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效应与班级管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4:33:44
不要以为心理学难懂。“心理学太抽象了,太枯燥了,没有什么用!”“概念太多,也不知道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怎么用。”
实际上,教育的大道理从来不是晦涩难懂的,心理学的知识本来也是扣人心弦的。是的,心理学的规律、效应和法则是科学的、严肃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用浅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以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演绎它们,教师们就能充分激活自己熟悉的先前知识经验,去解释,生成自己的理解,从而受到智慧的启迪、心灵的震撼。
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效应:
1.蝴蝶效应
---教育无小事
(1).1979年12月,气象学家洛伦兹在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丛林的一朵花瓣上轻轻扇动一下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细小的因素与看似完全不相关的巨大复杂的变化之间存在紧密的因果联系,这就是蝴蝶效应。
(2).西方也流传着一首这样的民谣: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蝴蝶效应为什么会产生并如此强烈呢?
第一,蝴蝶成了蝴蝶效应的杠杆支点,引起了杠杆效应。
第二,蝴蝶开始时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东西,因此有机会暗暗“滋长 ”。
第三,蝴蝶效应是一点点累积的结果。正如、古谚所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层之台,起于垒土”、“失之毫厘,谬之千里”等等。
(3).启示:要特别注意初始状态的微小变动 ,要对这方面的微小变动保持高度的敏感。
学生正处于他们人生的初期,一切尚待塑造。所以我们要谨记“教育无小事”,留心教育中的蝴蝶效应。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一个灿烂笑脸、一句赞扬话语、一种习惯性行为,都有可能在学生心里产生巨大的“蝴蝶效应”,成为学生生命中意想不到的支点。
举例:初二年级是一个关键时期,很多同学就在这个时期发生人生的转折。但很多思想多是在初一开始慢慢形成的。
注意:
平时沉默的同学,一下子爱说爱笑;一个活泼的人,突然不言不语;不修边幅的学生,突然喜欢打扮起来(男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一个勤学守纪的同学,突然经常迟到。
“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结论: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这就是教育领域中的“蝴蝶效应”。因此教师一定要对学校中的每一次偶然事件保持敏感,找到教育事件中的支点善加利用,清除教育事件中可能存在的“蚁穴”。伟大正是存在于细节之中!
2.皮格马利翁效应
---真实的谎言
(1).这是一则希腊神话故事。皮格马利翁是一位雕刻师,他耗尽心血雕刻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并倾注了全部的爱给他。上帝被雕刻师的真诚打动,使姑娘的雕像获得了生命。
是的,爱总能创造奇迹,尤其在学生身上。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生理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与理解的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2).对教育的启示:教师的期望对学生有巨大影响力。
暗示效应:“农夫山泉有点甜”。
一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在课堂里,他取出一个洗得干干净净的装满清水的香水瓶,对学生们说:“这是一瓶进口香水,看谁能最先辨别出这是什么香味。”然后将瓶盖打开。过了不久,许多学生相继举起手说自己闻到了香味,有的说是茉莉香味,有的说是玫瑰香味,有的说是玉兰香味…当得知这只是一瓶清水时,大家不禁哄堂大笑。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这不能不说明暗示的伟大力量,对此适当加以运用,就会成为教育者育人的魔棒。老师们请想一想,在教学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们是否从多方面为学生制造了积极暗示的条件?教室是否整洁、干净、舒适、温馨?墙上是否有促人上进的标语?是否制定了具体、合理的班训和规则?是否在集体场合对好的行为进行表扬?是否鼓励学生相信他们能够做得更好?是否以身作则给学生树立榜样?是否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教会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其实,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抚摸、一句鼓励、一条规则、一个口号,不用多讲,就足以让一个学生甚至全班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期待和关心,就会成为他们进步的动力。
比如对于未进入年级尖子培训班的某些学生进行一次暗示性的谈话。
3.背景现象
----换位思考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用人方面惯例的弊端。
很多领导认为:一个会写文章的人,其做管理也一定不会差。其实,一个人能否做一个合格的管理人员,与他是否会写文章是毫无关系的。他必须在分配资源、制订计划、安排工作、组织控制等方面有专门的技能,但这些技能并不是一个善写文章的人就一定具备的。
比如战国时期赵国的毛遂。当秦国攻打赵国时,毛遂自荐去楚国求救。但第二年当燕国攻打赵国时,他率领大军迎战被杀得片甲不留。平原君没弄懂毛遂只是一个好的外交人才,却无统帅之能,把他当成“全才”,造成了一大历史悲剧。
人们往往根据少量的信息将人分为好或坏两种,如果认为某人是“好”的,则认为其一切都是好的,反之亦然。俄国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狂热地爱上了被称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并且和她结了婚。娜坦丽虽然容貌惊人,但与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当普希金每次把写好的诗读给她听时,她总是捂着耳朵说:“不要听!不要听!”相反,她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乐,出席那些豪华的晚会、舞会,普希金为此丢下创作,弄得债台高筑,最后还为她决斗而死,使一颗文学巨星过早地陨落。也许在普希金看来,一个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对教育的启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管什么样的人、事或现象,表面上看来好也行,坏也罢;积极与好,消极也罢;换一个角度看,其实它们都是好与坏、积极与消极的整合体。教育者对此要有全面的认识,然后,让积极的力量主宰你!
