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世界》:黃土的功與過-黃土,黃土高原,地質-北方網-科技無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3:20:18

《科學世界》:黃土的功與過

http://www.enorth.com.cn  2004-05-21 11:41

專家訪談:從地質遺跡中人類要解讀什麼(圖) 人類離奇失蹤有新解 神秘黑洞吞食地球人 地質普查發現化石 西藏阿裡1.3億年前是綠洲

 

  一提到黃土高原,自然就想到那塊貧瘠的土地,那裡不但乾旱少雨,水土還大量流失。千百年來,流失的泥沙被卷入黃河,導致黃河水患不絕。黃河的泛濫也造就了肥沃的土地,孕育了中華文明。可以說,人們對黃河又愛又恨,一方面稱黃河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另一方面又稱黃河為『中國的懮患』。這一切都源自於可愛又可恨的黃土。

  打開中國地形圖,會看到一條橫貫南北的太行山脈,把中國的中部地區分為兩半。高聳的太行山阻擋了西北吹來的強勁的季風,數百萬年來,西部內陸荒漠的沙塵被風吹揚到太行山腳下,堆積成山,形成了黃土高原。發源於青藏高原的黃河,被黃土高原阻擋,繞道北上,進內蒙草原,後又不得不掉頭南下,橫穿黃土高原,最終東出三門峽,經華北平原入海。

  在穿越黃土高原時,黃河被泥沙染成了黃色,成為名副其實的黃色的河。據統計,現今的黃河每年從黃土高原帶下約16億噸泥沙,也許歷史上還有比這更大的排沙量。因為在2500多年前就有黃河『一斗水七昇泥』之說,《漢書·溝志》也說黃河『一石水有六斗泥』,照此一說,當時的黃河水比現在還混濁,因為在三門峽觀測站曾測到每立方米666公斤的較大含沙量。即使含沙量相當,二三千年前的降雨量比現在要大,所以帶走的泥沙還要多。

  數百萬年來,黃河不斷地把黃土送到華北平原和大海。正是有了黃土和黃河,纔有了華北衝積平原,為中華民族帶來大面積肥沃的土地。在漫長的歷史歲月裡,黃河以其獨有的功能填海造陸數十萬平方公裡。至今,黃河每年繼續造地十幾平方公裡。正是由於黃土流動,使得黃河流域成為中華民族的發祥地,在這裡創造出燦爛的中華文明。

  反過來,也是黃河的泥沙摧殘著中華文明。據歷史記載,在距今2500年間,黃河決口泛濫1500多次,平均每三年發生兩次,大的改道26次,其影響范圍北到天津,南到淮河,可以說,整個華北平原到處都可找到黃河改道的遺跡。黃河泛濫與改道史不絕書,給下游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許多古代繁華都市都被掩埋於黃土之下。

  因為有了黃土,黃河的頻繁泛濫是很自然的事,即使沒有人為乾擾,黃河也是要泛濫的。正如尼羅河的泛濫創造了古埃及的文明,黃河的泛濫孕育了中國古代的文明。因為有了人,黃河的泛濫成為天災。為了攔截黃土的下移,人們在黃土高原修建了數十萬座溝壑壩(淤地壩),為了控制和疏導黃土,人們在黃河上修建了數座大型水利設施。堵截黃土短期內可以奏效,但從長時間來看,黃土不能只堆積,而不向下游輸運。

  正如喜馬拉雅山長高一樣,黃土高原還在繼續增長。雖然黃土的流失幾千年來一直比較嚴重,但從較長的時間段來看,比起其堆積來說可能還是略為遜色。黃土高原的年均降塵量可能還沒有人調查計算過,但是近3000多年來的降塵堆積覆蓋層厚度達40?80厘米,如果按第四紀每萬年長高60多厘米計算,近幾萬年來每萬年長高1米多,長高速度似乎越來越快了。

  距今8500?4000年是全球性的溫暖期,平均氣溫比現在高10℃左右,雨量充沛,是現在的兩倍多。那時的黃土高原上也分布有森林和草原,西部荒漠縮小,黃土堆積較慢。雖然當時雨量較大,但對黃土的衝刷也不是很大。從距今4000年以來,氣候開始很快變冷。雨量逐漸減少,黃土堆積加速,黃土流失也加快。堆積和流失總是相互伴隨的,隨著氣候的變化而消長。一段時間堆積大於流失,另一段時間流失又會大於堆積。黃土高原的不斷增高表明,總體上堆積可能還是大於流失。

  人們喜歡也好,怨恨也罷,黃土高原依然如故。人們希望它不要再增高,也不要再流失,會有這麼一天嗎?(撰文/唐雲江)

  稿源: 《科學世界》   編輯: 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