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宛【后附其他人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6:56:00

董小宛(公元1624年~1651年),名白,号青莲,金陵人(今江苏南京),歌妓,“秦淮八艳”之一,名隶南京教 坊司乐籍。1639年结识复社名士冒辟疆。明亡后小宛随冒家逃难,此后冒辟疆同甘共苦直至去世。另有认为董小宛与顺治皇帝的宠妃董额妃实为一人,并导致了顺治出家,不过,此系误传,顺治皇帝生于1638年,董小宛长他14岁,董小宛去世时顺治皇帝仅13岁,况且董小宛从未去过北方。

目录 [隐藏]

董小宛-小传

 

董小宛,本名董白(1624-1651),字小宛,一字青莲,今天江苏南京人士。明末“秦淮八艳”(亦称“金陵八绝”)之一。名与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她聪明灵秀、神姿艳发、窈窕婵娟,为秦淮旧院第一流人物,又称“针神曲圣”,位列中国古代十大名厨.曾“自西湖远游于黄山白岳之间”。她很小就下海做了歌妓,而且持有“南京教坊司乐籍”,看来,是官方妓院,类似“铁饭碗儿”了。

俩人之间怎么可能存在什么姻缘?况且,董小宛一直生活在长江沿线,从未到过天寒地冻的北方。想必董小宛和董鄂妃子,张冠李戴了。
清代诗人、画家吴伟业题董白小像诗,对他游历黄山作了描述:“钿毂春浇斗画裙,卷帘都道不如君。白门移得丝丝柳,黄海归来步步云。”性好清静,每到幽林远壑,就眷恋不舍,因厌弃喧闹奢靡,独居苏州半塘达六年之久。小宛醉心于山水之间,。在旖旎风光的衬托下,她也容易涌动柔情,而真心真意地给人以娇媚之笑。因此,她三番五次地受人之邀,游太湖、登黄山、泛舟西湖,一去就是十天半月。就在董小宛离开秦淮河不久,却有一公子慕名到秦淮河去寻访她,那位公子就是冒辟疆。

董小宛-与公子冒襄

 

冒襄,字辟疆,南直隶扬州府泰州如皋县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三月十五日。明清时期,如皋城里的冒氏家族人才辈出,是当地的名门望族,也是一个文化世家。 当时的明王朝已成溃乱之势,东北在清兵的铁蹄之下,川陕湖广是“流寇”驰骋的战场,而江浙一带的士大夫依然过着宴安鸩毒、骄奢淫逸的生活。秦淮河畔,妓家所居的河房开宴沿宾,樽酒不空,歌姬的翡翠鸳鸯与书生的乌巾紫裘相交错,文采风流,盛于一时。辟疆也沾染了一般豪贵子弟的浪漫风习。一方面,他年少气盛,顾盼自雄,主持清议,矫激抗俗,喜谈经世大务,怀抱着报效国家的壮志;另一方面,又留恋青溪白石之胜,名姬骏马之游,过着脑满肠肥的公子哥儿的生活。

冒辟疆最早从方以智那里听说秦淮佳丽之中有位才色双绝的董小宛。吴应箕、侯方域也都向辟疆啧啧称道小宛。而小宛时时在名流宴集间,听人讲说冒辟疆,知道复社中有这样一位负气节而又风流自喜的高名才子。

崇祯十二年乡试落第,冒辟疆听说小宛住在半塘,便多次访寻,小宛却逗留在太湖洞庭山。苏州歌姬沙九畹、杨漪炤名气与小宛相当,辟疆便每天来往与沙、杨之间。在离开苏州前,辟疆又前往董家,小宛醉卧在家,与辟疆相会于曲栏花下。辟疆见小宛秋波流转,神韵天然,只是薄醉未消,懒慢不发一言。

