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欢再论没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40:29

没文化不是可耻的事情,而是可笑的事情。

其实我的文化也不高,这正是我论没文化的理由。

一个读者问某作家:“为什么你小说里的主人公都是虎、狼、狗、兔、小爬虫?”作家答道“因为我不想得罪人。”

有鉴于此,我这里只好得罪一下自己,这样更心安理得。

我是从小在家里被爸爸骂的最多、最淘气的儿子,而骂我的主要语言,便是“没文化”!因为,我只上过六年小学,然后就被国家请去当农民了,一当就当了7年。开始我认为这是好意,“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后来发现,不完全是。而是因为国家被“四人帮”弄乱了,没文化的孩子太多、太闹,实在管不了,才把我们弄到乡下去的。至于后来的返城读书,是国家给了我们机会,也是国家在改正缺点,他们已经把我们耽误的太久了。如果心里有某种伤感的话,那就是农民们至今还在农村。他们比城里人辛苦的多。我们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

古时就有“拜相封侯”一说,也就是将军打了胜仗,劳苦功高,国家会关照好他们,给他们优厚奉禄,封侯赐爵赏地养起来。还有一大部分去负责巩固国防,保卫边疆。而治理国家,是宰相文官以及专业人员的事。中国的一大失误是建国之后,大量的将军们都成了各部部长。而这些高层将劣卩受高等教育,大部分能够胜任,但也确有名不符实的情况。此外师、团、营的干部,也合并到地方,成了局、处、科组长。而这些领导、工农干部较多文化水平自然有限。如此这般,“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当然就有误会产生。因为战无不胜的军人,不能和各种专业及文化知识划等号。事实上,当一个人做他不懂的事情时,越能干,越天才,问题越大,越糟糕。正如让一个说相声的去比赛拳击,肯定会被打死。让一个科学家去跑百米,肯定最后一名。

记得五、六十年代的文化人,知识分子情况很惨,简直像群倒霉的龟孙子,见到领导怕的要命,而一些领导讲话,上来就是“我是大老粗”以此为荣,口头禅是“土法上马”纯属拿国家大事开玩笑。这成什么体统,哪里有一点文化意味。然而当年这类语言竟然代表着时髦和正确。即便就是功高盖世,也不能以此做为欺负、修理文化人的理由,因为人家对社会进步也有贡献。人家会把经济搞好,善待军人的。更不能片面强调是为了巩固政权的需要。实际上,这是由于文化层次差异导致的不认同,是真正“没文化”的悲哀,其结果是玉石俱焚。好在这些都成了历史。然而回眸过去,该说清楚的,一定要说清楚。说清楚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自己,也让国际上对中国有看法的方方面面人士对今天的中国有更清楚的了解。过去和今天确实不能同而语了. 

从小就听妈妈讲爸爸:“不会保护自己,什么话都直来直去,不给人留面子,吃一辈子硬亏,受一辈子欺负。”然而爸爸这个老倔头就是不改,“几根傲骨横天下,一颗头颅落状元。”直到今天,终于得到公正待遇,重新受到尊重。

契可夫说:“别人的罪孽不等于你就是圣人。”善等后人该有这个自知之明。

中国今逃谠文化上的觉悟,绝非一般意上的觉悟,而是真正痛心疾首,划世代的觉悟。今天的军队已经成为高智能的军队,而政治经济更是海纳百川放眼世界。“文武”两方日盖冰释前嫌,高度和谐,同仇敌忾。共进共退,形成的力量与影响,将会是无法估量的,中国的社会进程将会突飞猛进,怎样估计都不过份。

我以为中国文化的最大特点,是治国、修身概念。治国方面我学问不够,不能乱谈。这里主要谈谈修身。

把一个有文化的人,放到深山里,他能够随遇而安,能够欣赏大自然的神奇杰作,谢灵远写下了不朽的山水诗。明朝倪允昌亦有“听瀑布,可涤蒙气。听松声,可豁烦襟。听檐雨,可止劳虑。听鸣禽,可息机营。听琴弦,可消躁念。听晨钟,可醒溃肠。听书声,可束游想。听梵音,可清尘根。”可谓其乐无穷。反之,若把一个没文化的人放到深山里,那只能是满目穷山恶水,苦不堪言。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何等逍遥。

自称江南第一才子的唐寅,没考上状元,没当上官,悠哉游哉地成了专业画家兼诗人,三笑点秋香,浪迹天崖,是何等的潇洒。

断定一个歌唱家有没有文化,看他除了唱歌之外,还能干些什么?

