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结合,发展循环畜牧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32:24
发展生态畜牧业是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需求,开化县顺康牧业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建立了“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生态养殖发展模式,并通过沼气工程,变废为宝,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养殖污染达到零排放。
  一、企业概况
  开化县顺康牧业有限公司创建于1989年,位于开化县桐村镇裴源村,是一家以生猪为主的生态养殖企业,是我县农业龙头企业、省农业科技企业。公司拥有资产577万元,现有占地面积250亩,其中饲料、蔬菜基地200亩、37亩水塘。主要产品为:年产生猪7000头,养殖朗德鹅4万羽、年产鱼量1.5万公斤。现有员工58人,其中具有高中及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员20人,其中高级畜牧兽医师2名,助理畜牧兽医师3名,畜牧兽医技术员6名。2007年实现产值770万元,其中生猪产值700万元、朗德鹅产值60余万元。
   二、主要做法
   该公司采用的是“猪—沼—草”发展模式,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场区内分设生产区、办公区及生活区,猪粪堆积发酵处理区,污水处理区、沼液沉淀区,并利用每幢猪舍的地势落差,在场最低洼处建容积为300立方米的沼气池,400立方的沼液沉淀池,污水全部引进池内沼气处理,干粪发酵后用于山塘水库养鱼,沼液排入沼液沉淀池,然后进入田间积液池用于青料、蔬菜基地施肥,变废为宝,实现生产循环利用,实现排泄物的零排放。
   三、经济生态效益:该模式符合生态畜牧业的发展,也使养殖、种植业协调发展,并变废为宝,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1、生猪增效
  通过青饲料喂养既改善了饲料结构,又丰富了饲料营养,延长公母猪利用时间,并按无公害畜禽生产技术要求组织生产,产品达到了无公害质量标准,猪肉的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比一般生猪收购件格高50元/头,按年产生猪7000头计算,累计每年可使生猪增效35万元。
  2、资源循环利用,养、种殖业成本低。
  以生猪养殖重点,通过沼气工程建设,并在周围建立了鱼塘和青饲料基地,延长了食物链,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同时还降低了养殖成本。
  (1)190亩的青饲料基地,每年可通过四季轮作生产170多万公斤的青料投喂养生猪,每年可节省饲料成本60万元。
  (2)200亩的青饲料、蔬菜基地,如全部使用有机肥,每年可减少化肥成本35万元。
  3、生态环境好
  沼气工程建设的实施,实现了养殖排泄物的零排放,不仅改善了青饲料和蔬菜基地的肥力,还改善了畜禽养殖的生态条件,发病率、死亡率明显下降,同时还增强了种猪、朗德鹅的健康状况。
四、启示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现种养业的有机结合。
规模化养殖基地选址应避免在风景旅游区、饮用水源区、居民生活区等禁养区域,应选择在种植面积比较大、人口密度较小的围垦地区,畜牧养殖小区或远离村庄,或利用山地丘陵的山坳、山包等,能起到自然防疫屏障的作用,做到合理布局。并按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原理,将畜禽生态养殖作为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的重要内容,与农业、种植(果、青)园、山林统一布局,合理确定新建畜禽养殖场的规模。
   2、经营模式多样化,加快畜牧业发展。
  生态养殖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在大力宣传和推广生态养殖的基础上,各级政府应加强对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加快龙头企业的自身实力发展,并把推进生态养殖与培育龙头企业、组建专业合作社结合起来,把应用现代畜禽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水平与推进品牌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结合起来,加快畜牧业发展。
   3、应用新技术,发展畜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新技术或新方法的运用,是提高畜牧业整体的实力有力保障,各地和各级政府应加大新技术、新方法应用推广,结合养殖企业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生化处理、沼气工程等畜禽养殖场排泄物处理模式,通过多元化治理和资源的循环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如顺康公司以沼气建设为基础,干粪发酵后用于山塘水库养鱼,沼液排入沼液沉淀池,然后进入田间积液池用于青料、蔬菜基地施肥,变废为宝,实现生产循环利用,实现排泄物的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