崇祯十五年春,小宛从黄山归来,母亲去世,自己又受田弘遇抢夺佳丽的惊吓,患了重病,闭门不出。辟疆到时小宛已奄奄一息。小宛支撑着起身,牵着他的手说:“我十八天来昏沉沉如在梦中。今天一见到君,便觉神怡气旺。”她吩咐家人具办酒菜,与辟疆在床前对饮。辟疆好几次要告别,小宛都苦留辟疆。在与冒辟疆的恋爱嫁娶中,董小宛处处主动,焕发出向往自由、寻觅真情的个性光彩;而冒辟疆事事举步踌躇,显露出一个大家公子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弱点。

 董小宛的传世笔墨

小宛入冒氏之门后,与冒家上下相处极其和谐。马恭人(辟疆母)和苏元芳(辟疆妻)特别喜欢小宛,而小宛也很恭敬顺从。闲暇时,小宛与辟疆常坐在画苑书房中,泼墨挥毫,赏花品茗,评论山水,鉴别金石。

小宛初进冒家,见董其昌仿钟繇笔意为辟疆书写的《月赋》,非常喜爱,着意临摹。接着到处找钟繇的字帖。后来觉得钟繇的字体稍稍偏瘦,又看到他的《戎辂表》将她推崇的关羽称为贼将,便废钟帖而改学曹娥碑,每天几千字,从不错漏。

小宛曾替辟疆给亲戚朋友书写小楷扇面,也为苏元芳登记柴米油盐的用项及银钱出入。小宛画的小丛寒树,笔墨楚楚动人。15岁时作品《彩蝶图》现收藏在无锡市博物馆,上有她的题词,到如皋后,她保持着对绘画的特殊爱好,时时展玩新得长卷小轴或家中旧藏。后来逃难途中,仍把书画藏品捆载起来,随身带走。

董小宛-生活习惯

 

小宛最令人心折的,是把琐碎的日常生活过得浪漫美丽,饶有情致。小宛天性淡泊,不嗜好肥美甘甜的食物。用一小壶芥茶温淘米饭,再佐以一两碟水菜香豉,就是她的一餐。辟疆却喜欢甜食、海味和腊制熏制的食品。小宛为他制作的美食鲜洁可口,花样繁多。她不仅在中间加上适量的食盐和酸梅调味,还采渍初放的有色有香的花蕊,将花汁渗融到香露中。这样制出的花露入口喷鼻,世上少有。其中最鲜美的是秋海棠露。海棠本无香味,而小宛做的秋海棠露独独是露凝香发。酒后,用白瓷杯盛出几十种花露,不要说用口品尝,单那五色浮动,奇香四溢,就足以消渴解酲。

小宛腌制的咸菜能使黄者如蜡,绿者如翠。各色野菜一经她手都有一种异香绝味。她做的火肉有松柏之味,风鱼有麂鹿之味,醉蛤如桃花,松虾如龙须,油鲳如鲟鱼,烘兔酥鸡如饼饵,一匕一脔,妙不可言。

小宛经常研究食谱,看到哪里有奇异的风味就去访求它的制作方法。现在人们常吃的虎皮肉,即走油肉,就是她的发明,因此,它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叫“董肉”,和“东坡肉”相映成趣。小宛还善于制作糖点,她在秦淮时曾用芝麻、炒面、饴糖、松子、桃仁和麻油作为原料制成酥糖,切成长五分、宽三分、厚一分的方块,这种酥糖外黄内酥,甜而不腻,人们称为“董糖”,现在的扬州名点灌香董糖(也叫寸金董糖)、卷酥董糖(也叫芝麻酥糖)和如皋水明楼牌董糖都是名扬海内的土特产。

歌妓都能豪饮。崇祯十五年,銮江汪汝为在江口梅花亭宴请辟疆和小宛。也许是汹涌的长江白浪激发起小宛的豪情逸致,她“轰饮巨叵罗,觞政明肃,一时在座诸妓,皆颓唐溃逸”。这种情景辟疆只见过一次。因为小宛见辟疆饮酒很少,量不胜蕉叶,也就不怎么喝。在喝茶方面,小宛和辟疆都爱喝芥片。这种芥片煮好后有一股婴儿肉香。煮茶当然是小宛的拿手好戏。他们常常是一人一壶,在花前月下默默相对,细细品尝茶的色香性情。

