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图书馆担心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21:41
深圳图书馆担心什么?
2008-02-22 09:14:48 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u/4b04e39701008ns0[查看原文]
图书馆“免费”只是第一步
2月5日,浙江图书馆向杭州地铁建设工程文泽路站工地上的农民工兄弟送书。
得益于图书馆的免费开放,这些天,图书馆成为许多民众的新去处。然而,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以及浙江、深圳、杭州、宁波等图书馆纷纷借“免费”向读者抛出的橄榄枝,能否引来读者的追捧?
“免费热”带来“借书热”
据了解,因为图书馆的免费措施是在春节之前实施,因此,春节期间各地图书馆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读者爆增的情景。春节期间,国家图书馆的读者数量创出历史新高。为了纪念大年初一免费开馆这个特别的日子,国家图书馆还专门印制了拜年封,由馆长詹福瑞亲自赠送到读者手中。国家图书馆作为独一无二的大馆,免费后会不会类似清华、北大一样,引来读者特别是外地来京人员的免费参观?对此,国家图书馆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不反对人们带着“朝圣”的心理前来参观了解图书馆,但一定要持有一个读者的心态,国家图书馆不是博物馆,更不是喧闹的超市和游玩的庙会,它是读者读书、学习和养心的场所。以后,我们会常年推出一些免费的展览和讲座,希望每个到馆人士都能不虚此行。
深圳图书馆仅今年大年初六后的短短6天,就接待读者18万人次。因为规定每人至多借5本,所以,还出现了有些人借春节家庭聚会一起来,一次借走几十本书,最后拖着满满一小车书离开的。这甚至让深圳市图书馆副馆长甘琳喜忧参半“考虑到图书馆的容量和看书的环境,我们每天将读者数量限制在3万人以内,我担心书架上的书有一天会被借空。”
甘琳介绍,深圳图书馆免费开放是走在全国图书馆中前列的,深圳图书新馆自2006年就实施了免费开放,免费开放使图书馆接待读者和外借图书的数量比历史上翻了几百个百分点。甘琳表示,过去我们也曾经历创收、“以文养文”的时代,还把读者分为三六九等,不同学历、职称的读者在书的借期上也不一样,有些文献只针对部分人开放。如今我们完全摒弃商业色彩,不设门槛,不管读者身份地位如何,全都一视同仁,“开放、平等、免费”已成为我们的办馆理念。浙江图书馆也是这次全国首批实现免费开放的省级图书馆。在“免费”实施的短短一个半月内,到馆人数和办证数量大大超过往年。据浙图工作人员介绍,免费开放当天,截止到当天下午4点,一共办理借书证592张,其中有421张是新证,办证数量是平时的6倍。
除大年三十、初一、初二择时开放、部分馆室关闭外,浙江图书馆春节期间基本照常为读者免费开放,为使留守的外来务工人员在杭州过个好年,除了邀请他们到馆免费阅读外,还为工地上的农民兄弟送去了500余册崭新的图书和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光盘,让这些外来务工人员过上了一个祥和、充满书香味的新年。浙江图书馆党委书记兼副馆长应长兴说,浙江图书馆每年进馆读者约有170万人次,免费开放将使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图书馆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利用价值。
尚需增加公共图书馆密度
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图书馆,在继全国博物馆免费开放之后近期陆续减免服务费,让公益性事业单位回归本体。
针对时下民众阅读率走低的现状,有人提出疑议:全面减免服务费能否引发全民读书热潮?对此,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在接受采访时说,造成国民阅读率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电视、网络的冲击以及工作压力等等,增加图书馆阅读是提升阅读率的有效方式之一,仅仅靠图书馆阅读来引发读者的阅读热潮是不够的。他补充说,“如果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好公共图书馆的职能,除了减免服务费外,关键还要增加公共产品的供应,解决中西部地区公共产品供应不足的问题,特别要增加城市公共图书馆的密度。”
据2006年统计,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数字是2778家,如果用13亿人口来平均的话,约50万人才能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而英国公共图书馆的数量是5183家,也就是说,每一万居民就拥有一家图书馆;法国每2.2万人享有一家公共图书馆,意大利每2.6万人享用一家图书馆;德国每6600人有一家图书馆;芬兰5000人;奥地利4000人;挪威4000人;瑞士3000人。相比国际图联所规定的每4公里要有一个较大的图书馆的标准而言,我国西部地区每30公里~100公里才有一个图书馆。
据了解,目前全国图书馆密度最高的城市是深圳市。为了让老百姓能就近享受图书资源,深圳建成了包含市、区、街道、社区图书馆在内的覆盖全市的四级公共图书馆网络,而作为文化城市的首都北京却因为公共图书馆密度不足面临种种尴尬。
家住北京望京小区的赵毅衡说,北京1300万人口,只有两家大型公共图书馆,北京东半边的人通常到首都图书馆;西半边的人到国家图书馆。而号称30万居民的望京小区竟没有一个公共图书馆,居住在这里的人如果想到国家图书馆和首都图书馆看书,通常要起个大早赶个晚集,来回打上近百元的出租,才能看到要看的书。
“朋友帮我在首都图书馆办了张借书卡,去一次就象到天津出了趟差,回来提着沉甸甸的书还得赶公交挤地铁,像蚂蚁搬家一样。”家住北京西三旗的赵女士抱怨说。
针对时下许多读者宁肯就近买书也不去图书馆的心理,陈力分析说,读者会考虑去图书馆的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这些成本越低利用图书馆的成本就越高,反之成本越高利用图书馆的成本就越低,图书馆要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方便读者。
针对当前一批图书馆纷纷“免费”的做法,甘琳总结说,免费只是第一步,目前看只是提升了“人气”。如果一个图书馆的馆藏建设不能满足读者需求,使用起来不方便,服务态度恶劣,借书如大海捞针的话,再怎么免费也是无用的。此外,他还认为给读者营造一个轻松、自如、享受的环境同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