼目睹奇观,但感兴趣的可上英国科学家网站收看网上直播。


  轻柔“打水漂”撞击不会伤害月球


  我的这次“袭击”是否会对月球造成伤害呢?根据计算,我撞击月球表面的速度相当于2公里每秒。这比流星的速度低许多。而且,我是以与月球表面几乎平行的1度角撞击着陆,垂直降落速度将只有每小时70公里,只相当于跳台滑雪的垂直降落速度。科学家预计,我可能会在月球表面“弹跳”几次,就像“石块在水面打水漂”一样。另外,我和所带仪器包含的元素都是月球上有的,不会污染月球,因此撞击不会对月球造成很大的伤害。


  “鞠躬尽瘁”这一撞,意义重大


  尽管以“撞月”的方式结束我的使命似乎令人伤感,但正如欧洲航天局所说,“撞月”是我的一项探测任务。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说,如果成功,此次撞击将直接奏响了人类新一轮探月高潮的前奏。新一轮探月热潮的掀起将有三方面的意义:首先,新一轮探测将有望进一步确认月球的起源。其次,月球上有着如氦山等丰富资源,新一轮探月有助于人类未来对这些资源的开采和利用。第三,月球将会成为人类新的科学基地。撰文/周建华


  各方争相奔月


  据新华社电 探索外太空一直是人类的梦想,当新一轮的登月热兴起,美国、中国、欧盟、俄罗斯等各方纷纷亮出宏大的登月计划。


  ◆美2009年撞月球


  美国宇航局8月31日下午宣布,选定名为“奥赖恩”(即“猎户座”)的新一代载人航天器,送宇航员重返月球乃至登陆火星。按美国下一阶段的载人航天计划,NASA将在2008年先发射一个月球勘测飞行器。2009年1月,月球勘测飞行器将释放探测器撞击月球。2018年美国宇航员前往月球;计划最终将在月球上建基地。


  ◆俄2010年登月


  罗斯能源火箭航天集8月31日宣布,2010至2012年间,他们将向月球发射俄第一个载人太空飞船,完成俄登月计划的第一步。


  ◆中国:明年“嫦娥奔月”


  中国的探月计划预计耗时14年,花费14亿元人民币,共分为三个阶段:2007年,发射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2012年前后,将发射月球软着陆器,进行着陆区月貌与月质构造调查和综合研究;2017年前后,将进行着陆区的探测与研究,为载人登月探测、建立月球前哨站的选址提供数据。目前“嫦娥一号”卫星开始进入正样星的研制。


  ◆加拿大:10年内登月


  2004年1月15日,加拿大航天局局长表示,加拿大有能力在今后十年内登上月球或火星。


  ◆日本:10年内出登月技术


  日本宇航研究机构指出,日本希望在10年内研制出登月技术,计划2025年在月球建立基地。


  编者注:“智慧一号”在2006年9月3日成功撞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