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的外语和母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0:59:27

中国作家的外语和母言

日期:2010-10-23 作者:郜元宝 来源:文汇报                      
    ■郜元宝
    
    德国汉学家顾彬说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理由之一是当代作家大多不懂外语,而不懂外语也不能真懂母语。
    
    笼统地评价当代作家的“外语”和“母语”,并以此衡量其创作,似乎不像懂行的汉学家应该说的话。确实有许多现代作家外语好,成就也高,如周氏兄弟、郭沫若、巴金、徐志摩、钱锺书、张爱玲、穆旦等,但也有精通外语的半吊子创作家胡适、陈源、林语堂、梁实秋,还有外语不怎么好的重要作家丁玲、沈从文、赵树理、萧红、路翎、孙犁、汪曾祺,可见外语并非衡量一切的标准。将来或许有更多中国作家可以用外语写作,谁敢保证一定优秀?不是已经有许多人在国外用英语写作并频频引起英语世界的轰动吗?顾彬不妨去看看那些临时用外语包装起来大肆兜售的“中国记忆”“中国经验”究竟怎样。
    
    晚清译事大开,王国维说是继汉唐翻译佛经之后又一盛事,这还满足不了当时的西学热情,严复就主张国人应越过译文,直接读西书。“五四”到1949年,外语学习蔚然成风,乃是不争的事实,但后来外语教学环境变了,“运输精神的粮食的航路”(鲁迅)几乎断绝,吃饱肚子都成问题,遑论其他。指责大多数生于那个年代的当代作家不通外语,是忘了基本的历史条件。
    
    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不少作家想学汉语,可惜过了年龄。为弄文学而学外语,与为数理化而学外语,难易不可以道理计。尽管如此,他们谈起外国文学来还是眉飞色舞,马原、格非、余华、王安忆、孙甘露等都有外国文学方面的专文专著。外语差的当代中国作家对世界文学的认同远远超过许多中文不错的汉学家对中国当代文学的亲近。
    
    对中国作家来说,怎样才算母语好?这得先弄清楚中国作家的母语的具体构成。同是右派作家,王蒙、高晓声、张贤亮的语言就不一样;同是寻根作家,贾平凹韩少功的语言也很不同;同是先锋作家,余华语言比较朴实,孙甘露则极端欧化;痞子文学代表王朔与曾被诬为流氓作家的代表朱文的语言构成也两样;王安忆、铁凝都是知青族女作家,前者偶用沪语,后者杂用北方方言,味道不同。“现代汉语”容纳了太多语言要素,很难立一个抽象的标准来衡量同用“母语”写作的中国作家。这并非说我们没有评判当代作家的语言标准,而是说应该体贴他们的语言环境的复杂性,看他们在复杂的语言环境中各自成就了怎样的语言艺术。操纵火车要用操纵火车的标准,驾驶轮船要用驾驶轮船的标准,不能用驾驶轮船或古人骑驴的标准评判火车操纵者的水平,同样也不能不顾语言环境的差异而将杜甫鲁迅的语言艺术标准强加给当代作家,正如不能用歌德席勒的语言成就要求当代德国作家。
    
    从语言上攻击中国文学,晚清以来一直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强项。《新青年》集团从根本上否定了到那时为止所有中国主流作家的语言。顾彬像宣布地理大发现一样指出中国作家外语不行母语也糟,但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瞿秋白、胡愈之等干脆说汉语言文字本身就不行,不仅不行,还是没有生命的“死文字”、“鬼话文”,遗毒深广,罪恶滔天,因此“汉字不灭,中国必亡”,甚至主张变外语为母语(吴稚晖、钱玄同),比顾彬“杀根”多了。当时的设想如果实现,中国作家直接用世界语、德语、法语、英语写作,不仅外语这块阿Q头上明摆着的癞疮疤可以一劳永逸地洗净,也不存在母语的隐痛,但这样一来,汉学家以及他们的中国同行也就彻底砸了饭碗。
    
    用“外语不好”或“母语也差”论断中国当代文学,并未找准病根。若不能体贴现代汉语的复杂身世及其背后的复杂生存,则语言问题,还是慎谈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