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徙木立信史论数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7 15:15:28
司马迁 《商君列传》 书: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述而不论

最后评论: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以也夫!

                卫鞅入秦,景监是因。王道不用,霸术见亲。政必改革,礼岂因循。既欺魏将,亦怨秦人。如何作法,逆旅不宾!               


司马光 《资治通鉴》

  臣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毛润之中学作文

商鞅徙木立信论

  毛泽东


吾读史至商鞅徙木立信⑵一事,而叹⑶吾国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⑷、国几蹈于沦亡⑸之惨也。谓予不信⑹,请罄其说⑺。

法令者,代谋幸福之具⑻也。法令而⑼善,其幸福吾民⑽也必多,吾民方⑾恐其不布此法令,或布而恐其不生效力,必竭全力以保障之,维持之,务使达到完善之目的而止。政府国民互相倚系⑿,安有不信之理?法令而不善,则不惟⒀无幸福之可言,且⒁有危害之足惧,吾民又必竭全力以阻止此法令。虽欲吾信⒂,又安有信之之理?乃若商鞅之与秦民⒃,适成此比例之反对,抑又何哉?

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⒄一披⒅吾国四千余年之纪⒆载,而求其利⒇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鞅当孝公之世,中原最鼎沸(21),战事正殷(22)。举国疲劳,不堪言状(23)。于是而欲(24)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綦(25)难哉?于是而(26)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27)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28)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29)。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30)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执政者之具(32)费苦心也,吾于是知吾国国民之愚也,吾于是(31)知数千年来民智黑闇(33),国几蹈于沦亡之惨境有由来(34)也。

虽然,非常之原,黎民惧焉(35)。民是此民矣,法是彼法矣,吾又何怪焉(36)?吾特(37)恐此徙木立信一事,若令彼东西各国文明国民闻之,当必捧腹(38)而笑,口敫舌(39)而讥矣。乌乎!吾欲无言(40)。


注释


(1)选自长沙市一中校史陈列室。1912年,湖南省立一中(今长沙市一中)始建,毛泽东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编在普通(科)一班,读了一学期。其作文《商鞅徙木立信论》是迄今为止国家所发现的他一生中之最早的文稿,全文413字。作文眉批五处76字,尾批65字,总计141字。18岁的毛泽东,在作文中表现出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和“利国福民”的改革抱负。涤庵先生在批语中赏识道:“历观生作,练成一色文字,自是伟大之器,再加功候,吾不知其所至。”涤庵先生是国文教员柳潜,字钧湄。湖南湘阴人,清末秀才。作文原件藏中央档案馆。

   (2)「商鞅徙木立信」史见《史记·商鞅列传》。商鞅(约前390-前338),战国时政治家,改革家。姓公孙,名鞅,战国时卫国人,亦称卫鞅。少好刑名之学(犹法律学)。曾事魏相公叔痤(cuó),为中庶子(高于舍人的家臣)。后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便亡魏入秦,向秦孝公进献富国强兵之策,任左庶长、大良造,后秦孝公以为相,先后两次主持变法,使秦国富强。后又因战功封于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号商君,故称商鞅。“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强大。”(《战国策·秦》)徙:xǐ,迁徙;搬,搬运。立信,树立诚信,讲究信用。《曹刿论战》:“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3)「叹」感叹;慨叹。苏轼《石钟山记》:“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4)「民智之不开」百姓不觉醒。智,智慧,觉醒。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其独立性。开,开发,发展。

(5)「国几蹈于沦亡」国家几近走向灭亡。几(jī),几乎,将近。蹈,赴,投。《后汉书》:“蹈海之节,千乘莫移其情。”于,至,到。介所趋。

(6)「谓予不信」即“谓不信予”,认为我说的不可信。谓,以为,认为。

(7)「请罄其说」请允许我详尽地说出我的道理。请,请允许,敬词。罄,qìng,尽。其,我的。《赤壁之战》:“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8)「具」用具。

(9)「而」如果,假设连词。《冯婉贞》:“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10)「其幸福吾民」它让我们百姓获得幸福。其,它,指法令。幸福,使幸福,形容词使动用法。