月色如水,最为小宛所倾心。夏夜纳凉,小宛喜欢与辟疆的两个小孩背诵唐人咏月及流萤、纨扇诗。为领略月色之美,她常随着月亮的升沉移动几榻。半夜回到室内,她仍要推开窗户,让月光徘徊于枕簟之间。月亮西去,她又卷起帘栊,倚窗而望,恋恋不舍,反复回环地念诵李贺的诗句“月漉漉,波烟玉”。小宛曾对辟疆说:“我书写谢庄的《月赋》,见古人厌晨欢,乐宵宴。这是因为夜之时逸,月之气静,碧海青天,霜缟冰静,比起赤日红尘,两者有仙凡之别。人生攘攘,至夜不休。有的人在月亮出来以前,已呼呼大睡,没有福气消受桂华露影。我和你一年四季当中,都爱领略这皎洁月色,仙路禅关也就在静中打通。”小宛就是这样在自然平实的日常生活中领略精微雅致的文化趣味,在卑微的生命中企慕超脱和清澄的诗意人生。

小宛和辟疆都喜欢静坐香阁,细品名香。小宛最珍爱东莞人视为绝品的“女儿香”。小宛使用沉香的方法和俗人不同。俗人是把沉香放在火上烧,烟扑油腻,须臾即灭。不仅体察不到香的性情,而且烟气沾染上襟袖还带有焦腥味。小宛采用的是隔纱燃香法,讲究品香时的情调。寒夜小室,玉帏四垂,点燃两三枝红烛,在几只宣德炉内燃沉香,静参鼻观,就好像进入了蕊珠众香深处。

李自成攻占北京,清兵入关南下,江南一带燃起熊熊战火。清军肆虐无忌,冒家险遭涂毒,家产丢得一干二净。小宛随夫一路南逃。顺治五年的七夕那天,小宛看见天上的流霞,忽然有了兴致,要摹天上流霞制作一对金钏。她叫辟疆写了“乞巧”和“覆祥”的字样,镌摹在金钏上。这对制作精妙的黄跳脱在第二年七月忽然从中断开。他们又重新做了一对,辟疆写了“比翼”、“连理”四个字镌上去。足见董小宛是把这对金钏儿看作爱情的信物。

小宛最爱晚菊。有个朋友送给冒辟疆几盆名为“剪桃红”的菊花,花繁而厚,叶碧如染,浓条婀娜。小宛见到“剪桃红”,非常喜爱,特意将花放在床边。每天晚上,高烧绿烛,用白色屏风围起三面,放一张小椅子在花间,调整好菊花,让菊影具有参横妙丽之态,然后身入花间,使人在菊中,菊与人都在影中,此情此景,淡秀如画。在董小宛的生命最后时刻,她还叫冒辟疆把“剪桃红”搬到床前给她看枝叶是否茂盛,可有虫害。

小宛和辟疆曾住嘉兴海盐水绘阁。她在南北湖畔鸡笼山上面对暮春凄凉景致,感叹江河破碎,一家流离,泪葬残花。据说《红楼梦》林黛玉葬花即改编自小宛葬花。

董小宛-“从良”以后的“口腹之欲”

 

秦淮河,曾是古代中国赫赫有名的“红灯区”,明清时代,这一带先后出现了八位绝色妓女,她们个个儿天生丽质、才艺出众,又堪称立身高洁的典范,世人便送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秦淮八艳。随着时光的波纹,这八位姑娘也风流云散,化作“美丽的走影”。
从良之后,董小宛由“窑姐儿”摇身一变成了“冒夫人”,虽说是偏房小妾,将来也算有依靠了。她笼络丈夫的手段几乎来自天性,尤其要驾驭冒先生这样的花花公子,就难上加难。作为小妾,可施展的余地并不大,但董小宛的看家本事就一条,那就是吃好喝好——靠“情调”,勾住男人的嘴,管住男人的胃,揽住男人的心。

