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教师版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0:48:04

诗歌鉴赏之教师版

命题调研

一、2006年命题特点与规律探究

1、选材丰富,题材广泛。

与2005年相比,诗歌的选取正逐步打破过去以唐诗宋词元曲为主的局面。唐诗依然是考查重点,但宋诗的地位正不断加强。另一方面,诗歌创作年代的考察范围大大拓宽。上溯魏晋下至明清,呈现多采多姿地局面。

2、作者熟悉,诗歌陌生。

2006年考查的20首诗歌,作者大都是学生所熟悉的,比如陶潜、李商隐、杨万里等。既强化了由课本到课外的知识迁移,有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的心理紧张,体现了人文关怀。但是诗歌的内容多是相对陌生的,如考查的是苏试的七绝诗而不是豪放诗,避开了李商隐的爱情诗。

3、题型稳定,分值灵活。

6——8分的分值的确值得我们重视。

4、考查内容全面,综合性试题成为共性。

⑴诗歌鉴赏与文学常识嫁接。

⑵划分层次,分析句子结构、作用逐渐走向前台。诗歌是凌练的艺术,非常讲究层次。诗歌往往讲究起承转合,词往往上片景、下片情等。鉴赏一首诗歌,首先要弄懂他写了什么,次的划分就显得很重要:“这首诗歌可分为几层?他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⑶意象把握仍是重点。

把握意象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其考查形式有四种:

①     根据诗歌内容选择所描绘的意象。

②     要求考生对诗中的意象进行分析。

③     对两首诗歌的意象进行比较分析。

④     湖南卷的题目具有访写描述的特点,这是新气象,应该关注。

⑷2006年诗歌鉴赏综合性试题成为共识,更多的考查全诗的思想感情与表达技巧的综合鉴赏评价。很明显,诗歌命题更着眼于整体理解。

5、答案多元华,开放性强。

二、2007年考向预测

1、  2007年诗歌鉴赏取材范围将进一步拓宽。

2、  题型与以往大体相同。

3、  以单首诗歌为主,比较阅读为辅,突出整体理解的综合性试题。

4、  2007年诗歌鉴赏考点预测

①     品味诗歌语言是07年诗歌鉴赏的首选。包括关键词的品评、“诗眼”、重点句的赏析、描绘画面的品评等。

②     诗歌是表情达意的,情感的考查必然是重中之重。在具体的设置上主要集中在下列几个方面:分析某句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某首诗的内容,指出诗中的感情;结合诗歌的感情,印证前人的评价;比较两诗的情感。在情感的类别上,主要集中在思念劝勉、吊古伤今、借故讽今、昔盛今衰、寄情山水、思乡厌战、报国无门、思远怀人等。

③                   表达技巧的考查将常考常新。围绕衬托渲染、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对比比喻、夸张拟人等,将从以下角度切入:分析某句诗的表达技巧;分析全诗的表现手

法;比较两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④     分析诗歌的表达层次渐成新宠。

三、复习建议及备考策略

1、  广泛阅读,加强积累、依托教材、强化训练。

2、  夯实基础,掌握各种鉴赏术语。

3、  研究鉴赏点,着力开张点品鉴赏。

4、  构建模式,优化书面表达。

各个击破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2006年《考试说明》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从近两年的高考试卷来看,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次为E。一般说来,诗歌作品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和自然形象这两个方面

  人物形象包括作为描写客体的人物和抒情主人公。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的琵琶女,她是作为描写客体的人物形象,而其中的“江州司马”白居易则是抒情主人公。

形象有主客体之分,客体形象指作者在诗中刻意描绘的物象等,主体形象指蕴藏在客体形象中带有作者浓郁感情的自我形象。诗歌中的形象大致有三类:① 中的主人公形象。如《静女》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的热情痴情、淳朴憨厚,女青年的漂亮活泼、伶俐俏皮靡不毕现。唐代诗人张志和《渔歌子》中塑造了一个“斜风细雨不须归”的从容自适的渔父形象。②诗人自己的形象。如《山居秋暝》,通过山村清幽明丽景色的描写,我们也窥见了诗人闲适超逸的隐者形象。③诗歌中所描写的景和物。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之类,都是诗歌中的形象。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和情感,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古典诗歌的形象是意蕴和情感的载体,他与作者思想感情、审美倾向之间有着相对固定的意义对应关系。如诗歌中“舟”的形象:或寄托游子漂泊之感,或倾诉思慕幸福追求自由之情。如“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中“行舟”,抒发了羁旅行役、沧桑漂泊之感。而在“他年却棹扁舟去,终傍芦花结一庵”(韦庄《西塞山下作》)中,则表达了一种放行天下、天马行空的自由感。

