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捞外快根在高校不务正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20:07:02
华中科大校长李培根在一教育论坛上称,国家对教育投入过低造成高校教师工资低,教师因此不专注于学术而忙于捞外快。国家应大幅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并严格限制教师的“创收”收入。(10月31日《扬子晚报》)
知名学者到处“走穴”与高校教师创收都是对教师职业伦理的挑战。而“低工资导致外快说”便是对于这种现象的一种解读,这种解读将与教师地位不相称的工资待遇所形成的负向激励,看做是导致教师不务正业的根源,它从经济角度宣告教师激励制度的失败,然而却忽视了多层面激励的现实,更是有为高校不务正业开脱的嫌疑。
一方面,在人们的印象中,教师不但受到职业伦理的约束,更要符合人们的道德期盼。而在这种约束和期盼背后,是教师地位的迅速攀升,甚至达到“神圣化”的地步。于是,教师享受着其他行业所没有的名誉和地位,这是典型的非物质激励。另外,教师形同“铁饭碗”,不仅不必面临市场淘汰的风险,而且还能获得寒暑假固定假期的隐性福利。
另一方面,在政治与经济、文化交叉在一起的复杂背景下,任何抛开其他两方面单独看待问题的方式都会出现遗漏。就“低工资导致外快说”而言,最好的反驳莫过于对 “高工资能否使教师安然于象牙塔”的诘问,答案不言自明。因为教育功利化的病菌一旦侵入高校的肌体,这种病菌就会借助官僚化的系统迅速侵入到教育体制的血脉之中。
教师对物质的追逐并不会满足于基本生活的保障,他们必然也如常人一样期冀生活的优越,这本无可厚非。但严重的是,教师对学术的认同是建立在权力对学术的认同之上,于是,教师对学术的追逐便演化为以在官僚体系中谋得一席之地为目的。
在这种背景之下,教师的不务正业就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简单的经济激励也不可能予以消除。毕竟,在教师不务正业的背后是高校本身的不务正业。当高校成为学店,追逐于权力、攀附于商人、献媚于大众时,教师难免出现职业错位与伦理迷失。虽然如此,但是教育体制的弊病并没有减轻教师自身的责任,这种错位和迷失之所以发展到泛滥的地步,无疑与教师的集体堕落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就更证明了经济激励的无效。
教师的待遇低不低是事实问题,有待更详细资料的澄清。但“低工资导致外快说”这一似乎有理的解读却难掩其苍白与单调,政府的投入越多,权力之手伸展的空间就越大,教师向学术之路的转向就越困难。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在细枝末节上进行解读,那么迎接我们的只会是“以一个问题来代替另一个问题”。(凯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