有位作家调侃,女人会作饭,等于栓住了男人的心。董小宛天生就是“美厨名师”的材料。据说,她“口轻”,不待见肥美甘甜的吃食。便用一小壶芥茶温淘米饭,随后,就着两小碟水菜香豉细嚼慢咽。偏偏冒辟疆“口重”,最喜欢甜食、海味和腊肉熏肠。怎么办?乖巧的小宛立刻换口味,挖空心思替丈夫缓解口腹之欲。花样多了——精心制作花露,采撷新鲜花蕊,将花汁渗融到香露中。这样制出的花露入口喷鼻,世上少有。酒后,用白瓷杯盛出几十种花露,聊以消渴。另外,她亲手腌制咸菜,黄者如金,绿者如翠。她做的火肉有松柏之味,风鱼有麂鹿之味,醉蛤如桃花,松虾如龙须,油鲳如鲟鱼,烘兔酥鸡如饼饵……

小宛还醉心于研究食谱,就像清朝大才子袁枚一样,把解谗的经验编纂成一部香满天下的《随园食单》。小宛可是有心人,既总结理论,也玩真格的,听说哪儿有新鲜风味,必定跑去讨教。现在人们常吃的“虎皮肉”,又叫“走油肉”,就是她的手艺,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叫“董肉”。

董小宛的遗物孤品——玳瑁团扇

她还善于制作糖点。早在秦淮时,就曾用芝麻、炒面、饴糖、松子、桃仁和麻油作为原料制成酥糖,切成长五分、宽三分、厚一分的方块。这种甜点,外黄内酥,甜而不腻,人们称为“董糖”,如今,扬州的名点灌香董糖、卷酥董糖以及如皋水明楼牌“董糖”,都是款待四海宾朋的土特产。

此外,董小宛和冒辟疆都喜欢静坐闻香。小宛最珍爱东莞人视为绝品的“女儿香”。她“隔纱燃香”,讲究品香时的风味与情调。这很像当下的“小资”,喝一碗豆腐脑,也要铺开餐巾,播放烂漫的古典音乐。他们两口子就这么牛气,往清幽的屋子里一坐,纱帏低垂,门户半掩,在明月清风中,静享丝丝缕缕,沁人心脾的沉香——果然是好生活呀。

董小宛-与林黛玉的关系

 

曹雪芹《红楼梦》中的女主人公林黛玉和明末清初“金陵八艳”之一的董小宛,一个董小宛原像是文学典型,一个是历史名人,本是两个不同范畴的人林黛玉图物。但文史作家周高潮通过比较研究考证,发现两者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虽是一家之言,但令人信服。①从身世看,二人都出生于苏州,董幼失双亲,被卖到南京秦淮河,青楼女子陈墨心将其收养;林自幼丧母,寄居于南京的外婆家(贾府)。②从经历看,两人一生都主要到过苏州、南京、扬州等地。③从容貌看,两人都是一代乱世佳人,董有“冷美人”之称,林则被誉为“病西施”。④从体质看,董羸弱多病,林更是弱不禁风。⑤从性格上,两人均多愁善感,有“妙龄三多”之称。⑥从爱好看,董精晓琴棋书画,名噪秦淮;林对诗词歌文造诣颇深,艺压群芳。⑦从爱情观看,两者对心上人都是忠贞不二,至死不渝。⑧从世界观看,董十分支持冒辟疆不作二臣、修身守节的行为;林则对贾宝玉厌恶仕途经济的言行很是欣赏。⑨从二人所寄生的环境看,冒、贾两府均是世代官宦之家。⑩从她俩在“群芳”中的地位看,董占“秦淮八艳”之魁;林居“金陵十二钗”之首。⑾从最终归宿看,两人均是患“女儿痨”(即肺结核病)而香消玉殒;董在临终前将其精心编纂的《奁艳》一书付之一炬,林病危时也烧毁了自己心爱的诗稿。加之曹雪芹创作活动的区域与董小宛相同,时间则在董之后。周高潮据此认为,上述种种,并非巧合,一代名妓董小宛就是曹氏《红楼梦》中女主人公林黛玉的原型。