    自然景物不是客观的景物,而是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也就是作者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称之为意象。它比之自然界中的客观景物更容易激发读者的共鸣。这种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考的艺术境界,称为意境。譬如《琵琶行》开头所描写的浔阳江头夜送客的景物,“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等等,就构成了凄凉、压抑,令人心地茫然的意境,显示出全诗的感情基调。

不过,就具体的诗歌而言,其形象是各有侧重的,有的侧重于抒情主人公即作者的形象,有的侧重于描写客体的,也有全是写景的。

中国古典诗歌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在鉴赏景或物的形象时,往往要联系人物形象的鉴赏。这两者是一致的。

因此,鉴赏诗歌的形象,首先要知人论世,准确把握诗人的生平、所处时代的特色等。其次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就人物形象来说,分析刻画人物的手法,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对于物象来说,分析诗中描写了物体的那些方面,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特色。最后联系作者创作的背景,进行分析。

典型例题

【1】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山农家

                  顾况

板桥人渡泉声, 茅檐日午鸡鸣。

莫嗔焙茶烟暗, 却喜晒谷天晴。

[注释]①嗔,嫌怨。②焙,用微火烘。

⑴比较这首的一、二句,说说“泉声”和“鸡鸣”表现的内容有何差异

⑵结合本诗的三、四句内容,简单分析山农的性格特征。

 [分析] 这是一首访问山农的纪行六言绝句。作者描绘了江南山乡焙茶晒谷的劳动场景,刻画了诗人和山农两个形象。首句截取山行途中一景。“板桥”与“泉声”,颇有气氛地烘托出了山行的环境,写出诗人步入幽境时的心旷神怡之情。“茅檐日午鸡鸣”,显然是作者穿山跨坡来到农家门前的情景。山农家的鸡咯咯鸣叫,象是在欢迎来客。鸡鸣并不新奇,但安排在这句诗中,却使深山中的农舍顿时充满喧闹的世间情味和浓郁的生活气息。第三句则从人物着笔,带出环境。从山农请客人不要责怪被烟熏的口吻中,反映了他的爽直性格和劳动者的本色。“莫嗔”二字,入情入理而又富有情韵。第四句继“莫嗔”之后,又用“却喜”二字再一次表现了山农感情的淳朴和性格的爽朗,深化了对山农形象的刻画,也为全诗的明朗色调增添了鲜明的一笔。

 [答案]⑴“泉声”是诗人经过山溪的木桥时听到的淙淙流水声,一个“声”字写或了泉水,反衬出山间的幽静。“鸡鸣”是诗人来到山中农家门前的所见所闻,烘托出山中的农舍顿时充满喧闹的世间情味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⑵第三句从山农请客人不要责怪被烟熏的口吻中,反映了他的爽直性格。第四句写山农为天晴而欣喜,表现了山农感情的淳朴。

 [方法探究]如何鉴赏诗歌中的形象?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明确诗歌中的形象是什么;形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形象的含义是什么。

【2】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⑴诗中的"渔翁"含有几分诗人自况的意味,你认为这一形象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⑵诗的末两句,苏东坡认为:"虽不必亦可"(即此两句删去也可以),你是否同意他的看法?

为什么?

[分析] 柳氏的这首山水小诗是作于永州的。诗写了一个在山青水绿之处自遣自歌,独往独来的“渔翁”,借以透露作者寄情山水的思想和寓寄政治失意的孤愤。
诗的首二句是写夜、写晨。第一句平实自然,第二句却奇峰突起,用语奇特。“汲清湘”,“燃楚竹”,可谓超凡绝俗。三、四句为怪奇,写“烟销日出”,却“不见人”了,忽然“款乃一声”人在远方“青山绿水中”。这种奇趣的造语,勾勒出了悦耳怡情的神秘境界,从而可以透视诗人宦途坎坷的孤寂心境。结尾二句,进一步渲染孤寂氛围。“回看天际”只有“无心”白云缭绕尾随,可谓余音绕梁。
“款乃一声山水绿”句,历来为诗人所玩赏称赞。“绿”虽是一字之微,然而全境俱活。