断定一个资本家有没有文化,看他不挣钱时,还能干些什么?

断定一个当官的有没有文化,一方面看他的政绩如何,另一方面看他退休以后干些什么。我曾说过,文化是用来对付人生整个过程的。如果此人退休之后,心烦意乱,无所适从,简直不知道干什么好,只会去打麻将,争待遇,发脾气,怨天怨地,那么他的文化修养显然比较可疑。他的政绩也好不到哪里。如果,除了政务之外,他的生活同样丰富,听音乐、做诗、看戏、运动、交友、旅游、通达充实,功德圆满地尽享天伦之乐。那么这样的文化修养还有必要评论吗?  

论资历,够的上三十年代已有大部头作品并负盛名的作家,如今尚健在,且在海外影响最大的,除了巴金公,便是家父了。当时“神童”不满二十,可谓风华正茂却一生坎坷,“陪了夫人又折兵”。至今“一肩明月,两袖清风”,过亿家产全部捐给国家,自己却没有专车,80多岁时还挤公共汽车,重病时也是自己爬四层市民楼,包括家母当年也如此。写到这里不免泪下。

然而在我的印象里,家父家母在一起时,直到晚年,都是充满欢乐的,没有太多的烦恼,他们靠的便是“文化”。家父硬是把家母新凤霞,一个没文化又被迫害残疾坐了二十几年轮椅的穷苦民间艺人,培养成写了二十多本书,画了几百幅画的名作家、名画家。我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写父母,是因为他们这一生的心理折磨实在太惨痛了。从未伤天害理,却受了一世冤枉,他们是凭真本事建立了自己名声的人。他们有太多的话要说,然而,一位去世,一位老迈,他们内心都深爱共产党,希望国家好,人民团结。如今只能我来替他们发言了,他们的故事,将会是本世纪文化人生活际遇的典型之一,永久地留传下去。有人说爸妈是本世纪中国文艺界一对凄艳哀婉的“金童玉女”。我以为还应加上刚直坚贞四个字。

黄山谷云:“士大夫三日不读书,自觉语言无味,对镜亦面目可憎。”米元章云:“一日不读书,便觉思涩。”足见古人未尝片时废书也!  

当年盛唐气象,八方纳贡,万国来朝,究其根本是文化领先,如今的局面,科技、经济虽大步挺进,而个人自律修身,则乏善可陈,只怪我们自己觉悟太晚,尚须知耻后勇,急起直追。

最后我要谈点所谓“两国论”的事情。以我香港人幼稚的看法,这是个李登辉没文化的问题。五千年文明铸就了中国十二亿人的民族性格。国土一寸不能丢,纵然是血流成河,尸填沟谷,也不会放弃台湾。此其一也,是为斗勇。美国讲利,大陆毕竟比台湾大的多,有足够的利益弹性可供周旋,在强化自己的同时,向周总理当年那样,团结和动员方方面面的人士,全面开展公关宣传活动,让美国和世界了解中国国情,在政改方面多给一些时间。像当年宋美龄游说美国国会那样,和美国及各国交好朋友,台湾不攻自破。两岸团圆大吉。此其二也,是为斗智。当然后者更佳,然无论斗勇斗智,大陆绝不会输给台湾。这是不必怀疑的。

生而为人,须张上下千年眼,方不误百年身。“志要豪华,趣要谈泊,万事皆易满足,惟读书终身无尽。”此话有无穷意味,亦有无限受用。说到底是自己舒服,他人舒服,何乐而不为?江总书记一而再、再而三讲,多学习、多读书,其深邃圣谛我等晚辈应该记在心上。大可不必让“没文化”给个人、给国家、给社会凭添话柄,徒增烦恼。五十年国庆就要到来,下个世纪的曙光即将照临,我虽年近五十,仍属顽皮儿童,深深为祖国祝福,盼望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