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刚桥:期望春运“口舌之争”上升为法定监督(新京报 2008-2-2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8:01:25
期望春运“口舌之争”上升为法定监督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8-2-21 7:55:14 · 来源: 新京报

事情发展至此,似乎还只是口舌之争,让真相浮出水面,显然不该就此止步。公众无疑期待这场争论,接下来能以正式的、法定的民主监督方式进展下去。比如提交议案或提案,建议人大或政协就相关问题展开质询或进行特定调查等。
几天前,广州市政协副主席郭锡龄在政协会上“炮轰”铁道部,迅即引发舆论及各界的高度关注。政协针对具体事件批评行政部门,本是正常不过的民主形式。然而,从这一着眼于批评的“炮轰”所引发的风波看来,这种极具针对性的批评似乎又并不常见。
最新的报道是,铁道部发言人高调回应了被“炮轰”的五个问题,与被监督者的高调截然相反的是,作为监督者的政协副主席反而选择“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昨日《现代快报》)
监督者保持沉默,倒是大可不必。从政协的职能来看,其定位正在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不管是言语批评,还提交正式提案,批评政府都是分内之事,即便有些批评因为信息不对称而与事实有偏差。如今,铁道部的回应与此前的批评针锋相对,公众自然会有疑问,不知到底哪个是真相。但无论如何,公众不希望此事止于“口水战”,也不希望一方就此沉默,这样反而会让公众无所适从,也离真正的民主监督距离遥远。
铁道部发言人表示“欢迎郭副主席对铁路提出批评意见”,但又称对郭的批评“感到惊讶,难以理解”。在对郭的五条批评意见一一批驳之后,这位发言人质问郭:“当广大铁路干部职工和广州地区人民群众并肩战斗、奋起抗灾、共渡难关的时候,郭副主席身在何方?”这种公话私说,不仅有失发言人的风范,也颠倒了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角色站位。
从本质上讲,郭锡龄先生在政协讨论会上对行政部门展开批评,也属一位政协委员履行监督职责的范畴。即便郭的批评确属履职不当,也自有当地民众来监督。作为被批评的对象,铁道部新闻发言人可以给出解释,更可以针锋相对地予以驳斥———但不能离开被批评的具体事项去质疑批评者个人:因为无论郭锡龄在抗灾中身处何方,都无碍其作为一个监督者的角色。
而更为“口舌化”的争论是,发言人还策略性地将监督者郭锡龄与广州市四套班子作切割,说“广州市委的主要领导同志已经明确表示,个别同志极不严肃、极不负责任的公开言论,决不代表广州市委、市政府,也不代表市人大和市政协。”客观地说,这些话由铁道部发言人讲出来颇为不合适。民意代表享有特定的言论免责权,这是民主的通例。
事情发展至此,似乎还只是口舌之争,让真相浮出水面,显然不该就此止步。公众无疑期待这场争论,接下来能以正式的、法定的民主监督方式进展下去。于人大和政协制度上,有多种法定的监督途径,可为切实行使监督权的管道。比如提交议案或提案,建议人大或政协就相关问题展开质询或进行特定调查等。
我们必须明白,政协委员的批评与铁道部的回应,都是在履行公共职能,是一种机构性质的行为,所以必须以平常心待之,不能“公话私说”。对于类似问题,我们希望不管是代表、委员,还是被问责部门,都能够秉公直言,不因遇到某些压力便保持沉默,而是依据法律和事实将“真相”探究到底。
□王刚桥(湖南 教师)
http://www.thebeijingnews.com/comment/guanchajia/2008/02-21/021@075514.htm
王刚桥:期望春运“口舌之争”上升为法定监督(新京报 2008-2-21) 2006年财政教育经费未达法定标准(新京报 2008-1-7) 陶短房:公开联系方式应成人大代表的法定义务(新京报 2008-1-15) 鄢烈山:春运困境与城堡意识(新京报 2008-1-26) 梁小民:春运不仅仅是交通部门的事情(新京报 2006-1-2) 周正龙称虎照为真(新京报 2008-12-21) [风水]男女如何化解口舌之争 从“申报”到“公示”:监督的应有之意(新京报 2007-3-28) 王敏:该由谁为“华南虎”之争画上句号?(新京报 2007-11-21) 社论:“大部门制”启程 监督制约须“同行”(新京报 2008-3-13) 曹林:公款按摩网络曝光:谁来监督“监督者”(新京报 2009-2-18) 石家庄女官员被指为争遗产造假身份(新京报 2010-2-10) 新京报:人大代表更应监督谁?(2005-11-18) 新京报:如何“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 新京报:四川人大在线监督政府财政支出 专家称国务院逾半部门副职人数超法定(新京报 2007-6-1) 童大焕:在家里抽烟也要管吗(新京报 2008-2-21) 黄玲丽 大爱以母之名(新京报 2008-5-21) 叶祝颐:雪灾之时,刺眼的景观灯都该关闭(新京报 2008-2-2) 杨万国:“合巢芜”高速路流失国资12亿之谜(新京报 2008-2-28) 杨继斌:冷静之死(新京报 2008-1-24) 英雄者王刚也(新京报 2008-5-21) 川A05860(新京报 2008-5-21) 北川城殇(新京报 2008-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