[答案] 1寄托诗人纵情山水、超然世外、孤高又不免孤寂的情怀。

2,同意。删去末两句平淡闲远的尾巴,使诗以"欸乃一声山水绿"这一奇句作结,不仅"余情不尽"而且"奇趣"更显。不同意。结尾两句是全诗的一段余音,只有"无心"的白云"相逐",则其孤独无伴可知。删去后影响孤独之情的表达。

强化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试题。

双调·折桂令·咏史     (元)阿鲁威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1)、作者歌颂的三国英雄依次是谁?为什么?请依据原文说说理由。

(2)、是否有一个是作者最景仰的英雄?为什么?

答案:(1)、曹操  孙权  诸葛亮  “曹公”指曹操,“酾酒临江”“横槊”是曹赤壁大战前大宴群雄时情景,这里是暗引苏轼《前赤壁赋》中的文句“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既然是借得东风,而“紫盖黄旗”又是天子的仪仗,第二个英雄应是孙权;“南阳卧龙”是指诸葛亮,“八阵图”是他创的阵法杜甫有诗云:“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2)、作者对三个英雄都景仰,并没有对哪一个特别景仰。第一句设问,下面歌咏的三位英雄是回答第一句,“更”不是“更加”,而是“另外”的意思,这跟我们学习过的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中“更立西江石壁”的“更”同意。

2、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小 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诗紧紧围绕诗题“小池”来描写,取景别致,试作简要赏析。 
  答案;用“眼”形容泉小,用“无声”说明流细,“尖尖角”说明荷叶初出,也突出了小蜻蜒为小动物。作者所选景物小巧天真,别致有趣,动静结合,令人神怡。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本诗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从诗中能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①借物咏怀林中鸟与笼中鸟不同境遇的对比手法 ;②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

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西 楼子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
①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

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析之。

    答案:①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写浪卷、云涌、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
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豪情。暴风雨将临,按常理本当关门闭户躲避,但诗人却反而高挂起帘子,敞开窗户,为的是能饱览“千山急雨来”的壮观。

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 柳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两首诗的作者对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2)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各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了什么。
 答案:(1) 喜悦、赞赏;贬斥、嘲讽。
(2) 前者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后者由柳枝的随风摇摆、披拂不定联想到没有节操、反复无常的小人。(“前者用了比喻”给1分,“后者用了拟人”给1分。分析“二月春风似剪刀”之妙不给分)
6、阅读白居易的《白云泉》,回答问题。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①     透过本诗我们可以看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②     这首诗所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①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神情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诗人的这一思想性格充斥在整篇诗作中。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这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何必”两句更表达了诗人这种性格特点。

   ②主要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喻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以泉水激起的波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反映了诗人随遇而安、出世归隐的思想。

7、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

答案:“卧”字确实使用最妙,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如不同意此种说法,但能够自圆其说,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给分。

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 柳  (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①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②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于文意也可通。你觉得哪 一种更好些?请简述理由。

答案:.①讽刺、揭露得势便猖狂的小人,警告他们必定无好下场。

    ②用“天地”好。“天地”着眼于空间:有立体感,突出了正气的浩然之态。“秋后”与“清霜”重复。

二、            鉴赏诗歌的语言

鉴赏诗歌的语言,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结构特点:

⑴语序颠倒。诗歌中的到装也称“倒文”,主要是为了照顾诗句的平仄和压韵,有时候是为了照顾对仗。         ⑵叠词对仗。    ⑶特殊结构

其次要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

再次要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义的方法,并特别注意诗眼和重点诗句的理解。

总之,鉴赏诗歌的语言,可以使我们更深刻的感受诗中蕴涵的形象,了解作者的情感走向,体味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社会的认识,进而深入诗境,引起共鸣,获得无尽的审美享受。

典型例题

【1】阅读下面的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南溪早春

年代:【宋】 作者:【杨万里】

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⑴请联系全诗内容,分析第二句中“恼”的含义与作用。

⑵杨万里的诗描写细腻,语言新颖活泼。请选出最能表现这一特点的一联并做赏析。

[分析] ⑴鉴赏用词之妙。鉴赏经锤炼的字的秒处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得放在句中。并结合诗的内容情感具体分析。⑵考察语言特色,要准确审读题干,明确答题指向。“最能体现”特点的是第二联。“垂处绿”、“末梢红”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描写细致入微;“下来”、“上去”,将“高柳”、“小桃”人性化,写出了桃、柳的特点。