对事,我们要找积极的因素。
一位老师就充分利用了积极的心理“图形”成功处理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
在学习朱自清散文《春》时,教室里书声朗朗,突然一只小麻雀从窗户外闯了进来,读书声嘎然而止,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在它身上。
一种声音:“快读书!一只小鸟有什么了看的!”学生虽然不情愿地拿起了课本,心却跟着小麻雀飞来飞去。
另一种声音:“小鸟为什么要飞到我们的语文课上呀?”“对,小鸟被同学们动情的读书声吸住了,它也不甘寂寞,要和我们比一比谁的声音好听呢!”学生们争先恐后说:“老师,我要和小鸟比高低!”“我也要比!”
一种课堂,两种结果。体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观。
同样,我们也要用阳光般的眼神看待周围的人。给你一张中间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这是什么?”这是黑点还是白纸?
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了地方的财富。
老师不是警察,不能象盯着小偷那样盯着学生;老师不是医生,不能像看病人那样挑毛病;老师不是园丁,不能把出头的花草剪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在选拔班团(队)干的时候我们也要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
4.心理加减法
---先抑后扬
(1).在食堂打饭,食堂师傅往你碗里打一满勺菜,觉得给多了,马上又从碗中往外拨出一点,这时你心里老大不高兴,暗骂师傅小气;反过来,如果师傅先往你碗里打一小勺,再往碗里添加一点儿,这时你心中充满谢意。其实,两种情况下你得到的菜总量一样, 心理感觉却不相同。
这就是奇妙的心理加减法,它不是数学中的加减法,严格的服从可逆原则,3+1不一定等于5-1。人的心理总有那么 一种倾向,习惯得到,而不习惯失去,这并非是所谓的自私,这只是千百年来人们为适应生存而沉淀的一种文化。就象一个英语的笑话:
一个吝啬鬼掉入水中,大呼“救命”,来了一人过来援助,对他说:“Please give me your hand!”此人一听要给(give)自己的手,死活不肯,后来援助的人只好改成“Please take my hand.”吝啬鬼此时听到的是“take”才接受。
我和女儿打牌,我不想打,她总是緾着,我就说:“打一盘吧。”她说:“两盘?”我心里窃喜。
(2).心理加减法对教育的启示:先抑后扬,先夺后予。
鲁迅说:“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那时白话文之得以通行,就因为有废掉中国字而用罗马字母的议论的缘故。”
布置作业时先给学生比平时多的题目,等学生有所反应的时候,装出让步的姿态说:“那这样吧,你们可以选做里面的一些题目。”这样,学生不仅不会埋怨作业比较多,反而感觉是老师理解他们的学习压力,作业的效率也没有降低。
比如对于网瘾,先提出终止接触电脑的要求,反应强烈后,可以装作勉强让步,同意周末晚,但不能通宵,然后逐步取消。
但批评要掌握分寸,使批评能被学生所接受。要在批评中给予学生改正错误的希望,使他相信自己能够按照教师的指导一步一步地完善自己。如果批评学生过频或过重,超过了学生的承受能力,让学生丧失了自信,进而破罐子破摔。因此,我们在批评时要做到恰到好处,让受教育者看到希望,找到路标。
5.禁果效应
---抽刀断水水更流
(1).亚当夏娃的故事。关云长的丹凤眼的来历(老和尚对小和尚说,100天后才能打开盒子)。我曾经缴过一些手机,都没有看。但有一次,一女生对我说:“你不要看我的手机呀。”我就看了。
(2).启示:不要把不好的东西当成禁果,人为地增加它对学生的吸引力;我们只可以积极地利用禁果效应,把学生不喜欢而又有价值的事情人为地变成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
利用禁果效应,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次上新课前,教师故弄玄虚地说:“同学们,我这里有一道题,本想让你们做一做,可是连我都没有办法做出来,看来你们就更难了。”好几个学生请求道:“教师,让我们看看这道题吧。”教师装出无可奈何的样子把题写在黑板上。全班同学都忙碌起来。不一会很多学生就做出来了。教师故意装作甘拜下风的样子说:“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比教师聪明,看来这节新课你们自己肯定自学就会,有没有信心?”同学们齐声回答:“有!”学生们兴趣盎然,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高涨。
利用禁果效应还可以改善师生关系。一位后进生和班主任关系紧张,他认为班主任对他有成见,认定班主任那本从不离手的工作手册上记录了他的一笔笔“黑帐”。一天,教师故意将工作手册“忘”在讲台上。他很是好奇,就偷看了工作手册,却发现教师在手册里记下了自己许多的闪光点。
总之,防止孩子的逆反心理要运用科学教育的方法,让科学民主的沟通架起代际之间的心灵之桥。
6 .淹没的责任
---群体去个性化
