骯髒英雄淚滿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7:52:42
◎更多科學好書  ◎本篇文章討論區
作者:王道還
2008/2/25
〔古漢語中,「骯髒」指「正直不屈」的脾性。在現代科學裡,dirty這字,其實更接近這個大家已遺忘的意思。〕
生物的定義是發育、生長、繁殖;要是不能順利發育、生長,就不能繁殖。這麼說來,發育應是生物學最核心的領域才是。
但是,過去半個世紀裡,專門研究發育的胚胎學,卻不比分子遺傳學來得興旺。因為生物發育是個「骯髒」的過程。科學家所謂的「骯髒」,意思是:研究對象中有太多變項,難以拆解。
其實,一百多年前,胚胎學一度是令科學家極為興奮的研究領域。19世紀末,德國的實驗胚胎學由祜斯(Wilhelm Roux,1850-1924)、杜里舒(Hans Driesch,1867-1941)等人奠定了基礎。比起演化學研究的大而化之,胚胎學紮實多了。
1899年起,祜斯的再傳弟子施培曼(HansSpemann,1869-1941)從事一系列實驗,研究蠑螈(一種兩棲類)眼泡誘導晶狀體發生的過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開始以精細的技術,在胚胎各區域從事胚層移植手術。施培曼發現:原腸期的蠑螈胚胎上,胚口「背唇」是誘導身體中軸器官(如神經管)發育的「組織者」(organizer)。
1921年,施培曼讓博士生希爾德(HildeMangold)以兩個同時發育的胚胎做實驗。從一個原腸期初期的胚胎切下背唇,移植到另一個胚胎的不同位置。結果,接受移植的胚胎發育出兩條神經管,一條是自己原有的,另一條是移植的背唇創造的。最後,那個胚胎發育成有兩個頭的蠑螈。1924年,施培曼與希爾德聯名的實驗報告出版,轟動學界,後來成為施培曼獨得1935年諾貝爾生醫獎的重要成就。可惜論文刊出後沒多久,希爾德就因燒傷意外身亡,得年26歲。
施培曼與希爾德所說的「背唇」,其實是胚胎中胚層的起源區。原來中胚層是誘導外胚層分化的「組織者」。那麼誘導的機制呢?施培曼推測,不外乎兩種方式,一是靠中胚層的特定結構,一是中胚層釋放特定化學分子。他偏愛結構機制,因為無論是晶狀體的發育,還是神經管,都涉及兩種不同質的組織。「組織者」有自發的分化能力,能促成沒有這種能力的組織分化。當時胚胎學家很難想像這樣的大事能以化學分子促成。
後來施培曼與學生做了實驗,測驗結構假說。他們切下一小片背唇,先切碎再植入另一個同一發育階段的胚胎,結果植入位置另外發育出一條神經管。將那片背唇以兩片玻璃輕輕夾碎再移植,結果也一樣。1931年,施培曼宣布這個結果,卻沒做出具體的結論,因為無論是切碎還是夾碎的組織,移植後都似乎重組過,因此誘導的「結構」也許沒遭到破壞。
施培曼已出師的學生何夫拉特(JohannesHoltfreter,1901-92)對這樣的含混說詞並不滿意。他立即以實驗證明:背唇即使經過煮沸、冷凍、乾燥處理而「死亡」,仍然能誘導外胚層分化。因此,「組織者」的作用很可能是透過化學物質進行的。這個發現促使許多國家的團隊研究「組織者」的化學性質,例如英國劍橋大學的李約瑟,可是多無進展。於是以揭露發育的化學機制為目標的胚胎學,就逐漸沈寂了。
以後見之明來看,當年科學家面對的現象,他們的概念架構與實驗工具,都解析不了。
1953年,DNA的分子結構揭曉,確立了DNA是遺傳物質。這個發現最重要的科學意義是:從此研究者對「基因」以及「基因」的運作模式,可以進行具體的構想與研究。難免有些人急著想利用「基因」的新模型為胚胎學建立堅實的分子基礎。但是,華生在1960年代為分子遺傳學規劃的發展願景,卻不包括發育機制。華生認為當務之急是先把基因一個個找出來,研究它們的功能與控制機制,然後再研究複雜而「骯髒」的現象。華生這種眼光,超越了他得到諾貝爾獎的成就。
2004年初,英國發育生物學家勞倫斯(Peter T.Lawrence)評論最近的胚胎學發展,指出三十年前興起的「理論胚胎學」已經沒落了。那些理論胚胎學家大多出身數學、物理學界,熱中以數學模型討論發育機制,對實驗胚胎學的「骯髒」性質缺乏體驗。大體而言,他們與實驗胚胎學家連溝通都很困難,別談合作了。
可是,理論胚胎學明明是「離象以言事」的研究,它終於沒落的結局,以流行的科學概念不難理解,難以理解的反而是:它怎麼會興起?
然而,勞倫斯評論這段往事,不只是懷古而已。他指出,「時尚」是塑造科學發展的力量之一。因此各個研究領域中,往往不是人太多,就是人太少。他並不把理論胚胎學沒落的事實,當做現成的歷史教訓,反而認為是個必須矯正的趨勢。他相信,現在我們需要更多理論家,提供實驗點子。這真是一語中的。
研究對象越骯髒,就越複雜,越需要好點子。
註:本文原題「骯髒偃蹇虹蜺結」,2004年2月18日發表於中央副刊書海六品。題目出自南宋末郝經所作詩〈入燕行〉:塵埃滿面人不識,骯髒偃蹇虹蜺結。這裡「骯髒」意思是「正直不屈」。而科學家所謂的dirty,意思是:研究對象中有太多變項,難以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