 [答案]  ⑴含有“撩起”之意,在对自己年老体衰的感叹中,隐含着对春天喜爱和不服老的激情。作用:为下文抒发热爱早春景色、憧憬丰收年景埋下伏笔。

⑵颔联最能代表。艺术特点:①描写细致入微。柳枝返绿总是先从下枝的末梢开始,故说“垂处绿”;小桃初绽,也总是从上升的枝条末段开始的,故说“末梢红”。②语言新颖活泼。“下来”、“上去”分别写柳枝、桃枝特点既令人耳目一新,又有拟人的意味。

方法点拨:一词领全诗型鉴赏题设题方式:(1)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其答题思路是:(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2】阅读下面的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

                                      李清照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芳草,望断归来路。

 ⑴有人认为“愁”字是本词的“词眼”,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⑵明代陆云龙说此词是“泪尽个中”,后人也盛赞此作“情词并胜、神韵悠然”。请从“情”、“词”(炼字、炼词)两个角度分析说明。

 [答案] ⑴同意。全词由写寂寞之愁,到写伤春之愁,到写伤别之愁,到写盼归之愁,层层深入地写出了女子心中的万千浓愁。

⑵ 这是一首闺怨词。上片抒写伤春之情,下片抒写伤别之情(思恋之情),上片写春去花落,下片写人去不归,中间已一“雨”字联结,“愁”字贯穿其中,结构严谨;“寸愁千缕”运用了夸张和对比手法,“遍、“断”两字极尽炼字的巧妙,表现了在深闺中的孤独寂寞的女子浓重愁绪,故词胜。

[方法点拨:炼字型诗歌鉴赏题目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强化训练

1、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尺,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本词首句“风住尘香花已尽”,用语含蓄,暗含着作者怎样的心情?“载不动、许多愁”历来为人所称道,这一句好在哪里?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答案:(“风住尘香花已尽”句暗含着作者对春天逝去的惋惜、伤感和对自身年华已逝、流荡无依的感慨;“载不动、许多愁”好在用夸张和比喻把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使得前面展现的愁有了重量和质感,造语奇特而有新意)】

2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玉楼春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千古名句,请品味句中“轻”“闹”的妙处?

答案:(如丝的杨柳临风飘拂,如轻烟淡雾,这已是绝妙的比喻,但词人还觉不够,又用通感的手法,着一“轻”字,让气温有重量,似乎可称斤计两;红杏的枝头,开满了绚烂的花朵,作者用一“闹”字描写花满枝头吐花喷焰的景象,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音,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

3、读下边一首唐诗,完成(1)--(2)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檞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征铎(duò):装在车马上的铃。檞(jiě),又读(xiè),树名。枳:树名,又称臭橘、枸橘,开白花。杜陵:古县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回塘:回环曲折的池塘。

(1)前人评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为"意象具足,始为难得"。请结合全诗对此加以分析。

(2)"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用得很妙,请说出妙在何处。

答:(1)①这两句诗用十个名词构成,每字一个物象,合起来有无穷意蕴。②这十个名词所表现的都是具有特征性景物,都表现出"早行"之"早";写早行的情景,绘声绘色,如在目前。("鸡声茅店月",写旅人在茅店中闻鸡鸣而起身看天色,看见天上有月就收拾行装出门赶路;"人迹板桥霜",原以为自己"早行",谁知板桥上所积之霜上已有人的足迹--更有早行人) 

(2)"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的暗,突出了行之"早"。

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3分)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3分)

答:(1)"狂"字是总起,且贯穿全篇。上片写出猎神情举止之"狂";下片由实而虚写由打猎激发的壮志豪情(即"狂")。 

(2)勾勒出了挽弓劲射、英武豪迈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希望带兵征讨西夏,为国立功的心志。

5、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增辉)。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 

答:"卧"字确实使用最妙, 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如不同意此种说法,但能够自圆其说,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给分。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华子岗  (裴  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唏。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这首诗以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华子岗的景物,请从诗后两句的两个动词“侵”和“拂”入手,分析一下这两个词在表达上的作用,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侵”字写夕阳余辉逐渐消退的过程,写出了诗人在夕阳照落下一步步下行的生动情景;“拂”字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也使人想见山色清翠可爱,柔和多姿。这两个动词写云光山翠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正折射出作者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

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中留客  (唐·张  旭)

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①这首诗通过山行所见,歌咏了什么?诗围绕一个“留”字,表现的主旨是什么?