董小宛-董糖

 

如皋市生产的董糖已有350多年历史了,它原名为“秦淮董糖”。制作创始人是明末清初“金陵八艳”之一的董小宛。小宛董糖名白,字青莲,又名宛君。金陵(现南京)人。生于明末天启四年(1624年),殁于顺治八年(1653年),原寓南京秦淮,曾寄居苏州半塘街。
  
崇祯十二年(1639年)春,“四公子”之一的如皋才子冒辟疆(1611年——1693年),名襄,自号巢民,途径苏州,慕名亲访小宛数次,都因小宛外出未归不遇。待小宛归来时,辟疆已离苏还乡,小宛深为遗憾。她返回南京秦淮后,终日思念辟疆,特亲自下厨,以精细白糖、褪壳芝麻、纯净饴糖加上等面粉制成一种酥糖,从秦淮托人转带给如皋辟疆,以寄深情厚意。两人经历企慕、相识、热恋,小宛终于在崇祯十五年(1642年)十二月委身辟疆为妾。归隐辟疆私家宅院——如皋城东北角水绘庵(后改名水绘园)。因小宛制的酥糖酥松香甜、入口易化、食后留香,疲倦喜食,故小宛常年制作,并以此糖飨客,馈赠亲友,天长日久,商贾仿作供市,称作“董糖”。
  
《崇川咫闻录》记载:“‘董糖’,冒巢民之妾董小宛所造。未归巢民时,以此糖自秦淮寄巢民,古至今号‘秦邮董糖’。”
  
抗日战争前,坐落在如皋西大街、如皋最大的茶食店——“大麒麟阁”生产的董糖,就是使用“秦淮董糖”牌号。现在如皋生产的“水明楼”(董小宛当年居住的楼台、现辟作供游人游赏)牌号董糖,仍沿用当年小宛原有的配方。畅销上海、北京、南京各城市。如皋籍台胞回乡探亲返台时,总要买上几盒带回台湾和家人共食或款待客人。

董小宛-茶泡饭

 

虽然不是菜有了什么典故便好吃了,更有许多没有典故的菜又好吃得能令人连舌头都一起吞下去。也不是我们吃的每道菜都找得到些典故,但是吃茶泡饭的时候,还是想起了董小宛。

她的故事,只看板桥杂记和冒辟疆的《影梅庵忆语》就可以啦,别的一概是附会,更拙劣的当然是穿凿。据两书中记,董小宛出身妓家,崇祯12年夏。董小宛16岁,是秦淮乐籍即南礼部教坊司的官方歌妓,正希望脱籍择婿。因方以智介绍,认识了来南京应考的冒辟疆。中间两人几经离合历尽磨难,终于在三年后,由钱谦益以三千两银子为董赎身,一叶扁舟将小宛送至如皋,正式嫁给冒襄为妾,安身水绘园中。古人恋爱并不象我们想象中那么容易,水绘园中的生活,我们从书中看小宛琴棋书画无所不知,冒式更称之这针神曲圣,关乎爱意深浅,不算马屁。董小宛全然是做妾的本份,成了一名很有造诣的女厨师。著名中国点心董糖据清朝一本叫《崇川咫闻录》的让载:“董糖,冒氏民妾董小宛所造。” “董肉”又称跑油肉,虎皮肉,明末初董小宛所造,故名。”可见已经不是传说,而是公认。《影梅庵忆语》中更详细记载了董小宛制作桃膏、瓜膏,还有红腐乳的方法。以及一些对饮食及泡制方法的评论。细搜起来并不会逊色随园食单。
而在《中国烹调大全·古食珍选录》:“冒妾董小宛精于烹饪,性淡泊,对于甘肥之物质无一所好,每次吃饭,均以一小壶茶,温淘饭,此为古南京人之食俗,六朝时已有。”言下之意,董在秦淮住过,吃这淘饭也是正常的。但是古南京人也有把白水叫茶的风俗,茶淘饭说成是水泡饭也不无道理。