(11)「方」正,正在,正当。

(12)「倚系」依托,维系。倚,yǐ,。

(13)「不惟」不只,不但。

(14)「且」而且。

(15)「虽欲吾信」即使想要我们相信。虽,即使。

(16)「乃若商鞅之与秦民,适成此比例之反对,抑又何哉?」就如商鞅与秦国百姓之间(具有同样的利害关系),却恰恰运用跟政府与国民互相信用的相反的方法,即运用徙木立信的发去做,可又是为什么呢?乃若,就像,就如。第一个“之”,语中助词,无义。适,恰,恰好,副词。《雁荡山》:“从上观之,适与地平。”比例,相类似的事例。《颜氏家训·风操》:“如此比例,触类慎之,不可陷于轻脱。”反对,相反。抑,可,可是,然而,表轻微转折。

(17)「试」尝试。

(18)「披」翻阅。

(19)「纪」通“记”。

(20)「利」使……利,有利。形容词使动用法。下边的“福”同此。

(21)「鼎沸」形容局势不安定,如鼎水之沸腾。《三国志·蜀志·谯周传》:“既非秦末鼎沸之时,实有六国并据之势。”(《三国志·蜀志·谯周传》)。

(22)「殷」盛。

(23)「不堪言状」不可以言说和描述。

(24)「于是而欲」在这种情势下,可要……。于,在。是,此,这。指代上文“不堪言状”的局势。而,可,表转折。

(25)「綦」qí,极,很,甚。副词。如:言之綦详/望之綦切。

(26)「于是而」在这种情势下,就……。而,就,表顺承。

(27)「奸宄」jiān guǐ,坏人,犯法作乱的人。由内而起叫奸,由外而起叫

宄。《书·舜典》:“寇贼奸宄。”亦作“奸宄”。《左传·成公十七年》:“德刑不立,奸宄并至。”

(28)「尚」崇尚。《促织》:“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

(29)「孥贫怠以绝消耗」把因懒惰不务正业而致贫困的人及其妻子儿女收为奴隶,以此杜绝人力和物力等资源的丧失(损耗)。孥,nú,儿女。《后汉书》:“皆惶怖忧念妻孥。”亦指妻和儿女。韩愈《祭十二郎文》:“止一岁,请归取其孥。”亦通“奴”,奴隶。《史记·商君列传》:“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事末利”指从事商贾之业,这是末业,而农桑耕织才是本业。“举以为收孥”,意思是悉数把事末利及怠贫之人和他们的妻子儿女没收以为官中的奴隶。这里的“孥”应通“奴”,且兼有妻子儿女之意,名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意即“以(懒惰而致贫困的人及其妻子儿女)作为奴隶”。怠(dài),a.懒,懒惰,懈怠,懒散。《礼记·檀弓上》:“吉事,虽止不怠。”郑玄注:“止,立竢(sì,同“俟”,等待)事时也;怠,惰也。”以,表目的连词。消耗,(精神、力量、东西等)因使用或受损失而逐渐减少、消失、耗散。耗,减,损。

(30)「惮」dàn,怕。

(31)「于是」从此(处),从这(里)。

(32)「具」通“俱”,全,都。《鸿门宴》:“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岳阳楼记》:“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33)「闇」同“暗”。

(34)「由来」事物发生的原因,来源。

(35)「“虽然”三句」虽然这样,但一件超常的事情的开始出现之时,百姓对此会感到惊惧。虽然,虽然如此。也可翻译为“即使这样”。非常,异乎寻常,不平常,不同一般,特殊。原,“源”的本字,水源,引申为本源、根源、根本。这里是“开始”的意思。焉,于之,对此,对这,兼词。《史记·司马相如传》引述司马相如的文章:“故曰非常之源,黎民惧焉;及臻(至)厥(其)成,天下晏如(犹晏然,安乐太平的样子)也。”

(36)「怪焉」对此感到奇怪。怪。感到奇怪、惊异。形容词意动用法。焉,于之,于此,对这。兼词。

(37)「特」只,但。

(38)「捧腹」捧着肚子。形容大笑。

(39)「口敫舌」高声喊叫。口敫(jiào),同“叫”。《礼记·曲礼上》:“毋口敫应。”孔颖达疏:“口敫,谓声响高急。”

(40)「无言」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