②诗的第三、四句笔锋一转,又引申开去,用“纵使”来写“莫为”,写出一番什么样的景色?给人的启示是什么?

答案: ①此诗歌咏了山地春天的美景;表现了留客的主旨。

    ②写出了“入云深处亦沾衣”的又一景色;在一般人看来,只注意雨天的雨,没想到晴天同样有雨。   

8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月上瓜舟•南徐多景楼作 (张辑)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唯有渔竿明月上瓜洲。
   请结合词的上阙,简要分析“几多愁”中词人“愁”的具体内容。
答案:①登楼北望,看见寒草连天的荒败秋景;②山河破碎,神州陆沉,中原陷于金人之手;③春去秋来,时光流逝,中原恢复无望。)
9、阅读下面一支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玉芙蓉]喜雨 (明)(冯惟敏)
   初添野水①涯,细滴茅檐下,喜芃芃②遍地桑麻。消灾不数千金价,救苦重生八口家。都开罢:荞花,豆花,眼见的葫芦棚结了个赤金瓜。
   [注]①野水:指地上的积水。②芃(pēng);茂盛的样子
   (1)这支曲子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2)这支小令用什么方式来抒情?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和感情?
  答案:(1)语言朴素通俗,生动形象,轻快活泼,饶有情趣;(2)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久旱逢甘霖的欢悦心情和与农民息息相通的感情。】
10、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夜郎,第二年春天行至巫山时遇赦,回到江陵。在南游岳阳时,写下了这首诗。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 诗眼分别是"引"和"衔"。(2分)高飞的大雁带走了心中的忧愁与苦闷,月出山中,就像是山(或"远山""君山")为人们衔来了美好与团圆。(或:"引"字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情,把愁心带走的情境;"衔"字形象地写出了山(或君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来,与诗人共享欢乐的情境)(2分)"引"和"衔"两字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遇赦后喜悦(或"欢乐")的心情。(2分)

1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观 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这首诗颔联中"疾""轻"二字用是极为微妙传神。你对此是怎样理解的?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狩猎的将军的形象? 

答案:"疾"写出了猎鹰发现猎物迅疾俯冲的敏捷,"轻"写出了将军纵马驰骋的雄姿。天上地上互为呼应,传神地描绘出从发现猎物到追捕猎物的过程。  全诗借此塑造了一个豪放潇洒、英姿飒爽、武艺不凡的狩猎的将军的形象。

12、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6分) 

渭川田家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此诗的核心字是什么?围绕这个字共写了几幅画面?散文创作有"形散神不散"之说,请用这个说法分析这首诗歌中的"散"与"不散"。

答案:核心字是"归"字(也可说是"羡")。围绕"归"字写了五幅画面: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野鸡唤伴侣、蚕儿造窝、农夫絮语。 散:从人物来看,写了倚杖的老人、荷锄的田夫,从写景来看,写了"墟落""麦苗""桑叶" "雉雊"" 蚕"等,看上去非常零乱,但是,这一切却统一在一种情感下,那就是对归隐、闲逸羡慕之情,从这个角度讲,文章并不散。

13、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 

蟾宫曲·九日①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②,归雁横秋③,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④,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人素有登高思乡习俗。②对青山强整乌纱:意为自己勉强登高。乌纱泛指帽子。③归雁横秋:应为"横秋归雁"的倒装句式。④金杯错落:酒桌上觥筹交错。 

这是元曲作家张可久写的一首被后人称为"清而且丽"的散曲。张可久终生仕途失意,故终日沉湎诗酒世界,寄情山水之间。你认为这首曲中揭示主题的是哪一句?"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的描写是否与主题有关?

答:从标题"九日"及全文内容看,本文主题应为重阳佳节,倦客思家,所以"倦客思家"应为表达主题的句子。  "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这种气氛的渲染,有助于思乡主题的表达。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是作者回忆从前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用从前歌舞升平的稍纵即逝衬托现实中人老白发的凄凉,告戒游子不再留念他乡,而是"倦思"故乡。这恰是主题的最好表达。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答案:1)答: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或:借景抒情。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别之情。) 

(2)答: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了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