董小宛-遗世孤品

 

 

象牙彩蝶诗词摺迭扇

这柄方头宽骨,聚头散尾象牙彩蝶诗词摺迭扇结构奇特,工艺精湛,保存基本完好。扇全长30.5厘米,头宽2.3厘米,尾宽2.5厘米。象牙扇骨共30方,大边两片为素面象牙大骨,扇内28股心子小骨为半截象牙和半截名贵的湘妃竹竹片连接而成;每股扇头有扇钉轴眼,股片包浆幽光沉静,未见扇坠;扇面正反为宣纸质地,尾边用金色绢绸裹裱,横52厘米、纵24厘米。扇面为金笺纸,绘有八只造型各异、栩栩如生的彩蝶,寓意“金陵八艳”;扇背为撒金素纸,书写有董小宛自作七言四句诗十四首,蝇头小楷书法工整俊丽,笔精墨妙,精美绝伦。

一柄折扇,一段历史。藏友收藏的 “象牙蝶恋花诗词摺迭扇” 是董小宛于明末崇祯年间自谦所“涂”鸦,寓意丰富,题词之多,历史地重现董小宛昔日“香姿五色,神韵天然”通诗达词,精琴工画的睿艳动人风姿。它不但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书法艺术作品和史料实物,而且对考证董小宛的生平以及与冒辟疆的感情经历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尤显弥足珍贵。

董小宛-小宛之死

 

现摘录各种传说加以考证甄别,以飨读者。
  

 

1、血染维扬

1645年初,清军乘南明内讧之机大举南犯,4月18日,多尔衮兵临扬州城下,南明守将史可法率城中军民浴血御敌七昼夜,此间,董小宛受冒辟疆之托从泰州如皋赶赴扬州劳军,奔走于四门的城墙上,将她赶制的酥糖分发给南明将士。但终因寡不敌众,25日城破,一代民族英雄史可法壮烈殉国,董小宛也自刎拒辱,血洒琼城。后来,扬州百姓为纪念小宛,遂将她劳军的酥糖命名为“董糖”,并将其外表一律以红纸包裹,以示小宛的碧血和史将军的赤心,至今“董糖”仍是维扬一带的传统名点。
  

 

2、姑苏玉殒

原明朝蓟辽总督洪承畴降清后一直在和硕豫清王多铎的麾下,1645年以经略衔总督江浙军务,至1650年下半年,苏杭至福建一带已无多少战事,于是洪承畴和多铎一起将行辕从南京移至素出美女的姑苏城。闲则生非,何况此二人本是好色之徒。洪承畴为讨好多铎,先是把黄功亮的继室常熟美女刘三季弄来进贡,后来慕名去苏州半塘街寻董小宛未果,便着旗将阿司镇来如皋谎称请小宛去苏州教习餐饮制作,恰巧此时冒辟疆因累及“陈君悦据城抗清案”外出避祸。董小宛明知是计,但为了保全家人,只得孤身赴苏州,第二天,董小宛在自己的衣胞之地以身藏的剪刀自尽殉节,血溅苏州五云轩。冒辟疆在82岁临终前,还曾作绝句一首:“冰丝新飏藕罗裳,地当筵席一举觞;曾唱阳关洒离泪,苏州寂寞当还乡。”
  

 

