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拆除书报亭才是“影响市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23:23:14

陈庆贵

街巷出新后,成贤街竖立起了“国子学”的牌坊。吊诡的是这个昔日国子监所在地、如今的东南大学本部随着出新完毕将无书报可卖。昨天,记者了解到,玄武区包括成贤街在内的多条街巷,原则上将拆除书报亭,并按照5万元的标准统一赎买(10月23 日《扬子晚报》)。

书报亭为何物?书报亭是市民和外客购卖书报的地方,就其便捷性而言,与街头早餐摊点无异,本质上皆是为解决民众饥渴,所异只是后者提供物质食粮前者提供精神食粮;书报亭也是市民自食其力的谋生之器,是业主们赖以养家活口的饭碗;书报亭更是城市的一张人文名片,标识着一个城市的文化氛围,承载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钩沉着一个城市的历史传统。作如是观,书报亭实在不可小觑,可谓亭小天地大,谓之是城市一道靓丽风景线一点不为夸张。它于存在功能上与道路绿化一样,是对市容的美化装扮而非“影响”。

究竟为什么要强制拆除书报亭?在我眼中,有关方面所谓的“理由”不堪一驳。一谓“占道经营”、“无规划证”。相关官员表示,书报亭属占道经营,要想继续经营必须拿到规划许可证。对此,一位业主如是反驳:“成贤街从珠江路到鸡鸣寺一共5个报亭,每个报亭不过2平方米,能占多大地方?”再说,报亭的设置经过了城管部门的同意。“以前不要求,现在就突然要规划证了?”二谓“超限经营”、“影响市容”。当地相关官员表示,报亭由于超范围经营、占用盲道等,如今与设置初衷发生了本质变化。“报亭卖饮料、卖非法印刷品,整治过很多次,管理中矛盾非常多。”而业主则反驳,不规范经营可以整顿,但一刀切全拆太偏激。也就是说,“超限经营”是需要规范的前提而不是强拆取缔的理由。

更让我诧异莫明的是,作为昔日国子监、今日东南大学所在地的成贤街,其虽居南京一隅,却承载了六朝古都太多太久远太厚重的文化气息。换言之,此处的书报亭不仅有上述书报亭的一般功能,更具传承文化张扬传统的特殊功能。在我看来,即便有无懈可击无可置喙充必理由要让书报亭寿终正寝,也该当对此处“禁外施恩”“刀下留亭”,至少了也不该一刀切简单化草率即行“安乐死”。

书报亭存废去留,还要问问民意答应不答应。书报亭干系每一个市民的文化消费和生活品质,当然不能单纯长官意志一厢情愿“为民做主”,而必须倾听民声顺从民意“请民做主”,当然不能“人民城市市长建,建好城市为市长”,而必须“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我从报道中注意到,去年南京“三中”路出新后,沿街108座书报亭全部移除,现今拆除范围已逐步扩大至街巷。而现实问题是,书报亭陆续拆除后市民如何买报?相关部门建议,入室经营是将来卖报的发展方向。然而,由于一些入室报刊销售点分布在银行、药房、公司大厅,不少市民仍希望保留书报亭的销售方式,他们对相关部门的如意算盘根本不买账。有人如是表达不满:“都是顺手买报纸。哪有为了报纸天天去银行、药房的,”“在超市买不错,在报亭买也方便,两种方式不矛盾。何必改变大家的习惯,取消报亭?”

我跑过国内不少城市,每到一个城市,最吸引我眼球的便是路边巷口的书报亭,它让我感受到城市的人文底蕴和精神标签;反之,每当面对一些城市纵有鳞次栉比的摩天大厦,却找不到书报亭安身立命的一席之地,我胸口只有钢筋混凝土花园堆顶的压抑窒息,我眼前只有文化荒漠下精神迷失灵魂流放的惆怅失意,我心中只有文化无从锚泊精神无从皈依灵魂无处安放的块垒神伤……

我要大声疾呼的是,强制拆除书报亭,请给我一个别样的理由!至少,别拿“影响市容”说事。因为:强制拆除书报亭才是“影响市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