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班级管理与“破窗理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4:51:09
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曾进行过一项有趣的试验:把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两个不同的街区。其中一辆原封不动地停放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则摘掉车牌、打开顶棚,停放在相对杂乱的布郎克斯街区。结果,停放在中产街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还完好无损;而打开顶棚的那一辆,不到一天就被偷走了。于是,詹巴斗又把完好无损的那辆汽车敲碎一块玻璃,结果刚过了几小时,这辆汽车就不见了。

 

  以这项试验为基础,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他们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

 

  完好的东西,便没有人去破坏;而破坏了的东西,就会遭受更大的破坏。没有“窟窿”的时候,没有人去钻“窟窿”;而一旦有了一个“小窟窿”,就会有一群人一起去把它变成“大窟窿”。这种奇怪的“破窗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出现。

 

  干干净净的墙上,突然有人贴了一张广告。结果不出几天,这面墙上就会出现大大小小许多的广告。

 

  住宅区的草地上本来并没有路,后来有人从上边抄近而走。于是时间不长,这片草地就有了一条不少人都走的路。

 

  大街上摆放了很多的鲜花,很好看,也没有人去动。可是有一天,不知是谁搬走了几盆。于是一个、两个、三个,仿佛大街上的花盆,谁都有权力把它搬走。

 

  人可以改变环境,环境也可以改变人。“破窗”的出现,助长了人们的四种心理:第一种是“颓丧心理”。坏了的东西没人修,公家的东西没人管,很多人对社会的信任度就会随之而降低。第二种是“弃旧心理”。既然已破废,既然没人管,那就随它去吧。第三种是“从众心理”。律是大家的律,法是大家的法。别人能够走,我就可以走;别人能够拿,我就可以拿。第四种是“投机心理”。“投机”是人的“劣根性”之一,尤其是看到有机可乘或者投机者占到“便宜”的时候。

 

  任何一项大的破坏和犯罪,都是从“小奸小恶”开始。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这已经成为屡验不差的真理。因为任何一扇“破窗”的出现,都会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这种无序感会成为引发犯罪的一种因素。

 

当然,“破窗理论”也不是没有破解的方法。威尔逊和凯林在提出这个理论的时候,就指出了它的必要前提,那就是“没有及时修复”。也就是说,只有在“破窗”没有得到及时修复的时候,“破窗理论”才会应验。如果对于这样的“破窗”啥时出,啥时修,出一扇,修一扇,把治安隐患、生产隐患和苗头性矛盾纠纷都消灭在萌芽状态,我们岂不就可以“高枕无忧”?

 

班级管理亦是如此,别看孩子都是未成年人,他们对社会,对学校的规章制度同样有“打破它”的心理。真理其实就在谬误的隔壁,而通往谬误的房间却灯火通明。学校和班级的制度对学生是有一定约束力的,什么叫规则,有人去打破它的才叫规则,没有人去破的东西就不能算是个规则了。学生在打破一扇窗的时候,有时是无意的,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补救,其他学生就会纷纷效仿,以至于不得不花大力气整改,有时还会徒劳无功。不去修理的“破窗”给了他们一种暗示,别人能干的事情我为什么不能干,法不责众。

 

“破窗理论”理应成为我们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借鉴。坚决不让任何人去碰规则,如果不小心打坏了第一扇窗坚决在第一时间“修复”,以保证班级管理有序高效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