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 追随时代--董希源绘画简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6:43:25
继往开来 追随时代--董希源绘画简评



任道斌

  江浙闽皖,山川秀丽,风景如画,向为中国画家渊薮。尤其是近二十年以来,社会开明,文风昌盛,艺术发达,画家辈出;他们或秉承传统,继往开来;或提倡个性,立异标新;或兼济南北,或融会中西,在异彩纷呈的艺术天地中尽情地抒写胸臆,讴歌时代,表现生活。许多年少英才亦应运而生,福建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董希源即是其中之一。

  他於1964年出生在景色秀丽的诏安,这是个艺术之乡,曾孕育了沈耀初、沈福文、沈柔坚、沈锡纯等一批当代著名美术家。受故乡风气影响,尽管当时“文革”泛滥,斯文扫地,但年少的董希源酷爱丹青,发愤苦学,即以书画闻名于乡里,并多次在福建省中学生美术比赛中折桂。但他并不满足,1984年考入上海外语学院美术专业班,继续刻苦学习,乐此不疲。上海向为亚洲大都市,此地中外文化交融,艺风博采众长,而且五方杂厝,各种书画展、名家名作博览会层出不穷,古今中外的美术佳作时有展示,令人耳目一新,审美情趣大增,近代史上著名的“海上画派”即发祥于此。董希源从八闽来到上海,可谓如鱼得水,在丹青世界中饱游饫看,心摹手追,技艺猛进,又得谢稚柳、钱君 等书画大家的点拨,董希源的美术创作更上一层楼,更注重学习传统之精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不断创新,而更贴近时代。1986、1987年,董希源成功地在上海、福州举办了画展,沈柔坚、程十发、应野平等先生均予以褒掖鼓励。尔后,他又赴祖国宝岛台湾举办画展,为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尽了自己的努力。此后还出版了《董希源画集》、《董希源国画精选》等。谢稚柳先生生前曾为其画集作序,认为董的作品“颇有新意”,“富有气韵”。

  诚如谢老所讲,董希源山水画给人最深的印象便是气韵生动,山川雄伟秀丽,豪迈刚健,很有气势。他擅长把握画面的整体感,如《高壑览景图》、《秋山云散图》、《流云飞瀑图》、《云涌春山图》等,虽然峰峦叠出,蜿蜒不绝,沟壑纵横,目不暇接,同时流云飞瀑,涌动其间,但却毫无零碎琐繁之感,整个山体龙脉互相呼应,浑然一体,给人以大气磅礴的壮美质感。

  中国山水画在五代、北宋时期达到一个高峰,如董源《夏董希源山水画第三个特点是表现手法灵活丰富,工意兼具,技法全面,他善用大小斧劈皴,去展示山体的刚健;亦好用长短披麻皴,去表现山峦的浑厚;还能用豆瓣皴去写出岩壑的质感;董希源并不喜欢一味地放任,而是强调在客观基础上的夸张、美化,将元代赵子昂为代表的“文人画”工意兼具的传统,予以发扬光大。他在远景、中景、近景的处理上,更是体现了这一思想,该写实处则写实,该写意处则写意,灵活运用,恰到好处。如《秋山云散图》,近景之枫树竹林、丘壑山舍,表现精到;远处的云峰气岚,水墨淋漓,而全图浑然一体,并无生硬做作之弊。在设色、光影的表现上,画家也十分注意,落笔不苛,既不偷工减料,又不滥用水墨,技艺纯熟,层次丰富,收到“咫尺千里”之效,而不让古人。

  古往今来,有出息的画家往往不拘泥于单一的画科,如宋徽宗、任仁发、文徵明、陈老莲、金冬心、张大千、潘天寿,莫不一专多能,才华横溢,兼擅多科。董希源也在这方面进行不懈的努力,除山水外,他还善于绘花鸟竹木与走兽。他喜欢荷池的清趣,并以为这片出于污泥而不染的净境,以工笔画表现更符合他的思想,而这种工笔表现,却又不完全与宋人宫庭之作那样相同,而且将没骨法与双钩法加以相融,形成自己生动工丽、清新自然的面目。如《荷色图》,画家几乎是用侧峰在拉出荷梗,用中峰写出莲叶筋,用豆瓣点去打出荷叶的厚度,用设色法描出莲花的盛放,线条是以水墨颜色的浓淡皴擦而得,与传统的双钩法几不相关。所谓“不留笔墨痕”,在董希源的笔下得到了巧妙地实现。画面给人的清丽、自然之美,含蓄、婉约之感,大有胜出宋人一筹之感。

  董希源的笔墨奇巧之处,还在于工而能逸。《荷色图》的下部,画家就用了较为疏放的设色,表现水光的浮动;而在《出水芙蓉图》中,画家除精工具体地描绘了盛放的莲花,使那莲瓣的向背、蕊丝的随花怒放、莲房的鲜嫩得到再现外,还用了水墨碇蓝与浅赭去描绘盛夏的莲塘,几近是泼墨泼彩的方法,却不失温文之气。这又与全幅工笔的作品相较,显得更有生意与清趣,董希源学宋人而变宋人,还体现在《荷池双雀图》、《荷塘六月图》、《荷池清趣图》中,精工具体、设色淡雅,构图饱满,叶随风动,花朝阳开,鸟逐虫飞,动静有致,有宋人之工而去其匠气,得元人之雅而增其诗意。