某日晚间,一辆载满了乘客的公交车上,忽然有人喊道:“不好,我的钱包被人掏了,一个月的工资全没了!”乘客们建议司机把车开往公安局派出所。司机也很气愤,车改变了方向,载着一车愤怒的乘客和隐藏的嫌疑人疾驶向派出所。这时,有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建议:“给他一个机会吧。这样,先麻烦司机同志把车停到路边。”大家同意了中年男子的建议,车子停在路边。“这样,请司机同志把车灯关闭一分钟,让他把东西扔在车中间。”车灯关闭一分钟,没有结果。“再给他一次机会。”车灯又关闭一分钟,仍没有结果。“第三次机会,最后一次,请好好考虑。”一分钟后,钱包出现在车中间的灯光之下。
群体去个性化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术语,是指个体淹没在群体之中,减弱了社会对其的约束力,为个体人事反常的行为创造了条件。回答问题,集体回答响亮,但个体站起来就答不上了。
老师可以积极利用“去个性化”现象,比如:让做错事的孩子改过自新;多创造匿名情境或机会,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真知灼见(班主任信箱,QQ,短信);对于比较内向、孤僻的学生就可以让他们多参加一些热闹的、激烈的活动,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展示自己性格的另一面(尖子生的培养,为了稳定他们的心理素质,每周两个晚上的跑步,一个晚上的辅导)。
比如社交恐怖症的医治
7.配套效应
--给学生一件有价值的睡袍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家里寻找感觉,总觉得家具颜色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记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被一件睡袍胁迫了”。后来,狄德罗把这种感觉写成一篇文章,题目是“与旧睡袍离别的痛苦”。
买了一条休闲裤,就不能穿衬衣,买T恤了,然后不能穿原来的皮鞋,只能买休闲皮鞋了。
在对学生的教育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配套效应的作用。
一个调皮捣蛋 、不遵守班级纪律的后进生与某个品行、学习均较好的优秀生发生冲突和争吵,被老师发现,按照前者的“常规”认识和看法,自己必先挨批,必先受老师呵斥,教师必“袒护”后者,但是老师却一反其常规,采取“冷处理”,经过询问,搞清原委,分清是非,公正处理。结果这位后进生大为感动,一反常态,竟主动向老师道歉认错;老师则顺势利导,告诉该生:“其实你有很多优点,比如见义勇为、热爱劳动、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像上次由你发起的篮球比赛,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这些老师都看在眼里的。老师正在考虑让你来当咱们班的纪律班长呢!你回去想一想,看采用什么方法能把班级的纪律管理得更好,想出一个方案给我好吗?”这位同学回到班级,为了像个班长的样,一改原来的
恶习,不仅遵守纪律、关心同学,把班级管理得很好,而且课堂上也变得很活跃,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不会的问题主动提问,结果成绩很快提高了。
在上面的例子中,教师首先为学生旧的配套的“常规”认识中注入与之冲突的不协调的因素,动摇其原来的认识体系,然后顺势抛给他一件优质的“睡袍”—当纪律班长,学生为了与这件优质的“睡袍”相配套,就会以新的行为体系替换原有的行为体系,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处处都可以巧用配套效应。比如让孩子做家长或弟弟妹妹的“老师”,孩子为了像个老师的样,就可能认真学习知识,以便更好地传授知识,行为上也会尽量地起到表率的作用。还比如“你衣服穿得这么干净,书为什么这么脏呢?”“你人长得这么漂亮,怎么不讲卫生呢?”“你的字写得这么好,要是学习能像字一样好该多好呀!”等等诸如此类,都是很好地利用了配套效应。
但在为学生提供优质“睡袍”时,也要注意把握时机,适时处理。当你提供的“睡袍”使学生内心产生不愉快或者不信任的紧张体验时,要及时体察并予以淡化、化解。比如,当学生觉得你让他当纪律班长只是想让他收敛不行为,而不是出于真正的信任时,他可能会出现抵触情绪。此时,教师要及时鼓励并表达对学生的信任,“任何人都可能犯错误,但这只是代表过去。你很有组织能力,相信你会把班级管理得很好。”
学校管理:干净的环境,就不会随地吐痰、乱丢垃圾了。
8.脚踏两条船的感觉
--手表定理
如果让你站在同时向不同方向甚至相反方向行驶的两条船上,你会有什么感觉?你必须在短时间内选择其中的一条并稳稳地站在上面,否则你将会陷入混乱不堪的境地。
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手表定理”,也就是当一个人有一只手表时,他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时间。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选择其中较依赖的一只,尽力校准它,并以此作为你的标准,听从它的指引行事。
“一元论”与“多元论”。
对教育的启示:在班级管理方面,对同一个班级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管理方法,不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否则将会使这个班级无所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