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二政治新教材《文化生活》图文编写中的缺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8:10:23

注:本文发表于省级期刊《中学政史地》/ 2006年第11期       省级期刊《新课程研究》/ 2007年第3期
                                                                                                                                                                                                                                                                                         浅议高二政治新教材《文化生活》图文编写中的缺陷          江苏省泗阳致远中学    相 伟    223700

        现行使用的高二政治新课改教材《文化生活》(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在内容编排上简明精炼,贴近生活;形式上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自主学习资源以及广阔的合作探究空间。但在教材的具体使用中我们发现,其中的一些内容在编排设置上有着明显的缺陷和有待商榷处。现就将其中的几处图文编写问题分类摘评如下:

一、图文内容不符,编排缺乏科学性

        教材用图的目的是通过图象的直观展示来加深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认识,故而其选图务必要求科学严谨。

        在教材第5页,有一幅标注为“上网”的图片,从实际内容上看,图片本身并不能体现网络世界的“神奇”,并且从图中可以看到,几个男孩在电脑前观看并非某个网站或网页信息,而只是一个动画文件,这显然与该图的文字解释不符。从实际效果上看,这种脱离实际的“形似”远不能达到编写者选图的初衷,自然也无法实现学生的“神至”。

        在教材图片的使用上,还有一处科学性错误。教材第36页有一组图片用来阐释“文字照排”技术的发展,但其中的第二幅图出现的却是古登堡发明的印刷机图片,这似乎就脱离了这组图片释义的方向。在这里,编写者显然混淆了“照排技术”和“印刷技术”作为两个不同概念的本质区别。照排技术的发展先后经历了雕版、胶泥活字、铅活字以至后来的电子激光照排,而印刷技术只是建立在照排技术基础上的文字图象的复制,从这一点来说,古登堡印刷机图片不应出现在阐释照排技术发展的这组图片中。

二、图片选用欠妥,表现内容值得商榷

        教材选图除了要包含直观生动的释义功能还应该有积极向上的教育意义。而教材第58页的两幅图在使用上欠妥,合理性值得商榷。该页的这组图片用来阐释我国的教育类型,其中有幅图是表现“成人教育”,图片中展示的是成人考试时的考场情况,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考场中有名考生身体侧倾,目光直视前方,神情极不自然,似乎有作弊之嫌疑,而这在教学中不免会引起学生的争议。

        在同页的组图中还有一幅是表现“职业教育”,从图片所表现内容看,其体现不出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并且作为职业教育,其招生完全面向社会,在同领域学校间,竞争十分激烈。而此处图片中出现了具体的学校名称——“宜昌市工业技校”,这就难避代做广告之嫌,有所不妥。我认为,用相关图片替换似乎更为适当。

三、教材内容编排散乱,缺乏逻辑性

        或许是新编教材,其中在内容编排上有些地方对知识结构处理不当,导致知识展开缺乏逻辑性。在教材第29页,内容聚焦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在这一部分集中阐释了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作为文化多样性典型所体现的民族间差异。而在随后的第30页,教材又以“透视文化多样性”为标题再次对其他类型的民族文化差异进行表述,算是对前一部分的补充。对同一个问题在教材中分先后两部分展开并分别独立予以阐述,这有悖于教材编排的科学性,也容易造成学生在把握这部分内容时,人为将其割裂而忽视其内在联系和统一。

        存在同样问题的还有教材第34页对文化传播方式的表述中。对于文化传播方式,教材首先列举了诸如商贸活动、人类迁徙,教育等多种文化传播类型,而作为当今主要传播手段的“大众传媒”却被分离出来单独阐述。虽然这种结构编排似乎能体现“大众传媒”这种文化传播途径的独特和重要,但有一点必须明确:“大众传媒”其自身也是文化传播方式之一,是对前几种传统方式的延续和发展,从这一点看,将其分离出来自成一段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知识体系的完整和统一。