  董希源的花鸟画之所以清趣盎然,不仅与其审美修养有关,还与其深厚的表现功力有关。他的“先工后拙”的技艺之路,不难在《月下白鹭图》、《秋林双雀图》、《竹林双鸟图》中得到体现,这几幅用双钩法写景的作品,造型生动准确,竹枝、树干均富有弹性、鸟雀在上,枝干却有复原之张力,很有动感。黄荃、陈老莲技法对董希源的影响也可从中略见一斑。线条是以水墨颜色的浓淡皴擦而得,与传统的双勾法几不相关。所谓“不留笔墨痕”,在董希源的笔下得到了巧妙地实现。画面给人的清丽、自然之美,含蓄、婉约之感,大有胜出宋人一筹之感。

  董希源的笔墨奇巧之处,还在于工而能逸。《荷色图》的下部,画家就用了较为疏放的设色,表现水光的浮动;而在《出水芙蓉图》中,画家除精工具体地描绘了盛放的莲花,使那莲瓣的向背、蕊丝的随花怒放、莲房的鲜嫩得到再现外,还用了水墨碇蓝与浅赭去描绘盛夏的莲塘,几近是泼墨泼彩的方法,却不失温文之气。这又与全幅工笔的作品相较,显得更有生意与清趣,董希源学宋人而变宋人,还体现在《荷池双雀图》、《荷塘六月图》、《荷池清趣图》中,精工具体、设色淡雅,构图饱满,叶随风动,花朝阳开,鸟逐虫飞,动静有致,有宋人之工而去其匠气,得元人之雅而增其诗意。

  董希源的花鸟画之所以清趣盎然,不仅与其审美修养有关,还与其深厚的表现功力有关。他的“先工后拙”的技艺之路,不难在《月下白鹭图》、《秋林双雀图》、《竹林双鸟图》中得到体现,这几幅用双钩法写景的作品,造型生动准确,竹枝、树干均富有弹性、鸟雀在上,枝干却有复原之张力,很有动感。黄筌、陈老莲技法对董希源的影响也可从中略见一斑。山图》、范宽《溪山行旅图》、郭熙《早春图》,虽平远、高远、深远不尽相同,但无不以高山仰止的壮美,展示了祖国大好河山那巍峨的质感,富有阳刚之气。同时,古人尝称,水、云为山之呼吸,若无水、云,山无生机。董希源正是把悟了传统三味,使其所绘山水具有憾人的气魄和云水流动的生机。那坚实的岩壑、飞动的流泉、变灭的烟云、与点景人物、树木、村舍,共同构筑了富有韵律的、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可游可居,可亲可爱,让人陶醉其中。董希源山水画另一个特点是构图饱满,虽密不透风,却疏能走马。为了突出山水的雄奇峻伟,他以层层叠加的方式使所绘作品产生顶天立地的效果,强悍、雄奇、先入为主,使观者在绵延不绝的大山面前领悟气势逼人的感受,解读气壮山河的妙谛。毛泽东在《十六字令》词中称赞祖国大山道:“天欲坠,赖以柱其间”,欣赏董希源的《云涌春山图》、《高壑观景图》时,此种情感令人油然而生。董希源虽然舍弃了大块留白的方式,但他却没有舍弃“计白当黑”的优良笔墨传统,他以如泻的流泉飞瀑、如幻的岚气云烟,让凝固的岩壑沉浸在流动的空气中,泉声、云气,可闻可观,大自然的呼吸动静,是如此地和谐、优雅、秀丽、多变。热爱生活的董希源,还喜欢在画面上点缀戴草帽、着连衣裙的少女倩影,给奇山秀水增添了现代生活气息,与常用古装老僧、隐逸点景的方式相比,别有一番情趣。故而观其山水,既有崔巍雄奇之美,又有灵巧秀雅之情,刚柔相生,虚实相济,互得益彰。赵子昂曾云:“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何益。”赵氏所说古意,实际是指学习传统优秀技法,并且在此基础上予以创新。赵氏的一生艺术实践,就是很好的注解。而董希源的绘画实践,也向我们阐述了这一真谛。他的画面上洋溢着传统的典雅,又充满着新时代的审美情趣。我们可以看到以线造型,以画为寄的创作宗旨,和讲求画意中诗情的传统标准;又可以看到注重光影效果,色彩明暗,以及对画面要求饱满的新观念;中国传统水墨画设色淡雅、清丽,造型似与不似的趣味,也在其中得到体现。

  明代大书画家董其昌在评论画史时,认为山水画家得云供养,能享高寿,所谓“黄大痴九十而貌如童颜,米友仁八十余而神明不衰”,“盖画中烟云供养也”。董希源正值神旺气闲的青年时期,路漫漫而修远,但他有此良好开局,今后的艺术前程不可限量,不仅我有预感,而且许多前辈及欣赏过他作品的人亦有同感。其实善于从传统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进行创新的人,艺术与学术的前景必将是广阔的,美术如此,其它社会科学文化也是如此。因此,我要再次额首相庆,预祝年富力强的董希源,能为中国水墨画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