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改革语境 推进经济社会转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3:03:55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新华社此间发表述评指出,胡锦涛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突破,温家宝总理近期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互动关系,这些论述,让人们对未来五年协调各领域改革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充满了期待。

在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之前,中央媒体援引多位权威党建专家的意见,对会议的议题作出预测。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认为,十七届五中全会将拉开新中国第三个30年的改革大幕,除了在经济领域,改革的重点将主要发生在社会政治领域。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主任王长江认为,改革进入深水区后,不触及政治体制的问题,想继续向前就很难,比如民生问题,好像和民主没有关系,“但是民生问题不就是财富分配问题吗?如果政治体制本身存在很大问题,权力分配的方式不科学,政治体制的架构不合理,何谈公平?”在中央领导人近来频繁触及深层次改革话题的背景下,社会各界希望十七届五中全会就政治体制改革作出部署,由此协调未来五年各领域改革全面推进充满期待,可以说是再自然不过了。

在不少人心目中,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不便言说的“敏感词”。其实,怀有这种“神秘感”是大可不必的,眼下应当为政治体制改革“去神秘化”,使其回归到一个正常、清晰的改革语境之中。早在上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多次强调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法制观念》,1986年6月28日)党的十六大报告和十七大报告等重要文件多次强调,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事实上,中国近年来在国家领导制度、选举制度、立法制度、决策制度、司法制度、监督制约制度等方面的改革逐渐深化,如在重点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实行大部门体制,建立法治型、责任型、服务型政府,这些都是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具体而实在的内容,不应当有什么“敏感”之处。

必须看到,与其他方面的改革一样,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也有一个清醒认识现状和努力把握机遇的问题。政治体制改革的机遇有时“可遇不可求”,因此需要我们格外珍惜并勇于抓住机遇,顺时应势,有所作为。当前,中国的市场经济和社会发育都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继续推进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改革需要解决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以及社会整合、国家崛起和民族文化复兴的伟大目标,都向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这些都意味着,政治体制改革既面临着较好的机遇,也存在着机遇稍纵即逝、失之难再的挑战。

据参与“十二五”规划调研的专家介绍,按照中央关于“十二五”的基本思路,未来五年中国将开启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转型,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部署经济社会“从外需向内需”、“从高碳向低碳”、“从强国向富民”的三大转型。不难想见,在推进三大转型的过程中,必然要开掘出有关政治体制改革的课题,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提供现实的动力;另一方面,三大转型已经面临并将继续遇到的一些问题、困难和阻力,也需要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对公权力的监督制约,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各项自由和权利,通过这些改革措施来加以解决。

“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温家宝语)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既有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而使改革开放得以深入的经验,也有因政治体制改革不力而影响和延误改革开放的教训。我们应当认真汲取这些经验和教训,遵循改革的正常逻辑和客观规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现实紧迫感,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科学的操作技艺,坚定地将政治体制改革推向新的水平。

尹大力(北京 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