四、材料编用顺序颠倒,层次分理不清

        在处理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上,教材一直都采用观点在前,继而后置材料给予引证的编排顺序。这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但在教材中却出现了这方面的编排错误。

        在教材第53页,方框中对“孝道”的评述包含两部分内容,既有对“仁孝”这种优秀传统思想的肯定,也强调了对“愚孝”这种“糟粕思想”的剔除。而这部分内容正是对上一页“文化创新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的最佳论证,故而这段材料应该前置于本页的顶端,以呼应上一页观点,而不应置于毫无观点论证和问题依附的本页中间。与之相比较,本页顶端所设置的文化名人徐悲鸿材料则无法论证教材前文所提出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一观点,其更多体现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倡导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而教材中对这一内容的论述出现在本页的倒数第二段,所以,徐悲鸿材料如移至本页倒数第二段后则更为合理恰当。

五、内容编写存在缺陷,需进一步整合

       教材第47页用了一组图片描述教育方式的演变:由“私塾”到“课堂教学”,再由“课堂教学”发展到“网络学习”。对于演变的前两种形式,学生相对较为熟悉,容易理解,而对于网络学习,因其指向不清(哪种类型的网络学习),表述不明(如何操作),加之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所以在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因对此感到陌生而对概念无从理解。而在这一点上,甚至连一些缺乏相关知识的任课教师在对这部分内容理解时也无法予以准确把握。介于此,若能将教材47页的空白版面添加有关网络教育的补充知识,细化分类,详尽阐释,那么,在其提高课堂的讲授效率和知识解析准确性的同时,也更好地体现了新教材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激发和促进作用。

        与以上需要添加内容不同,教材中有些内容的设置明显重复且完全多余。在教材第63页,有对文化名人孔子的介绍。孔子作为儒学宗师,其历史地位和影响是无可置疑的,但在本册教材的46页,已有了对其思想的相关叙述,这就形成了在教材内容编排上的前后重复。此外,在教程设计中,政治学科与历史学科对文化常识的学习是并行同步的,在我们谈及政治教材中的孔子生平思想时,高二学生已然在历史课堂上对其有了更详细,更深刻的学习,从这方面来说,在本教材中更多的添加孔子材料是不必要的。

六、问题设置失当,限制思考,存有争议

        教材中设置问题的目的是激发学生思考,引导自主探究,而在教材第55页的问题设置上则有些失当。

        这部分内容就“如何正确看待外来文化?”这一观点设置讨论意见,其中,前两个观点分别立足于两个极端,错误地看待了外来文化。本来,课堂完全可以从这两个方面让学生讨论、判断、归纳和总结,形成热烈的课堂探究性讨论。但教材随后设置的“观点三”又以一个完全科学辨证的态度去解析了这个问题,而这就使前两个观点的设置失去了意义。学生的思考空间压缩了,刚才的多元化思考现在全都归结为一点,课堂也就失去了组织相关问题讨论的必要。教材中这种“一蹴而就”的问题设置确是有些不科学和失当的。

        教材第109页有一个“道德冲突”问题的设置。根据材料叙述,“一个人在捡到钱物后向失主索要报酬,而失主以‘拾金不昧’这一道德准则对他的这一做法给予了批评”。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个能用道德规范去解释和定性的问题,但在今天看来,在对“拾金不昧”这一道德问题予以判定还要考虑其包含的法律态度。据此前出台的《物权法(草案)》规定:当公民拾获钱物时,可以按钱物自身价值依法向失主索要一定比率的报酬。如果此条文今后随《物权法》通过并生效的话,那么,材料中“拾物者”所讲“我归还你丢掉的东西,应该收取相应的报酬”这句话就显然是合法的。而这种合法行为就不应受到道德的批判,更不应在教材中作为案例出现并形成问题探究。所以,当某些情况下“道德冲突”演变为“道德和法律冲突”,并且当道德的持有会削弱法律的权威时,这类材料似乎更需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