3、香消紫禁

有人说自从董小宛1645年在秦溪被清兵掳去后,不久被辗转送到经略江浙军务的洪承畴处。洪承畴老谋深算,决计把小宛送往紫禁城内,一来自己可以加官晋爵,二来想用汉人的儒家文化来影响满清的王公大臣特别是皇帝,让小宛充当王昭君、文成公主那样的角色,自己也好青史留名。小宛将计就计,也想进京为汉人复辟。于是凭着洪承畴与内大臣鄂硕的莫逆之交,小宛进了鄂府被鄂硕收为义女,取名董鄂氏,汉名仍称小宛。三年后小宛的穿戴打扮、言谈举止都活脱脱地出落成一位满族格格,乘着顺治皇帝选妃的机会,小宛凭借天生丽质和出众才艺顺利入宫博得顺治的宠爱,先是封为贤妃,后又加封为皇贵妃。两年后她生了一个龙子不料3个月后夭折,顺治竟破例追封其为“和硕荣”亲王,但小宛再也承受不了失夫丧子的悲痛,加之东窗事发,当年入宫前留给冒辟疆的绝命书被庄太后发现,于是小宛坦然饮鸩而去。董鄂妃死后备及哀荣,被谥为“孝献端敬皇后”。据说顺治从此郁郁寡欢,不久就跑到五台山削发为僧了。据刘成禺《世载堂诗》载:近代学者黄侃在大学讲授清史时曾说:“小宛入宫,实顾亭林(即顾炎武)主谋,有献西施沼吴之意”,并称“获确证”但“匿不示人”。
  

 

4、梦游金陵

据考证,曹雪芹《红楼梦》中一号主人公林黛玉的人物原型其实就是董小宛(详见《董小宛与林黛玉的关系》),加之董小宛也长期生活在南京秦淮河,是“金陵八艳”之一。金陵,是林妹妹最终的芳消之地,当然也就是当年董小宛的归宿之地了。曹雪芹生于南京,10岁之前也一直是在秦淮河畔度过的,对于董小宛的传闻和归宿应当是了解的,这在《红楼梦》中可以得到佐证。

 

5、魂归雉皋

  艰难的生活中,饮食已是难饱,小宛的身体又十分虚弱,加上照顾辟疆连续几场大病,使得小宛身体顷刻间垮了下来,连续二十多天喝不进一口水。由于体质已极度亏虚,冒家多方请来名医诊治,终难凑效。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正月初二,在冒辟疆通彻心扉的哀哭声中,小宛仙逝,年仅28岁。临终之时,她手中紧握着冒辟疆镌有“比翼”、“连理”四字的那对金钏。 冒家上下恍惚伤痛,葬之于如皋影梅庵。历代文人多有凭吊。

秦淮八艳 显示 ▼ 隐藏 ▲

概述:“秦淮八艳”指的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上的八个南曲名妓,故又称“金陵八艳”。她们八人有几个共同点,首先都具有爱国的民族气节;秦淮八艳除马湘兰以外,其他人都经历了由明到清的改朝换代的大动乱。当时好多明朝的贪官贪生怕死,卖国求荣,而和她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秦淮八艳虽然是被压迫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在国家存亡的危难时刻,却能表现出崇高的民族节气。 姓名                   特点 相关人物 结局 柳如是 个性坚强 正直聪慧 民族气节 陈子龙 钱谦益 自缢身亡 陈圆圆 能歌善舞 色艺俱佳 红颜祸水 李自成  吴三桂 削发为尼 董小宛 聪明灵秀 鄙视权贵 勇于斗争 冒辟疆 顺治 众说纷纭 李香君 温柔纤小 有礼有节 红颜薄命 侯方域 青灯古佛 顾眉生 通晓文史 工于诗画  我行我素 龚鼎孳 嫁为人妻 卞玉京 琴棋书画 通晓文史 画技娴熟 吴梅村 削发为尼 寇白门 单纯善良 精通音律 吟诗作对 朱国弼 病死 马湘兰 气质超凡 擅画竹兰 多才多艺 王稚登 郁郁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